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史-第5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国遗事》卷3载,第十九代讷祇王时,沙门墨胡子从高句丽来到新罗,住于一善郡毛礼家。当时梁朝使者赠给王的礼品中有衣物和香,君臣不知香名及使用方法,遍问国中,墨胡子介绍说,焚香可以“达诚于神圣,神圣未过于三宝,若烧此发愿,则必有灵应。”还有一种说法,谓第二十一代毗处王(一作炤知王,479—499在位)时,有位叫做我道(或阿道)的和尚来到一善郡,住于毛礼家数年而死,其侍者8人常与人讲读佛经,有人开始信奉。
到第二十四代的法兴王(516—539在位)时佛教有较大发展,王于京城庆州建立兴轮寺等7寺。
新罗国发源于半岛东南部辰韩部落联盟中的斯卢部落,从4世纪以后以都城庆州为中心不断向周围扩张,原斯卢六个氏族的贵族成为新罗的统治集团,朴、崔、金三姓是最大的王族。公元5世纪以后,新罗建立了系统的政权机构,社会农耕经济有较大发展,在对外战争中不断取得胜利。公元562年消灭日本在半岛南部设的据点任那。660年唐军联合新罗灭百济。668年唐军与新罗联合灭高句丽。此后新罗展开反抗唐朝的斗争,于675年文武王在位时统一朝鲜。新罗是朝鲜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全国迅速进入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很大,佛教也普及到全社会。
佛教史
第七章 朝鲜佛教和日本佛教的建立(公元7—11世纪)
三国时代佛教刚刚传入,史书上关于佛教早期流传的记载甚少。这里只根据一些片断资料进行介绍。
佛教传入高句丽后传播较快,到广开土王三年(394)平壤已建佛寺9所。因高句丽与中国北朝关系密切,受北朝佛教影响很大。据《续高僧传》卷8《法上传》记载,高句丽国大丞相王高德派僧到北齐国都邺,向昭玄统法上(495—580)向一些佛教问题,其中有:释迦文佛涅槃以来至今多少年?
佛法何时传到汉地?齐、陈佛法传承情况如何?《十地经论》、《大智度论》等的传承关系和内容怎样?由此可见高句丽佛教在6世纪已发展到相当的水平。《十地经论》和《大智度论》都在北方比较流行,前者是邺一带地论学派研习的基本经典。一些高句丽僧还过海到日本传教,六世纪有慧便、慧慈,7世纪有僧隆、云聪、昙徵、慧灌等。他们除传教外还介绍大陆文化技术。
其中慧灌住奈良元兴寺,传三论宗,被后世奉为日本三论宗始祖。
百济佛教受中国南朝的影响较大。在阿莘王在位时(392—404)曾下令“崇信佛法求福”。说明在当时统治者心目中,佛教能给他们带来福乐。在圣王十九年(541)时派使臣渡海入梁朝贡,并求《毛诗》博士、《涅槃经》等义疏及工匠、画师等,梁朝满足了这个要求。法王即位(599)下令禁止杀生,焚毁渔猎工具。第二年创建王兴寺,度僧30人。百济佛教对隔海的日本有直接影响。据《日本书纪》记载,在日本钦明天皇十三年(552)百济圣明王派使者到日本献金铜佛像、幡盖、经论等。这是佛教传入日本之始①。此后僧道深、日罗、丰国、慧聪、观勒、慧弥、道欣、道藏等人都从百济到达日本传教,主要弘传三论宗和成实学理论。观勒在公元602年到日本,带去历书和天文、地理、遁甲、方术的书多种,对当时日本文化有一定影响。道藏撰《成实论疏》为研习成实学说的人所重。
新罗在三国中传入佛教最晚,但发展较快,由于它是灭高句丽、百济而完成朝鲜统一的,有关它的各种史料也多。高丽金富轼《三国史记》、一然①据《上宫圣德法王帝说》,百济王派使者献佛像是在公元538年。
《三国遗事》及唐代中国佛教史书中关于新罗佛教记载都比较多。
