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第3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看下面一段,“称性极谈,如来正说”。这里头分好几段,这是第一段,用甲乙丙丁来排列顺序。“《华严》、《法华》均圆顿称性之教,但其归趣却在本经。”这两部经,这是自古以来,隋唐时代祖师大德们一致公认的、肯定的,是一乘经。一乘经在世尊一代时教里面一共是三部,《华严》、《法华》,还有一部是《梵网》。《梵网》除了梵网菩萨戒这一品翻成中文,其他的没传到中国来。这部经也是大经,分量很大,只传来一品,“菩萨心地戒品”。这都是圆教圆满,顿教顿成,一生成就,称性,里面没有权巧方便,它是直截了当的。归趣却在本经,《华严》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我们在那里看到,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归《无量寿》,华严海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归西方极乐世界。这是真的,一点不假,经上清清楚楚跟我们说出来。
“蕅益大师赞本经云:绝待圆融,不可思议”,蕅益大师赞叹《无量寿经》圆融到极处,“《华严》奥藏,《法华》秘髓”,奥藏、秘髓是形容,深奥,奥妙。这个对谁说的?对权教菩萨以下,他们不懂,没有大彻大悟你入不了这个境界。华严境界、法华境界,要彻悟、明心见性的人他能够领悟,没有见性的人总是隔一层。《法华》深秘的精髓,这是讲它的理。“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这个“此”是《无量寿》。菩萨万行,菩萨修行最高的指导原则在《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直接教大家念佛生净土,直接引导往生净土的人在很短的时间就达到彻悟心性的目标。《观无量寿佛经》上讲,一个念佛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他在极乐世界修到明心见性,修到契入实报庄严土,需要多少时间?世尊为我们说的是十二劫。十二劫我们看起来很长,在西方极乐世界十二劫就很短,不长。从我们这个世界修行,要修证到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你看经里常讲的,多少时间?要无量劫,不是十二劫,无量劫。诸佛刹土里面修行需要无量劫,在西方极乐世界十二劫,你看这个时间缩短多少!
而且一到那个地方,智慧、神通、道力跟七地菩萨一样。这个话说什么意思?意思很深,就是说你一到西方极乐世界,你就有能力跟法身菩萨一样,千处祈求千处应。哪个地方众生有感,你就能够到那里去教化他,应以什么身得度你就能现什么身,像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一样,有这么大的本事,这样的神通。诸位要晓得,那不是你自己修来的,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你,让你就起这个作用,这个不可思议。不是说到西方极乐世界等我修成才能度众生,你到那里就行,这是十方诸佛世界里面没有的。“是故本经称为称性之极谈也”,也就是说从诸佛如来,从阿弥陀佛如来自性里面圆圆满满流露出来。讲到极处,极就是圆满。
他这里引得很多,“又日”,日是日本,日本高僧道隐于所著《无量寿经甄解》,这个经本《卍续藏》里头有,我们从《卍续藏》可以能看到。这里头有这么一段话,“五浊之世,造恶之时,圣道一种今时难修,其难非一”。你看我们现在,特别是现前的社会,真的,五浊染着到极处,连一个晴朗的天空都看不到,我们每天看到的天空乌烟瘴气,染污到极处。为什么?众生造恶。十恶,想想看哪一条没做?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瞋、痴,我们冷静想想,细心观察一下,现在住在地球上的人谁不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这个统统相应,人人都在造。回过头来想想,我有没有造?有意无意也造,这怎么得了!有什么方法不造?给诸位说,念佛就不造了。我念一个小时佛,这一个小时就不造,念两个小时佛,这两个小时不造;不念佛,不念佛有意无意肯定造,习气太重了。所以,不读经、不念佛怎么行?读经的时候可以不造,这要知道,时时刻刻要反省,时时刻刻要检点。
