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论述唯识学三能变思想 >

第4节

论述唯识学三能变思想-第4节

小说: 论述唯识学三能变思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b、善惡業果位:这是从第八阿赖耶识的果相而说的。因为第八阿赖耶识是由无始以来的善恶异熟业所支配而招感的果位,叫做业果位。上面也说过,第八阿赖耶识又名异熟识是因为它是善恶的异熟业所招感的异熟果。《成唯识论述记》卷四说:

 

谓从无始乃至菩萨金刚心或解脱道时,乃至三乘无余依位,谓名

毗播迦,此云异熟识。毗者异也,播迦熟义,至无所知障位。'51'

 

金刚心即是菩萨心。意为菩萨不为一切烦恼所动,犹如金刚一样坚固;解脱道是出离烦恼到达解脱的道路,也就是佛道;无余依位即是无若所依的无余依涅盘,或称无余涅盘。这个时候的第八阿赖耶识的性质是无覆无记,所生的果都由业因来决定,善业得善果,恶业得恶果。果报也有总报、别报的差别,总报是指六道中天、人、阿修罗、畜生、恶鬼、地狱的分类;每一类中又有不同的区别:如人道有男女、上下、贵贱的差别。在同一类中有不同的果报,称为别报。招感总报的业是引业,招感别报业是满业。

由凡夫到二乘无学位的圣者以及大乘十地菩萨,全是此位所摄。必须到十地满心,即金刚喻定现前的那一刹那间,永远断除世间二的障种子,转第八阿赖耶识成大圆镜智时舍去异熟名,而称为阿陀那识。

c、相续执持位:这是从第八阿赖耶识的因相而说的。此位通至佛果以及尽未来际。这个阿赖耶识执持色心的万法种子,能令五根不失,叫做相续位。《成唯识论述记》卷四说:

 

谓无始乃至如来尽未来际利乐有情位,谡名阿陀那,此云执持,

或名心等。长短分限不过三位,以异熟名亦通初位故。'52'

 

证得佛果的第八阿赖耶识,至无终尽期,都名阿陀那(Adana)识。这是无上转依的清净位,纯粹是至善无漏的识体,只能在佛果位才有。由凡夫、二乘行人的有学位、大乘七地菩萨,阿赖耶识、异熟识、阿陀那识三名具备;二乘无学位,八地以上菩萨,已经舍去阿赖耶识的名称,只剩下异熟识及阿陀那识二名;到究竟的佛果位,连异熟名也舍去,就只称阿陀那识了。阿赖耶识是在凡夫至菩萨第七地,或二乘的有学的众生而说的;异熟识是指至菩萨的十地,或二乘无学果位的圣人而的的;执持识是指到佛果以及尽未来际的圣者而说了。它们的关系见下图: 

    

凡夫

           

有学                    阿赖耶识(我爱

二乘                              执藏现行位)

             无学

                                     异熟识(善恶业      三名

圣人         七地以前                        果位)      三位

菩萨                    

         八地以上                 阿陀那识(相续

佛果                                   执持位)

3、异熟能变(第八阿赖耶识)的所缘行相
第八阿赖耶识能缘的作用,称为它的行相。能缘的识,必定有它所缘的境。《唯识三十论颂》卷一当中,将第八阿赖耶识的能缘、所缘二者并举,颂文说:

 

不可知执、受、处、了。'53'

 

执、受、处三是阿赖耶识所缘的“境”,了,是第八阿赖耶识能缘的作用。了即了别,了别是第八阿赖耶识自体的能缘作用,指的即是此识的“见分”。执、受、处,是见分所缘的境,也就是“相分”。执是执持万法种子、及摄持根身,持令不坏;受是领根身为境,令生觉受;处是器界,即物质世界。心王是必须有所缘始能产生作用的。那幺,第八阿赖耶识的所缘又是如何呢?第八阿赖耶识所缘的境,有“两类三法”。'54'两类是指“执、受”和“处”,三法是种子、根身和器界。两类如前,三法如下:

