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江山美人志 >

第859节

江山美人志-第859节

小说: 江山美人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在这一战中第五军团也遭遇了空前的损失,由于预备役兵员最大来源地关西郡的预备兵不足,第五军团甚至一度面临大量缺员的处境,这也严重滞碍了第五军团的恢复和训练,还是在无锋亲自过问下,战备司紧急从西北郡和北原郡抽调了部分预备役士兵,又将原本想要补充入第四军团的中南郡高岳民兵后备师团全数抽调拨付给了第五军团,才算补足了第五军团的完整编制。而同样损耗巨大的第四军团和第六军团不得不憋着一肚子气接受了从五湖地区司徒彪部清理压缩下来地部队。从这些部队中抽调精锐的老兵来补充自己的部队。
  这是一场规模并不大的庆功会,事实上民间为庆祝云中保卫战取得胜利的祝捷大会早已经开过了,但第五军团却一直逗留在云中,直到榆林收复后捷洛克军团全面接管北方防务之后,第五军团才南返关西接受休整。拿某个参加了这场庆功会的人来说,凡是能够出席这场会议的人却都是足以在后来地《帝国开国史》中占据一席之位的显赫人物。
  对于举办这场庆功宴无锋也是煞费苦心,他倒并不是为了这场宴会本身而发愁。而是为了出席这场庆功宴的人员安排感到头疼,林月心已经明确表示想要参加这场庆功宴向这位捍卫唐河北疆地磐石将军表示祝贺,而林月心的参加也就意味着安琪儿和司徒玉棠两女似乎也应当受到邀请。这样也就产生了如何排列位置的麻烦。无锋自然是坐上位,但谁挨着无锋坐呢?而谁又坐无锋地左位呢?按照唐河风俗惯例,左为尊。谁能坐在无锋的左位,那也就预示着谁有可能成为秦王殿下的第一正妃,甚至是今后的帝国皇后,而在这个时候,无锋并不认为就是宣布自己第一后宫人选的最好时机。
  最后还是苏秦为无锋出了一个主意让无锋渡过难关。在卡马波夫抵达汉中之前。刻意安排安琪儿去河朔出席何京就任河朔总督地上任仪式,而又让司徒玉棠前往岳阳主持苏民舜就任五湖总督地上任仪式,这既显示出对二女身份的重视。也让二女无法参加这样一场小规模但是高规格的庆功宴,避免了外界对这场庆功宴地关注。
  除了凌天放外的其他三大署署长都参加了这场庆功宴,而薄近尘也替代凌天放代表军务署参加,包括詹姆斯、杨正彬、拉奥在内的三人也应邀出席了这一台在秦王府中举办的私人宴会。之所以这场宴会规格如此之高,并非因为其他原因,而是因为这顿晚宴乃是秦王殿下以私人名义感谢卡马波夫为帮助自己熬过了这一难关而专门摆设的答谢宴,而主厨者更是号称秦王殿下后宫中的第一大厨夏洛蒂亲自下厨,能得到这样高的礼遇,难怪连素来对宴请有迟到习惯的莫伦早早就赶到了秦王府上等候品尝这顿晚宴。
  分列无锋两侧的人选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林月心和安妮公主,虽然安妮公主一直甚少参加西疆的任何社交活动,但毕竟她和自己有着婚约,无论是政治婚姻也好,包办婚姻也好,处于稳定捷洛克局面,无锋知道自己必须和这个女人结为夫妻,虽然她不一定愿意。
  夏洛蒂的一手鲁菜赢得了众人的交口称赞,连素来喜欢鸡蛋里面挑骨头的莫伦都不得不承认无锋能够霸占这样一个女子实在是他祖上积德。
