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应部经-第12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六
(5)若于现法未得开悟,命终时亦未得开悟,依终尽五下分结未得中般涅 槃,依终尽五下分结,未得生般涅槃者,则依终尽五下分结,而得无行般涅槃。
十七
(6)若于现法未得开悟,于命终时未得开悟,依终尽五下分结未得中般涅槃,依终尽五下分结,未得生般股涅槃,依终尽五下分结未得无行般涅槃者,则依终尽五下分结,得有行般涅槃。
十八
(7)若于现法未得开悟,命终时未得开悟,依终尽五下分结,未得中般涅槃,依终尽五下分结,未得生般涅槃,依终尽五下分结,未得无行般涅槃,依终尽五下分结,未得有行般涅槃者,则依终尽五下分结,为上流以至于色究竟天。
十九
诸比丘!如是修习,如是多修七觉支,则可期得此七果、七功德。”
注1 杂阿含经二七、二五及二七、二九(大正藏二、一九六c二九七a)。
'四' 第四 转
一
一时,具寿舍利弗住舍卫城,祇树林给孤独园。
二
于此处,具寿舍利弗告诸比丘曰:“友等,诸比丘!” “友!”彼等诸比丘应诺具寿舍利弗。具寿舍利弗曰:
三
“友等!有七种觉支。以何为七耶?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友等!此为七觉支。
四
友等!此七觉支中,我于晨早欲住(任一)觉支时,则住(任一)觉支;于日中欲住(任一)觉支时,则住(任一)觉支;于日暮欲住(任一)觉支时,则住(任一)觉支。
五
友等!若是念觉支者,则我知“(比念觉支决定升起)”,知“是善升起”,知住为“已住”;若没者,则知“依此缘而没。”
六~十
……'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
十一
友等!若是舍觉支者,则我知“(此舍觉支)决定升起”,知“是善升起”,知住为“已住”;若没者,则知“依此缘而没。”
十二
友等!譬如王或王臣,有装满种种染色衣于衣筐。彼于晨早欲着时,则(随其所欲)着晨早时所欲之衣服:于日中欲着时,即着日中时所欲之衣服;于日暮欲着时,即着日暮时所欲之衣服。
十三
友等!如是于此七觉支中,我于晨早欲住觉支时,即住用晨早时所欲之觉支;于日中欲住觉支时,即住日中时所欲之觉支;于日暮欲住觉支时,即住用日暮时所欲之觉支。
十四
友等!若是念觉支者,则我知“决定升起”,知“是善升起”,知住为“已住”;若没者,则知“依此缘而没。”
十五~十九
……'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
二十
友等!若是舍觉支者,则我知“决定升起”,知“是善升起”,知住为“已住”;若没者,则知“依此缘而没。””
注1 杂阿含经二七、七(大正藏二、一九三b)
2 中部经典原典一、二一四、二一五页(参照汉译南傅大藏经第九卷二九一页)
'五' 第五 比丘
※ 二
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住处,诣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
“大德!觉支,所云觉支者,大德!云何说为觉支耶?”
“比丘!资于觉故,说为觉支。
三
比丘!于此有比丘,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以修习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以修习舍觉支。
四
比丘!若修习此七觉支者,则由欲漏心解脱,由有漏心解脱,由无明漏心解脱。解脱者,则“我解脱”智生,了知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受后有。
五
比丘!资于觉故,说为觉支。”
注1 杂阿含经二七、二二(大正藏二、一九六b)。
'六' 第六 昆达利
一
一时,世尊住沙只城之安阇那鹿苑。
二
时,修行者昆达利耶来诣世尊住处。诣已,与世尊相交谈庆慰、欢喜、感铭之语话,而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修行者昆达利耶,白世尊曰:
三
“尊瞿昙!我住园而与众会交往。尊瞿昙!我食朝食,食后如是周行,由园至园,由游园至游园,经行历访于彼处,一类之沙门、婆罗门,出论种种功德,见他方以论议诘难功德。尊瞿昙是住何功德耶?”
“昆达利耶!如来乃住于“明解脱”果之功德。”
四
“尊瞿昙!修习、多习何法者,则得明解脱圆满耶?”
“昆达利耶!修习、多习七觉支者,则得明解脱圆满。”
五
“尊瞿昙!修习、多习何法者,则得七觉支圆满耶?”
“昆达利耶!修习、多习四念处者,则得七觉支圆满。”
六
“尊瞿昙!修习、多习何法者,则得四念处圆满耶?”
“昆达利耶!修习、多习三善业者,则得四念处圆满。”
七
“尊瞿昙!修习、多习何法者,则得三善业圆满耶?”
“昆达利耶!修习、多修根律仪者,则得三善业圆满。”“昆达利耶!云何对根律仪修习、多习者,则得三善法圆满耶?
