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绝对论+月溪法师-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禅宗悟道的祖师对于经中的寓言,都是用绝对的态度以扫除人们的疑惑。现在提出一个公案来引证,如释迦族谱中说,释迦刚出世就东西南北每方各走七步,眼视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那是表示佛性的体用“竖穷三世,横遍十方”,意思是佛性充满时间和空间,也是绝对不二的。
那些不明白语言意义的人,常误以为那是乱制造出来的神话,或误认为释迦佛是一个骄傲独裁的主宰而没有平等可言。另外有一些愚笨的人,则以为释迦佛一出生就有特异的神性。那都是由于不明白印度寓言的文学作风,在其中是含有暗示绝对的道理的。
有人将上述的公案请问云门禅师,云门说:“那时如果我看见,就一棒打死给狗子吃,以希望天下太平”。后来郎琊禅师评论云门有关这件公案说:“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由此可知禅宗祖师的态度都是明显坦直而不妥协的,因为已进入绝对就不能再有相对(二)。(释迦佛暗示“不二”等意义,云门也是暗示不二的意义,如果云门不说给狗子吃,就还有尸体可以相对。)
研究佛法的人的看到各种色彩奇怪的外衣,都不应该错认佛法。因为那些外衣不过是印度民族的特性,经过许多空间时间,结合传统观念风俗习惯而造成矛盾的形式。相反的,更应该以尖锐的眼光透过那层外衣认识佛法的精粹,那才是永不改变的绝对真理。
大乘各宗都有他们各自一套充满各种奇异色彩的外衣,使人看见时感到惊愕,但你不要被它吓退,反而应该看清它正确的功能是要从相对到达绝对,等你到达绝对后就立刻把它丢弃。
十八世纪的西方哲学家们都认为叔本华受东方佛法的影响最多,他否定理智,否定概念,否定一切,最后只得到一个“无”字,因此说他是消极。我们认为叔本华得到消极是必然的结果,但是他所受影响的佛法是哪个阶段的,这一点最需要注意,我们应该查究清楚,不可含糊而使后世的人误会。
其实叔本华的错是在他把小乘的佛法当成是全部的佛法,他只懂得否定一切而未能达到肯定一切的地步,因此他被无字绊倒,跌进黑暗的深坑,他接受小乘的苦观而否定欲望,否定一切,看来好象是东方的形式,但他又不接受小乘断除六根的方法,他不愿意关闭感觉的门,而要用艺术音乐以希望得到涅磐,那反而变成西方的形式了。
叔本华要用音乐艺术求解脱,求暂时消灭那个自我,以希望暂时解脱一切欲望痛苦,但他却不知道如此做法使那个暂时消灭的我,在那时又转而渗进艺术音乐中了,这个艺术音乐的我,即是法我,也叫做法执,依然被时间空间限制,那是相对的解脱并不是绝对的解脱,当时间空间变迁时,它又会回来坠进自我的枷锁。
叔本华用西方形式的方法,希望收摄一念无明进入一个单纯的境界,以便得到自由安乐,这样实际上和麻醉主义没有差别,他用艺术音乐来自我麻醉,这种情形比那些用醇酒美女来迷醉人们的手段不算高明多少。
