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途中的毛泽东-第2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央首长到达了懋功,受到了李先念率领的红四方面军在懋部队的热烈欢迎。毛泽东等中央领志同志住在一座法式建筑的天主教堂院内。当天晚上,在天主教堂的东厢房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中央和军委领导会见了李先念。毛泽东代表党中央和红军全体同志,对四方面军全体指战员
①韩东山:《攻克懋功会师达维》,《艰苦的历程》(下)第54页。
表示亲切关怀和慰问,并充分肯定了四方面军的成绩,给四方面军很高评价。他说:“过去两支红军独立作战,现在会合了。这样,我们的力量更大了。”他详细询问了红四方面军的情况,李先念作了详细汇报。他还打开一幅军用地图,边看边问李先念:“岷(江)嘉(陵江)地区的气候怎样?地形怎样?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怎样?还能不能打回去?”李先念说:“岷、嘉两江之间地区,大平坝子很多,物产丰富,人烟稠密,是汉族居住地区,部队的给养和兵源都不成问题。从战略地位看,东连川陕老根据地,北靠陕甘,南接成都平原,可攻可守,可进可退,回旋余地大。如红军进入这一地区,有了立足之地,可以很快休整补充,恢复体力,再图发展。而且这时茂县、北川还在我军控制之一,可以打回去,否则再打过岷江就难了。”李先念继续说:“来懋功的一路上,只看到很少的藏族牧民,筹粮很难,大部队久驻无法解决供给。大小金川和邛崃山脉一带高山连绵,谷深流急,大部队很难运动,不容易在这里站住脚。向西和向北条件更差。”李先念总的思想是说明无论从地理条件、群众基础,还是从红军急需休整补充的实际情况和发展前途看,会师后向东北方向,首先是向岷,嘉地区发展比较有利。毛泽东在倾听李先念汇报时,全神贯注,频频点头,他正在思考全局的大问题,准备制定两军会合后的战略方针。李先念汇报后,毛泽东精辟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和任务,他说:“全国抗日高潮正在到来,整个形势对我们很有利,一、四方面军要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相互学习,亲密团结,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又说:“今后一、四方面军的行动方针,就是北上抗日,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促进全国抗日高潮的发展。”①
为庆祝红军两大主力会师,总政治部在懋功召开了红一、四方面军驻懋部队联欢庆祝大会。在会上,红八十八师政委郑维山代表红四方面军致欢迎词,表示坚决听从党中央的指挥,一定虚心向中央红军学习,团结奋斗,并肩前进争取新的胜利。毛泽东和朱德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们说,红军两大主力会师,开创了中国革命史上的新纪录,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重大打击。过去就耳闻过四方面军的光荣战绩,相信两军会合后,一定会打更多的胜仗,消灭刘湘、胡宗南、邓锡侯等军阀更多的部队。他们号召一、四方面军全体同志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互相学习,亲密团结,开创革命的新局面。他们的讲话获得了热烈的欢迎。“庆祝胜利翻越夹金山!”“庆祝一、四方面军两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口号声此起彼伏,气氛非常热烈,充满战友深情。会后,由战士剧团演出了活报剧《一只烂草鞋》等文艺节目。在天主教堂里,两军一些团以上干部集中开了一次会,进行了会餐。
懋功会师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李先念说得好:“懋功会师,标志着我们党和我们军队团结胜利的一个新开端,在我党、我军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50年过去了,懋功会师所体现的党和人民军队团结一致,争取胜利的精神,我们要永远继承和发扬。”①
红一、四方面军的懋功会师,红军指战员人人兴高采烈,他们放声欢唱
《两大主力会合歌》:
两大主力邛崃山脉胜利会合了,
欢迎四方面军百战百胜英勇兄弟!
①徐向前:《永坚持党指挥的原则》;李先念:《红军团结胜利的篇章》。
①李先念:《红军团结胜利的篇章》。
团结中国苏维埃运动中的力量,嗳!
团结中国苏维埃运动中的力量!
坚决赤化全四川!
万余里长征经历八省险阻与山河,
铁的意志血的牺牲换得伟大的汇合!
