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105摄大乘论抄 >

第1节

105摄大乘论抄-第1节

小说: 105摄大乘论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攝大乘論抄

  




    乃是大乘之副軸。建正法之勝幢。破異部於當時。□邪正於末代轉梵輪於像季。續千載之餘風。致令羊鹿之輪息瘢酢踔喐_論其興也。乃於佛涅槃後千一百餘年。但以去拢龝r□□法襄未。群邪映路僻執交途。遂令唯識之理潛耄Р煌ār有四□菩薩出現於世。號曰阿僧伽。此云無著。亦名無礙。其人內潛□□□法性之際。外應群機而助興法雨。集二王之勝相。錄三性之法印。欲□生及□情於唯識悟非安之實諦。遂依傍大宗制造斯論矣。然菩薩次弟婆藪槃豆。此曰天親。其人如理之智內融。如量之解秀發。□□□嗟本論辭義淵玄恐後代眾生抱迷不悟。遂即披尋決定要制造釋論以解本文。於是破二乘以歸一戴。摧異見已同會一心。唯識之道遂爾再通。無性之理於茲重顯也。
    第二次明藏攝分齊者。然顯理□□□乃有塵沙。今且據要而論。對所詮三故教則為三。約所為二故教則為二。言其三者。一曰修多羅。此云綖亦名經。以綖能貫花。經能持緯義用相似。但以此方重於經名不貴綖稱。是以翻譯家逐其所重故。廢綖名存於經目。譬拢搜越棠茇灤┓ㄏ嗍共徊钍АA罘ň米∨c經綖相似。從譬立名。即詮定教也。者毘那耶。此云滅。以身口意惡□燒行者義同火然。戒能滅之故稱滅。此從功能彰目。教從所詮亦名為滅。即詮戒行教也。三者阿毘達磨。此云無比法亦云對法。欲破煩惱□分別法相。無分別慧最為殊勝。更無有法能比此者故曰無比法。此從無他得名。教從所詮亦名無比法。此即詮慧教。若名對法者。即阿毘是能對智。達磨是所對法。即從境用立名。此後二藏皆從所詮得名也。問。若然者。何故下釋論云。為說三種修學別立修多羅。為成依戒依心學故立毘那耶。以此文驗。應修多羅詮三行。毘那耶詮二行也。答。有二義。一相成門。以三學行互相助成。能詮之教亦有兼正。此文即是兼詮助□故云說三。成二宗意為成詮定戒也。為別本末故阿毘達磨不論□□理。理實通有也。二剋性門。修多羅中雖說戒慧。自屬毘那耶阿毘達磨。阿毘達磨中雖說心戒。自屬餘二藏亦爾。毘婆沙中亦作此二釋也。此論即是阿毘達磨藏攝。對所為機二者。以根有利鈍之殊。於法則有溕钪悺!趼暵勨g根約分別性立於三藏。為成聲聞行法故。判為聲聞藏。由聲聞所立十一種色。十四不相應四十七心心法。及三無為。此七十五法悉是事法故屬分別性也。對菩薩利根通約分別依他真實性立於三藏。為成菩薩行法故。判為菩薩藏。問。經云。為諸緣覺說因緣觀法。即緣覺亦有教。何故不立藏。答。依普曜經。三乘教即立三藏。今依此論及地持論。所以不立緣覺藏者。以似佛為說因緣觀者。即是似聞他音而得悟道。與聲聞同並判入聲聞藏攝。唯據上達利根人出在無佛法時無教可聞。宜以思修力故自悟因緣而得道果。即有行故得立乘。無教可聞故不立藏也。聲聞藏內有二。一立性教門。以其人於和合陰內解無神我。於陰等別法計有定性。如說色色自性。心心自性執。三世一切法皆有定性。以未達法空故也。二破性教門。此人機根稍利。亦解無神我。知陰等別法緣集故有本無自性。此即分達法空也。此二人觀解雖相有溕睢M坡勊舳蛐」省?倢λ鶠榕袨槁暵劜匾病F兴_藏內有二。一是顯示教。此遣分別性內所有諸法。如經說色空乃至涅槃畢竟體空。此即無相大乘亦名顯示教門。二就依他真實說如實因緣如如真實無垢等法。此即緣起大乘自性住乘亦名祕密教門。此二所詮雖相有溕睢M瑸槠兴_利根進成大行而悟大果故。總判為菩薩藏。此論二教中通二教。若說三無性空等即顯教。若說初相等即是祕密攝也。
