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309太平经 >

第60节

309太平经-第60节

小说: 309太平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方圓百里,上可將至天,終不脂消去災害。此文雖少,帝王能行,必俟明效矣。上古第
一神人、第二真人、第三仙人、第四道人,皆象天得真道意。眩目內視,以心內理,陰明反
洞於太陽,內獨得道要。猶火令明照內,不照外也,使長存而不亂。今學度世者,象古而來
內視,此之謂也。久久傳相生眩ノⅲ慈諈捚渌鶠椋瑐魇У酪猓荒軆日眨找娌焕怼9
天出拢耍筇煳睦恚侍煳淖远靡病9侍煳恼煲嗾坏匚恼匾嗾蝗宋恼艘
正;天地人俱正,萬物悉正。 

    人者,萬物之長也。人失職被傷,不以壽死,萬物亦隨之,天地亦爾。邪氣大作,病人
不絕天年。惟古今之行,各有次第,不相逾越。上皇神人之尊者,自名委氣之公,一名大神,
常在天君左側,主為理明堂文之書,使可分別,曲領大職。當為君通神仙,錄未生之人,各
有姓名,置年歲月及日時。當上升之期,使神往師化其身乃上之。各有姓名,置年歲月及日
時,至時當上升之期,使神往師化其身乃上之。隨其智慧高下,各各使不忘部署分別,各令
可知,使自狀其能,卻乃任之。奏上,出言曰,大神為上主領群神,各有所部,宜服明之,
勿使有疑。令壽命長籍,宜當諦之。拢饔行模艘园兹账猩Q}而以簿書籌算相明,可
在計曹,主領錢數珍寶之物。諸上計之者,悉先時告白,並計曹者,正謂奏司農,當大月三
十日,小月二十九日,集上大神明堂,勿失期,如天君教,皆不得失平旦三刻之間也。明堂
大神上承五刻集奏,如天君舊令從事。大神受君之敕,部下司農,司農受敕,使下所部州郡
國。言所部領所主,當上簿入司農委輸者,各以所出送書到。如懈惰不時送者,司農輒上明
堂大神,上白天君,出教下司農,令郡國催促,不失後書。置時日漏刻相授,各有分別,勿
有所亂,皆令同文,各有所副文。
    天上自無水旱之災,不得有增減之文。轉輪當至,勿稽留因緣,恐獨受取,覺知者有主,
天上知聞,罪輒不赦。各慎其職,各明其事。天君皆預知,不言音,宜詳所問,不用此言,
水旱無常,災害並生,人民疾病,死生無數,不用天君教令致也。天君教出告大神,卿相中
二千石文書,群僚在職之神,務盡其忠,務盡其行,上稱天君之心。天君與諸師化之,當得
升度者就而正。各使成神光景,隨其尊卑所化之神,皆隨有職位次第官屬。天君敕大神常化
成之。人各自度量,志意日高,貪慕上升。其化生光耀,日中所見,洞徹正神,相隨浮游八
表。觀天所施為,知其動搖,各從其宜。時且竭見,自有常日。當以月初建,大神小神,自
相差次,銓次尊卑。朝大臣不過平旦朝會,群神各明部署,案行無期,務明其文書,督責有
職之人,先坐其事,當如天君教令。有所白,輒開明堂,乃得所言。各有所明,各有所帶,
不得無有功效。天君敕大神,群僚集會,各正其儀,勿使有過,差以法令,各察所部。天上
覺知,其過不除。各慎所職,無為諸神所得短。
    天君敕大神曰:郡國之中,有拢侵疽猓D钬澤g,願與生神同行,與天合思。欲
布恩於人,思惟生成,助天理生,助地養形。慕仁善化,上其姓名於大神,使曹有文辭,數
上功,有信可任。曹白其意,天君當自有數,眾神所舉各令保。是郡國選擇,務取尤善。天
君敕明堂,諸當為天君理眾職,務平其心。各行天上所部,使有分理,皆盡忠眨ㄟ_所知,
務成其功,務理其所。各譽篤達,宜進所思,音聲所通,其意雖有心言,天君預聞其語,當
何耄П味槐M忠铡
    問曰:“今欲更明拢t仁之法而悉絕邪文,何更能明之哉?”“天病此邪偽文,使除之,
取明天之道。夫古今拢酥模岳硖斓兀蚵}人之文明,則天道大理矣。夫皇天所怒而
不悅,故有戰鬥,水旱災害不絕。王者愁苦,皆曰拢宋纳詠y而不明,故天道雲亂而難理也。
拢宋膩y,天道亦亂;拢宋膹U而不用,天道亦廢而不用。”
    問曰:古者無文,天道不亂。時天券文未出,上皇神人理上祖考,本與皇天分體,久久
去天道遠,喪亂,不復知天意。故天出券,使拢藭鴰煾抵}人不竟久留也。故記而置之,
以遺後生。故太平氣至,天道當理矣。
    問曰:“今欲使理氣事而長生,豈可得聞不?”“然,詳念吾之言,皇天自有常法,為
人君上者,當象天而行,乃以道德仁為行三統。君上樂欲無事者,朝常念道,晝常念德,暮
常念仁,既無一事矣。”“願聞朝何故念道,晝何故念德,暮何故念仁?”“然,天道可順,
