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罗志田教授近年来研究成果 >

第1节

罗志田教授近年来研究成果-第1节

小说: 罗志田教授近年来研究成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专著: 

      《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384页 
      《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思想》,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8年1月,312页 
      《东风与西风》(与葛小佳合著),三联书店,1998年12月,315页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375页 
      《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与学术掠影》,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410页 
      《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0月,378页 
      《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三联书店,2003年1月,447页 
      《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中华书局,2003年5月,382页 
      《近代中国史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334页 
      《再造文明的尝试:胡适传》,中华书局,2006年6月,326页 
      《激变时代的文化与政治——从新文化运动到北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351页 
      《昨天的与世界的:从文化到人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326页 
      (主编)《二十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上下册,902页 

      学术论文: 

      1;《“二十一条”时期的反日运动与辛亥五四期间的社会思潮》;《新史学》(台北)3卷3期(1992年9月),37…90页 
      2;“National Humiliation and National Assertion: The Chinese Response to 
      the Twenty…one Demands;”Modern Asian Studies; Vol。 27; No。 2(May 1993); 
      pp。 297…319 
      3;《胡适与社会主义的合离》;《学人》第4辑(1993年7月),7…49页 
      4;《南北新旧与北伐成功的再诠释》;《新史学》5卷1期(1994年3月),87…129页;《开放时代》2000年9期,47…62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01年2期) 

      5;“The Chinese Rediscovery of the Special Relationship: The Jinan Incident 
      as a Turning Point in Sino…American Relations;”Journal of American…East 
      Asian Relations; Vol。3; No。 4(Winter 1994); pp。 345…72 
      6;《西潮与近代中国思想演变再思》;《近代史研究》1995年3期,1…23页 
      7;《“率性”与“作圣”:少年胡适受学经历与胡适其人》;《四川大学学报》1995年3期,59…68页 
      8;《林纾的认同危机与民初的新旧之争》;《历史研究》1995年5期,117…32页 
      9;《新旧文明过渡之使命:胡适反传统思想的民族主义关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年6期,72…79页 
      10;《胡适世界主义思想中的民族主义关怀》;《近代史研究》1996年1期,216…41页 
      11;《济南事件与中美关系的转折》;《历史研究》1996年2期,72…89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1996年7期) 
      12;《立足于中国传统的跨世纪开放型新史学》;《四川大学学报》1996年2期,68…80页 
      13;《中国文化体系之中的传统中国政治统治》;《战略与管理》1996年3期,45…51页(《高校学报文摘》) 
      14;《走向“政治解决”的“中国文艺复兴”:五四前后思想运动与政治运动的关系》;《近代史研究》1996年4期,120…52页 
      15;《文学革命的社会功能与社会反响》;《社会科学研究》1996年5期,86…92页 
      16;《先秦的五服制与古代的天下中国观》;《学人》第10辑(1996年9月),367…400页 
      17;《夷夏之辨的开放与封闭》;《中国文化》第14期(1996年12月),213…224页 
      18;《传教士与近代中西文化竞争》;《历史研究》1996年6期,77…94页 
      19;《科举制的废除与四民社会的解体——一个内地乡绅眼中的近代社会变迁》;《清华学报》(新竹)新25卷4期(1995年12月,实印于1997年4月),137…60页 

      20;《夷夏之辨与道治之分》;《学人》第11辑(1997年6月),75…106页 
      21;《前恭后倨:胡适与北伐期间国民党的“党化政治”》;《近代史研究》1997年4期,286…317页 
      22;《北伐前期美国政府对中国国民革命的认知与对策》;《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6期,169…85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1998年1期) 



        2008…9…18 04:49 回复 
         
        幻化者 
        0位粉丝 
      2楼
      23;《中外矛盾与国内政争:北伐前后章太炎的“反赤”活动与言论》;《历史研究》1997年6期,70…92页 
      24;《失去重心的近代中国:清末民初思想权势与社会权势的转移及其互动关系》;《清华汉学研究》第2辑(1997年11月),89…128页 
      25;《清季民初经学的边缘化与史学的走向中心》;《汉学研究》(台北)15卷2期(1997年12月),1…35页 
      26;《“新宋学”与民初考据史学》;《近代史研究》1998年1期,1…36页 
      27;《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研究取向与反思》;《四川大学学报》1998年1期,72…83页(《高校学报文摘》) 
      28;《清季科举制改革的社会影响》;《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4期,185…196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1999年1期) 
      29;《近代湖南区域文化与戊戌新旧之争》;《近代史研究》1998年5期,51…81页 
      30;《思想观念与社会角色的错位:戊戌前后湖南新旧之争再思》;《历史研究》1998年5期,56…78页 
      31;《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研究:〈怀柔远人〉的史学启示》;《历史研究》1999年1期,104…20页 
      32;《西方的分裂:国际风云与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3期,20…35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1999年8期) 