  “殿下,东海定矣!”手中信函粗粗一眼浏览而过,薄近尘忍不住站起身来兴奋的行礼道:“成大猷攻克登州!”
  “哦?”一石激起千重浪,连无锋本人同样被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惊得站起身来,还是坐在一旁的林月心悄悄拉了自己爱郎一眼让无锋从失态中惊醒过来。
  “10月19日,西疆第八军团第一师团攻克登州,俘虏北方警备部队三千余人,我军无伤亡。”索性将信函在一干兴奋莫名的官员们传递,薄近尘连带微笑借着微微酒意道:“殿下,看来在明年三月之前一统帝国并不是梦想啊,登州一失,标志着司徒泰已经无法控制东海,老朽敢断言,一月之内,整个东海必将归附西疆!”
  “近尘为何如此肯定?我记得前两天你不是还说如果能够明年入夏之时踏进帝都就相当满足了么?为何现在又如此肯定?”无锋的心情也随着这一好消息一下子冲上了顶点,连续三杯英雄血下肚,连他自己都觉得自己胸中就像有一团火在燃烧,想要仰天长啸来发泄这一勃发的兴致。多年来的夙愿眼见就要在一朝得以实现,这种快感是何等愉悦?
  “老朽小看这成大猷了,没想到这个家伙居然在鲁阳和彭城竟然玩的是声东击西之计,若是大军要从鲁阳彭城这样攻城拔寨,这一仗就算我们能够顺利赢下来,只怕也要两三个月时间才能一统东海,尤其是金陵,号称龙蟠虎踞,城坚墙厚,如果司徒泰集中重兵固守,我们要想强攻就会付出相当大的代价,而现在,登州一失,北方被拦腰截断,东海民心必定全归于我,整个东海战局已经毫无悬念可言,只要采取合适的政策攻心,老朽相信金陵唾手可得。”薄近尘轻轻捋了捋颌下的几缕枯须神态笃定的下结论:“金陵一得,帝国三都中东西两都尽归殿下,事实上不用我们花费多少力气,司徒泰亦无力支撑下去了,纵然有外来势力支持,一样无济于事,若是聪明者,趁早献地献城以求一身富贵。”
  “殿下,也许您也该考虑一下定都之事了,帝都是不是再合适作为新的国都,恐怕还有待于商榷,早一些考虑此事也许不是一件坏事。”也许是受了薄近尘乐观看法的影响,一向不大爱在这种场合下谈及正事的苏秦也沉吟着提出自己的看法:“昔日唐河帝国定都中州,乃是因为中州地处帝国中心,但眼下我们西疆之地西及中大陆,南至南洋,西北更是到了北面天冰洋的极北之地,若但是论土地的宽广已经远远超越了昔日的唐河帝国,这定都一事论理应该考虑多方因素,但这掌控全境却是第一需要考虑的因素,倒是需要早点斟酌一番,否则事到临头,争执不下,反倒会耽误大事。”
  “苏秦,现在就来谈论定都一事是不是有些稍嫌早了一些?司徒泰可还有一二十万大军在燕云,就算按照进尘方才所言,拿下东海,那还也有燕云四府在司徒泰手中,他背后还有倭人和多顿人,困兽犹斗,咱们也不能小觑了他。”事到临头,无锋反而更加冷静,方才热血涌动,在苏秦一席定都之言如同镇静剂一般注入无锋心中,立时让无锋提醒自己不可得意忘形,历史上太多在最后关头载倒的英雄,自己可不能犯同样的错误,越是这个时候,越是应该谨慎小心。
  “司徒泰手中军队已是土鸡瓦犬,不足为虑,正如苏大人所说,殿下现在应该考虑的帝国一统之后的大事了,光是文秀的第三军团加上成大猷横扫东海之后的第八军团就足以终结司徒泰的命运,殿下不必多虑,老朽可以打这个包票,也许局势会比我们想象的来的更快也不一定。”薄近尘傲然一笑。 
 
