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学处+太虚大师-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居士于受持此戒斋之日,关闭恶趣,开人天贤圣之道。然亦有谓此八条戒,虽同沙弥前九戒,条数亦唯八而非九,即合第六与第七而成“第六不涂饰香鬘歌舞观听”,其第八为第七,第九为第八。复有以前之第八为第六,以第六第七合为第七者。此八戒斋,如其所好,于每月中逢六逢十、严持此戒,故亦称六斋日十斋日。
这八关戒斋,是五戒与十戒之间,在戒律的精神上说,是从在家到出家的桥梁。五戒中关于淫戒唯禁邪淫,此则一日一夜间严持清净梵行与出家的不淫戒同。
复次如上四众或九众,在依法修学上说,是有大乘和小乘的区别,在当时佛的说法和现在所流传的经律论三藏,都划分着小乘三藏和大乘三藏,故传持这两系学说和修持的人也就有小乘学者和大乘学者,若现在南印度的锡兰暹罗一带,还是纯粹保持了小乘佛教依律住持的精神,若我们中国佛教,虽也流传小乘佛教,但是偏重于大乘的学习和修持。小乘修持的目的是在证声闻菩提,大乘的目的是在佛果菩提;声闻的人但求自了证入涅槃。大乘的人自了了他,共证真常。小乘如坐单轮车,大乘如火车轮船大众可共坐。小乘缺乏悲愿,大乘悲愿特深;换言之,大乘与小乘的不同,是在看发菩提心与不肯发菩提心耳。
佛教徒众,依法修持,不肯发菩提心,唯求自了,即自封于小乘境内;肯发菩提心,便进入于大乘之域。今菩萨学处正是倡导大乘之学,以发菩提心为根本的精神,故在正信皈依时,便要发菩提心,便成为在家菩萨,受持五戒十善,便为菩萨优婆众,沙弥比丘,若发菩提心,受菩萨戒,即得称为菩萨沙弥菩萨比丘。不肯发菩提心,不论四众七众如何修持,仅行止于小乘路上,故大乘菩萨学处,以发菩提心为最切要。现在要讲——
四、发心正行
甲、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即是精神向上的要求,以凡夫心成功佛果的心,在心理上说,是一种欲,是一种希望;持续这种欲,希望其目的完成,是需要强力的精神加以推动与保护。四弘誓愿即是推动这菩提心,四他胜处法即是保护这菩提心。
发菩提心,即四弘愿中第四句“佛道无上誓愿成”,道即菩提,佛道即佛果菩提,更无可比的最高最上佛果菩提,今于信仰的凡夫心中发大誓愿誓必成就,这便是发菩提心,这是强有力精神向上的欲,向上的希望。但推动这种向上欲心希望心期其必达,还须其他的三愿来互相推动以辅助之。成佛,是以说法度众生为目标,不度众生,根本不能成佛,故首发“众生无边誓愿度”的第一悲愿。成佛,是不唯断个己的烦恼,度众生也便是令无边众生断尽烦恼,个己的烦恼易断,如声闻涅槃便是断了个己烦恼为已足而寂止于涅槃境中,但为教化众生从众生分上反映于个己心的烦恼无量无边,真实菩萨以众生心为心,唯有断尽众生烦恼,个己烦恼方毕竟寂然,于是发“烦恼无尽誓愿断”的第二悲愿,要成佛,要度众生,要断烦恼,绝不是盲目的冲动,是个己须有智慧,有智慧才能说法教化众生,有智慧才能令自若他断除烦恼;智慧是怎样生长?是在学习的精神。故佛说“三世诸佛皆在学地中来”,不肯学习,便永远愚痴,如何有成佛的分?有度生断惑的能力?学习分两部分,一是个己精神上的修养,一是向事物大众中磨练个己的能力,实际是整体精神的两面。这向内外学习的法门是很多很多,众生的病是无量无边,佛说治病的法药也有无量无边,要成佛度众生须遍学一切法门,故有第三句“法门无量誓愿学”的悲愿。
古人也有解释为菩萨依四谛发四弘誓愿,见众生苦的苦谛,发“众生无边誓愿度”;见烦恼重重的集谛,发“烦恼无尽誓愿断”;见应修法门的道谛,发“法门无量誓愿学”;见涅槃真理的灭谛,发“佛道无上誓愿成”。