小乘人关闭感觉的门,西方人看来有些害怕,所以他们不敢照着尝试,而另用一种较轻的方法,但两种都是错误的方法,因为都是在相对的范围内而不能达到绝对的涅磐。
西方哲学的我即是佛法的一念无明,西方哲学的无我即是佛法的无始无明,一念无明开始即是有我开始,当一念无明回归无始无明的境界即是无我,如果无始无明被刺激而再发生一念无明,意思是从无我的境界又回复到有我的境界,有我和无我是相对互相轮流循环不定,所以不是实在的绝对。
音乐是一念无明的化身,它可以把整个宇宙的思想感觉摄进生命的呼吸里,而靠音乐艺术使一念无明通过耳根的感觉,可以得到相对的涅磐,当耳根达到暂时的涅磐,其它五根也同时获得同一效果,那时,即是一念无明回复到原始的状态无始无明。
小乘人断除六根是利用意根,属于思想范围,是利用最高级的法我。他们断除六根是希望关闭思想感觉的门,以便和自我完全隔绝,那时心里清清净净感觉安乐,但要维持清净的境界又不能放弃清净的一念,所以那时一念无明虽然回归统一但未能完全停止,依然被时间空间限制,当空间转变时间消逝,那时音乐完毕戏曲剧终,耳目离开艺术,从小乘的定境中走出来,又背起了自我的枷锁。
中乘人则要靠法我,以希求得到解脱,但不知道那种解脱未达究竟,所以他们从小乘再进一步把一念无明完全停止,即是把思想感觉完全消灭,当时的境界很可怕,是无知无觉的,除呼吸还未停止外,其它都好象是木头,空空洞洞,什么都不存留。(叔本华的无,不过是理论上的无,中乘的无是实际上的无。)
由实验所得的“无”的境界就是无始无明的境界,这种境界好象纯一,所以很多人误认以为是究竟绝对的本体,但是这无始无明的境界,仍然存留最微细的习气种子,这些种子包括精神和物质,当隐藏不露时,好象空无一物,但如果被刺激,立刻就会发起一念无明,所以无始无明和一念无明是相对的,也即是有和无的代表,一个是体一个是用,一个是静一个是动,从体起用就是一念无明无明,从用归体就是无始无明,轮流循环,有生有灭,不是究境绝对的本体。绝对的本体是不生不灭,非动非静的。
把无始无明误认为是究竟绝对的本体,释迦佛称它为“空执”,还需要打破这空执,才能达到究竟的本体也就是真如佛性。这种打破空执的方法,不是理论而是“实证”。(须要参究祖师禅才能实证。)
这究竟绝对的本体如果不是真实达到,上述那些话就变成虚妄了,但我敢果断地说,这绝对的本体是真实可能证入的。释迦佛已经亲自证入这个本体,后来有许多祖师、行者也用释迦佛的这种方法证入本体。有大乘经典和祖师语录可以证明,每一代都有诸祖见性成佛,以至我本人(月溪禅师)之所以敢大胆如此陈述,也是因为我所证的和释迦佛所证的是完全一致。
叔本华自己未能达到究竟的境界,是因为他不用大乘的方法去证实,而只靠思想感觉来推论,结果落入空无。他只知道究竟的境界是无意识、无观念、无世界,而误认无始无明的境界以为是究竟绝对的境界。他不知道当证入绝对时,则意识、观念、世界都回复得到肯定,都是绝对的存在。
释迦佛的大乘经典中,常常表示绝对,历代祖师常用喝、打、怒骂的手段,也是表示绝对,他们相见时互相全盘托出,只可惜你不肯承当,不能领悟而已。释迦佛把绝对大乘直接禅法,传授给后代的人,都是他自证过的宝贵经验,如果你不肯跟着他的方法实行,就好象有钥匙而不肯打开箱子的锁,那怎么能得到箱里的宝物呢?
