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 >

第240节

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第240节

小说: 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面“又《甄解》云:极乐净土三种庄严”,哪三种?它这里注出来,“佛庄严、菩萨庄严、国土庄严,一切归寿命。”如果没寿命,这三种庄严全落空了。这三种庄严我都略略的解释一下,诸位就明白,佛是老师,佛庄严,老师好,好到什么程度?无法形容。绝对不是言词能够说得出来、能够形容的,庄严是老师好。第二,同学好,菩萨是同学。你生到极乐世界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你也是菩萨。你还不是普通菩萨,你是什么菩萨?这经上讲得很清楚,阿弥陀佛自己说的,你是阿惟越致菩萨,这还得了!我带业去往生的,一品烦恼都没断。甚至于很多人,这我们自己亲身见过的,一生没学佛,不知道有佛法,临命终时得的癌症非常痛苦。这个时候遇到有缘人,念佛人劝他放弃治疗,这病知道不能好,不用再治疗,治疗很辛苦,还是活受罪。一心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把极乐世界简简单单好处告诉他,他马上就相信,马上就劝他的家人一切放下,帮助我念佛求生净土。家人也很听话,很配合,一起帮助他助念,念个二、三天,他往生了,他真走了。这样的人生到极乐世界是什么地位?告诉诸位,他是凡圣同居土下品下生,到那边的时候还是阿惟越致菩萨,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他。阿惟越致是圆证三不退,在我们一般来说,位不退是阿罗汉,到阿罗汉才证得位不退,行不退这是菩萨,念不退是法身大士,我们一般就称佛,那就是佛。为什么?他已经得到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证得了。阿惟越致才证得,在《华严经》初住以上,超越十法界。

  你看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生到那边个个都是阿惟越致菩萨,没有例外的。这种好处、利益十方诸佛刹土里头没有,在遍法界虚空界,只有极乐世界这一家有,其他的都没有。我们这一生能够遇到,你肯轻易把它放过吗?那就错了,这个机会一定要把它抓住,千载难逢。开经偈里面所说的“百千万劫难遭遇”,这话真的一点不假。彭际清居士告诉我们,这净宗法门无量劫来稀有难逢的一天,你怎么会碰到?你遇到当面错过,那真叫可惜。为什么?遇到,你这一生就有机会成佛,阿惟越致菩萨就是成佛,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决定不要再错过。第三句国土庄严,环境太好了。你看,老师好、同学好、修学环境好,到哪里去找?香港算是个有福报的地方,如果没有福报,我们怎么能在这个地方讲这部《无量寿经》?能在这个地方讲《华严》、讲《无量寿经》,这个地方的福报大,太大了。周边地方会有灾难,这个地方没有灾难,我们要珍惜,要认真的修学,决定不能空过。这才叫真正明白了,真正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祖宗,对得起三宝。

  下面这还是《甄解》里面的话,“又安乐国土依正三种庄严”,三种庄严就前面讲的,佛、菩萨、国土,“入一法句,无量寿故。”这个地方一法句是什么?一法句就是无量寿,就是这一句佛号。“故经题中标无量寿德号,则法藏因地愿行与果地佛德”,法藏是阿弥陀佛在没有成佛之前,出家的法名叫法藏比丘,他在没成佛的时候修行、发愿,成就的果就是极乐世界,果地的佛德。“极乐之依正主伴”,依是环境,环境太好,正报是我们每个人自己,主是老师,伴是同学。所以极乐世界没有政治组织,没有国王、也没有大臣、也没有总统、也没有什么官员,极乐世界的人很单纯,只有老师跟学生。所以诸位要知道,这是学校,阿弥陀佛选择这个地方,那里办学,除了修学之外没别的事干。极乐世界会不会很寂寞?不会,很热闹。阿弥陀佛每天给你宣说妙法,你听了之后无量的欢喜,欢喜到什么程度?欢喜到睡觉忘掉了、吃饭忘掉了。真的,不是假的,极乐世界那个地方没有吃饭的,也没有睡觉的,真忘掉了,你说多快乐。又何况这经上告诉我们极乐世界人的生活,每一个人都神通广大,随时到十方世界去拜佛、去闻法,拜佛当然供养,用什么供养?用一些香花、珍宝。从哪里来?从手上变现出来。手上能出无量珍宝供佛,供佛是修福,在佛那边闻法是修慧,福慧双修,所以在极乐世界修行成佛容易,太容易、太快了。就是你有能力接触诸佛如来,有这种能力,都是随着你念头你愿意见十方佛,十方佛立刻就能见到,为什么?你能够化身去。自己的身在阿弥陀佛面前如如不动,分身已经到十方世界,任何一尊佛的面前都有你,你在那里修供养,你在那里听法,什么法门都听到,不止八万四千法门。我们真正要想学佛,得到极乐世界去;你不到极乐世界,你学佛闻法很辛苦,要用多长的时间!你在这个世界生生世世投胎换骨,一次投胎至少要耽误十几二十年,还得看缘分,有的时候一生遇不到佛法,一生都耽误了。没闻到佛法肯定造业,造业还得受报,你说麻不麻烦?今天遇到这个缘,你才晓得这个缘是多殊胜。

