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无量寿经解+-第1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真实之际,亦即佛之知见也。今诸大士,为诸众生宣演十方诸佛同赞之誓愿一佛乘,故云:「开化显示真实之际。」(若圆会宗下,如布袋和尚曰:「只这心心心是佛……一切无如心真实。」故知真实之际即是自心。明自本心,见自本性,即为「开化显示真实之际」。但念佛法门,亦复不二,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故念佛之本心,正是真实之际。故云一声佛号一声心,又经云:「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
又第三品中,如来「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第八品中,法藏比丘「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此三真实,(一)真实之际,(二)真实之利,(三)真实之慧,实为一经之纲。将于下两品文中详论之。
「超过世间,诸所有法」。《净影疏》曰:「谓过分段、变易世间一切法也。」《合赞》云:「超过分段、变易二死,安住出世二空之智,此即成就智断二德也。」《会疏》曰:「三界虚妄,皆不常住,总名世间。众生国土,臧否万差,是名诸所有法。菩萨深以大智惠(即慧),达性空无相,故云超过。」又《甄解》之说稍异于前,彼曰:「世间诸所有法者,有为可破坏,名世间。依正善恶因果等,一切有为诸法,言所有法也。菩萨能知一切三界虚妄,而行世间不舍。故云超过。」以上诸说皆是。但《甄解》弥契本经。
「心常谛住度世之道」。谛者,安也。度者,出也。故本句之大义为,心常安住于出世无为之道。《净影疏》云:「谛谓安谛,谓常安住真实无为度世之道。」《甄解》曰:「出有为,证无为,而不着无为,故云谛住。此菩萨心常住无住处涅槃,云心常住。」又《会疏》曰:「悲智相印,以为栖神之宅,故云谛住。」
「于一切万物随意自在」。万物指万法。自在者,通达无碍也。《法华经序品》云:「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又自在者,施为无壅,神通自在。夫心有拘累,随物而转,故为烦恼所缚,凡夫着有,二乘滞空,皆堕情执之中,咸是心随物转。故于万物不得自在。大士深达法性,当相离相,不随物转,故无缚系。宗门云:「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进而物随心转,故能随意自在。如《净影疏》云:「由成胜通,于一切物变化随意。故能利物,名为自在。」大士神通自在,于一切万物心无拘束,随缘变化,饶益众生。纳须弥于芥子,转四海入毛端。随意利他,故云自在。
「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庶者,凡庶。类者,品类。又庶者众也,庶类指众生也。「不请之友」者,《会疏》云:「众生背觉,沉迷漂流。生盲无目,无希出心。菩萨愍之,无疲厌念。常为不请之友,随逐爱护(中略)。故《涅槃偈》曰:「世救要求然后得,如来不请而为归。」又「不请之友」,见《维摩经》曰:「众人不请,友而安之。」肇公曰:「真友不待请,譬慈母之趣婴儿。」净影曰:「(一)所化众生无机感圣,名为不请。菩萨强化为作因缘,名友安之。(二)所化众生虽有道机,无其乐欲,不知求圣,名为不请。菩萨随机而为强化,名安之。」
「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此有二解:(一)《净影疏》曰:「明修胜解如来藏性,是如来甚深法藏。暗障既除,明现己心,故曰受持。」是以明心为受持甚深法藏。(二)《甄解》曰:「即闻持三世一切如来法藏也。多闻归一闻。一闻即是闻其名号。」是以闻佛名号,为受持甚深法藏也。弥合净宗。