“圣道一种今时难修”,圣道是佛菩萨道,八万四千法门,任何一个法门,在现在这个时候难,实在是难。持戒能不造业吗?上古时候行,世尊为我们说的,“正法时期,戒律成就”,持戒的人他心地就清净,他就不造业。我们今天想想,我们持戒还造不造业?给诸位说,大概是恶业不造了,造善业,还是造业!换句话说,你心还是不清净,出不了六道轮回,不过是你不堕三恶道,来生在人天里面去受果报。那不是佛的意思,佛的意思是教我们不但要超越六道,还得超越十法界,这是佛对我们的期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超越十法界,凡圣同居土下下品也超越十法界。这是诸佛对我们的期望,我们不能不知道。“其难非一”,这句话说得好,特别是我们这个时代,我们体会才很深,障难太多。
“特此一门,至圆极顿,而且由其简易直捷。”这个法门好,在这样一个时代,如果不能够兼善天下,要独善其身,关起门在家里念佛。我以前曾经教过人,一般人每天赚钱不多,我过去在台北讲经,常常来听经,几乎都不缺席的,有开计程车的,十几个。我曾经跟他们开玩笑,但也是真实话,我说你们每天赚的钱,赚一天吃个三、五天没问题,就可以休息三、五天,赚一天可以过三、五天的生活。我说好好赚一年,你可以休息三年,三年的时间好好用来念佛。为什么?吃饭问题解决了。三年成功了,就到极乐世界去,不成功,回来再开计程车,再去开一年,又可以休息三年。“特此一门,至圆极顿”。衣食住行愈简单愈好,佛菩萨没有一个在这方面是求人的,没有。原始的僧团,释迦牟尼佛采取的生活方式是托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中国人常讲“人到无求品自高”,他真的无求。无求于世,所说的话句句真实,不会骗人。真的是简易直捷。
“则出世之正说偏在斯经,一代所说归此经,如众水归于大海”,后头这一句是比喻。出世正说偏在此经,我想善导大师说过一句话,可能就是根据这句经文讲的,善导大师这句名言是“诸佛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以佛身出现在这个世间,应以佛身得度,则以佛身来教化,这一切诸佛,示现的是佛身到这个世间来,来干什么?唯说弥陀本愿海。这个意思是什么?就是为了说《无量寿经》。“一代所说归此经”,一代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说什么?说《无量寿经》,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有人他不喜欢这个法门,不合口味,佛随顺他的口味讲给他听,讲到最后拐弯又回来了,又回归到《无量寿》,这是佛的善巧方便。真的,善导大师的话没说错,“唯说弥陀本愿海”,《华严》说得那么多,到最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个比喻好懂,“如众水”,河川、江河最后都流入大海。
“由此言之,百万阿僧祇因缘以起《华严》之典,一大事因缘以成《法华》之教,亦唯为此法之由序”,这个话说得好。日本、韩国、越南,在唐朝时候,这些国家都派了许多僧人(出家人)到中国来留学。那个时候,天台的智者大师、我们净宗的善导大师,那都是名教授。这些小国,很多他们回去之后成为祖师大德,都是善导大师的学生、智者大师的学生。现在我们到日本,几乎每个寺庙,你去看他的祖堂,供养祖师的,你都看到善导、天台大师他们的塑像,中国没有了。还有他们的画像,放在屋的椽上,你抬头去看,画像、塑像。他们对于祖师非常尊重,特别是善导大师,把净土宗传过去的。日本的寺庙用善导大师做寺名的,几乎到处你都看到,“善导寺”,你看到善导寺,那肯定就是修净土的道场。这桩事情,我们在梅光羲老居士的序文里读到,隋唐大德曾经很认真的来探索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就是他一生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哪一部经最重要,能够代表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教?大家公推《华严》,称《华严》为根本法轮,其他一切经教叫《华严》眷属。《华严》是棵大树,它是根是本,其他是这个树上的枝枝叶叶。而《华严》最后是归到净土,于是《无量寿经》变成根本的根本,它最后归到这里,根本的根本。所以《华严》、《法华》这些大乘教变成什么?变成《无量寿经》的由序。我对这个说法佩服得五体投地,为什么?我相信净土是怎么相信的?从《华严经》上相信的,从《法华经》、《楞严经》上相信的。