  后面两句话很重要,“全部经旨,摄无不尽”。这一部《大乘无量寿经》,里面所说的理论,所讲的方法,在一句名号里面统统具足了。再告诉诸位,不但这一句名号具足净宗全部,同时它具足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的全部,总不出这一句,它还具足遍法界虚空界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所说之法,圆满具足。念这一句阿弥陀佛的人多,真正知道这一句阿弥陀佛的功德人不多。我们在讲席里,特别是讲这部《无量寿经》,梅光羲老居士的序文里,介绍得清楚。里面有一段告诉我们,隋唐时代的祖师大德,那个时候在历史上称为佛教的黄金时代,祖师大德、高僧大德太多太多了,大小乘十个宗派都是隋唐那个时候建立。韩国、日本、越南,周边这些到中国来留学的,以后回去之后成为他们国家的祖师,那不是普通人。曾经研究过,也像我们好奇,我们细心来探讨,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经,说了这么多,哪一部经最重要,能够代表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说的?大家几乎是一致推崇《大方广佛华严经》。所以《华严经》在佛教里地位很高,称为经中之王,根本法轮。一切经都是《华严》眷属,像一棵大树一样,《华严》是根、是本,其他所说的一切经,是这个树上的枝叶花果,《华严》是根本。看到《华严》最后,一生圆满成就是什么?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原来《华严》究竟圆满是在西方极乐世界,于是大家就意识到,《无量寿经》是最早翻译的,译本很多,那个时候人都曾经见到、都读到,所以这些祖师大德们都肯定,《华严》最后归《无量寿》,《无量寿》就变成第一。

  我们再想,今天《无量寿经》有九种版本,夏莲居这个版本最好、最完备,集五原译之大成,订正了王龙舒的会集本、魏默深会集本里面的过失,都修正了,这是最好的一个本子。这个本子把全经分成四十八品,我们也像古来祖师大德一样,这四十八品哪一品最重要?当然是第六品,第六品是阿弥陀佛自己讲的,四十八愿是佛自己说的。释迦牟尼佛转告我们,转述的,不是释迦牟尼佛说的,这当然是最重要的。四十八愿哪一愿最重要?古大德说过第十八愿。所以日本有本愿念佛这么一派,他就专门学习第十八愿,其他的四十七愿他都不要了,他就要十八愿,能成就吗?有问题。为什么?四十八愿每一愿都圆满包含其他四十七愿,四十八愿是一愿,你不能有欠缺。日本这个一派投机取巧,所以它不是圆满的。第十九愿“发菩提心”,第十八愿“临命终时十念必生”,这个两愿很重要,十九跟十八不能分。因为《无量寿经》上经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告诉我们,你看在这个经上“三辈往生”、“往生正因”,你看明白了,无论是上辈、中辈、下辈,或者是修学其他法门,临命终时把自己修学的功德回向求生净土统统行。这个法门不一定说是你一定要修净土,你修其他法门可以一样往生,只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一向专念,临终十句也是一向专念,这是过去祖师大德为我们说的。那我们明白了,遍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修行,就这一句阿弥陀佛,这一句阿弥陀佛展开就是四十八愿,四十八愿扩展就是全部《无量寿经》,全部《无量寿经》再扩大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是《无量寿经》的细说。所以彭际清居士讲,《无量寿经》就是中本《华严》,《阿弥陀经》就是小本《华严》,这说得有道理。《华严经》一扩展就是现在讲的《大藏经》,世尊四十九年再往下扩展,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的一切经,一句阿弥陀佛是总纲领。祖师大德不是这样分析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这么一分析才发现到,阿弥陀佛是宝中之宝,无上的法宝,是什么?就是自己的自性阿弥陀。学佛没有别的,回归自性。

