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长征途中的毛泽东 >

第24节

长征途中的毛泽东-第24节

小说: 长征途中的毛泽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澹蟛恳殉废蚨叮皇O13根光溜溜的铁索,已不能通行。敌人集中人力封锁铁索桥,不时地向西岸扫射,打迫击炮。敌人认定这里河水咆哮,红军无法泅水,不能船渡,也不可能另架浮桥,要想过河只能通过铁索桥,他们以为严密封锁铁索桥,红军插翅也难飞渡,所以非常狂亡地向红军叫喊:“你们飞过来吧,我们缴枪啦!”“有种飞过来!”“为什么不过来呀!” 
  对于敌人的挑衅,红军战士们给予了最响亮的答:“老子不要你的枪,要你们的桥!”“你们等着缴枪吧!” 
  红四团首长决定由二连担任突击队,挑选了22名突击队员,由二连连长廖大珠任突击队长;由三连连长王友才率领三连第二梯队,负责铺桥板,战斗部署是:以一个主力营正面突击,以两个主力营组成严密的火网掩护,阻止两侧援敌;以军团教导营部署在打箭炉(康定)方向警戒。 
  下午四时,总攻开始。廖大珠率领22名突击队员,在我火力的掩护下,手扶桥边铁栏,脚踏摇晃的铁索,冒着敌人的弹雨,奋勇向对岸冲去。敌人见枪弹阻挡不了红军的前进,就在东侨头集中撤下的桥板和稻草,浇上煤油,燃起熊熊大火,企图用火阵阻挡红军前进。廖大珠率领突击队员勇敢冲进火海,冲进了沪定城,与敌人展开激战。王友才率第二梯队铺好了桥板,冲进了沪定城,后续部队也进城了,与敌人展开了两个小时激烈的巷战,歼敌大部,占领了沪定城。这一次战斗,红四团以伤亡3名突击队员的极小代价,取得了夺取沪定桥,占领沪定城的辉煌胜利,使红军主力得以源源不断地渡过大渡河,使蒋介石在大渡河畔“聚歼”中央红军的计划彻底破产。 
  刘伯承、聂荣臻率领右纵队也于当晚胜利到达泸定桥。 
  毛泽东对夺取庐定桥的胜利给予了热烈的赞扬。他说:“我们英勇的红四团和红一师的同志们,已经完成了一项光荣伟大的任务,夺下了泸定桥,为红军渡过大河开辟了道路。”又说:“我们的红军真是无坚不摧,所向披靡,有这样的红军战士,我们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朱总司令也一再表扬红四团夺取庐定桥的胜利是战略的胜利。 
  红军飞夺沪定桥的胜利在敌人内部引起了震惊。蒋介石大发雷霆,通令给刘文辉记大过一次,“戴罪立功”,令刘文辉对所部各负责长官“查明严处”。敌人有的高级将领对红军组织大渡河战役的卓越才能,曾情不自禁地加以称赞:“自朱毛西窜以来,曾渡贡水、章水、来水、潇水、湘水、清江河、乌江河、赤水河、白层河、黄泥河、金沙江,然无有过大渡河之奇妙者,洪杨之役,翼王石达开西行至此,而授命。??今朱毛至此,竟安全通过。” 
  ①沪定桥战斗的胜利也得到了外国人士的热烈赞扬。美国的布热津斯基参观沪定桥战斗现场之后说:“沪定桥战役是征途中重要的一仗”,是“一次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从而打开了红军北上的道路”;“渡过沪定桥对长征而言确实是有重大意义的。要是渡河失败,要是红军在炮火下动摇了,或 
  ①胡羽高:《共匪西窜记》。 
  是国民党炸坏了大桥,那中国后来的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②美国著名作家哈索尔兹伯里参观庐定桥后写道:“在长征中,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同沪定桥相比,我为飞越大渡河以及赢得这一胜利的红军男女战士们欢呼!” 
  聂荣臻对大渡河战役的出色指挥有一段精避的论述。他说:大渡河战役,“单从战役的指挥来说,我认为我们的确走了几步关键性的险棋。我们都走胜了。单就一军团范围来说,这次胜利,是几个部队自觉地互相在战术上密切配合、执行统一战役计划取得的结果。如果没有五团远离主力去吸引敌人对安顺场的注意力,一团在安顺场能否夺得那条小船渡河成功,还是一个疑问,固然夺得那条小船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如果不是一师渡江,与二师四团夹江而上,飞夺庐定桥是否能够那样及时得手,也很难预料,固然四团动作神速勇猛确有独到之处。如果我们当时夺不到沪定桥,我军又是一个怎样处境?那就很难设想。总之,当时棋势虽险,我们终于取得成功。确实来之不易,但也决非偶然。我们和国民党的斗争,常常是棋高一着,出敌意外。这是因为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有敌人根本不能和我们相比的政治素质和以劣胜优的机动灵活的战术素养,特别是我军指挥员那种无限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中国革命的伟大的牺牲精神,所以有时能绝处逢生,再开得胜之旗,重结必胜之果。”① 
  大渡河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导演的又一幕威武雄壮的话剧。石达开没有走通的路,毛泽东指挥红军走通了。 
  ②布热津斯基:《沿着长征路线朝圣记》。 
  ①《聂荣臻回忆录》(上)第264—265页。 

