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伽梵歌原义-第1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灵性上的赋定职责,人应该一直到死都要坚持,而不要去模仿别人的赋定职责。灵性层面的职责与物质层面的职责也许不尽相同,但跟随权威的指导这条原则,对施行者总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当人受到特定自然形态的影响时,他就应该恪守为他的特定情况而规定的规则,不该去模仿他人。例如,布茹阿玛那处于善良形态之中,因而不用暴力;而查锤亚是在情欲形态之中,允许使用暴力。如此看来,一个查锤亚宁愿使用暴力杀灭,而切不要模仿不使用暴力的布茹阿玛那。人心的进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然而,当人超越了物质自然形态,全然稳处于奎师那知觉之中时,就可在真正的灵性导师指导下,做任何事情。在那种彻底的奎师那知觉阶段,查锤亚可作布茹阿玛那,布茹阿玛那也可行查锤亚之职。在超然境界中,物质世界里的区别就不再适用了。例如,维施瓦米陀原是查锤亚,后来却做了布茹阿玛那的事情,而帕茹阿书茹阿玛(Parasurama)本是布茹阿玛那,后来却做起了查锤亚的事情。他们所以能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已处于超然境界之中。但只要人还处在物质的层面就必须按照自己的物质形态履行职责,同时还必须有全然的奎师那知觉。
36.阿尔诸那问道:维施尼(Visni)的后裔啊!人即使不愿为恶,却身不由己,是什么力量在驱使他呢?
要旨:生物作为至尊的所属部分,本来是灵性的,纯洁无暇,没有半点物质污染。因此,生物的本性是不受物质世界的罪业影响的。但当他与物质自然接触时,便肆无忌惮的犯下许多罪业,哪怕有时甚至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因此,对于本性被扭曲了的生物来说,阿尔诸那向奎师那的提问是满怀希望的。虽然生物有时并不想作恶,但却迫不得已而为之。然而,罪业的活动不是受了内在的超灵的驱使而为的,却是另有原因,主在下一诗节中将给予解答。
37.至尊人格神首说:只是色欲呀,阿尔诸那。色欲产生了与物质情欲形态的接触,随后又转为嗔怒,它是这个世界上吞没一切的罪恶的大敌。
要旨:当生物与物质创造接触时,他对奎师那的永恒的爱便因与情欲形态的联系而转变成了色欲。换句话说,就是对神的爱转变成了色欲,就如牛奶接触到酸的罗望子后而转变成酸奶一样。接着,当色欲得不到满足时,它便转化成了嗔怒;而嗔怒又转化为幻觉,幻觉则导致生物继续于物质的存在之中。因此,色欲是生物的头号大敌,也只是色欲的引诱才使得生物继续束缚于这个物质世界。嗔怒是愚昧形态的体现,这些形态常以嗔怒以及其它的必然的结果展示自身。因此,如果在情欲形态,能通过赋定的生活和活动方式,不堕落到愚昧形态,而是升晋到善良形态,就能通过灵性的依附,避免堕落到嗔怒。
至尊人格神首为了他那永远增长的灵性喜乐便扩展成无数的生物,而众生都是这灵性喜乐的部分。他们同时也具有部分的独立性,但当众生误用了他们的独立性,当他们由原本的服务姿态转变成了嗜好追求感官享乐时,便得受制于色欲。主创造了这个物质自然,为的是给这些受条件限制的灵魂提供便利条件以满足他们这些色欲的嗜好,但当众生在长期的色欲活动中受到挫折之后,便会开始询问自己真实的地位。
这种询问便是《维丹塔苏陀》的开首:人应询问至尊,《圣典博伽瓦谭》将至尊定义为“万物的始原”。因此,色欲的始原也是来自于至尊。所以,如果色欲能转变成对至尊者的爱即转变成知觉奎师那换句话说只为奎师那去欲求,那么色欲和嗔怒都能灵性化。主茹阿摩伟大的仆人哈努曼通过烧毁茹阿瓦那金城展示了一己的嗔怒。正因为哈努曼这样做,才使他成为主最伟大的奉献者。这里《博伽梵歌》也是这样。主诱导阿尔诸那为了满足主而将嗔怒向敌人发泄。因此,当色欲和嗔怒用于奎师那知觉中时,使成为我们的朋友。而不是敌人。