    第三次明教下所詮宗旨者。准下文意宗旨有二。一約二諦。二約佛性。言二諦者。若論世諦即以唯識為所詮宗旨。若說真諦即以二無我真如為所詮宗旨。故下釋云。一切法以識為相。以真如為體故。又云。知塵無所有是通達真。知唯有識是通達俗也。二約性者。論拢伺d教意。正欲顯理成行行成得果故。初二勝相即自性住佛性。於中初勝相。若論心功能即是如實因緣。若據實是心真如。故下釋云。此即此阿黎耶識界以解為性。此界有五義等也。亦名不空如來藏。地經亦明緣阿黎耶識作第一義諦觀即心真如也。何者。是染染依止觀。此明心功能與十二因緣染法為依止。即如實因緣也。第二勝相中。若就相即是三性是前因緣所生果。若據實三性本不有即無三性名空真如亦名空如來藏。故下論云。如取不有故三性成無性也。此空不空二種真如法相所攝。二實體無二故。初二勝相名自性住佛性也。其間六勝相名引出佛性。由行成治障顯出自性住理故名引出也。後二勝相名至得果佛性。由得至果位遂前自性住因引出因故名至得果也。拢伺d教意為成此三故。以三種佛性為所詮宗旨也。故下文言。若欲釋佛體及因果。其數如此故說次第。故知十勝相是三種佛性也。論能詮教體。即執性宗有二所以。音聲性色法為體。故彼論云。佛語語情故。二依經本即以名味等不相應法為體。破性宗以二念已去相續似聲為體。即法入攝意識知。大乘宗以似音聲性色識為體故。論音聲所詮名句味也。
    第四次釋論之睿俊K詳z者。汎論攝義有四種。一以文攝文。如以攝大乘論四字為本即攝一部文教皆盡故。下文言。又部當類相攝故名藏也。二以義攝義。如以依止相為本攝一切義皆盡故。下文言。此依止是應知等九義所依藏故言所攝也。三以義攝文。一切文教皆依義施設故。故下論明。由證真如理能攝文及義故名持也。四以文攝義。即此攝大乘論文是也。論文雖簡略。總攝諸部大乘所詮之義。為十種勝相聚。此文下此即以文攝義故名攝也。言大者有三種。一體大。即目前空不空二種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也。二相大。即真如體上具恒沙無漏性功德差別故。名相舉一一德皆遍滿法界故常故。故名大也。三用大。即此真如在因有任持染淨內熏等用。至果有起應化二身無住處涅槃等用。舉一一用皆遍法界故常故。所以名大。雖情見有廢興。用恒常也。乘者有三種。一理乘。即初二勝相自性住佛性。二行乘。即中六勝相引出佛性。三果乘。即後二勝相至德果佛性。故下釋論明。乘有三義。一性。二隨。三德也。三世諸佛菩薩依乘。此法別如來地故名乘也。論者有四種。一難論。如中百等。二集義論。如毘曇成實地持等。三釋宗論。如法華論往生論等。四釋文論。如智度十地論等。此之四種通名論者。皆假為賓主問答往伏論量道理故名論也。依止者此阿黎識。是一切諸法所依止也。諸依止中此識最勝故名勝相。於此相內有於四品故名中。眾名者依止乃食。眾名在初故名第一也。
    三寶不同有其三種。一者同相。即佛性之理分為三也。即性理覺照義是佛。軌則義是法。同性宣和是僧義。雖有三義而體是一不異故名同相。二別相三寶者。一名寶佛。法身用真常五陰為體。報身修成五陰為體。化身即以化用五陰為體。理教行果等名法。菩薩聲僧等為僧也。三住持三寶。即取佛形像等為佛。紙素等文字為法。阿難迦葉等及凡夫比丘以為僧體。若阿難迦葉等形像等僧及佛法并用四塵為體。若取凡夫僧以有漏五陰為體。
    三藏義二門分別。修多羅此云綖。以能連持諸法相故。毘那耶名滅。滅身口業非故。此二並從義用受名。阿毘達磨者有二。一云無比法。即從相形勝義為名。二名對治法。以所觀之法所得之法是所對。智為能對。此即從心境合目通名。藏者從義立名。二明體者。三藏同以音聲色識為體。
    二藏義二門分別。一名。一者菩薩。二聲聞。教上根之徒行二利之行教名菩薩藏。為下根之人行自利行自利教名聲聞。二明體。雖就人立二不同。論體同前三藏。
