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杂阿含经论会编(下)印顺法师 >

第9节

杂阿含经论会编(下)印顺法师-第9节

小说: 杂阿含经论会编(下)印顺法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住!住!缚汝勿动。彼阿修罗言∶汝不受戒耶?我即答言∶我实受戒,且汝今住,缚汝勿动。彼即求脱,我告彼言∶若作约誓不作乱者,当令汝脱。阿修罗言∶且当放我,当说约誓。我即告言∶先说约誓,然後放汝。彼即说偈,作约誓言∶ 贪欲之所趣,及嗔恚所趣,妄语之所趣,谤毁贤圣趣,我若作娆乱,趣同彼趣趣。 


  如是世尊!我要彼阿修罗王令说约誓,为是法不?彼阿修罗复为娆乱不?佛告天帝释∶善哉!善哉!汝要彼约誓,如法不违;彼亦不复敢作娆乱。尔时、天帝释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P77'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彼天帝释於三十三天为自在王,不为娆乱,亦常赞叹不娆乱法。汝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亦应如是行不娆乱,亦当赞叹不扰乱法」。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11)。


   


 一九(12); 一二二五(一二二二)

  (13)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天、阿修罗对阵斗战,阿修罗胜,诸天不如。时天帝释军坏退散,极生恐怖,乘车北驰,还归天宫。须弥山下,道迳丛林,林下有金翅鸟巢,多有金翅鸟子。尔时、帝释恐车马过践杀鸟子,告御者言 ∶可回车还,勿杀鸟子。御者白王∶阿修罗军後来逐人,若回还者,为彼所困。帝释告言∶宁当回还,为阿修罗杀,不以军众蹈杀众生於道。御者转乘南向,阿修罗军遥见帝释转乘而还,谓为战策,即还退走。众大恐怖,坏阵流散,归阿修罗宫」。佛告诸比丘∶「彼天帝释於三十三天为自在王,以慈心故,威力摧伏阿修罗军,亦常赞叹慈心功德。汝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当修慈心,亦应赞叹慈心功德」。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0(14); 一二二六(一二二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王舍城中,有一士夫,贫穷辛苦,而於(15)佛法僧受持禁戒,多闻广学,力行惠施,正见成就。彼身坏命终,得生天上。生三十三天,有三事胜 'P78' 於馀三十三天。何等为三?一者、天寿,二者、天色,三者、天名称。诸三十三天见是天子三事特胜──天寿、天色、天名称,胜馀诸天。见已,往诣天帝释所,作如是言∶「 尸迦当知!有一天子,始生此天,於先诸天,三事特胜──天寿、天色及天名称」。时天帝释告彼天子∶「诸仁者!我见此人,於王舍城作一士夫,贫穷辛苦,於如来法律得信向心,乃至正见成就。身坏命终,来生此天,於诸三十三天,三事特胜──天寿、天色及天名称」。时天帝释即说偈言∶ 「正信於如来,决定不倾动,受持真实戒,圣戒无厌者。於佛心清净,成就於正见,当知非贫苦,不空而自活。故於佛法僧,当生清净信,智慧力增明,思念佛正教」。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一(16); 一二二七(一二二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 崛山中。尔时、王舍城人普设大会,悉为请种种异道。有事遮罗迦外道者,作是念∶我今请遮罗迦外(17)道,天,先作福田。或有事外道出家者,有事尼乾子道者,有事老弟子者,有事火(18)弟子者,有事佛弟子僧者,咸作是念∶今当令佛面前僧先作福田。时天帝释作是念∶莫令王舍城诸人,舍佛面前僧而奉事馀道,求索福田。我当疾往,为王舍城人建立福田。即化作大婆罗门,仪容严整,乘白马车,诸年少婆罗门众,前後导从,持金斗!9  'P79' 盖,至王舍城,诣诸处处大众会中。诸王舍城一切士女,咸作是念∶但当观望此大婆罗门所奉事处,我当从彼而先供养,为良福田。时天帝释知王舍城一切士女心之所念,驾乘导从,径诣耆 崛山。至於门外,除去五饰,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善分别显示,一切法彼岸,悉度诸恐怖,故稽首瞿昙。诸人普设会,欲求大功德,各各设大施,常愿有馀果。愿为说福田,今斯施果成」。帝释大自在,天王之所问,於耆 崛山,大师为记说∶「诸人普设会,欲求大功德,各各设大施,常愿有馀果。今当说福田,施得大果处。正向者有四,四圣住於果,是名僧福田,明行定具足。僧福田增广,无量逾大海,调人师弟子,照明显正法,斯等善供养,施僧良福田。於僧良福田,佛说得大果,以僧离五盖,清净应赞叹。施彼最上田,少施收大利,是故诸人者,当施僧福田。增得胜妙法,明行定相应,供此珍宝僧。施主心欢喜,起於三种心,施衣服、饮食,离尘垢剑刺,超度诸恶趣,躬自行启请,自手平等与, 'P80' 自利亦利他,是施获大利。慈者如是施,净信心解脱,无罪安乐施,乘智往生彼」。 