万水千山只等闲 
  长征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求生存谋解放的斗争。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毛泽东身系全军的安危。面对数十倍于己的强敌堵截,他无所畏惧;饱一餐,饥两餐,甚至是几日断粮,他硬是象普通战士一样顶过来了;条条湍急的河流,座座危耸的雪山,茫茫无边的草地,并没有在毛泽东面前有什么特殊,三百六十九天的万里征途,他和大家一起一步步地走完;敌人的枪弹、飞机也不是对毛泽东就格外开恩,他的警卫班长胡昌保就在他身边被炸死,他的妻子贺子珍又在另一次敌机轰炸时被炸成重伤,他对战友的伤亡痛心不已,但对自己的安危却处之泰然。毛泽东,他是长征队伍中的普通一兵,又是长征队伍的统帅,他肩负一颗被悬赏二十万元通缉的头颅,而心中想的却完全是红军、党和祖国的命运。他与恶劣自然环境斗,与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军队斗,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斗,与张国秦的分裂主义威胁斗,与侵袭自己肌体的疾病疲倦斗,与一次次接踵而来的身心挫折斗?? 
  他担负着人们无法想象有历史重托,承受着任何人不曾经历过的艰苦与磨难。他既有“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感慨,更多的却是“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诗句中透出的豪迈与乐观。 