  立藏九因。因名所以之義有三對三。一就障分三。初愛分障。唯是修式。二業障。即身口意三不善。即苦樂二邊因之而起。三自見取障。即以諸見為通首取迷理十使也。二體。初後二體以意為性。中間一種通三業為體。第二三者。具詮三學說修多羅。本末通詮故。又修多是教。三學三門並依教生故作是說。毘那耶成二。以依戒生定故作是說。阿毘達唯慧。以是未知但言慧也。第三三者法義。宣說法義因果是修多羅。以此藏宣說語言故。成就法義毘那耶。由於持犯無疑所以故成因果法義也。法義勝智由阿毘達磨。以此藏生智勝故能了法義也。無悔義十法二門分別。一持戒。二無悔。三心安。四得殻АN鍐栤ⅰA鶚贰F叨ā0艘娙鐚崱>艆掚x。十解脫。二體性者。是中前六中。初一是持戒為因。後五是戒果。同是戒學攝。並是定因。第七是定果。即慧因。第八是慧果。第九是慧用。第十是三學所問果。若就三業出體。初一通三業。中八唯以心為體。後一以無為為體。若三學。前六是戒。中一是定。次二是慧。後一是前三所得果無為也。
    三藏通用五義三分別門。一名。二體。三住地。一名者。謂熏·覺·寂·通·解脫。熏者由聞思習之不已熏識成種。即從譬為名。覺者由修慧力故能覺察真理故名覺。寂者遠離能所之執名寂。通者若有能所之執即不通。由無能所故平等故通也。解脫者若不通真理可不解脫。由達理故得解脫也。後四並修慧勝用之美立名。二體者。熏之一種用聞思為性。中三用修慧為體。後之一種用無為為體。三位者。若通一一位皆有此五義。若別而言之。熏在地前。覺在初地。寂在二地至七地。通在八地至十地解脫在佛地。
    別用四義。修多羅四義二門分別名體。名者。一依。處人用為教所依故。二相。謂真俗等相日相形彼此等。三法。即諸法自性故名法也。四義。即義用之義故名義也。二體者。依體即以色以及後智勝用之德為體。相者用一切諸法真俗為性。法者用陰等諸法以之為體也。義者即用教法為性。由依此法能生道滅戒故。
    五陰義二門分別。一陰名。二體。一名有通名別名。五陰者。五是數。陰者積聚。以解陰即從數義為名。別者謂色受想行識。形礙以解色。領迹悦魇堋H∠嘞嗍窍搿P惺瞧鹱鳛榱x。識了別是識。並義果受稱也。二體。色陰以色識為性。中三陰以隨用以心法為性。行中亦可不是心身口業等。識陰通取六七八等為識陰體。
    十八界二門分別。一名。二體。名者。分前色作五根五塵及無作色。用前三陰作法界。用前識陰作界即六識界。六塵謂色聲香味等。六根謂明眼界耳鼻舌界身界意界。六識名同根。二體。同陰不須分別。
    十二入名體。謂六塵此十法是識入處名入處名入。從義為名也。體者與陰不異也。但約義為入也。
    四諦義二門分別。一名。二體。通名諦即實故。故名諦。名者。謂苦集滅道。苦者逼迫為義。集者招感為義。此二過義受名。滅者能滅三毒火故名滅。道者能生為義。此二從功用為名。二體者有二。一就相。出體相。即用苦無常等理為苦。因等理為集。道如等理為道。滅正等理為滅。此就相出。二就實。若大乘即一味真如為苦實。乃至為道體實。即經云。有實即無作四諦也。
    次明定義二門分別。一名。二體。名者。謂初禪地二禪地三禪地四禪地。禪者名思惟修亦名功德叢林。二體。四禪有十八支。即已之為體。禪支有十八。初禪有五。覺觀為治。殻窞槔妗R恍臑槎w。二禪有四支。內淨喜樂一心。內淨是治。中二是利益。後一心是定體。三禪有五支。行捨淨念安慧。捨念慧是治。樂是利益。一心是體。樂一心。四禪有四支。捨念不苦不樂一心捨念是治。不苦不樂是利益。一心是定體。二體者。以九法為。謂覺觀受猗定行捨念慧。受分為四。猗分二。即初二禪中樂行捨及念各分為二。定分四。餘四不分。
    四無色義名體。名者。一空處。二識處。三無所有處。並從方便行相立名。四於方便中作空識等解而修故。四非想非處。從相形過義立名。形下名無想。就實猶有細想是過也。二體者。以四陰心為體。但上下別不立支者。以是苦道故。樂道者立支。苦道不立支。四禪邊亦爾。
    十一切入義名體。名者。地水火風青黃赤白空處識。此等十法各遍一切無有間故名遍。入為識緣故名入。通名即從數及義為名也。別名即從境為名也。二體者。小乘中前八以無會善根為性。眷屬四陰五陰也。空識以四陰為體。大乘同以唯識無塵智為體。或以意言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