有两句名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记载在般若心经里,常被一般人误会,胡乱用来引证解释。依照心经的正意是“现象即是本体,本体即是现象”,因为现象的障碍,都变成绝对而不能分离,精神和物质到此时也都变成绝对的本体,至此唯心论和唯物论才丢弃从古以来两派的怨仇,而欢喜地合和成一,不再有差别,这是释迦佛伟大的功劳。现在我转述给大众看个明白。
禅宗本来没有外衣,因为他们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为宗旨,如果一定要找出禅宗的外衣,则诸祖常用来接引后学的方便,如:喝、打、怒骂和那些记在禅宗历史中奇怪的举动和对话,就是他们无法可懂的外衣了。
禅宗也是从相对进入绝对,是最直接的禅法,不需要多层的否定,只有最后一次的否定,那就是直接打破无始无明,直入绝对真如国土的禅法,但当你进入绝对后,那件无法可懂的外衣此时就可懂了,那些奇怪的举动对话,像:喝、打、怒骂等。。。。。。原来只是用来直接表示绝对体用的,此时人生宇宙万事万物都成为绝对,都回复肯定。
佛法发展的过程分成四个阶段,说明如下图:
1。 小乘
我执阶段
主观唯物论
相对范围
修四圣谛
在一念无明中
声闻乘
目的在断除六根
2。 中乘
法执阶段
主观唯心论
相对范围
修十二因缘
在一念无明中
圆觉乘
目的在断一念无明
3。 大乘
空执阶段
心物合一
相对范围
修六波罗蜜
到无始无明
菩提乘
目的在破无始无明
4。 最上乘
实相阶段
非心非物
绝对范围
参话头公案
真如佛性
佛乘
万德圆满无修无证
大小乘区别:(大乘包括最上乘,小乘包括中乘)
一、出发点不同:
1。 小乘:由多苦的人生观、业感缘起出发,厌烦恼而求清净。
2。 大乘:由慈悲的人生观、真如流露出发,以化他自在为职志。
二、行为不同:
1。 小乘:自利自度,只得消极的解脱,即以断灭烦恼为涅磐,为终局之目的。
2。 大乘:自度度他,以积极活动的行为,得大自在为终局思想。
三、境界不同:
1。 小乘:止于现象界。
2。 大乘:入于实在界。
四、方法不同:
1。 小乘:断六根、断一念无明,入断灭,禁欲主义。
2。 大乘:破无始无明,见佛性,自在主义,实在主义(即真如),色心与法体俱恒有。
五、理论不同:
1。 小乘:考察止于现象,且认为有主客两实在,是二元论,并以感觉主义否定感觉以外之实在。
2。 大乘:超越认识之范围,终极之实在,与现象界之实在一致,主客一如,真妄合一,是一元论,形而上的实在论。
西方哲学只有两个阶段,我执和法执,都在一念无明的范围中,即是思维和理念。但思维和理念都是一念无明的化身,也是脑筋的作用。西方哲学的目的在于究理求知,所以不肯离开一念无明。因为若进入无始无明的范围,就会感到空空洞洞没有道理可以追究,也没有什么可以求知,这正好和他们目的相反,所以,从古以来的西方哲学家,还未曾有人进入无始无明的境界。不进入无始无明的境界就不能打破空执,也不能进入绝对。西方哲学家的目的是究理求知,而修持佛法的目的是了生脱死。西方哲学注重理论而佛法却注重实践,意思就是从一念无明一直进入绝对。
有关科学哲学的学说涌出很多种类,从外表看来,好象比佛法更加丰富,但都属于相对的真理,尚未有人达到绝对,因为一念无明的本身就是相对的。
佛法看一念无明虚妄不实,所以应该超越一念无明,而直入无始无明的阶段后,却又否定无始无明,以便达到绝对的本体,因此佛法最看重实行的方法。
我执阶段是小乘阶段,小乘人认为“我”和世界万物都是实有,是主观唯物论,只向外观,即是一切都以外境来观察,所以他们的方法也是拿境物来做为对象。
他们看世界万物都在成、住、坏、空的过程中,而人类是在生、住、异、灭的过程中循环不断,在此,他们发现相对的根源,一切都在生成和坏灭中,这是自然的矛盾也是无常。一切矛盾和无常生出苦恼和不安,他们想要冲过这层篱笆,以求不生不灭。对于人生,则希求了生脱死。
他们认为要解脱生死的苦恼和矛盾,只有否定自我,但要否定自我就只有断除六根,因为一切苦恼都由六根招集进来的。
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Lan Benesick Baruch De Spinoza 1632…1677)认为:“要研究人类精神思维的一定形态,首先需要研究躯体的活动。”这观点和小乘人把苦恼归属于六根有相似之处。
小乘阶段成立认识的过程是色、受、想、行、识,叫做“五蕴”(注二十五),也是以物为对象。色是外境的自然现象,受是六根收摄自然现象,想是受影响后产生思想,行是由思想而行动,识是由行动的经验而得到认识。
声闻(闻佛声教而悟道,叫做声闻)两字也有唯物(声音)的意思,因为声音是从外进入的,所以属于唯物。
断除六根的方法就是塞住思想感觉的门,使心里清清净净,不被外境影响。外境的现象是矛盾冲突的,若不能进入即是无“受”,同时把意根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