俱舍论疏-第1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擇滅。色滅兼顯虛空。有為無漏唯有非擇滅息。若以蘊息。故顯無為則蘊不攝者。十七界全一界少分息。顯三無為。亦應無為非界攝。彼非斷故。亦名蘊息故。若以無聚義故名息。即不合舉處界為例。處界義不息故。應以空非擇滅為難。不應處界例蘊。若謂正理同於初解。論主此破即摺踅狻贾
論。如是已說諸蘊廢立。已下第九一頌半。辨蘊處界次第。於中有二。一明蘊次第。二明處界次第。此半頌明蘊次第。論曰至立蘊次第。長行釋也。文中有三。一以四義辨次第。二證蘊唯五。三以次第因別立受想二蘊。此文第一四義辨次第。四義即為四別。此即第一隨粗辨次第也。論。或從無始至立蘊次第。第二隨染辨次第。並先果後因以為次第也。論。或色如器至立蘊次第。第三隨器等次第也。論。或隨界別至次第如是。第四隨界辨次第也。
論。由此五蘊無增減過。第二證蘊唯有五也。論。即由如是至故別立蘊。第三以次第因別立受想二蘊。
論。處界門中至次第可知。自下一頌。第二明處界次第。論曰至或二三四。釋頌本也。文中有五。一唯取現故先說。二唯取所造故先說。三取離境故先說。四遠速故先說。五上下次第故先說。此文第一。唯取現境故。五先說也。論。所言四境至或二俱取。第二。唯取所造。故眼耳鼻舌。先身根也。論。餘謂前四至在二先說。第三。眼耳取離境故在鼻舌先。論。二中眼用至後聞聲故。第四遠速故先說。文中有二。一。眼耳。同離中知。眼遠速故先耳說。二。鼻舌。同合中知。鼻速故先舌說。此第一明眼先說也。論。鼻舌兩根至舌後嘗味。第二明鼻速故先說也。論。或於身中至故最後說。第五上下次第故。從上先說。意無方處故最後說。根品中云。眼耳鼻根橫布齊平如冠華鬘者。就根體說。此文言上下者。據所依根相也。義不相摺H徽砀捻炘啤G拔逵孟绕稹N逵贸醵h。三用初二明。或隨處次第。長行釋云。於六根中。眼等前五。於色等境先起功用。意後方生。是故先說。如本論言。色等五境。五識先受。意識後知。為自識依及取自境。應知。俱是眼等功用。於五根中。初二用遠。境不合故。所以先說。二中。眼用復遠於耳。引事如前。是故先說。鼻等三用。初二。分明故鼻居先。舌次。身後。如鼻於香能取微細。舌於甘苦則不如是。如舌於味能取微細身於冷煖則不如是。隨處次第釋不異前。若色等境。五識先受意識後知。云何夢中能取色等。有餘師說夢中憶念先所受境。若不爾者。諸生盲人。於其夢中亦應取色。有說。夢中。非必憶念先所受境。境相現前分明取故。非於覺位憶念了別先所受境。如在夢中。色等現前分明可取。非於夢位憶昔境時。有殊勝德。過於覺位。由此。憶念先所受境明了現前。勝於覺位。是故夢中能取非昔所受色等。然於夢位。有時亦能憶昔境者。此非實夢。不能分明取境相故。若爾。生盲何緣。夢位不能取色。誰言。生盲於其夢位不能取色。若謂夢中必定憶念先所受境。非先未受。應信。生盲。夢中取色。昔餘生中曾見色故。又於夢中非唯夢見曾所受事。如餘處說。是故生盲夢亦應爾。而本論言色等五識先受。意後知者據容有說。非必定然。如是所言。於色等境。眼等先用意後生者。亦非必定。眼等五識展轉互為等無間緣。本論說故。此中且約非夢散位受了色等次第而說。由此已釋。定所取色。住空閑者咸用是言。定中青等。是有見色。不可說言此色定是眼識曾受。異類色相於此中分明現故。此定境色。是定所生大種所造。清潔分明無所障礙。如空界色。婆沙七十三。復次隨順粗細次第法故。謂六內處眼處最粗。是故先說。意處最細。是故後說。
論。何緣十處至立法處名。自下第十一頌廢立色處。及法處名。論曰至不總為一。釋頌本也。文中有二。一釋色處。二釋法處。就釋色處中。一釋分十差別。二釋最勝。三順世立名。此釋分十差別。為令了知境者。謂五境。有境者。謂五根。即五境·五根為十色處。論。若無眼等至而即別名。釋為眼等別故。雖標色總稱。即十處中一處別名。論。又諸色中至在彼差別。第二釋色處勝故立通名也。由有對故。及有見故。具此二義名之為勝。手等樱鼤r。即便變壞釋有對也。可示在此在彼差別。釋有見也。自餘九處唯是有對不是有見。非是勝故不得通名。論。又諸世間至非於眼等。第三順世立名也。