新罗真兴王(540—575在位)时佛教有很大发展。他在庆州建皇龙、祇园、实际等寺,派使者入梁迎请佛舍利和经书,为管理僧尼仿照中国北朝僧官制度设“国统”、“大部维那”等。他在晚年剃发着憎衣,号“法云”,命王妃也做尼僧住永兴寺。从他开始,王室经常为祈祷国泰民安、五谷丰登而举行百座讲经会,请僧人讲读《仁王般若经》等护国经典,并为战死的将士举行八关斋会等佛教法会。此后以奉佛著称的还有真平王(579—631在位)、善德女王(632—646)、真德女王(647—653)等。在真兴王时新罗贵族中有称做“花郎”的组织,带有浓厚的氏族制亲兵制的色彩。花郎由青年贵族担当,每个花郎组织有几百人到几千人不等,在对外战争中起很大作用。在思想上,花郎受中国儒、释、道三教的影响,后来佛教影响最大。据《三国史记》记载,新罗统一的功臣金庾信15岁入花郎集团,并是“龙华香徒”。据考察,花郎组织接受弥勒经典(如《弥勒下生经》)的说法,相信弥勒菩萨在未来将下生人间在龙华树下成佛。花郎集团把日常修养和训练与弥勒信仰结合起来,培养忠于国家和勇敢尚武精神。①新罗统一朝鲜前的名僧有圆光和慈藏。
圆光(532—630),俗姓朴(或云姓薛),年25渡海到中国陈朝学佛法,兼习儒术,曾师事成实论师僧是的弟子,对《成实论》、《大涅槃经》等最有心得,后到吴的虎丘讲《成实论》与《般若经》,名声渐闻于世。隋初到国都长安,又讲习《摄大乘论》,为时人所重。新罗王闻名请他回国。受到真平王的崇信,尊之为师,常谘以军政事宜。他常向国王和大臣讲大乘佛经。
在高句丽、百济发兵攻打新罗之时,他应国王之请向隋朝作乞师表,请隋帝派兵援救。他在新罗外抗高句丽、百济,内求自存发展的形势下,变通佛法戒律,提出“世俗五戒”的说法:“一日事君以忠;二日事亲以孝,三曰交友有信;四曰临战无退;五日杀生有择。若等行之无忽”。不难看出,其中多是适用军事需要的儒家伦理。在新罗谋求武力统一全国的时候,“事君以忠”与“临战无退”有着特殊意义。他还在皇龙寺设百座道场,请名僧讲经,以《占察善恶业报经》为人预卜吉凶。
慈藏,俗姓金,出身新罗贵族,唐贞观十二年(638)率门人僧实等十余人入唐巡拜佛迹,学习佛法,贞观十七年(643)带着唐朝所赐藏经一部及佛像等物回国,受到国王的欢迎,授任“大国统”,命他管理僧尼事务。慈藏常住京城的芬皇寺。应请入宫讲《摄大乘论》,在皇龙寺讲《菩萨戒本》7天7夜。在慈藏及其弟子的努力之下,新罗的佛教发展很快,《续高僧传》卷24说:“一代佛法,于斯兴显。”在他提议之下,真德女王三年(649)
下令全国服唐朝衣冠,第二年奉唐正朔,用“永徽”年号。慈藏死于唐永徽年间(650—655)。著有诸经戒疏10余卷及《观行法》1卷。
佛教史
第七章 朝鲜佛教和日本佛教的建立(公元7—11世纪)
新罗统一全朝鲜后在各方面部受到中国唐朝的影响,在佛教领域,前期盛行华严宗和法相宗,后来又从唐朝传入密宗和禅宗,净土宗也日渐流行。
①日本镰田茂雄《朝鲜佛教史》(1987年东京大学出版会版)第一章认为,花郎精神的支柱是“护国佛教的理念”,培养国家骨干人才和集体训练的指导原理是“弥勒信仰”。
由于新罗历代国王都崇信佛教,造寺度僧数量日增,劳动力和兵源减少,给国家财政经济带来极大负担。这是新罗后期佛教衰落的原因之
1。元晓、义湘和朝鲜华严宗
元晓(617—?)的神异传说很多。据《宋高僧传》卷4、《三国遗事》卷4及朝鲜《高仙寺誓幢和上塔碑》等碑刻资料,俗姓薛,幼名誓幢,新罗湘州人,29岁于皇龙寺出家,随师学佛法,后慕唐朝玄奘、窥基之名,与义湘结伴入唐,半路遇雨宿于墓地之中,悟“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灭故龛坟不二”,“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外无法,胡用别求”,决定携行李回国。
此后言行狂悖,或入酒肆娟家,或持金刀铁锡,或为《华严经》制疏以宣讲,或游山水坐禅。国王请为《金刚三昧经》作疏,疏成开讲,“王臣道俗,云拥法堂”。由此名闻当世。这里所说的《金刚三昧经》当是唐初的伪经,其中引有菩提达摩所说“二入四行”的内容。元晓著《大乘起信论疏》2卷,也称“海东疏”,唐法藏撰《大乘起信论义记》多引用之。
