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教言汇集 >

第19节

教言汇集-第19节

小说: 教言汇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具智慧之人,得财不知享用,
  犬渴不知饮水,而至河边舔水。
  无利自他之财,如同无有财产,
  无水辽阔大地,谓之荒漠皆弃。
  欲想增上受用,须知少许布施,
  井水若舀则增,放置混浊干涸。
  愚者财富圆满,不离痛苦之因,
  金山之中海洋,恒为黑暗所蔽。
  具财需积福德,失福则易衰落,
  妙树枝虽繁茂,离水则会干枯。
  智者福力善心,相辅相成为因,
  海水以及雨水,轮流增长成伴。
  言语无论多寡,作事方知此人,
  河流无论宽窄,渡过方知深浅。
  智者开创轨道,随之而行则易,
  骏马越过之地,犬亦随后而去。
  智者一视同仁,愚者偏堕贪嗔,
  瓶满容易携带,半瓶经常摇晃。
  所想全盘托出,众人称之愚者,
  小溪哗哗流淌,孩童亦能渡过。
  言少含笑知要,众人悉皆畏之,
  默默荡漾江河,深度难以估计。
  犹如水上绘画,恶心当下舍弃,
  一切善意誓言,当如石刻之画。
  心善所作俗事,亦皆趋入正法,
  依于水车之水,亦可到达山顶。
  诚信因果三宝,一切所愿皆成,
  天王若降雨水,庄稼必定丰收。
  漂于梵天发中,恒河天女终出5,
  为净二障垢染,趋入正法圣道。
  如七水中最胜,源头始于雪山6,
  无有迷误正法,必须出自佛教。
  毫无错谬修法,即是深广窍诀,
  世间恒河美女,乃遍入天之妻。
  恶浊兴世之际,文殊现师利众,
  四吠陀落海中,遍入现鱼捞出。
  已遇如是圣教,谁入相似之道?
  天界恒河之畔,谁人挖掘盐井?
  愚者被人共称,深法欺入歧途,
  阳焰误认为水,野兽无义受苦。
  踏入正法圣道,首先依止上师,
  欲入大海之初,寻找善巧商主。
  世出世间善妙,根本即是上师,
  赡洲草木叶果,无恼河龙恩德。
  无慢寂静调柔,堪为真正法器,
  水不住于高冈,汇集低洼地带。
  诸法纵难知全,少知亦得大利,
  江河虽难全饮,少饮亦能解渴。
  多闻若未实修,则于自心无益,
  百年住于水中,石性干躁而存。
  如熟游泳次第,恒偶不持他物,
  佛说闻思修行,亦有如是三种。
  已获人舟此时,当依闻思修帆,
  越过三有大海,此后难得此船。
  六趣生处无量,具八闲暇极难,
  无数河水流淌,具八功德寥寥。
  自从出生时起,死主不停逼近,
  江河刹那刹那,不住流向大海。
  正被无常魔擒,岂能悠闲自在?
  住于鲸鱼口中,永无安乐之时。
  勤作无有完结,俗事应当强断,
  水波此起彼伏,无有寻得之时。
  智高力大之人,亦终被死束缚,
  河中浪花舞女,冬季入冰怀抱。
  三门行持不善,后世必堕恶趣,
  山顶流下之水,入于深渊宕荡。
  千百万年之中,焚煮亦不灭亡,
  煤山流下之水,数劫之间沸腾。
  救护大畏依处,唯有无欺三宝,
  被水冲走之人,救者唯有船桨。
  三宝加持无量,若无信心岂护?