論。又為差別至如色應知。第二釋法處也。
文中有三釋。一為差別。二攝多法。三攝增上法。此初釋也。此如釋色處。雖標總稱。即是別名。論。又於此中至應立通名。第二攝多法故。論。又增上法至獨名為法。第三攝增上法故。論。有餘師說至獨立法名。此是雜心釋也。
論。諸契經中有餘種種。已下第十一有四行頌。攝諸經中異名蘊處界也。第一頌攝諸經法蘊。第二頌辨法蘊量。第三頌攝餘經中諸蘊·處·界。第四頌因論生論。釋經中六界。此頌第一攝經蘊也。頌前問答。如文可了。論曰至皆行蘊攝釋頌文也。諸論多作兩釋。然婆沙以聲為體正。婆沙一百二十六云。問如是佛教以何為體。為是語業。為是名等。答應作是說。語業為體。問若爾次後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佛教名何法。答謂名·身·句身文身。乃至次第連合。答後文為顯佛教作用不欲顯示佛教自體。謂次第行列安布連合。名·句·文身是佛教用。有說。佛教名等為體。問若爾此中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佛教云何。謂佛語言乃至語表。是謂佛教。答依展轉因故作是說如世子孫展轉生法。謂語起名名能顯義。如是說者。語業為體。佛意所說他所聞故。又云。問何故佛教唯是語表非無表耶。答生他正解故名佛教。他正解生但由表業。非無表故(廣如彼釋)又云。佛教當言善耶。無記耶。答或善或無記。云何善。謂佛善心所發語言乃至語表。云何無記。謂佛無記心所發語言。乃至語表。問於佛教中何者善。何者無記。答阿毘達磨素怛。溃囟喾质巧啤衬我囟喾譄o記。如世尊說門應關椋АR吕彂弥窦荦堁馈H缡堑妊越詿o記故。有說。佛教若為所化說應知是善若為餘事說是則無記。如世尊告阿難陀。言汝往觀天為雨。不雨。園中何為高聲·大聲。如是等言皆是無記。
論。此諸法蘊其量云何。自下第二一頌辨法蘊量。論曰至法蘊足說。此釋頌本。有三師說。此第一師云。佛教有八萬部。一一部量有六千頌。如法蘊足論。准此論文。即是六足中法蘊足論。此就文·句定量。若真諦釋云。有餘師說。有一分阿毘達磨名法陰。其量有六千偈。八十千中。一一法陰其量皆爾者。佛阿毘達磨藏。有九分。九分者。一法陰。二分別惑。三分別世。四分別因。五成立界。六名聚。七到得。八業相。九定相。九分中有一分名法陰。有六千偈。餘分多少無不皆爾。八萬法陰中。一一法陰。各有六千偈。故舉九分中法陰分有六千偈。是八萬中之一數也。詳其此釋與論不同。九分中法陰非法蘊足故。論。或說法蘊至名一法蘊。此第二師說。一一教門名一法蘊。如是教門有八萬別。謂蘊處等。如文可解。
論如是說者至八萬法蘊。此第三論主評云。如是說者。以病有八萬故。說能對治法有八萬也。正理二解同前。第三解云。如是說者。所化有情有貪瞋癡我慢身見及尋思等八萬行別。為對治彼八萬行故。世尊宣說八萬法蘊。謂說不淨慈悲緣起無常想空持息念等諸對治門。此即順顯隨蘊等言。無蘊等言不為對治有情病行。唐捐而說。准此論文。論第三釋。即與第二釋無別。然八萬者舉其大數。此即是八萬四千法蘊也。真諦師云。諸師實判如此。眾生有八萬煩惱行類。謂欲·瞋·癡·慢慢等差別故。為對治此行。世尊正說八萬法陰者。由眾生煩惱行。有八萬。佛為對治眾生八萬煩惱故說八萬法門。如此道理判法門量。故言實判。經部亦同。此解。相傳云。真諦師解。分十隨眠為十。一一。各有九隨眠為方便。一一具十即成一百。一百各有前分後分。并本成三百。置本一百就前後二百中。一一。以九隨眠為方便。并本二百合成二千。兼本一百為二千一百。又約多貪·多瞋·思覺·愚癡·著我五。品品有二千百。