  时天帝释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为佛作礼,即没不现。 


  尔时、王舍城诸人民,即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言∶「世尊!唯愿世尊与诸大众,受我供养」。尔时、世尊默然受请。是王舍城人民,知世尊默然受其请已,作礼而归。到诸大(19)会处,具饮食,布置床座,晨朝遣使,白佛∶「时到,唯愿知时」。尔时、世尊与诸大众,著衣持钵,至大会所,於大众前,敷座而坐。王舍城人知佛坐定,自行种种丰美饮食。食讫,洗钵,澡漱毕,还复本座,听佛说法。尔时、世尊为王舍城人种种说法,示教、照喜已,从座起而去。


   


 二二(20); 一二二八(一二二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 崛山中。广说如上说,差别者∶时天帝释说异偈而问佛言 ∶ 「今请问瞿昙,微密深妙慧,世尊之所体,无障碍知见」。 


  众人普设会偈,如上广说,乃至为王舍城诸设会者,说种种法,示教、照喜已,从座起去。 


  (须毗罗、仙人,灭嗔、月八日,病、并持一戒,鸟巢及婆梨, 'P81' 贫人及大祠)(21)。 


   
注【6…001】『相应部』(一一)「帝释相应」一经。『别译』四三经。 
注【6…002】「与」,原本作「时」,依宋本改。 
注【6…003】『相应部』(一一)「帝释相应」九·一0经。『别译』四四经。 
注【6…004】『相应部』(一一)「帝释相应」二一经。『别译』四五经。 
注【6…005】『增支部』「三集」三六·三七经。『别译』四六经。『增壹阿含经』(二四)「高幢品」六经前分。 
注【6…006】「善」,原本作「圣」,依宋本改。 
注【6…007】『相应部』(一一)「帝释相应」二三经。『别译』四七经。 
注【6…008】『相应部』(一一)「帝释相应」八经。『别译』五0经, 
注【6…009】『相应部』(一一)「帝释相应」七经。『别译』四八经。 
注【6…010】「自」,原本作「息」,依宋本改。「息」或「自心」之误。 
注【6…011】『杂阿含经』卷四0终。 
注【6…012】『相应部』(一一)「帝释相应」六经。『别译』四九经。 
注【6…013】『杂阿含经』卷四一(旧误编为卷四六)。 
注【6…014】『相应部』(一一)「帝释相应」一四经。『别译』五一经。 
注【6…015】「於」,原本作「住」,依宋本改。 'P82' 
注【6…016】『相应部』(一一)「帝释相应」一六经。『别译』五二经。 
注【6…017】「外」,原本缺,依宋本补。 
注【6…018】「火」,原作「大」,依宋本改。 
注【6…019】「大」,原作「人」,依宋本改。 
注【6…020】与上经同。 
注【6…021】摄颂见『别译』卷三(大正二·三九一中)。 'P83' 


   

二0 刹利相应(1)

 一(2); 一二二九(一二二六)