 
 
  
第二篇气吞万里第七章 定鼎 第二十四节 国策之议(1)
 
  话题很快就被扯到了新帝国的建立上来了,虽然无锋有意回避这个问题,但事实上这个问题已经在私下了被各方军政官员们讨论过无数次了,就连民间亦是有无数版本传言秦王殿下将会在挺进帝都之后便会宣告新帝国的建立。而围绕着新帝国的建立也是无数话题,定都,立国号,称帝,立后,这一系列纷繁复杂的事务却像是一剂剂兴奋剂一般刺激着普通民众的心,能够见证一个新帝国的建立,享受新帝国建立之后带来的和平繁荣,这是所有民众士绅梦寐以求的生活,而带给他们这份生活的秦王殿下的一举一动更是所有人关注的对象。
  无锋虽然在各种场合拒绝发表关于建国定都的意见和想法,甚至还在一些范围内严禁自己麾下的高级官员公开讨论这个话题,但人心思变,眼见着局势一片大好,要想让官员们不考虑不谈论这个话题,的确有些强人所难,尤其是在云中一战和江南五湖归入西疆治下之后,这种谈论建立新王朝的呼声也开始渐渐高涨起来。不但民间士绅公开谈论,就连一些地方媒体报刊也开始隐讳的提及现在是该考虑新帝国成立的时候了,西疆作为一个地方政权已经不大适合,尤其是在东大陆这个政治舞台上,西疆已经完全可以替代原来老迈的唐河帝国代表唐民族发出自己的声音了。
  而今天原本就是一个私人宴会,能够参加这样一个晚宴的人自然都是无锋本人完全信得过的人物,看见秦王殿下兴致甚高,苏秦等人也就不失时机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醒无锋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从军事行动上收回来投向新王朝的建立上,就连薄近尘也同样赞同苏秦的意见,认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事实上在云中一战之后就再没有多少可能了,顶多也就是一些局部性的战役,而这些军事行动,战区军事指挥官就完全可以胜任。最多也就是军务署居中协调一番而已,当然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帝都的收复问题。
  “苏秦,老薄,看来你们俩是想借今天这个晚宴逼殿下表态啊,怎么?相当开国元勋等得不耐烦了?呵呵,不过地确也是时候了。这成大猷在登州一登陆,只怕整个北方都会陷入一片混乱,我不相信司徒泰下边的人就真的是对司徒泰忠心耿耿。更不相信他们中就没有一个能够看得清楚形势,弄不好崔文秀的东进架势尚未摆开,人家的使者都已经上门也不一定。”一边随意大口饮酒。莫伦的话语始终都是那么放荡不羁,作为一个法务署长,包括无锋本人在内都认为这个家伙的确是一个矛盾地混合体,对法律事务的精通,在工作方面的尽职尽责。但在私生活方面却是肆无忌惮。拿他自己地话来说,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就是允许的,狎妓、酗酒都是他地最大爱好。这也让所有人是无可奈何。
  “呵呵,莫大人,司徒泰的处境虽然十分困难,倒还不至于到这般地步。东海一郡他接手时间并不长,加之他在东海采取种种掠夺政策,使得东海民怨沸腾,所以老朽可以肯定成大猷能够横扫东海,但燕云情况略有不同,司徒泰在这个地区的统治可谓根深蒂固,而燕云地区工商并不发达,在这里起主要作用的是那些大贵族和大地主,这些都是司徒泰最基本的支持力量,司徒泰一旦完蛋,他们同样也只有跟着灰飞烟灭,他们不会不明白这一点,所以说他们事实上是捆在了一辆战车上,这最后一战也是不可避免。”薄近尘并没有直接回答莫伦地问题,而是侧面解释:“当然以现在地局面,无论司徒泰如何挣扎,那也是徒劳,以燕云之地妄想抵抗我们西疆大军,那是以卵击石之举,智者不为,希望司徒泰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更好。但无论他作出什么决定,都不能阻挡西疆一统帝国的步伐,就算延缓也是有限得很,所以老朽以为殿下应该适当调整注意力,毕竟需要殿下操心关注地事情不仅仅是军务一项。”
  “薄大人言之有理,帝国建立在即,殿下即将面临更加繁重的事务,江南东海经济经过司徒泰荼毒已经凋零到了亟需整饬恢复的地步,要让这两郡回复到往日盛景,只怕还需要相当时日和努力。五湖地区虽然是帝国粮仓,但事实上许多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基础设施荒废日久,一旦遭遇洪水,整个五湖地区都将面临水乡泽国的命运,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整修,今年是运气好老天帮忙,也许明年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
  借着酒意,经济发展司司长杨正彬也开始发表看法,他是无锋最为倚重的经济智囊之一,和苏民舜并称西疆经济发展的脉搏,从他们平常言论中就可以了解到西疆经济政策的微妙变化。他已经隐隐约约感觉到秦王殿下内心似乎还有更远的打算,尤其是从好友詹姆斯口中得知原唐河帝国财政总署将有一笔资金交给西疆之后,他曾经兴奋不已,希望能够利用这笔资金注入几处亟需投入的项目,如五湖郡的水利设施全面维修工程,北原郡安原、榆林两府的河渠灌溉设施工程启动,河朔河间至晋中的运河工程,这几项都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型工程,如果能够迅速启动,将会很大程度的缓解地方存在的困难,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但这一计划似乎并没有赢得期望中的响应,秦王殿下似乎对于那一笔资金另外有自己的打算,连萧唐也未能摸清楚秦王殿下究竟作何想法。
  杨正彬自然不甘心这样一笔资金就这样眼睁睁的从自己眼中滑过去,自己老同学詹姆那里已经是油盐不进了,随着西疆地盘的每日剧增,哪里都在伸手要钱,这位兼着西北银行行长的老同学恨不能将银行中的所有钱都全部拿来应付这些巨额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