  海水广大无边,燕子无法解渴。
  勿依未脱轮回,一切世间天尊,
  落水二人相握,二者皆将沉没。
  若依三宝守戒,取舍业果重要,
  纵然依止商主,不坐大船岂渡?
  佛说器情苦乐,无疑昔业所生,
  一碗水于四众,所见情景不同。
  积累微小善恶,终将蔓布相续,
  水滴逐渐积聚,亦可形成大海。
  表面暂时善法,多为意乐所染,
  极为甘甜恒河,融入大海亦苦。
  为愚痴暗蒙蔽,业索束缚众人,
  为贪爱河冲击,落入难忍生海。
  贪欲犹如盐水,如何享受不足,
  当如冻湖天鹅,于世生起厌离。
  充满业惑龙王,痛苦轮回海中,
  驾驭三宝大船,趋向解脱宝洲。
  尤其立誓之戒,未被堕罪所染,
  海不与尸共存,恒护正知正念。
  不应舍弃老母,有情仅求自利,
  岛上抛弃亲友,非是商主品行。
  海中漂动无实,犹如水月众生,
  生起三种悲心,奠定大乘基础。
  菩提心摄之善,成为菩提之因,
  赡果落无恼海,成为纯金赡洲。
  佛子无边万行,摄于六度之中,
  犹如百条江河,汇于一桥之下。
  佛子一切财物,不求果报胜施,
  雨水护诸植物,其无希求回报。
  清净戒律能除,一切堕罪之过,
  澄清树果粉末,能净河水混浊。
  嗔心能焚善资,安忍摧毁嗔敌,
  能焚一切火舌,灭之方法为水。
  不舍恒敬精进,无有不成之事,
  且看水滴恒流,穿破坚硬磐石。
  离沉掉过等持,明现一切功德,
  如琉璃镜湖泊,明现一切影像。
  诸法观为空性,遣除轮回之苦,
  阿嘎天人吐出,诸河变成甘露。
  龙树广大智海,摧毁有实辩才,
  深不见底大海,孩童见之畏惧。
  证悟甚深真如,首先当知所破,
  赴往大海取宝,先知险要之处。
  假立蕴等聚合,执其为我谬误,
  大河似本翻腾,实集诸多小溪。
  以理观察假立,本体皆不成立,
  江河引入百渠,无有丝毫水滴。
  佛说所有教法,摄于缘起性空,
  地上一切河水,无余流入大海。
  已调自心佛子,以四摄护所化,
  曾入大海商主,带领他人获宝。
  因乘之道虽远,密宗方便速至,
  旱路难行之船,入于大海速行。
  金刚持尊所说,密宗不可思议,
  且看念诵咒语,亦招恒河美女。
  双运龙王住处,金刚乘之大海,
  安全津梁台阶,四种灌顶宝梯。
  二种成就基础,守护无垢誓言,
  根本湖泊若干,浪花从何而生。
  证悟真如咒师,虽享欲妙无贪,
  鱼儿畅游水底,然不会被水淹。
  贪等烦恼过患,转为道用则毁,
  水进耳中水遣,烧苦以火熄灭。
  生次粗细瑜伽,修炼生死中阴,
  犹如恒河净水,能洗恶毒垢染。
  四喜俱生大乐,圆满四空智慧,
  四条大河流淌,盛燃马面山火。
  若修细微风心,成就如幻本尊,
  如清水中水泡,净虚空中云朵。
  草尖每滴露水,皆可显现月影,
  此论每一喻中,能诠轮涅诸法。
  世间高尚行为,乃至显密之道,
  皆以一喻诠示,此乃善说幻海。
  受用轮之海中,住有妙音天鹅,
  口中所出善说,浪花荡漾不息。
  我之智海中生,美丽格言新月,
  遣世愚暗恼热,获得清凉感受,
  以此善愿三界,披上白光妙衣,
  众生同心行善,圆满佛法大海。