  我们真正学会了,大乘教常讲“会么?”这个话的意思深长无际。会了,如果是真的会了,你现在就活在阿弥陀中;换句话说,现在你已经活在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在哪里?就在此地。你已经把当前的环境转变成极乐的环境,也就是虽然你在地球上,你还没到极乐世界去,你在地球上已经是跟在极乐世界的心情一样,真的一样吗?真一样。为什么?因为你已经没有妄想分别执着,换句话说,你已经六根在六尘境界上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你跟极乐世界有什么两样!一样了;一起心动念就不一样,一分别执着差别更大。诸佛如来、法身菩萨无论应化在什么地方,他绝对不会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尚且没有,哪来的分别执着!所以他住什么世界?一真法界。他的境界是什么?他的境界是常寂光,真正的契入不二法门,这个一点都不假,这就是中国大乘所谓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在中国像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他开悟之后他就住这个境界。我们一般凡夫不知道,你怎么看看不出来,可是你细心看,你能看出一桩,就是看他很自在,你能看出他的清净、平等、慈悲。你细心观察,世出世间一切法,他都不会放在心上,他心里面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心与常寂光相应。行,生活行为与一切大众和光同尘,你看不出,痕迹都看不出。跟一切人都笑眯眯的,真正做到柔和质直,这入了境界。不入境界他有执着、他有分别、他有烦恼习气,也就是他有贪瞋痴慢。“无量寿”,我们就学到此地。

  底下一条庄严,“庄严者,《探玄记》曰:庄严有二义,一是具德义。二交饰义。”庄严是美好,美好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德,具德,自性里头本具的德相。第二个意思,交饰,交是交互,饰是装饰,这是用我们世间的意思来解释。我们有吉庆的聚会,像世间人做喜事、做寿,一定有很庄严的场所,我们现在讲礼堂,礼堂要布饰、要布置,这就是交饰的意思。“故小本曰”,《弥陀经》上的,“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弥陀经》上这句话几乎每一段里都有,看出极乐世界教学的场所无比的庄严。这个庄严不是人设计的,人设计没那么美好,自然的,为什么是这样?它是自性变现的,自性就这么样的美好,无论怎么变,变得再多都是一样的美好。你要不信,像万花筒一样,像万花筒这里面,就几片不同颜色的碎片放在这里面,三片玻璃你去转,无论怎么转,里面的图案都是有规矩的,绝对不会凌乱。万花筒都有这个性德,我们自性难道比万花筒还不如吗?

  再跟诸位说,我们人体,人体是谁造的?为什么里面的器官那么多,它一条都不错乱,各有各的功能,它是一部机器,不是人造的,自性。我们人体自然,造的时候这样的完备、这样美满,一点缺陷都没有,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全是自性变的。你不用去怀疑,不用去乱想,你想不到的,你想是什么?全是妄念。妄念怎么能把真实想出来?真实怎么知道?把妄念放下,真实就现前。真实不是不能知道的,能知道,你虽然知道,你也说不出来,所以这桩事情唯证乃知。古德有个比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这个水是热的还是凉的,怎么给你讲都不清楚,讲不出来,你喝一口就明白。你喝一口你也讲不出来,现在给你讲温度多少度那可靠吗?不可靠。为什么?每个人感受不一样,有人吃很热的他觉得很舒服,很适合他,有人认为太烫了,有人认为正好,每个人不一样,没有标准。所以宗门大德这句话说得好,冷暖自知,你自己清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