八
昆达利耶!于此有比丘,以眼见可意之色,而不贪着、不欢喜、不起贪欲,其身住、心住,于内善安住、善解脱。以眼见非可意之色,而无动摇、不安心、破坏心、憎恶心1,其身住、心住,于内善安住、善解脱。
九~十二
昆达利耶!又比丘以耳闻可意之声……乃至……以鼻息'可意'之香……乃至……以舌尝'可意'之味……乃至以身触可意之所触……乃至……
十三
以意识可意之法,而不贪着、不欢喜、不起贪欲,其身住、心住,于内善安住、善解脱。以意识非可意之法,而无动摇、不安心、破坏心、憎恶心,其身住、心住,于内善安住、善解脱。
十四
昆达利耶!比丘以眼见色,对可意非可意之色,其身住、心住,于内善安住、善解脱。以耳闻声……乃至……以鼻嗅香……乃至……以舌尝味……乃至……以身触所触……乃至……以意识法,对可意非可意之法,其身住、心住,于内善安住、善解脱。昆达利耶!对根律仪如是修习、如是多修者,则圆满三善业。
十五
昆达利耶!云何修习、云何多修三善业者,则得四念处圆满耶?昆达利耶!于此有比丘,断身恶业、修习身善业,断语恶业、修习语善业,断意恶业、修行意善业。昆达利耶!如是修习、如是多修三善业者,得圆满四念处。
十六
昆达利耶!云何修习、云何多修四念处,得圆满七觉支耶?昆达利耶!于此有比丘,于身观身而住,以热诚、正念、正知,而调伏世间之贪忧。于受……乃至……于心……乃至……于法观法而住,以热诚、正念、正知,而调伏世间之贪忧。昆达利耶!如是修习、如是多修四念处者,则圆满七觉支。
十七
昆达利耶!云何修习、多修七觉支者,则圆满明解脱耶?昆达利耶!于此有比丘,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修习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以修习舍觉支。昆达利耶!如是修习、如是多修七觉支者,则圆满明解脱。”
十八
如是说已,修行者昆达利耶,白世尊曰:“妙哉!尊瞿昙!妙哉!尊瞿昙!譬如将倒者扶起,将覆者揭露,如迷者教之以道,于暗中举灯火,使有眼者可见色。尊瞿昙如是以种种方便显示法,我于此自今日起至于命终,归依尊瞿昙与法及比丘众,请尊瞿昙容我为优婆塞。” 注1 “不安心、被坏心、憎恶心”,此三之原注配释贪、嗔、痴。尚破坏心原本为adinamanasa暹罗本为adinnamanasa意亦不通,今以adinna改之。
'七' 第七 屋顶
※ 三
“诸比丘!譬如重阁之诸重檐,皆趣向于屋顶、倾向于屋顶、临入于屋顶,诸比丘!如是比丘,修习七觉支,多修七觉支者,则趣向于涅槃、倾向于涅槃、临入于涅槃。
四
诸比丘!比丘云何修习七觉支,多修七觉支者,则趣向于涅槃、倾向于涅槃、临入涅槃耶?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以修习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以修习舍觉支。诸比丘!比丘如是修习七觉支、多修七觉支者,则趣向于涅槃、倾向于涅槃、临入涅槃。”
'八' 第八 优波摩
一
一时,具寿优婆摩与具寿舍利弗,住于憍赏弥瞿师罗园。
二
时,具寿舍利弗于日暮时分,由宴默起,至具寿优波摩住处。至已,与具寿优波摩相交谈庆慰、欢喜、感铭之言后,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具寿舍利弗,言于其寿优波摩曰:
三
“友优波摩!比丘应知“于内如理作意,如是善升起七觉支者,则资于乐住”耶?”
四
“友舍利弗!比丘应知“于内如理作意,如是善升起此七觉支,以资于乐住。”友!比丘若发念觉支,则知:“我心善解脱。我善永断惛眠、我善调伏掉悔,我发精进、为求、作意、不退缩”……'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友!比丘若发舍觉支者,则知:“我心善解脱、我善永断惛眠、我善调伏掉悔,我发精进、希求、作意、不退缩。”友舍利弗!比丘2应如是知:“于内如理作意,如是善造作此七觉支,则资于乐住。””
注1 杂阿舍经二七、八(大正藏二、一九三b)。
2 “比丘”之一语原本缺失。
'九' 第九 生(一)
※ 二
“诸比丘!若修习、多修七觉支者,则未生亦生起,但除如来、应供、正等觉者之不出现。以何为七耶?
三
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也。诸比丘!修习多修此七觉支者,则未生亦生起,但除如来、应供、正等觉者之不出现。”
'十' 第十 生(二)
※ 二
“诸比丘!若修习、多修七觉支者,则未生亦生起,但除善逝之不调伏。以何为七耶?
三
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是。诸比丘!对此修习、多修七觉支者,则未生亦生起,但除如来、应供、正等觉者之不出现。”
注1 杂阿含经二七、二一(大正藏二、一九六b)。
第一山品(终)
此品之摄颂曰:
雪山身戒转
比丘昆达利
屋顶优波摩
更于二之生
第二 病品
'一一' 第一 生类
※ 二
“诸比丘!譬如诸生类作四种之威仪路:时行、时住、时坐、时卧,皆依于地、立于地,作如是此四种之威仪。诸比丘!如是比丘乃依于戒、立于戒,以修习、多修七觉支。
三
诸比丘!比丘云何依于戒、立于戒,以修习七觉支、多修七觉支耶?诸比丘!此有比丘,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以修习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以修习舍觉支。诸比丘!比丘如是依于戒、立于戒,以修习七觉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