为着奠定赤化全国巩固的基础,嗳!
为着奠定赤化全国巩固的基础高举红旗向前进!
然而,敌人却不同了,他们阻止红一、四方面军两大主力会合的计划破产了,他们沉浸在一片悲哀之中。国民党高级将领无可奈何地承认了他们的失败:“国军防止朱毛西窜之声,早已传之数年,今朱毛毕竟西窜,而达其预定之目的矣。在朱毛西窜当中,行营三令五申,严防朱毛与徐匪向前会合,声犹在耳,墨尚未干,而朱毛毕竟与徐匪向前、张匪国焘会合矣。然而全川之六路大军,不能拒堵徐匪之南窜,中央与各省数十万劲旅,不能截拒朱毛之西奔。中央虽有河山之险隔,给养之困难,病疫之交侵,霜雪之严冷,均不足以摄匪胆,而刺激其改变初衷。两大洪流,竟于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六月十六日(应为6月12日),在懋功之达维合拢。查国军电令,一再言曰,须收聚歼之效,今使之聚矣,何以不歼。然在分窜之中,各不尚不能击破,今既会台,则已蔓不歼,尚可聚歼之大言不惭哉。”①这一段评论,除了骂共产党和红军是“匪”,诬红军长征是“窜”、“西窜”、“南窜”、“分窜”之外,其余评论是相当客观的,既承认红军的坚定意志,红军的坚强战斗力,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红军的不可战胜,又承认蒋介石围追堵截红军计划的破产,讥讽蒋介石再谈“聚歼”红军就是:“大言不惭”。
事物总是在曲折中向前发展的。在遵义会议上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才使中央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有决定意义的胜利。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又跑了出来,不战胜张国焘的错误路线,就不可能夺取长征的全部胜利。
张国焘,江西萍乡人,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名老党员。1919年在北京大学读书时,曾参与领导五四运动。1920年参加建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出席中共“一大”,被选为中央局委员,任组织主任。1927年在党的“八七”会议外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28年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30年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副团长。1931年回国后,进入鄂豫皖苏区,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委主席。同年红四方面军成立后,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人。并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临时中央政府副主席。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他与党中央在战略方针上立即产生了分歧。
两军会师后,中共中央根据新的情况,改变了原定在川西建立根据地的方针,决定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6月16日,中共中央以朱德、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名义发出了《为建立川陕甘三省苏维埃政权给四方面军电》,明确提出了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方针。指出,为着把苏维埃运动之发展放在更巩固更有力的基础之上,今后我一、四两方面军总的方针应是占领川陕甘三省,建立三省苏维埃政权。中央指出,目前两个方面军主力均宜在岷江以东,对于即将到来的敌人新的大举进攻给以坚决的打破,向着岷、嘉两
①胡羽高:《共匪西窜记》。