凡是发菩提心的菩萨,必发四弘誓愿,所以叫做通愿;此外更有别愿,如阿弥陀佛因中的四十八愿,药师如来的十二大愿,释迦牟尼的誓于五浊恶世成佛的大愿等,这是叫做别愿。无论通愿别愿,都是加强推动这菩提心,期其必得成就佛果菩提的一贯精神。
复次菩萨发菩提心发四弘誓愿已,须以不犯四他胜处法来保护菩提心。这四他胜处法,是菩萨戒中最重要根本戒律,虽然如上所举五戒亦为菩萨基本戒条,是大小乘学者应共受持,所以称曰共解脱戒,这四他胜处法,是为菩萨特种戒条,故名别解脱戒,这四条戒说在瑜伽师地论戒品中。
所谓“他胜处法”,是指菩萨行者于自己应修持善法无力,反为他恶法所胜兴起恶行,以恶法胜过善法,坏菩萨行,损菩提心,故曰他胜处法。在别的菩萨戒经称波罗夷,旧译曰断,即断善根,玄奘三藏法师译曰他胜,亦即善根为他恶法所断之意。
菩萨行者,失利人心,不肯于人有利而损自己的利益,唯贪图个己利益不惜去害人,赞叹自己毁谤他人,甘做家庭社会国家人类的罪人,这是自赞毁他第一他胜处法。
菩萨行者,失大悲心,于己现有资财,见有贫苦无靠的人来求,性悭财故,不起哀怜而行惠施;或于己具有善法知识,见有求法的人来请教,性悭法故不肯教导,这是见苦不救第二他胜处法。
菩萨行者,失大慈心,瞋恚现前,损恼他人,人来悔谢不肯接受,怨恨不舍,这是瞋不受悔第三他胜处法。
菩萨行者,失智慧心,谤大乘法,以邪知见,建立似法诱惑他人,这是似法愚人的第四他胜处法。
菩萨犯了四他胜法之一种,便是失菩提心,失去菩萨的资格,故为保全菩萨的资格,保护菩提心,若于上四他胜处法住戒律仪随时守持不犯,于是则能“增长摄受菩萨广大资粮”。
上来所讲的,由两种皈依建立正信;次讲在家出家三乘共戒;次讲发大乘菩提心立弘誓愿不犯他胜法以推动长养保护菩提心,是渐次转深转胜。但在戒律的行为仍处在止恶不作,尚处于消极保守状态;四弘誓愿,虽似乎展开广大的愿心,然不去实际履践,也仅是一种愿心而已。故今更进一步以明实践其愿心而见之于行事,以达成真实菩萨之任务。这便是——
乙、学修六度
在瑜伽师地论中,论及观察菩萨种性时,即观察其人能否实践菩萨道以断定其菩萨善根之有无:菩萨道,即实践六度行是。如有类人生来赋有悲心,今闻大众佛法扩充之引发之以行六度,即成菩萨,亦有悲心薄弱,今闻大乘佛法,学习菩萨道修六度行,亦成菩萨;更有类人悲心本无,今闻大乘佛法,慕菩萨行愿,开始虽觉勉强,但久久亦能安其所行,也成菩萨。生有悲心者为上根,以宿已习学,今更加功用行;悲心薄弱者为中根,以奋志坚毅,勤策自励以赴;无有悲心者为下根,以胜缘现前起惭愧心,强以成之;其为菩萨行则一。故弘愿如海,须有实行大山以填之,六度行山,填实愿海,佛果菩提方能圆满;否则,愿便成虚,是假的菩萨,非真菩萨。菩萨之道,是在实行六度。
一曰布施度:布施是多方面的。有高度的布施,如施头目脑髓身命的曰内施;施田园家园财产的曰外施,内外兼施的,曰一切施。更有说:惠舍生活资财不使人缺乏的曰财施;以世间学问乐育人群乃至以佛教善法化导大众的曰法施;世上发生一种威胁人的生命或自由时,以种种方法使其消灭,保障一切令离怖畏的曰无畏施。故布施方面极为广泛,且有常人能力所不及所不易行的。要在已发菩提心的菩萨实践行布施时,随己力能行到如何为如何,初毋须期心高远,磨练久久,自然即难成易,古今来多少贤哲舍身成仁,立法保民,亦经由长时煅练中得来,非一朝一夕所能致。故布施不是仅指拿点金钱救济人的叫布施。其原则凡能牺牲自己利益人群的都是布施。
二曰持戒度:大乘菩萨戒,不专是消极的禁止行恶,而是积极的努力行善,故“尸罗”的意义是含有止息恶法实施行善法的。举例如说三聚净戒:曰摄律仪戒,偏说禁制恶行,是严制消极方面的行为;曰摄善法戒,广说励修善行,是扩充积极方面的行为;曰饶益有情戒,凡有利益人群无不兴崇,更展开从事实际的工作,非口惠而重在实践。总之菩萨戒之原则在戒除恶行保持善行,以一颗向上的精神力使群众亦趋净化,增长不退。其策励恶止善行的精神,可见之于三十七道品中正四勤行。