「护佛种性常使不绝」。「护」者,维护。「佛种性」者有多说。《探玄记十一》曰:「菩萨所行,名为佛种。」又《净影疏》曰:「法界诸度,是佛种性。」两说正同,均以菩萨所行之六度万行,为佛种性。所谓「度」者,即度生死流,登涅槃岸,故以「度」为佛种性也。又《会疏》据诸经论,标举佛种性之四义,今但举其三:(一)众生所具佛性。众生心中具如来性,本来不变能生过恒沙功德,但为无明所蔽,虽有同无。菩萨为兴教化,开发彼本具之如来藏,名为绍隆佛种。(二)以菩提心为佛种。《华手经》曰:「譬如无牛,则无醍醐。若无菩萨发心,则无佛种。若有牛则有醍醐。如是若有菩萨发心,则佛种不断。」(三)以称名为佛种。《宝云经》曰:「譬如种树,有其种子,离于腐败,具足生芽因缘。善男子:闻佛名者,得其种子,具足因缘,便得受记。」按经义云:种植种子,如不腐败,必能生根发芽,长成大树。闻佛名号,如得种子,信愿持名,即是具足因缘,必得受记作佛。故云持名为佛种。据《会疏》义,以菩提心与称佛名号为佛种性。足证本经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正是「护佛种性,常使不绝」也。「常使不绝」者,《嘉祥疏》:「欲使如来法种不断故也。」《净影疏》曰:「护使离障,起善无间,名常不绝。」又《甄解》曰:「《大论》云:「于无佛处,赞叹三宝音。」三宝音者,即受持宣说佛法藏也,众生由之殖善发智,成德契理。故三宝种子,传传相继,常使不绝。」以上三说正好合参。
「兴大悲」。从此句直至「拯济负荷,皆度彼岸」十句,表诸大士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之德行。「兴大悲,愍有情」者,愍者,哀念也。菩萨悲悯众生,普令出苦,非二乘凡夫爱见之悲,故云大悲。又《会疏》曰:「拔苦为悲,乃至悲是真实平等之悲,故谓大悲。」又《涅槃经十一》曰:「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密部《大日经一》曰:「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故诸大士咸发同体大悲之心。
「演慈辩」,从慈心起说也。《净影疏》曰:「依慈起说,名演慈辩。」「授法眼」,法眼者,如来五眼之一,五眼者:(一)肉眼,(二)天眼,(三)慧眼,(四)法眼,(五)佛眼。法眼者,乃菩萨为度众生照见一切法门之智慧。《会疏》曰:「佛道正见,名为法眼。」《净影疏》曰:「智慧照法,故名曰法眼。」由上可见,法眼者,了达众生种种根器,善知一切救度之法,应机施与,而度脱之。如上之智慧,即名法眼。净影又曰:「教法生解,名授法眼。」盖教导众生,于佛法生正解,如同以法眼,授与众生也。「杜」者,塞也。「恶趣」者,畜生、鬼、地狱三恶趣也。恶趣极苦,欲令出离,教人离恶,则闭塞通往恶趣之道。今经弥陀大愿曰:「来生我刹,不复更堕恶趣。」是真实之「杜恶趣」也。又「开善门」者,《会疏》曰:「大慈德也,善门则菩提涅槃之门也。」本经《寿乐无极品》曰:「必得超绝去,往生无量清净阿弥陀佛国。」是为真实之开善门也。
「于诸众生,视若自己」。表同体之悲。人所宝爱,莫过自身。令视众生,如同自己。故能救度群生,心不暂舍。如《涅槃经》偈曰:「一切众生受异苦,悉是如来一人苦。」故普愿「拯济负荷,皆度彼岸」。「拯」者,救助也。「济」者,渡也,成也,益也。故「拯济」即是救度之义。「负」者,担荷也。《大法炬陀罗尼经》佛言:「菩萨担者,誓愿荷负一切众生出离世间。……譬如长者家内丰饶,多诸珍宝。唯有一子。以爱念故,财宝乐具悉该与之。无有疲倦。菩萨亦复如是。一切乐具,尽皆与之,乃至令入无余涅槃。是故名为荷负重担。」上引经文,深显「拯济负荷」之义。「度」者,到也。「彼岸」者,涅槃也。《大论十二》曰:「若能直进不退,成办佛道,名到彼岸。」表大士普度,悉令一切众生证入无余涅槃而后已也。
「悉获诸佛无量功德,智慧圣明,不可思议」。以上二句,表诸大士具足福智二严,位齐果位,乃从果向因之大菩萨。咸得如来之福德庄严。「智慧圣明,不可思议」明大士咸得如来之智慧庄严(《净影》与《甄解》、《合赞》诸家,皆同此说)。「圣」者,正也。又肇公曰:「智慧,体;圣明,用。无事不照谓之圣。菩萨权实灵照,不可以言思拟议其形容。故云不可思议」。肇公之意为:智慧是本体,圣明是妙用。一切事皆能照了通达,名之为圣。菩萨之权智与实智,所生之灵明照用,众生凡情,绝不能解,故曰不可思。一切语言,不能表达,故曰不可议。非语言分别之所能知,故其形其容,无法拟议。又不可思议有二种:一者理空,非惑情所测。二者神奇,非浅识所量。又《智度论》曰:「小乘法中无不可思议事,唯大乘法中有之,如六十小劫说《法华经》谓如食顷。」