  (3)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至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闻世尊拘萨罗人间游行,至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闻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闻世尊自记说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人传者,得非虚妄过长说耶?为如说说,如法说,随顺法说耶?非是他人损同法者,於其问答生厌薄处耶」?佛告大王∶「彼如是说,是真谛说,非为虚妄。如说说,如法说,随顺法说,非是他人损同法者,於其问答生厌薄处。所以者何?大王!我今实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波斯匿王白佛言∶「虽复世尊作如是说,我犹故不信。所以者何?此间有诸宿重沙门、婆罗门,所谓富兰那迦叶,末迦利瞿舍梨子,删 耶毗罗胝子,阿耆多枳舍钦婆罗,迦罗拘陀迦 延,尼乾陀若提子;彼等不自说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得世尊幼小年少,出家未久,而便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告大王∶「有四种虽小而不可轻。何等为四?刹利王子年少幼小而不可轻,龙子年少幼小而不可轻,小火虽微而不可轻,比丘幼小而不可轻」。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刹利形相具,贵族发名称,虽复年幼稚,智者所不轻。 'P84' 此必居王位,顾念生怨害,是故难可轻,应生大恭敬。善求自护者,自护如护命,以平等自护,而等护於命。聚落及空处,见彼幼龙者,莫以小蛇故,而生轻慢想。杂色小龙形,亦应令安乐,轻蛇无士女,悉为毒所害。是故自护者,当如护己命,以斯善护已,而等护於彼。猛火之所食,虽小食无限,小烛亦能烧,足薪则弥广,从微渐进烧,尽聚落、域邑。是故自护者,当如护己命,以斯善护己,而等护於彼。盛火之所焚,百卉荡烧尽,灭已不盈缩,戒火还复生。若轻毁比丘,受持净戒火,烧身及子孙,众灾流百世,如烧多罗树,无有生长期。是故当自护,如自护己命,以斯善自护,而等护於彼。刹利形相具,幼龙及小火,比丘具净戒,不应起轻想。是故当自护,如自护己命,以斯善自护,而等护於彼」。 


  佛说此经已,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二(4); 一二三0(一二二七)
'P85'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有祖母,极所敬重,忽尔命终,出城 维。供养舍利毕,弊衣乱发,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大王!从何所来弊衣乱发」?波斯匿王白佛∶「世尊!我亡祖母,极所敬重,舍我命终,出於城外, 维供养毕,来诣世尊」。佛告大王∶「极爱重敬念祖亲耶」?波斯匿王白佛∶「世尊!极敬重爱恋。世尊!若国土所有象、马、七宝,乃至国位悉持与人,能救祖母命者,悉当与之。既不能救,生死长辞,悲恋忧苦,不自堪胜。曾闻世尊所说,一切众生、一切虫、一切神,生者皆死,无不穷尽,无有出生而不死者,今日乃知世尊善说」。佛言∶「大王!如是如是,一切众生、一切虫、一切神,生者辄死,终归穷尽,无有一生而不死者」。佛告大王∶「正使婆罗门大姓,刹利大姓,长者大姓,生者皆死,无不死者。正使刹利大王,灌顶居位,王四天下,得力自在,於诸敌国无不降伏,终归有极,无不死者。若复大王!生长寿天,王於天宫自在快乐,终亦归尽,无不死者。若复大王!罗汉比丘诸漏已尽,离诸重担,所作已作,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彼亦归尽,舍身涅盘。若复缘觉善调、善寂,尽此身命,终归涅盘。诸佛世尊十力具足,四无所畏,胜师子吼,终亦舍身取般涅盘。以如是比,大王!当知一切众生、一切虫、一切神,有生辄死,终归磨灭,无不死者」。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一切众生类,有命终归死,各随业所趣,善恶果自受。 'P86' 恶业堕地狱,为善上升天,修习胜妙道,漏尽般涅盘。如来及缘觉,佛声闻弟子,会当舍身命,何况俗凡夫」! 


  佛说此经已,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三(5); 一二三一(一二二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独一静处,禅思思惟,作是念∶云何为自念?云何为不自念?复作是念∶若有行身恶行,行口恶行,行意恶行者,当知斯等为不自念。若复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者,当知斯等则为自念。从禅觉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於静处独一思惟,作是念∶云何为自念?云何为不自念?复作是念∶若有行身恶行,行口恶行,行意恶行者,当知斯等为不自念。若复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