38.正如火被浓烟遮蔽,镜被尘土覆盖,又如胎儿被子宫所包裹着,生物也同样被不同程度的色欲笼罩。
要旨:生物纯粹的知觉受蒙蔽的程度可分为三类。这蒙蔽只不过是色欲在不同程度的展示而已,恰如火中的烟,镜上的尘土,以及包裹胎儿的子宫。将色欲比作烟表明生命的火花只可隐约察见。换句话说,当生物稍微显露出一点奎师那知觉时,他便被比作有烟笼罩着的火一般。尽管有火才有烟,但在最初的阶段,火并未明显地展现出来。这一阶段就好象奎师那知觉的最初阶段。尘镜之喻指的是用种种灵性的方法擦试我们心镜的过程,而唱颂主的圣名便是擦拭我们心镜的最佳办法。子宫中的胎儿也是一种比喻,说明了一种无助的处境。子宫中的胎儿是全然无助的,甚至都动弹不得。这一境地的生命状况和树木的十分相似。树木也是生物,但由于色欲太过广泛展现,以至几乎失去了知觉,被迫处于如此的生命境况中。尘土覆盖着的镜子好比鸟兽。而被烟遮蔽的火则好比人类。在人类形体中,生命可恢复一点点的奎师那知觉。若作进一步的发展,那灵性生命之火便能在人体生命形式中被点燃。只要小心处置好烟,火便能熊熊燃烧。因此,人体生命形式是生物从物质存在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的大好机会。人在英明的指导下,通过培养奎师那知觉便能战胜敌人——色欲。
39.因此,有智慧的生物的纯粹知觉便被他永恒的敌人——色欲所蒙蔽,这色欲象烈火般燃烧,永无满足。
要旨:据《摩努斯密瑞提》说,色欲是不能为任何分量的感官享乐所满足的,就象火不会由于不断地加燃料而熄灭一样。物质世界里,一切活动的中心便是性,因此,这个世界又被称为性生产的枷锁(maithunyaagra)。在普通的监狱里,罪犯都被囚禁于铁窗之内,同样地,那些不服从主的律法的罪犯便被套上了性生活的枷锁。基于感官享乐层面上的物质文明进步意味着延长生物物质存在的期限,因此,这色欲便是生物被困于物质世界的愚昧中的象征。人在享受感官之乐时,或许有些快乐之感,但实际上,那所谓的快乐之感终究是感官享乐者的敌人。
40.色欲盘踞于感官、心意以及智性之上,并通过这些,蒙蔽了生物的真正知识,因而使生物陷于困惑。
要旨:在受条件限制灵魂的身体上,敌人已占据了不同的战略要点,因此,主奎师那提示了这些要点的位置,以便克敌者能找到敌人在哪里。心意是一切感官活动的中心,因此,每当我们听到有关感官事物的描述时,心意自然而然成了一切感官享乐主意的源头;结果,心意和感官便成了色欲的储藏库。接着,智性成了这些色欲习性的首府。智性是灵魂的邻居。这色欲的智性令灵魂接受假我,并将自己认同于物质,认同于心意和感官。因此,灵魂便沉醉于物质的感官享乐之中,并误以为这些是真正的快乐。《圣典博伽瓦谭》(10.84.13)就有关灵魂对这一虚假的身份认同有着非常精彩的描述:
“一个人若将自我认同于这一由三种元素组成的躯体,若认为由这躯体产生的副产品为自己的亲眷族人,若认为自己的出生地值得崇拜,若去朝圣地只是为了在那沐浴而非会晤具有超然知识的人,则他被认作与驴子、母牛无异。〃
41.因此,巴茹阿特后裔中的俊杰,阿尔诸那呀,你首先要节制感官,去遏制这罪恶的显著象征(色欲)然后再铲除这知识和自觉的毁灭者。
要旨:主劝谕阿尔诸那一开始便应节制感官,这样便能抑制头号的罪恶大敌——色欲。就是这色欲毁灭了我们对自我觉悟的强烈追求,毁灭了我们有关自我的特有知识。“Jnana”意指自我的知识,这和非自我的知识迥然不同。换句话说,就是有关灵魂而不是身体的知识。“vijnana”是指有关灵魂的原本地位以及他与至尊灵魂之间的关系方面的知识。《圣典博伽瓦谭》(2.9.31)如此解释道:
“有关自我和至尊自我的知识十分机密神奇,但只要主亲自从不同的角度加以阐述,人便可明白这知识并获得特有的领悟。“《博伽梵歌》便为我们提供了有关自我方面的详细的知识。众生都是主的所属部分,因此,他们便只该去服务主。这知觉称为奎师那知觉。所以,人从生命开始便要去修习这奎师那知觉,这样,便可获得完全的奎师那知觉,并依此行事。
对神的爱是每一生物的本性,贪欲只不过是生物这一本性扭曲的反映。人若一开始便接受奎师那知觉的教育,那他爱神的本性就不会堕落为色欲。可一旦对神的爱堕落成了色欲后要想再回到正常的状况就十分困难了。然而,奎师那知觉却非常强大有力,即使一个人起步很迟,也能通过遵循奉献服务的规范守则成为一个爱神的人。所以,从生命的任何阶段开始,或从你领悟到爱神的紧迫性那时起,人都可开始在奎师那知觉中节制规限感官,去从事对主的奉献服务,这样,便能将色欲转变为对神的爱——人生最崇高最完美的境界。
42.活跃的感官较呆滞的物质优越,心意则高于感官;智性却高于心意;而灵魂则比智性还要高。
要旨:感官是色欲活动的各个出口,色欲藏于身体之内,并通过感官发泄。因此,感官高于整个的身体。当人具有高等的知觉即奎师那知觉时,这些出口便没有用了。在奎师那知觉中,灵魂直接与至尊人格神首联系,因此,如这里描述的躯体作用拾级而上,最后终止于至尊的灵魂。身体的活动意味着感官的作用,而停止感官作用便意味着停止一切身体的活动。然而,心意是活跃的,因此,尽管身体可能是处于休止的状态,心意却仍在活动,就如心意在梦中活动一样。但心意之上,却有智性的决定,而智性之上则有灵魂本身。所以,如果灵魂直接从事于服务至尊,自然灵魂的一切从属即智性、心意以及感官也都会自动地从事于服务至尊。《卡塔乌帕尼沙德》就有一段类似的论述:感官享乐的对象高于感官,而心意则高于感官的对象。因此,如果心意恒常直接地从事于对主的奉献服务,那么,感官就没有误入歧途的机会。这种心态已经有过解释。如果心意在从事于对主的超然服务,那么,心意便没有机会去满足那些较低等的习性了。《卡塔乌帕尼沙德》描述灵魂为“伟大的”(mahan)。因此,灵魂高于一切——高于感官的对象,高于感官,高于心意,高于智性之上。所以,直接地弄明白灵魂的原本地位便能解决整个问题。
因此,人应以智性去探寻出灵魂的律定地位,恒常地让心意从事奎师那知觉的活动。这样做能够解决整个问题,一个初步灵修者通常应尽量避免感官对象,但除此之外,人应利用自己的智性以使心意更加坚强。人若以智性使心意从事于奎师那知觉的活动,并完全皈依至尊人格神首,那么,心意便自然而然变得坚强起来。这时,即使感官如毒蛇那样凶猛,也会由于毒蛇毒牙的破裂而不会有任何效力。尽管灵魂是智性、心意、以及感官的主人,但人除非在奎师那知觉中与奎师那联谊使自身变得坚强有力,否则仍然随时会因为焦灼不安的心意而堕落。
43.因此臂力强大的阿尔诸那呀!明白了自我超越于物质的感官、心意以及智性后,人便应以审慎的灵性智慧(奎师那知觉)去巩固心意,并凭着灵性的力量克服这永无餍足的敌人——色欲。
要旨:《博伽梵歌》第三章斩钉截铁,对奎师那知觉富有指导意义,人应该弄明自我是至尊人格神首的永恒仆人并且不应以非人格的虚无为终极的目标。在生命的物质存在状况下,生物定会受到色欲以及支配物质自然习性的影响。统治欲以及感官享乐欲是受条件限制的灵魂的最大敌人,然而,人藉着奎师那知觉的力量,便可控制住物质的感官、心意以及智性。人不必突然放弃工作和赋定职责,通过逐渐培养奎师那知觉,通过将智性专注于纯粹的自我,便能够安处于超然的境界,不受物质的感官和心意的影响。这便是本章的全部内容。在物质存在未臻成熟的阶段,哲学推敲以及人为地通过练习所谓的瑜伽姿式以试图控制感官的方法,都是永远无法助人走上灵性生命之途的。人必须以更高的智慧接受奎师那知觉的训练才行。
巴克提维丹塔阐述《圣典博伽梵歌》第三章“行动瑜伽”或“在奎师那知觉中履行赋定职责”之终。
第004章_超然的知识
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