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乘义章 的佛性说 >

第2节

大乘义章 的佛性说-第2节

小说: 大乘义章 的佛性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藏矣。」(裕А19)
──────────────
裕15:《大正藏》,卷44,頁 472 上。此段經文引自南本《大般涅槃
     經.雍鹌兴_品》卷25,(《大正藏》卷12,頁768上),或北
     本《大般涅槃經.雍鹌兴_品》卷27,《大正藏》卷12,
     頁523下。
裕16:《大正藏》卷 44,頁 472 上,引自《大智度論》卷 32,《大
     正藏》卷25,頁298中。
裕17:《大乘義章》卷9,《大正藏》卷44,頁651下。
裕18:慧遠列舉八個阿賴耶識的異名: 藏識、拢R、第一義識、淨識
     、真識、真如識、家識、本識。《大正藏》卷44,頁524下…525上。
     有關慧遠之心識思想,參閱廖明活,〈淨影慧遠的心識思想〉,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三期,1993年,頁391…416。


                            31頁


由上引句可見慧遠的真識心,即是如來藏。
    2。 佛果自體:「佛果自體,名為佛性,所謂法身。」從因位而
言,佛性即是如來藏(真識心 ),而從果位而言,即是法身。慧遠對
法身的定義是:「法者所謂無始法性,此法是其眾生體實,妄想覆纏
,於已無用。後息妄想,彼法顯了,便為佛體,顯法成身,名為法身
。 」 (裕А31) 如此定義下的法身,正是《勝鬘經》所說的「如來法
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眾生無始以來本具的法體,不但具足無
量恆沙佛法,而且有積極性的覺照作用,因此能達到止息妄法,顯了
佛法的「佛果」。慧遠所說的法身覺照,即是《大乘起信論》所說的
真如內熏的作用。
    3。 通於佛因佛果的覺性:「通就佛因佛果,同一覺性,名為佛
性。 其猶世間麥因麥果,同一麥性。」 (裕А22) 屬於「佛因」的真
識心(如來藏 ) 和屬於「佛果」的法身, 雖然有耄э@、和染淨的不
同,卻具同一覺性,如同麥芽和麥果,雖其「麥相」有異,其「麥性
」相同。
    4。 諸法自體:「通說諸法自體,故名為性。此性唯是諸佛所窮
就佛以明諸法體性,故云佛性。 」 (裕А23) 就諸法的自體而言,其
體性即是佛性。

慧遠將以上所舉的四佛「性」義的前三者說為「能知性」,僅遍於有
情眾生,而不通於草木瓦石等無情,因為有情眾生才具「開覺」的能
知性。後者為「所知性」,遍及有情和無情,此意義下的「所知性」
偏重法性義,有如《大智度論》所說的在非情數中,名為法性,在有
情數中,名為佛性。

(三 ) 不改名性:

    慧遠將佛「性」不改的特點分四方面解釋。
──────────────
裕19:《大乘義章》卷3,《大正藏》卷44,頁540上。
裕20:《大乘義章》卷19,《大正藏》卷44,頁837下。
裕21:《勝鬘經》《大正藏》卷12,頁221上。
裕22:《大乘義章》卷1,《大正藏》卷44,頁472上。
裕23: 同上。

                            32頁


    1。 因體不改:「因體不改,說之為性。非謂是因常不為果,說
為不改。 此就因時,不可隨緣返為非因,故稱不改。」 (裕А24)佛
性的因體不改,並不是義謂其常住因位不為果,而是指作為佛因的真
識心得果之時,因名雖改為法身,其因體不亡。再者,因體「不可隨
緣返為非因」,意思是說雖然清淨的因體會隨緣成染相,可是其淨性
不會隨緣而「返為非(清淨 ) 因」。
    2。果體不改:耄橐蝮w的佛性固然是「隨緣而不變」其淨性,顯
為法身的佛果,亦可「不變而隨緣」,故說佛性果體不改。
    3。 通就因果自體不改:由於佛因和佛果的自體不變,眾生依之
得以究竟成佛。
    4。 諸法體實不改:諸法雖隨緣而有內外、染淨的不同,然其體
性平等、一味無有差別。

(四)性別名性:

    慧遠解釋如下:

      性別有四:一明因性別異於果。二明果性別異於因。第三通就
      因果體性別異非情。故經說言:「為非佛性,一切草木石等,
      (離如是無情之物)說於佛性。四就一切諸法理,實別於情相
      虛妄之法,名之為性。(裕25)