其他著作很多,重要的有《华严经疏》10卷、《涅梁经宗要》1卷、《十门和净论》2卷、《金刚三昧经论》3卷、《无量寿经宗要》1卷等。元晓的华严宗也称海东宗、法性宗、芬皇宗,以主张融会、“和诤”为基本宗旨。
对朝鲜华严宗建立影响最大的是义湘。义湘(625—702),俗姓朴(或云姓金),出家后与元晓同行入唐求法,元晓中途折回,义湘渡海经登州(今山东蓬莱)到长安终南山师事智俨(602—668),与后来创立中国华严宗的法藏同学,研习《华严经》。唐仪风元年(677)回国,在太伯山奉敕建浮石寺,后在此聚徒讲《华严经》,讲解时也介绍唐智俨的见解。著有《华严十门看法观》、《一乘法界图》、《入法界品钞记》、《阿弥陀经义记》篕。其中《华严一乘法界图》最为重要,此书吸收智俨的思想,据《华严经》和《十地经论》论述华严宗的基本教义。唐代法藏托新罗的胜诠给义湘书信及著作多种。信中对义湘归国宣传华严教义表示赞赏,说:“仰承上人归乡之后,开演华严,宣扬法界,无碍缘起,重重帝纲,新新佛国,利益弘广,喜跃增深”。所赠的书有《华严经探玄记》、《一乘教分记》、《起信论义记》、《十二门论疏》等。义湘将《华严经探玄记》等传送十寺讲授。义湘的弟子很多,著名的有悟真、智通、表训、真定、真藏、道融、良圆、相源、能仁、义寂。义湘在后世被尊为海东华严宗的初祖。
2。圆测、太贤和新罗法相宗
圆测(613—696),出身新罗王族,名文雅,是唐玄奘得力的弟子之一。
据《金石萃编》卷146《圆测法师佛舍利塔铭》及《宋高僧传》卷4《圆测传》载,圆测8岁出家,15岁游学中国长安,从法常、僧辩学佛教经论,住元法寺学《毗昙》、《成实》、《俱舍》等论书。后从玄奘学《瑜伽师地论》及《成唯识论》等。被召为西明寺大德,撰《成唯识论疏》、《解深密经疏》、《仁王经疏》等,在唐高宗后期和武则天掌政时期被选入译经馆,助天竺地婆诃罗译《大乘密严经》、《大乘显识经》等。其间新罗神文王曾召请圆测归国,但遭到武则天的拒绝。圆测于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以84的高龄死于洛阳佛授记寺。据《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及《东域传灯目录》等载,圆测的著作达18种之多,其中关于法相唯识教义的除前述者外,还有《成唯识伦别章》、《二十唯识疏》、《百法论疏》、《观所缘缘论疏》等多种。
他的著作大都遗失,现存有《解深密经疏》以及《般若心经赞》、《仁王经疏》等。
圆测《解深密经疏》原本10卷,第9卷后遗失,1971年南京金陵刻经处据新罗道伦的《瑜伽伦记》补成第10卷,此后日本稻叶正就又从《西藏大藏经》所收法成的译本中把第十卷译出还原。近年中国释现空亦据藏文本还原全部遗缺部分(即40卷本中的后6卷)。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多处引用真谛的译文,形成了与窥基所传十分不同的唯识学说。
圆测虽没有归国,但他的学说对新罗有很大影响。继承圆测法系的新罗学僧有道证、胜庄等。道证,武周长寿二年(693)由唐归国,著有《成唯识论要集》、《辩中边论疏》、《因明理门论疏》、《因明入正理论疏》等,均佚。胜庄著有《成唯识论诀》、《杂集论疏》、《梵文戒本述记》等。
道证是维护圆测思想的主力,他的嫡传弟子则是太贤。太贤的生平不详。
《三国遗事》卷4说他是新罗瑜伽之祖,自号“青丘沙门”,曾应请为景德王讲《金光明最胜王经》,以南山茸长寺为中心修行与讲授唯识教义,为时人所重。据日本学者考察,太贤著书50余部100多卷,现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