a、种子:能生起万法的种子,储藏在第八阿赖耶识中,种子是所藏(所持),阿赖耶识是能藏。能藏,也就是“执持”万法种子。

  b、根身:由四大和合而成的“根身”,即眼、耳、鼻、舌、身的五根身,是第八阿赖耶识中的色法种子所变现的。此根身由第八阿赖耶识所“摄持”,持令不坏,感生觉受。阿赖耶识离开根身,命根即不存在,一期生命就从此告终了。

  c、器界:器界即“处”,也就是物质世界。这也是为第八阿赖耶识色法种子所变现。第八阿赖耶识何以能内变根身,外变器界呢?原来第八识所执持的种子,是一种潜在的功能(潜在的能量),此潜在的能量能变现出四种功能,即坚实的功能,流润的功能,炎热的功能,飘动的功能。由这四种功能集体发生作用,使我感觉到有物的形体存在。由于四种功能集合的成分不同,而显示出各种不同密度的物质。其实以上四种功能,也就是地、水、火、风四种物性主观上的感觉,地大虽然有坚实(质碍性)的功能,但分析到最后只是能量,根本不是实质。

器界是有情共业所感,根身是有情别业所感。若详细说,此中又有共中共,共中不共,不共中共,不共中不共,其关系如下:

 

共     业 (增上缘)          共 受 用 (如山河大地)

                        共 变

共 相 种 子(亲因缘)         不共受用(如田宅衣服)                              

种子

不  共  业 (增上缘)         共受 用 (如扶尘根)

                        不共变

不共相种子(亲因缘)          不共受用 (如胜义根)

                             

在此要特别注意的是:共业的意义。此业是各人各人所做的业,所以虽说共变,并不等于:由大家的合作,共变一法受用的意思。要知道,其所变现的果法是各人各别,只不过是在同一处变现,互相不障碍罢了这恰如:在同一室内点了许多灯光,而其光辉皆能遍满一室,且互相映辉毫不障碍。所以甲只变甲的世界,自己受用,乙亦只变乙的世界,自己受用,各不相干。只因为其所变的世界类同相似,且现于同一场所,故叫做共变。不共业和不共变的意义,亦可由此类推。

4、异熟能变(第八阿赖耶识)相应的心所及五受
在八识三能变中,与初异熟能变第八阿赖耶识相应的心所最少,只有触、作意、受、想、思五个遍行心所;与思量能变—第七末那识相应的心所有十八个;与了别境能变—前六识相应的心所最多,共有五十一个。谈到阿赖耶识相应的心所,《唯识三十论颂》卷一说;

 

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55'

 

遍行心所,是六位心所中的第一位,共有五个。遍乃周遍,所谓无处不至;行是心行,即能缘之心,游履于所缘之境。合而言之,就是周遍起行的意思。心若生时,此五心所相应俱起。它通于一切识(八识心王)、一切性(善、恶、无记)、一切时(过去、未来、现在)、一切地(三界九地),所以有遍行的名称。

(1)、触(sparsa),触即接触,就是根、境、识三者的接触,所以又称为三和。《成唯识论》卷三说:

 

触谓三和,分别变异,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

为业。谓根、境、识,更相随顺,故名三和。'56'

 

根、境交涉,识必俱起,根为识的所伏,境为识的所取,三者和合,可以使心、心所同缘一境,并由此继续生些受、想、思的心理活动。

(2)、作意(manasi…kara),作意即是注意,指有所警觉而将心意投注某处的精神作用。《成唯识论》卷二说:

 

作意,为能警心为性,于所缘境引心为业,谓此警觉,应起心种,引令趣境,故名作意。'57'

 

它的作用就是使心生起警觉,令缘其境,这就是生心动念的开始。警心有二义:一是令心未起而起;二是心已起时,令引趣境。《大乘广五蕴论》卷一称:

 

云何作意?谓令心发悟为性,令心心法现前警动,是忆念意,任

持攀缘心为业。'58'

 

(3)、受,(vedana):就是领纳、感受。《成唯识论》卷三说:

 

受谓领纳顺违境相为性,起爱为业,能起合、离、二非欲故。'59'

 