在上面的「不改名性」中,慧遠依因、果、因果,諸法之實體的不改
解釋佛「性」,此處卻以性「別」解釋佛「性」,看似矛盾,其實不
然。他所謂的佛「因性」有別於「果」,和佛「果性」有別於「因」
,是指染法覆纏的「佛因性」有別於清淨的「佛果相」,而本具清淨
的「佛果性」有別的耄Ш痉ǖ摹阜鹨蛳唷梗m然約究竟自體而言,
二者無有差
──────────────
裕24:《大乘義章》卷1,《大正藏》卷44,頁472上。
裕25:《大乘義章》卷1,《大正藏》卷44,頁472中。


                            33頁

異。再者,慧遠依《涅槃經》的說法,就佛因和佛果的體性揀別一切
草木等無情之「非佛性」,和有情眾生之「佛性」,以突顯佛性的意
義。最後,慧遠就諸法的真實理體有別於世間各種虛妄染法,加以界
別佛性的意義。
    總括而言,慧遠認為可從四個層面解釋佛性的意義:佛性為出生
大覺的「種子因本」,佛性是通於「佛因」的諸法體性,佛性因為其
因體、果體在本伲蠠o有變異,故有「不改」的特性,雖然佛性體性
不改,但是就其因性有別於果相,果性有別於因相而言,佛性還是有
「性別」可言的。

                   二、佛性的體狀

    慧遠雖然以上舉的四義來定義佛性,但是他也認為佛性「妙旨虛
解,義無不在,義無不在故,無緣而非性,無緣而非性故,難以定論
。」因此,許多經論或說生死為佛性,或說涅槃為佛性,或說為因、
果、非因非果、空、有、非空非有、一切善惡無記。。。。。。,如是一切
無非佛性。由於佛性的廣義性,慧遠以「增一法數」的方式分一門、
二門、乃至三十三門,來解釋佛性的體狀,而其所謂的「一門」是:

      「所言一者,雖復緣別染淨之殊,性旨一味,湛然若虛空,故
      云一也」(裕26)

這乃指佛性雖緣別而有染淨相之不同,但是體性可以「一味」湛然如
虛空含蓋之。

    佛性的體性若以「二門」,即二個相對的概念來解釋的話,可分
為四種:
──────────────
裕26:《大乘義章》卷1,《大正藏》卷44,頁472下。

                            33頁


(一)、染淨分二:
    慧遠解釋佛性的染淨二門說:「約緣分二。緣有染淨,染謂生死
,淨謂涅槃。 生死涅槃體皆是性故。」 (裕А27) 佛性本是一味湛然
,但如隨順染緣,則落入「生死」的染門,而當覺性離妄隨順淨緣,
即可証入「涅槃」的淨門。
(二 )、體用分二:
    「體用分二,廢緣論性,性常一味,是其體也。隨緣辨性,性有
淨穢,是其用也。」(裕28)若以體用二分論佛性,則佛性背緣從性,
性常一味是其「體」,而佛性背性從緣而有淨穢之相,是其「用」。
(三)能所分二:

      能所分二:一能知性、二所知性。能知性者,謂真識心,以此
      真心覺知性故,與無明合,便起妄知,遠離無明,便為正智。
      。。。此能知性局在眾生,不通非情。。。。所知性者, 謂如法性
      實際、實相、法界、法住、第一義空。。。此所知性,該通內外。
      (裕29)
    若以能知和所知性論佛性,則其能知性指具有真心覺知特性的真
識心而言。真識心若與無明染法合,便起妄知而淪於生死。相反的,
若與淨法相應,便起正智而証入涅槃。慧遠根據《涅槃經》所說的「
為非佛性說於佛性。非佛性者,所謂一切牆壁瓦石」,(裕А30) 認為
只有有情眾生才具此能知性的佛性,並不遍及無情如草木牆壁瓦石等
。無情眾生因無真心覺知性,既不會起妄知亦不會起正智,因此不具
能知性的佛性。無情是否有佛性或能成佛,在中國佛教思想史上,曾
是一個很重要的議睿宰诤拖嘧冢A嚴宗和天台宗都曾有過深入的
論辯。在天
──────────────
裕27:《大乘義章》卷1,《大正藏》卷44,頁472下。
裕28: 同上。
裕В29 同上。
裕30: 《涅槃經》卷36,《大正藏》卷12,頁581上。