「如是等诸大菩萨,无量无边,一时来集」。总结以上德遵普贤之诸大菩萨,为听闻赞扬净宗妙法故,为广宏普贤愿王故,为普度十方三世一切有情,往生净土究竟涅槃故,同德同心,一时来会。《净影疏》曰:「为法心同,故来一时。」
又有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女五百人,欲界天、色界天、诸天梵众,悉共大会。
「清信士」即优婆塞,「清信女」即优婆夷。以上经文,独见《汉译》。《魏译》则仅有菩萨与比丘众。《宋译》经末曰:「并天龙八部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均广于《魏译》(以上通序终。)
次别序
下一品为别序,亦为发起序。序中如来现瑞放光,阿难喜悦请问,世尊正答所疑,演出一部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大教缘起第三
尔时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镜,影畅表里。现大光明,数千百变。尊者阿难,即自思惟。今日世尊色身诸根,悦豫清净。光颜巍巍。宝刹庄严。从昔以来,所未曾见。喜得瞻仰,生希有心。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今日入大寂定。住奇特法。住诸佛所住导师之行,最胜之道。去来现在佛佛相念。为念过去未来诸佛耶?为念现在他方诸佛耶?何故威神显耀,光瑞殊妙乃而。愿为宣说。
释尊将欲演说无上殊胜净土法门,故现瑞放光,以兴起阿难之问端,并令闻者生希有想,生难遭想,依教奉行,求生净土。按圆顿诸经,具说本师释尊放光之相。今经亦然。《汉译》曰:「于时佛坐,思念正道。面有五色光,数千百变。光甚大明。贤者阿难。即从座起,更正衣服,稽首佛足。前白佛言:今佛面目光色,何以时时更变!明乃尔乎?今佛面目光精,数百千色。上下明彻,好乃如是。我侍佛以来,未曾见佛身体光曜,巍巍重明乃尔;我未曾见至真等正觉,光明威神,有如今日。」《吴译》同之。唯文字稍简。余译,则语而未详。《魏译》中两度云:「光颜巍巍。」又云:「威神光光。」《唐译》云:「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镜,凝照光辉。」《宋译》云:「面色圆满,宝刹庄严。」五译合参,便知汉吴两译最详。余译乃其简略。唯《宋译》中「宝刹庄严」,显光中现刹之义,可补古译之不足。由是亦可见会集诸译之必要。又古注经家多谓本师说此经时,未曾放光。盖未详考汉吴古译之故耳。
「世尊」指释迦牟尼佛。《净影疏》曰:「佛具众德,为世尊重,故号世尊。」佛是世间极尊,故称世尊。「威」者,有威可畏谓之威。此指威神。《胜鬘宝窟》曰:「外使物畏,目之为威。内难测度,称之为神。」「光」者,光明也。自莹谓之光,照物谓之明。即放光照耀之义。光明有二用:一者破暗,二者表法。因佛之光明,正是智慧之相。「赫」者,明也。「奕」者,盛也。故知「威光赫奕」表佛所放之光,雄猛有威,明耀盛大。此下以熔金喻之,金色光耀,熔金弥甚。喻佛光明,如熔金聚集,故曰「如融金聚」。
「又如明镜,影畅表里」。影者,光影也。畅者,通达也。海东憬兴曰:「镜光外照,名为影表。即同佛身,光明外舒。外照之光显影,畅在镜内,亦同所放光还曜巍颜。故云表里。」《净影疏》曰:「镜光外照,名为影表,外照之光,明显镜内,名为影里,佛身如是,光明外照之表,显曜佛身,名影表里。」按上两说,佛身内外映彻,喻如明净之镜,由镜放光外照,谓之「影表」。所放光明,还照镜内,谓之「影里」。汉吴两译中,佛光「数百千色」,「数千百变」,「光甚大明」,「上下明彻」,「巍巍重明」皆显「影畅表里」之义。《宋译》为「面色圆满,宝刹庄严」则更显佛光明中,影现十方宝刹,如大圆宝镜,映现十方。如《甄解》所释:「则光颜巍巍中,影现宝刹庄严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