不可逆也。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今願聞其要意。”“然,天有四時三部,朝主生,晝
主養,暮主施。故枺仙髂橡B,西北施。故人象天為行,以枺戏N而生之,西南養而長
之,仲秋已往,夏內居嫁娶而施傳類,此皇天自然教令也。故人民嘿自隨之,理能常象此者,
即得天意矣;不能象此,名為逆天教令,故多傷也。傷少則春物傷,傷丁壯則夏物傷,傷老
好秋物傷,傷懷妊即冬物傷,此自然之法也。古者拢酰K寄钐斓蓝校桓沂с彿忠印!
    問曰:“欲得與地長厚,可得聞乎?”“然,常順天所為者,長與天厚;輕逆之者,長
與天為怨。故古拢踔碚撸辉怀I怀pB,三曰常施。為行如是,謹以承仰天道不
理之名。四曰刑之而不理,五曰殺,是其極也。以此分別,第一之君純生,第二之君純養,
第三之君純施,第四之君純刑,第五之君純殺。生者延年國昌,養者增算,施者無過,刑者
有病,殺者暴窮。古者拢酰锰旖鳎桓彝秊橐病9耪呗}王得六甲王相微氣之日,不怒
不言惡事。至此之日,故言善事,飲食作樂,以止災去凶邪也。故王氣常欲見尊敬。故上古
度世之人,拢踔眄槾耍实门P理而思,訖無一事。春枺祝哪鲜祝镂魇祝笔祝
四季首其角。君臣人民俱知其法,天下邪氣悉消。天上格法,常以王日下取庫兵,埋之地下。
以休廢之日乃致之,故盜俨慌d,兵革息矣。”
    問曰:“天獨怒而不應和人,寧可知否?”“然,天理乃以氣為語言,見於四時。春角
氣不知,肝茫粍樱禽缓停逡舨粦思刺觳粣偂2徽Z言也。古者拢跻姶耍此嘉
得失之理以反之。然王氣所居,乃得仁助其理也。此二氣共生成於此也。乃反休廢兇氣至,
來助其理,此乃三氣。小人之氣反見於是,無統天位,故象小人。天見照,見其類,令賢拢
策之而思之,當索幽耄У廊恕⒌氯恕⑷嗜艘苑磸推錃猓⑾鄳印9释跽叨R天道,以民臣為
股肱;為禦不良,則亂其道矣。古者拢藢⒍R天道,索道德仁賢明共禦之,乃居安也。故道
人屬天,德人屬地,仁人屬中和。故三統不和,三賢理之。故太平氣至,萬物皆理矣。”
    問曰:“萬民何以盡為仁哉?”“然,天道乃生德,德乃生仁。今君乃以道人為師,敢
法於道。君乃法道,其臣德矣。民乃取法於臣,臣德則民仁矣。令下象上法,上法天也。轉
而相生,民安得不盡仁哉?古者拢跻源蟮廊藶閹熣撸擞铝饕病I暇秊檎缣欤芯
為政如地,下君為政如人。如天者,不失天意,父事天道也。如地者,不失地意,母事地道
也。如人者,不失人意,思樂得中和之道。拢艘娙f物盡生,知其理真道也;見物盡養,知
其真德也;見萬物盡成,知其真仁也。夫理真道者,但有生心;理真德者,但有養心;理仁
者,但有施心。非此三統道德仁,非謂太平之君矣。天上之士乃生天,上受委氣無形而生。
知天上之士,何所不知,何所不明,何所不見,自然元氣,同職共行。天上之士,常在無極
之殿,與天同理文書。上下不失其事,乃知可生之物;眩碌匦危沟贸删停f物皆被榮。
天上之士,天之所尊敬,諸神所仰,如帝王太子,敢有不敬者乎?天君者則委氣,故名天君,
尊無上;所敕所教,何有不從令者乎?”
    問曰:夫太平之君道盛,其德乃次天也。得書獨行,化流天下,乃可無不平也。夫大神
不過天與地,大明不過日與月,尚皆兩半共成一。夫天地各出半力,並心同欲和合,乃能發
生萬物。晝夜各半力,乃成一日。春夏秋冬各出半力而成一歲。月始生於西,長而枺兄
十五日名為陽,過十五日消,名為陰。各出半力,乃成一月也。男女各出半力,同志和合,
乃成一家。天地之道,乃一陰一陽,各出半力,合為一,乃後共成一。故君與臣合心並力,
各出半力,區區思同,乃成太平之理。
    問曰:時人文雖多,乃自言物畢備者,災害盜俪S杏嘁病65贸羁啵洞诵兹找詾
憂,吏民共救之,不能救也。絕者眩穑裎峥梢蚤L補其不足,而使無眩秊囊病墓盘烊
出已來,凡賢拢臅敢嘤型撸援愐病9侍烀鼛熓钩觯椎拢裁癯迹獗凰谋恚
遠邇回應,恩及草木。是其用心意開也,其書皆異也。
    問曰:古今要道,皆言守一,可長存而不老。人知守一,名為無極之道。人有一身,與
精神常合併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即吉,去則凶。無精神則死,有精神則生。
常合即為一,可以長存也。常患精神離散,不聚於身中,反令使隨人念而撸幸病9事}人教
其守一,言當守一身也。念而不休,精神自來,莫不相應,百病自除,此即長生久視之符也。
陽者守一,陰者守二,故名殺也。故晝為陽,人魂常並居;冥為陰,魂神爭行為夢,想失其
形,分為兩,至於死亡。精神悉失,而形獨在。守一者,真真合為一也。人生精神,悉皆具
足,而守之不散,乃至度世;為良民父母,見太平之君,神臁鶒垡印