万里征途中的普通一兵 
  长征路上,万水千山,行军打仗,非常艰苦。因为毛泽东身体不好,长征初期他大病初愈,组织上给他制作了一副担架,配备了坐骑。担架,毛泽东用的很少,不是让给生了病的警卫员,就是让给冻了脚的红小鬼。坐骑,一直是为他的秘书、警卫、勤杂人员所公用,大家感觉过意不去,而毛泽东总是一笑置之。 
  遵义会议以前,毛泽东虽然经常要找人谈话,了解敌情,工作紧张。但还可以得到适当的休息。遵义会议以后情况不同了,他肩负指挥红军行动的重任,工作忙得厉害,失眠也很严重,实在疲倦不堪了,他还把电话机放在床头上才倒头休息,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为毛泽东的健康担心,想方设法使他能吃好睡好。 
  当时,红军干部战士每人每天的伙食费是一角五分钱,毛泽东也执行同一标准,毫不特殊。卫生员钟福昌和警卫员们总是分头想办法去买腊肉、鸡蛋、辣椒和酒酿这些他喜欢吃的东西,在规定的伙食标准内尽量改善伙食。可是每当这些改善了的饭菜端到他面前时,他就用怀疑的目光严肃的询问:是从哪里来的?是不是违犯了纪律?别的同志是不是也吃这样的饭菜?因为红一军团每次打胜仗时常给毛泽东送来战利品,所以钟福昌他们就用一句老后回答:“一军团送来的。”不然他是不肯吃的。 
  进入藏族区后,藏族同胞因受反动派的欺骗胁迫都躲起来了,红军部队先是断了食盐,接着是严重的粮荒。战士们每天只能吃两顿青稞、包谷,有时一天只能吃一顿,每顿只能吃半饱,把两天的粮食分做三天吃。这是红军部队为求生存而斗争的严峻时刻。毛泽东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吃同样的伙食。有一次,部队吃青稞面混合着野芹菜、豌豆叶子熬成的汤,当警卫员吴吉清给毛泽东端去这样的饭菜时,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毛泽东看出来了,就说:“现在全军都在吃青稞混野菜,我们也要吃,你没听说盘古时候,神农氏为了给人治病,他尝过百草吗?我们今天为了北上抗日,也得吃点苦。吃苦是光荣的事,没有今天的苦,就没有明天的胜利。当然,这种苦只有我们才能吃得下去,因为我们深信革命一定能够成功。” 
  在那艰苦的岁月里,毛泽东坚持和红军战士同吃野菜,同尝甘苦。在一次行军途中,毛泽东在路边的沟壕里发现了一些别人扔下的羊下水(羊肠、羊肚、羊肺等),他就让炊事员拣回来,收拾收拾,烹调好后,他与身边人员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算是长征路上的一次打牙祭。毛泽东的机要秘书黄肖凤几十年后回忆这一段往事时说:“现在想起来我都鼻子发酸。”① 
  毛泽东的伙食太差了。他的身边人员总想找点有营养的东西给他吃。在梭磨的一个喇嘛庙里,警卫员王七九找到了一副腊羊架子,兴高采烈地说:“找到好吃的了,给主席改善生活吧!”毛泽东听到了,走过来间明情况,批评王七九说:“原来你违犯了群众纪律。在什么地方拿的,还送到什么地方去!”又对大家说:“我说过多少遍了,要你们严守纪律。我知道,你们是想给我搞点好菜吃,可是在条件不允许的时候,万不可以这样做,特别是在群众不在家的时候。”王七九把腊羊架子送回了原处,大家受到了一次严格遵守群众纪律的教育。 
  ①李丁:《毛主席机要秘书的回忆》、《党史文汇》1986年3期 
  “惯于长夜过春时”,毛泽东习惯晚上办公和看书报,工作起来不愿早睡,行军时不愿坐担架,这样长途行军是很消耗体力的。卫生员钟福昌格守职责,每当毛泽东迟迟不睡的时候,就去督促他早点睡觉,而当他睡觉时,就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使他能够睡得安稳。” 
  有一次在贵州境内行军,白天走了九十里路,晚上天黑了好大一会才到达板桥宿营。毛泽东照例深夜工作。再过四五个小时又要继续行军,敌人在后面尾追。中央红军主力已经在前面走了,毛泽东跟着干部团在最后面行动,如果被敌人切断道路,就有跟不上红军主力的危险。可是毛泽东具有一种异常镇定沉着的优良品质,他虽然和干部团一起断后,还是和往常一样工作到深夜,在一盏马灯前面聚精会神地看着厚厚的一叠电报材料,思考部队下一步的行动,没有一点睡意。卫生员轻手轻脚地来到他的跟前,催促说:“主席,早睡吧!再过三小时就要出发啦!”毛泽东笑着说:“钟福昌同志,你看仗打的这么紧,我怎能睡呢!”他又用商量的口气说:“等我做些工作再睡吧!”这时,干部团陈赓、宋任穷来了,他们一来就批评卫生员和警卫员不好好照顾主席休息,并一再劝说毛泽东早点睡觉。毛泽东同意了,他躺在床上,把灯芯捻小了一点,继续把文电看完。他刚睡觉不久,部队出发的时间到了,他又起床跟部队一道前进了。 
  中央红军进入云南以后,干部团一直走在军委纵队的前面,毛泽东也是与干部团一起行动。毛泽东的住处,一般是干部团的一个营在前,毛泽东在中,干部团的其他部队在后。毛泽东与各军团的通信联络,也大都用干部团的电台。 
  毛泽东到皎平渡后,是在天将拂晓时上船渡金沙江的。一下船,他就去与朱德、周恩来、刘伯承等研究部队渡江问题,警卫员陈昌奉负责为毛泽东安排住处。 
  金沙江北岸全是光秃秃的石山,没有房屋,只有八九个洞子,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怕承等都住在这些洞中。毛泽东住的洞子潮湿,有的地方还有积水,找不到木板和稻草,陈昌奉只好找一块干地方,铺上油布,放上毯子,为毛泽东铺了个地铺。铺了铺,没有搭办公的地方,没有把文件、地图等办公用具打开,就去烧开水了。 
  天亮时,毛泽东回到了住处,看到没有办公的地方,就叫把陈昌奉找来,问他:“办公的地方呢?”陈昌奉回答道:“这里连张小桌子也找不到。您先休息一下喝点水吧!” 
  毛泽东严肃而又温和地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工作。吃饭、喝水都是小事。江那边有几万同志在等着哪!这是几万同志的性命呀!”说着,毛泽东亲自搬动装文件的铁皮箱子,要陈昌奉把另一个搬来,两个铁皮箱子合在一起,就成了办公桌。随后,毛泽东把办公用具摆在上面,把背包当作凳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