三曰忍辱度:菩萨修行,基于四弘誓愿之基点,故抱定宗旨实行善事,但在这众生界中,尤其是像我们这个五浊恶世的时期中,你要做一个善人行一种善事,便有许多违逆的环境来阻碍来破坏;唯菩萨以尽其在我之精神,以忍辱心修忍辱行以赴之。如菩萨于人中立志高洁实修净化人间的德行,照理应受人赞誉,但邪见之徒,必力加歪曲事实,毁谤侮辱。正见菩萨,遇到这种境缘时,悲悯其无知,以容忍态度处之,绝不于小事小行上计较,以牙还牙逞愤。真佛法中人,是以负担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之誓愿。不唯容忍侮辱,且以德报怨不舍离彼等而使受化,故忍辱决非是卑怯无力的含垢忍怨,是一种极大的力量来忍受一切。真能行忍,是出于智力的行为,大度的容忍,是根据缘生性空的智力,等运同体的悲力。
四曰精进度:精进向被人视为勤劳的意思。但勤劳固是美德,倘用之不当,适成济恶的饰词,如勤劳专为自我打算或甚至专为害人,则勤劳变成恶行。菩萨的勤劳是在一个精字。精即精纯无杂,轻之于举手投足之劳,重之于负担国家重任,不容许有个私心打算,都在精纯无杂中排除懒惰放逸的恶法,勤劳实践其五波罗密之行。故精进度,统指于其他五度行门上的不休息的精神,倘于一度松懈,即是荒废了菩萨所应行之行。菩萨行之难行,能克服许多难关的,便是这个精进。没有这种精进精神的人,纵使一时发心修大乘行,稍遇逆境的打击便灰心下来。我们平常说一个人对于他的事业成功,是经过百折不挠的奋斗到底的精神的成果,这个宝贵的精神,扩大开来即精进度。
五曰禅定度:禅是印度语“禅那”的简称呼,义为“静虑”,与“三摩地”的“定”义相通,故合称“禅定”,在佛学的术语上叫做“梵华兼称”。静定的功夫,是健康精神的大补品,平常人精神不健全,处置事情容易颠倒,这是没有静定工夫之故。禅定的原义,是在学习菩萨道的人,应须将自己散漫纷乱被环境所扰乱所摇动如尘飞扬,不能控制的心境,用禅定的方法使其专注一境,所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者即是。故禅定用简明的语意来表现,曰“心一境性”。制心一处,是将心力统一集中,不被私欲的境风所动摇,久久纯熟,便能蒸发精神上一种潜蓄的光明力量,好像烈火触物莫不焦烂,这便是最理智的智慧。故智慧是禅定的后果,有禅定工夫的人,他的注意力永远是保持集中的力量,随遇一境,即凝集于一境而得解脱。如火之不动摇,永远能保持其焦物的热力。故世人对于禅定的误解,是枯其形灰其心如木石似的境涯,但这只是禅定的消极制止散漫乱心的一面,不是禅定的全面。禅定的全面,是于一切境界中保持其活力而能成办一切事业。故禅定决不是指仅在消极方面不能成就事业,且正是指能承办一切事业活力之渊源。中国禅宗指那止于消极方面的禅,是“死水不藏龙”,正是这个意思。佛是力扬那种“繁兴永处那伽定”的禅定,即是于定繁兴大用,故禅定中有办事禅。
六曰智慧度:浅言之,世间一切学问知识也是智慧。佛法中的智慧,虽似觉说得过于高深,但是基于能明真理认识事实,则与世间学问知识是一样的。佛所说的智慧,是指认识真理,且指能把握住这认识真理之中贯通万法,应用在万法上所施设的事业行为没有丝毫错谬的曰智慧。发生智慧的方法,是在求知闻法,闻而后能明辨慎思,思而后能笃行修持,通称为闻思修三慧。此中思慧,即上面说过禅定致力的唯一工夫,故禅定不是求其无所思,是在制思契合于真理的境界。这在智慧方面曰根本智;到了笃行修持应物施设时,曰差别智。根本智慧,是认识众生与万法缘起性空的真理;换言之,即是明了宇宙万有普遍共同不变的原则的事实真相。后得智慧,是从认识真理后发生的智慧,如于众生知其有种种根性种种病根,应用如何的法药适合他们的宿好使其接受拔其病根,于宇宙人生事物界中的一切境缘现前,如何恰能给与适当的安排,于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