我的老师劝我相信,我那是阳奉阴违。老师,当然我很尊敬他,我对净宗有疑问。那时候的想法是有很大的一个误会,这个误会很多人有,认为净土是释迦牟尼佛对没知识老太婆的方便接引法,不知道它是这么样的究竟,不晓得。我跟诸位说过,我讲《华严经》讲了一半,第一次讲,这次是第二次。第一次讲也讲了不少年,十七年,讲了一半。有一天忽然想到,文殊、普贤他们到底学些什么?善财童子是文殊菩萨的得意门生,文殊菩萨的法子,他修的是什么?到《四十华严》后面去翻,翻到第三十九卷,看到了,文殊、普贤都是发愿求生净土,这个对我来讲是很大的震撼。文殊是七佛的老师,普贤号称愿王,真干!菩萨里头,行门最彻底的就是普贤,代表行门的。我对于净土的起信,靠《华严》。他这里说的是,“《华严》、《法华》两经只是本经之导引,本经者正是一大藏教之指归”,就是《华严》、《法华》是此法之由序,此法是《无量寿经》。确实我是受这个引导,才真正发心来学习。看到彭际清居士的一句话,黄念祖老居士在这里也引用很多,他说《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华严经》太长,我第一次讲,讲了一半,了解这个问题之后,我就把《华严经》放下,不讲了,讲《无量寿经》。我讲了十遍,先后一共一遍一遍讲讲了十遍,这次是第十一遍。它是中本《华严》,它跟《华严》没有两样。
“《华严》经末,普贤大士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是其明证”,这一点都不假,“圣教如旃檀,片片皆香,法法圆顿,本无高下”,这是《金刚经》说的“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这真的,一点都不假。法没有高下,人有高下,人的根性不一样。底下说,“唯以众生垢重障深,心粗智劣”,这有高下。所以祖师大德判教,绝对不是从经上分,是从人根性上分的,什么样的根性适合学什么样的经典。经,实在讲哪有什么大乘小乘,平等的。所以中国古德有句话说,“圆人说教,无教不圆”,这话说得好。圆人是开悟的人、见性的人,小乘教也说成华严境界。《阿弥陀经》,这是小本的,大家常常念的,也没觉得它稀奇,莲池大师的《疏钞》就把它提升成华严境界,你看《疏钞》,这就是古德所说的圆人说教、无教不圆。莲池大师用《华严经》十门开启,用《华严经》的教义来讲解《阿弥陀经》,把净土宗的地位提高。在那个时候一般人轻视净土,不愿意学这个法门,喜欢学教、学禅。莲池大师看得很清楚,学教不会开悟,学禅你得不到禅定,换句话说,你的精力、时间空过了。以大慈悲心来劝你念佛,你轻视净宗,所以用《华严》来解释,你一听之后,跟华严境界没有两样,你才能生起信心,你才能回头。无尽的慈悲。
蕅益大师接着做《要解》,《要解》不长,可是它真的名实相符,他这个解真是简单扼要。印光老法师赞叹:即使阿弥陀佛再来,亲自给《弥陀经》做一个注解,也不能超过其上。这个赞叹,赞叹到顶头了。我早年在新加坡,演培法师是我的老朋友,有一次请我吃饭,他就提到这个问题,他问我,印光大师这个赞叹是不是太过分了一点?问我这么一句话。我告诉他,一点都不过分,句句是实话。二十多年前,将近三十年,我在美国,有一个居士问我,这个居士也非常好学。他说:净空法师,如果在《大藏经》里面只准许你选择一部经,你选择哪一部?我毫不犹豫,我告诉他:我选择蕅益大师的《弥陀经要解》。太好了!印光大师讲的话我举双手赞成。文字虽然不多,许多的理念古来祖师大德都没说过,他全能够把它说出来,说得那么清楚,说得那么透彻,实在非常难得。黄念老这个注解里面引用很多,我们都可以能读到。
底下有个比喻说,“饥遇王膳,而不能餐”,这是说什么?说众生没福。这不仅是释迦如来,一切诸佛应化在十法界、应化在六道,普度众生的第一经、第一法门,他不相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