  木 格 言

  菩提心根稳固,二资树枝茂盛,
  三身硕果累累,顶礼佛陀妙树。
  证悟本性之师,具有极多窍诀,
  茂密森林之中,树木无有尽头。
  若依如意妙树,降下所需之雨,
  若依诸善知识,任运自成善聚。
  不敬上师之人,纵通百论无义,
  水中枯树百年,不会生出绿叶。
  于心善良信士,一偈亦会有利,
  新鲜树木苗芽,一滴雨水亦长。
  荆棘以及毒树,无用而遍大地,
  无暇恶趣众生,如地微尘无数。
  白色旃檀妙树,世间绝无仅有,
  具足暇满人身,百般难得仅此。
  若未修持佛法,则与傍生无别,
  芒果若不享用,与黑巴豆相同。
  色泽叶花果等,一树亦常变化,
  生老病死之戏,刹那刹那改变。
  长期相联树叶,一次脱落不返,
  长久亲密挚友,终有一日永别。
  以锯锯割树木,木工迅速疲惫,
  数劫成办此事,狱卒无有疲倦。
  乃至恶业未尽,一直感受痛苦,
  毒种存在之间,生毒叶乃规律。
  何人皈依三宝,无有有寂衰败,
  依靠大树之人,猛兽不能危害。
  依于树根烂者,乃是愚者之相,
  自沉轮回中神,皈依彼者真迷!
  毒与药之苗芽,结果毫无错乱,
  善与不善之业,不会生出他果。
  无始所积之业,百劫不会毁灭,
  拉达树果干枯,千年遇湿生长。
  小籽尼枸卢树7,枝繁覆盖闻距,
  虽施一口食团,亦得轮王之果。
  芜杂三有轮回,毫无有义实质,
  潮湿芭蕉树木,从头至尾无实。
  纵是百年古树,有朝一日必倒,
  趋至三有顶者,复堕难忍恶趣。
  若熏甘蔗甜汁,能除德达苦味,
  精勤修习道谛,能断苦根集谛。
  柱梁椽木细枝,聚成悦意房室,
  具足殊胜三学,形成解脱宫殿。
  赞达种成其种,无始无终而生,
  流转无边轮回,有谁未成父母?
  百数牛马所负,一大马车可擎,
  声闻无法承担,重任佛子肩负。
  余树果实享尽,如意树果无尽,
  余善享果即灭,菩提心善反增。
  果实累累树下,众人自然集聚,
  慷慨博施正士,满足众生愿望。
  增上生决定胜,根本唯是戒律,
  枝叶繁茂之根,即是唯一树茎。
  身上扎入刺时,拳打可笑之处,
  嗔恨作害怨敌,毁坏自己而已。
  因时若常精进,果时生诸功德,
  根若不离湿润,成熟顶上叶果。
  树干被风摇动,果实则会落地,
  为沉掉散所动,将失等持境界。
  清净禅定中生,神通等诸功德,
  树干若未毁坏,花蕊花穗优美。
  沙场挥舞木剑,敌方极为欢喜,
  表面相似见解,欲断有根稀奇。
  清凉白色旃檀,能遣身体热恼,
  具有大悲之见,根除百种三毒。
  树木所生昆虫,能够食尽彼树,
  贪欲所生智慧,能除贪欲罪业。
  灰树为湿所浸,变成绿宝之色,
  若以光明修炼,平庸现为净尊。
  枝繁叶茂树荫,带给众人凉爽,
  功德圆满佛陀,成为众生怙主。
  如是木格言中,宣说正法道品,
  今说世间法规,应当洗耳恭听。
  法王以其威望,慑服一切敌方,
  旃檀所出芳香,引来成群蜜蜂。
  昏君欺压百姓,终将无法统治,
  纵以棒打豆堆,豆亦不粘棒上。
  臣民若未恭敬,岂能称为大王?
  柱梁若未支撑,王宫从何而出?
  贤明君主恩德,使得国富民强,
  依靠参天大树,藤端触及蓝天。
  若依荆棘树丛,则生刺身痛苦,
  依止恶劣之人,屡屡唯生痛苦。
  民众幸福安乐,即是君主威风,
  枝繁叶茂景象,即是树根庄严。
  眷属衰败之君,自富惭愧之因,
  树干无论多壮,无枝叶如裸体。
  朽树下住之人,昼夜心不安稳,
  昏庸尊主眷属,恒受恐怖心苦。
  恶官部下逃走,明君虽遣亦聚,
  逃出荆棘蜜蜂,芒果树驱亦聚。
  新君纵然仁慈,后收难负之税,
  树虽能挡雨水,尔后滴水不止。
  树之凉荫平等;日月之光平等;
  云之雨水平等;国王法律平等。
  君主虽善眷恶,彼前亦难依止,
  毒蛇所缠旃檀,谁会依于其前。
  佛说内外熟生,芒果分为四种,
  根据内心行为,人分贤劣多种。
  具诸功德智者,无有慢心调柔,
  负有累累硕果,妙树垂头而住。
  无有功德之人,趾高气扬傲慢,
  无有果实之树,直立乃为规律。
  若无俱生功德,外装有何利益,
  无有枝叶枯树,戴上冠冕岂妙?
  学时倘若放逸,欲成智者无望,
  树花遭受霜灾,成熟果实无望。
  不具智慧技能,位高惭愧之因,
  木材所制狮子,表面威风无义。
  如若不具芳香,称为旃檀是假,
  不符正士规范,自诩正士无义。
  劣者纵登王位,亦随卑鄙行为,
  芭蕉树虽上长,树叶始终下垂。
  沉香纵剁百瓣,不舍天然芬芳,
  正士如何衰败,不舍善良本性。
  柏树叶值酥油,芳香更加扑鼻,
  圣者遭受损害,优点更加显露。
  圣者虽居静处,美名天人传扬,
  南方山中所生,旃檀香味风送。
  弯树纵然抻直,遇湿又变弯曲,
  秉性劣者虽改,遇缘原形毕露。
  无有主见劣者,虽具功德无利,
  花根若有毒性,花美谁肯享用?
  旃檀柏树二柱,撑椽能力相同,
  具有毅力贫富,办事之时相同。
  受用地位虽同,作事方知人力,
  粗细相同之树,抛水方知头尾。
  智者处于异乡,受到众人恭敬,
  林中所生树木,他地起木作用。
  棉絮为风吹送,落入洼地之中,
  愚者到处漂泊,最终衰败沦落。
  过患极易沾染,功德并非如是,
  树中火焰易盛,水中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