由于受到顺境(可爱境),违境(不可爱境),非顺非违的中庸境(非可爱亦非不可爱),产生乐,苦,非乐非苦舍受,由于顺境产生起乐的感受,由此引起追求(合)的欲望。由于对违境生起苦的感受,由此引起脱离的欲望。由于对非顺非违的庸境产生非乐非苦的舍受,由此引起非合非离的欲望。

(4)、想(sam!jna),想是心识构画的名言概念。《成唯识论》卷三说:

 

谓于境取相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谓安立自境分其故,方能

随起种种名言。'60'

 

所谓取相,是于所缘种种境上形成印象,安立构画种种名言概念。对于所取境相界限分明,才能安立各种不同的名称。如缘树时,计较此非花非草,而是树;缘马时,计较此非牛非羊,而是马。这种于树于马的取相,就是未出口的名言。如果心中没有取相作用,就没有出口的名言了。

(5)、思(cetana):思是意志作用。《成唯识论》卷三说:

 

谓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61'

 

思的自性,只是造作,以其造作的力用与心相应,使心于种种善恶的境,作出种种善恶的业用,这即是身、口、意三业中的意业。心识的产生,由作意而至于思,思以审虑思、决定思、动发胜思三思之后,则善恶念已经形成,而付之于行动,已不能中止了。由此而至于别境,就是有必须造作的心了。《大乘广五蕴论》问:

 

云何思?谓于功德过失及与俱非,令心造作意业为性。此性若有,识攀缘用即现在前,犹如磁石引铁令动,能推善,不善,无记心为业。'62'

 

“思”也就是对功德,过失,非功德过失的思考,于是引起意向,产生善,恶,无记性的行为。

受有三受(苦受、乐受、和不苦不乐的舍受)五受(三受再加上忧受和喜受称为五受的分别)。在苦、乐、忧、喜、舍的五受中,与第八阿赖耶识相应的,只有舍受。《唯识三十论颂》卷一说:“相应唯舍受”。'63'第八识为何不与余受相应?一是此识行相极不明了,不能分别顺违境相,且是微细的一类相续而转,因此与对立的忧、喜、苦、乐等受法不相应,所以唯与舍受相应;二是第八识是由善恶业引生的真异熟果,与其相应的不能不是异熟受;三是此第八识为第七识缘之境,倘若和变异受(即苦、乐、忧、喜受)相应,那就不是常一我见的对境境了。

5、异熟能变(第八阿赖耶识)的三性分别
在善(在此世来世,于自于他顺益者曰善)、不善(在此世来世,于自于他达损者谓不善)、无记(既无顺益、亦无违损,非善非不善的中容之法)三性中第八阿赖耶识与无覆无记'64'相应。《唯识三十论要释》卷一称:

 

于善不善损益中,不可记别,故名无记。'65'

 

又《俱舍论疏》卷二说:

 

无记者,不可记为善不善性,故名无记。'66'

 

  第七末那识是有覆无记,因为第七识有烦恼心所覆盖,使之成为染污识。而第八识则是无覆无记,没有烦恼心所覆盖。第八识何以必须是无记性呢?因为“冰炭不同炉、熏莸不同器。”善、恶相违而不能兼容。第八识含藏万法种子,如果第八识性善,则不能容纳恶种子,如果性恶,则不能容纳善种子。必须是平等的中庸无记,才能兼蓄并容,统纳一切善恶种子。

以心王的体性,援心王之例,来推知与其相应心所的体性,得知与第八阿赖耶识相应的五遍行心所也是无覆无记。'67'阿赖耶识,具有心王十义,而触等五心所,以与此心王相应,例同心王,所以在十义中与此心王相同的有六点,即:这六点是:

(1)、触等五心所亦为前业所感,是真异熟。

(2)、触等五心所,所缘行相,亦微细难知。

(3)、此五心所,其所缘境,亦为种子、根身、器界三种。

(4)、此五心所,它所相应的法也各有五种。

(5)、此五心所,其性亦是无覆无记。

(6)、此五心所,亦至阿罗汉位,方究竟舍。

  五个心所虽然与心王的十义中六义相同。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如:a、五心所没有执藏(自相)义;b、五心所也没有持种义;c、五心所没有”了别行相” 的心王功能;d、五心所和受不相应。

6、异熟能变(第八阿赖耶识)的因果及伏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