              佚文:《三洞珠囊》卷四《絕粒品》引《太平經》第一百四十五雲,問曰:
“上中下得道度世者,何食之乎?”答曰:“上第一者食風氣,第二者食藥味,第三者少食,
裁通其腸胃。”又雲:“天之遠而無方,不食風氣,安能疾行,周流天之道哉?又當與神吏
通功,共為朋,故食風氣也。其次當與地精並力,和五土,高下山川,緣山入水,與地更相
通,共食功,不可食穀,故飲水而行也。次節食為道,未成固象,凡人裁小別耳。故少食以
通腸,亦其成道之人。”
        §          〖JZ〗太平經卷一百五十四至一百七十(癸部不分卷)
    一曰神道書,二曰核事文,三曰去浮華記,都曰大順之道。太者,大也;大者,天也;
天能覆育萬物,其功最大。平者,地也,地平,然能養育萬物。經者,常也;天以日月五星
為經,地以帲^山川為經。天地失常道,即萬物悉受災。帝王上法皇天,下法後地,中法經
諱,星辰帲^,育養萬物。故曰大順之道。
    神人真人拢速t人自占可行是與非法
    古者神人自占是非,得與不得,其事立可觀也。不但暗昧,昭然清白。神道至眾,染習
身神,正心意,得無藏匿。善者出,惡者伏,即自知吉凶之法,如照鏡之式也。于此之時,
賢明自安,時不再來,物不重應。乃得獨盛,洽遠方,故事見,其應見,慎無拒逆,撰以為
寶器,可謂得天地之心意矣。其事時矣,事皆職矣,神道來矣,賢者忠樱说揭樱罢
不來矣,清明見矣,四方悅矣,幽人耄砍鲆樱锰煨囊樱弥涡g矣,邪不發矣,自然達矣,
真人來輔矣,天下善應矣,各以其事來矣,去懀鼇y矣。此應出腹中,發於胸心,乃若雷電之
應證也。夫瑞慶反從胸中來,隨念往來,須臾之間,周流天下。心中所欲,感動皇天,陰陽
為移,言語至崭刑欤艘病D钫吣苤抡嗄苤滦埃詮闹疽馍印J鼓軇犹斓兀完
陽,合萬物,入能度身,出能成名,賢不肖皆由斯生。故賢者善禦,萬不失一也。
    “人腹中有過,反面赤,何也?”“心者,五藏之主;主即王也,王主執正,有過乃白
於天也。”“驚即面青,何也?”“肝者主人,人者憂也,反駭肝膽為發怒,故上出青也。
諸神皆有可主,以萬物相應。故令人常自謹良,而順天地,而災不得眩鹨病!
    外學多,內學少,外事日興,內事日衰,故人多病,故多浮華。浮者,表也。華者,末
也。夫天道遠入邪中,不能自還。所謂神道書者,精一不離,實守本根,與陰陽合,與神明
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