成一萬五百。已起有一萬五百。未起一萬五百。合二萬一千。又以三毒等分四人。各有二萬一千。合成八萬四千。此釋與正理意不同也。檢真諦俱舍疏無文又依賢劫經。三百五十度。各有六波羅蜜乘成二千一百。對四大六衰。各有二千一百。成二萬一千。貪瞋癡等分。各直有二萬一千乘成八萬四千。此釋與此論正理不同。智度論云。貪瞋癡等分。此四人各有二萬一千病行。各有八萬四千法蘊。已上論文。一一法蘊有別通。故與此不同。問八萬法蘊。合有幾萬儯灐4稹4碎g算法有上中下。下法十萬曰儯V姓甙偃f曰儯I险呷f萬曰儯H粢乐钦撉f曰儯H羧绱朔絼t十萬為儯R环ㄌN有六千頌。十法蘊有六萬頌。百法蘊有六十萬頌。千法蘊有六百萬頌。萬法蘊有六千萬頌。如是即一萬法蘊。有六百儯灐0巳f法蘊有四十八百儯灐栔钦撜f三藏唯有三十萬頌。何故此說過多。答。毘曇。據佛在時。法未滅洠Ч识唷V钦摗饻玑犭S人滅洠А9噬佟9手钦撜f佛經根本無量。佛涅槃後。諸惡邪見王。已出焚燒經書。破壞寺塔。害諸沙門。五百歲後像法不淨。諸阿羅漢神通菩薩難可得見。故諸深經不盡在閻浮。行者受者少故。諸龍神持去。付法藏云。商那和修。既滅度。七萬七千本生經。一萬阿毘曇。八萬清淨毘尼。悉皆隨滅。此即明證。婆沙云瞿沙。解云。五十萬五千五百五十頌是一法蘊量。案此解計。頌數更多。言八萬法蘊者。但就聲聞教中為語耳。緣覺及菩薩即多故。菩薩藏經無量義經云。聲聞八萬緣覺九萬菩薩十儯1A經云。聲聞有八萬四千法聚。緣覺有九萬法聚大乘法藏有十儯ň壑T說不同。其實法蘊有無量。各據一說。故不相摺H缛A嚴隨機說四諦不同。有十萬等。論。如彼所說至二蘊所攝。謂色行蘊也。
論。如是餘處至類亦應然。自下第三一行頌。釋經異名蘊處界也。論曰至一一自相。總釋頌也。謂經中說前色等五蘊眼等十二處及眼等十八界。更有異名蘊處界。皆攝在前所說中。論且諸經中至此行蘊攝。此第一辨餘蘊。此即戒等五蘊。婆沙三十三出戒等五蘊體云。云何無學戒蘊答無學身語律儀。云何無學定蘊。答無學三三摩地。云何無學慧蘊答無學正見智。云何無學解脫蘊。答無學作意相應心。已勝解·今勝解當勝解。謂盡無生無學正見相應勝解。於境自在立解脫名。非謂離繫。云何無學智見蘊答盡智無生智。問何故此二智名解脫智見蘊。答解脫身中獨有此故。最能審決解脫事故。無學慧蘊與解脫智見蘊有何差別。答無學·苦集·智是無學慧蘊。緣繫俊ü省o學滅。道智。是無學解脫智見蘊。緣解脫法故。復次。無學苦·集·滅智。是無學慧蘊。此緣有漏無為解脫。不緣緣解脫無漏智故。無學道智。是無學解脫智見蘊。此緣無漏有為解脫。亦緣緣解脫無漏智故復次。無學苦集道智。是無學慧蘊。不緣離繫法故。無學滅智。是無學解脫智見蘊緣離繫法故。是謂差別者是謂世俗粗相差別。若說勝義真實差別。應如前說。謂無學正見智。是無學慧蘊盡無生智是無學解脫智見蘊。論。又諸經說至法處所攝。此第二攝異名處也。文初有三。一十遍處。二八勝處。三四無色處。此中文意。大分或知。論。五解脫處至法處所攝。第二攝五解脫處也。言五解脫處者。一聞佛等說法得解脫。二因自讀誦得解脫。三為他說法得解脫。四靜處思惟得解脫。五善取定相得解脫。解脫謂涅槃因此五種得解脫故名解脫處。此即略依集異門足論十三十四。及阿含經第九。列名標釋。廣如彼說。言皆慧為性者。第二生得慧故。婆沙云。受持讀誦十二部經是生得善初及第三聞慧。由聞拢躺鷦倩酃省;蚩伞5谌嗨蓟邸樗f法必先思故。第四思慧。如名可知。第五修慧。於彼定中善取相故。雖說不同皆慧為體。此法處攝。若兼助伴前三。聲意法處所攝。後二。意法所攝又解聲在第二第三取自聲故。聲非第一非以他聲為自助伴。論。復有二處至四蘊性故。第三攝二處也無想有情。聲恒成就故得有聲。成十處也。故發智說。誰成就身。謂欲。色界有情。如身色·聲·樱酄枴9手寺暫愠删鸵病U軣o想異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