      33;“American Perception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nd Its China Policy 
      During the Earlier Period of the Northern Expedition;”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no。3; 1999; pp。 135…42 
      34;《从科学与人生观之争看后五四时期对五四观念的反思》;《历史研究》1999年3期,5…23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1999年9期) 
      35;《五代式的民国:一个忧国知识分子对北伐前数年政治格局的即时观察》;《近代史研究》1999年4期,44…87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1999年11期) 

      36;《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开放时代》1999年4期,5…26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1999年12期) 

      37;《学术与社会视野下的二十世纪中国史学》;《近代史研究》1999年6期,183…199页 
      38;《新旧之间:近代中国的多个世界及“失语”群体》;《四川大学学报》1999年6期,77…82页(《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年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00年3期) 

      39;《新的崇拜:西潮冲击下近代中国思想权势的转移(上下篇)》;《中华文史论丛》第60辑(1999年12月),67…99页;《中华文史论丛》第61辑(2000年3月),184…219页 

      40;《大纲与史:民国学术观念的典范转移》;《历史研究》2000年1期,168…174页 
      41;“Postmodernism and Chinese Studies: The Stimulation of James Hevia's 
      Cherishing Men from Afar;”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no。2; 2000; pp。 
      164…173 
      42;《走向国学与史学的“赛先生”——五四前后中国人心目中的“科学”一例》;《近代史研究》2000年3期,页59…94(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00年10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0年6期) 

      43;“The Partition of the West: Inter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e Chinese 
      Mind During the May Fourth Movement;”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no。3; 2000; 
      pp。 142…150 
      44;《史料的尽量扩充与不看二十四史——民国新史学的一个诡论现象》;《历史研究》2000年4期,页151…167 
      45;《历史创造者对历史的再创造:修改“五四”历史记忆的一次尝试》;《四川大学学报》2000年5期,页92…101(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01年1期,高校学报文摘2001年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1期“论点摘要”) 

      46;《古今与中外的时空互动:新文化运动时期关于整理国故的思想论争》;《近代史研究》2000年6期,页56…106 
      47;《〈山海经〉与近代中国史学》;《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1期,页181…192(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01年5期) 
      48;《从异端走入正统的“子不语”:庚子义和团事件表现出的历史转折》;《历史教学》2001年2期,页20…22 


        2008…9…18 04:49 回复 
         
        幻化者 
        0位粉丝 
      3楼
      49;《从无用的“中学”到开放的“国学”:清季国粹学派关于学术与国家关系的思考》;《中华文史论丛》第65辑(2001年5月),页173…241 
      50;《清季保存国粹的朝野努力及其观念异同》;《近代史研究》2001年2期,页28…100(《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5期) 
      51;《从治病到打鬼:整理国故运动的一条内在理路》;《中国学术》2001年2期,页110…129 
      52;《新旧能否两立?二十年代〈小说月报〉对于整理国故的态度转变》;《历史研究》2001年3期,页9…28(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01年10期) 

      53;《物质的兴起:20世纪中国文化的一个倾向》;《开放时代》2001年3月号,页32…41(《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年1期) 
      54;《清季围绕万国新语的思想论争》;《近代史研究》2001年4期,页86…144 
      55;《十八世纪清代“多主制”与〈宾礼〉的关联与牴牾》;《清史研究》2001年4期,页51…55 
      56;《民国趋新学者区分国学与国故学的努力》;《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4期,页117…122 
      57;《学术与国家:20世纪前期关于国粹、国故与国学的思想论争》;《二十一世纪》2001年8月号,页102…110 
      58;《温故知新:清季包容欧化的国粹观》;《中华文史论丛》第66辑(2001年9月),页1…58 
      59;《西方学术分类与民初国学的学科定位》;《四川大学学报》2001年5期,页75…82(高校学报文摘2001年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02年1期) 

      60;《民初趋新学者眼中的国学之“资格”与排他性》;《福建论坛》2001年5期,页51…54 
      61;《抵制东瀛文体:清季围绕语言文字的思想论争》;《历史研究》2001年6期,页57…74(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02年6期) 
      62;《难以区分的新旧:民初国学派别的异与同》;《四川大学学报》2001年6期,页99…107 
      63;《见之于行事: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可能走向》;《历史研究》2002年1期,页22…40(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02年5期) 
      64;《社会分野与思想竞争:传教士与义和团的微妙互动关系》;《清史研究》2002年1期,页48…61 
      65;《国学不是学:西方学术分类与民初国学定位的困惑》;《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1期,页117…121 
      66;《温故可以知新:清季民初的“历史眼光”》;《现代中国》,第2辑(2002年3月),页1…14 
      67;《文学史上白话的地位和新文学中白话的走向——后五四时期提倡新文学者的内部论争》;《近代史研究》2002年2期,页74…110 
      68;《中国文艺复兴之梦:从清季的“古学复兴”到民国的“新潮”》;《汉学研究》20卷1期(2002年6月),页277…307 
      69;《送进博物院:清季民初趋新学者从“现代”里驱除“古代”的倾向》;《新史学》13卷2期(2002年6月),页115…156 
      70;《包容儒学、诸子与黄帝的国学:清季士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