江之间发展。至发展受限制时,则以陕、甘各一部为战略机动地区。因此,坚决的巩固茂县、北川、威州在我手中,并击破胡宗南之南进,是这一计划的枢纽。中央认为,以懋功为中心之地区纵横千余里,均深山穷谷,人口稀少,给养困难。大渡河两岸直到峨眉山附近情形略同。至于西康情形更差。敌如封锁岷江上游,则北出机动极感困难。因此,邛崃山脉地区只能使用小部队活动,主力出此似非长策。
中央的这个方针,与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的主张是一致的,因为蒋介石判断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不外横窜康、青,北向甘、陕两途”,因而以胡宗南部27个团,布于松潘至于武一线,扼阻红军北进;以刘湘、孙震、李家钰等部川军90余团,固守江油、汶川、灌县一线;以杨森、邓锡侯部川军50余团布于名山、芦山、雅安、荥经一线,防阻红军东出,以刘文辉、薛岳等部尾追红军,并策应岷江东岸;以马步芳部布防于青、甘边,防堵红军西出青海。又因为川西北山大地广,人稀粮少,且是少数民族地区,历史上形成的民族隔阂不易消除,建立革命根据地很不容易。据此,徐向前与率先念交换意见,对下一步向哪个方向发展问题进行探讨,一致认为还是实行川陕甘计划比较好。与中央红军会合后,两军的力量加在一起,北上消灭胡宗南一部分主力,争取在川陕甘边创造根据地,与通南巴的游击区打通联系,再图发展,似为上策。为此,6月12日,徐向前起草的给中央的报告里说:“目前我军之主要敌人为胡宗南及刘湘残敌,我军之当前任务必先消灭其一个,战局才能展开,因之或先打胡或先打刘须急待决定者。”“西征军万里长征,屡克名城,迭摧强敌,然长途跋涉,不无疲劳,休息补充亦属必要,最好请西征红军固阵休息补充,把四方面军放在前面消灭敌人,究以先打胡先打刘何者为好,请兄方按各方实况商决示知为盼。”①徐向前是赞同中央的川陕甘方针的,是很讲风格的。然而,张国焘的态度不同。住在茂县的张国焘、陈昌浩(红四方面军政委),没有同驻在理县的徐向前商量,即于17日复电中央,表面上表示同意向川陕甘发展,但却认为东出北川和北打松潘,地形和敌情均极为不利,因而主张一方面军沿金川地区北进占领阿坝,四方面军从茂县、理县北上进占松潘西,两军去青海、甘肃,以一部组成远征军占领新疆,主力伺机东向陕西发展。为解决给养困难,隐蔽作战企图,暂时可南下先取岷江以西的天全、芦山、名山,雅安地区。
张国焘实际上提出了与党中央不同的另一个战略方针。
18日,中央复电张国焘,指出:“目前形势须集中主力首先突破平武,以为向北转移枢纽。其已过理番的部队,速经马塘绕攻松潘,力求得手。”否则,一、四方面军“如此大部队经阿坝与草原游牧区域入甘、青,将感绝大困难,甚至不可能,向雅、名、邛、大南出,即一时得手,亦少继进前途。因此力攻平武、松潘,是此时主要一着,望即下决心为要。”
20日,中央再电张国焘,强调:“从整个战略形势着想,如从胡宗南或田颂尧防线突破任何一点,均较西移作战为有利。”力争红军主力出东北,实现川陕甘计划;如绝无办法,暂时只好向川西南发展。并要张国焘“立即赶来懋功,以便商决一切”。
①徐向前:《历史的回顾》(中)第422~423页。
两河口会议
6月24日,毛泽东等中央和军委首长到达懋功县两河口。红四方面军的同志很友爱,很慷慨,给中央红军送粮食,送衣服,还给中央领导同志每人送一套粗呢制服。毛泽东对红四方面军很关心,关照中央和军委总部同志要多多了解红四方面军的的情况,做好团结工作。毛泽东在同张闻天交谈时,就要张闻天注意做陈昌浩、傅钟、张琴秋等同志的工作,因为张闻天与他们是莫斯科中山大学时的同学。
为了欢迎张国焘的到来,总政治部在两河口镇外一块大平地上,布置了欢迎会场。6月25日,天下着滂沱大雨,毛泽东、洛甫、周恩来、朱德、博古、刘伯承等中央和军委领导同志站在路旁,欢迎张国焘的到来。张国焘骑着骏马,在30多名骑兵卫队的护送下,来到两河口镇。他态度非常傲慢,骑马疾驰而来,几乎把欢迎的人们溅了一身泥水。他是个又高又大的胖子,满面红光,象个阔老板,表面上摆出一副豪爽的样子,实际上皮笑肉不笑。他看见中央红军指战员衣衫破旧,表露了瞧不起的神色。
在欢迎会上,朱德首先致欢迎词。他热情地说:“同志们!??两大主力红军的会合,欢呼快乐的不只是我们自己。全中国的人民,全世界被压迫者,都在那里庆祝欢呼!这是全中国人民的胜利,是党的列宁战略的胜利。”张国焘在讲话中公开提出了与党中央北上方针相对抗的西进错误方针。他说:“这里有着广大的弱小民族(藏、回),有着优越的地势,我们具有创造川(四川)、康(西康)、新(新疆)大局面的更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