                            35頁

台宗湛然 (裕А32)之前,性宗的大師們大都與慧遠一樣, 主張無情
不具真心覺知性,例如吉藏曾說: 「眾生有心迷故,得有覺悟之理,
草木無心故,寧得有覺悟之義?喻如夢覺,不夢則不覺。」 (裕А33)
此與慧遠所說的「如草木等, 無智性故,無有夢知,亦無悟知」,(
裕А34) 看法是一致的。 至於佛性的「所知性」是指法性、實際、真
如、第一義空、中道等理體。此所知的「佛性性」(或稱「理佛性」
)如虛空遍一切處,故能涵攝有情與無情,因此就所知性而言,無情
亦可說有佛性。慧遠如此的瞭解佛性,與吉藏、法藏、澄觀等的觀點
大致相同。(裕А35)
(四)對果分二:

      一法佛性,二報佛性。法佛性者,本有法體,與彼法佛體無增
      減,唯有耄э@淨穢為異。。。。報佛性者,本無法體, 唯於第八
      真識心中,有其方便可生之義。(裕А35)

    佛性若依二種佛身而言,有法身的佛性和報身的佛性。法佛性與
法身佛的法體無有差異,僅有耄э@淨穢的不同,如同礦中金與治煉出
的黃
──────────────
裕А31:參閱釋恆清,《佛性思想》, 枺髨D書,1997,頁 253…271。
裕А32:湛然是天台宗第九祖,他在《金剛錍》中力辯無情有性。 參
      閱釋恆清,「無情有性與深層生態學」,《佛教與社會關懷
      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996,頁17…42。
裕33:《大乘玄論》卷三,《大正藏》卷45,頁40下。
裕34:《大乘義章》卷一,《大正藏》卷44,頁472下。
裕35:吉藏在《大乘玄論》卷三說:「以依正不二故,眾生有佛性,
     則草木有佛性。」(《大正藏》卷 45,頁 40 下);法藏在《
     探玄記》卷十六說:「圓教中佛性及性起,皆通依正。是故成
     佛具三世間。國土身等皆是佛身,是故局唯佛果,通遍非情。」
     (《大正藏》卷 35,頁405 下 …406 上);澄觀在《大方廣佛
     華嚴經疏》卷三十說,「若以相從性,第一義空無所不在,則
     牆壁等皆第一義空,云何非性?」 (《大正藏》卷36,頁280
     中。)
裕36:《大正藏》卷44,頁473上。


                            36頁

金本伲蟻K無差別。慧遠把此法佛性稱為覺,且能起覺照之用。而報
佛性的特性在於其有「可生」之義,慧遠在解釋報身佛意義時,有更
清楚的說明:

      報身佛者,酬因為報,有作行德,本無今有,方便修生。修生
      之德,酬因名報,報德之體名之為身。又德聚積亦名為身。報
      身覺照,名之為佛。(裕38)

慧遠將報佛性視為第八真識心,此真心能方便修行,「可生」諸德,
因而獲得的酬報之體,即為報身,亦有覺照之用。法佛性如金礦本具
金性,而報佛性如經過方便提煉出來的金器,兩者息息相關。如果眾
生不具一切功德的法佛性,縱使有多大的方便修行,根本無法薰發生
出諸德,同樣的,若洠в小缚缮剐缘膱蠓鹦裕v有本具德性的法佛
性,還是不能開顯法佛性。這就是慧遠說的「無報(佛性)法(身 )
則不顯」,亦可說「無法(佛性)報(身)則不立」。
    慧遠以「三門」解釋佛性時, 將之分成四種:(1)約緣分三,(
2) 約緣就實分三,( 3) 體相用以分三,( 4) 對果分三。 「約緣
分三」包括不善五陰、善五陰、佛果五陰。五陰是構成生命體的色、
受、想、行、識,「不善五陰」是指凡夫的有漏五陰,其為真妄和合
,若攝陰從妄,則落入生死,若攝陰從真,就是真心可稱之為佛性。
「善五陰」是指十地中三乘拢说臒o漏五陰,為真心緣法而成,當然
更可稱為佛性。「佛果陰」是指眾生經過修行後證得佛果德的五陰,
與善五陰相同,不過更為圓滿。
    「約緣就實分三」,包括染性、淨性、非染淨性。佛性在生死為
染性,在涅槃為淨性,然就實相論佛性時,則其超越染淨,故名為非
染淨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