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阿毗达摩四十九讲 玛欣德尊者 >

第31节

阿毗达摩四十九讲 玛欣德尊者-第31节

小说: 阿毗达摩四十九讲 玛欣德尊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色法,也就是属于物质身,还是属于色身?为什么每个人的基因排列方式都会不同呢?如果医学或者科学不和业挂起钩的话,它很难找到答案。佛教虽然没有基因的说法,但我们一看业生色,业生色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和基因很相像。基因是这么样解释,业生色也是这么样解释,基因的发展也许是近几十年才有比较明确的突飞猛进,但是佛陀在什么时候教导色法和名法?两千多年前已经教导了。

到底业生色在我们的生命期间是怎么样产生的呢?我们来看一看业生色的最初生起。不同的生命,在生命的第一个刹那也不尽相同。天人一投生就五根俱全,人在一投生的那一刹那,有些已经定了,但是有些还没有定,也就是说人的投生,正如我们昨天晚上讲到,他是先经过受精卵,然后受精卵再分裂形成了胚胎。受精卵,佛教叫做什么?kalala咖楼蓝或者叫做羯罗蓝,kalala 然后形成了胚胎,胚胎之后又再形成了胎儿,慢慢这么样成长的。一旦卵子受精那个时候结生开始,一旦结生开始,就有了业生色。现在就讲结生心,它是名法。结生心的意思就是一个生命第一个心识刹那。换而言之,就是从这一刹那开始,生命已经产生了、诞生了。所以佛教讲到的出生或者讲到的诞生,并不是从离开母胎开始,而是从结生那一刹那开始,对人来说就是卵子受精那一刹那开始。结生心一旦生起就立刻灭去,灭去之后,接着生起的是有分心。业生色是在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的呢?业生色是在结生心的生那一刹那就开始生起。所有这些心每个心都会有生住灭、生住灭、生住灭,三个小刹那。也就是说即使心的生灭再快,但是还会有生起那个刹那,会有住立那个刹那,会有坏灭那个刹那。业生色就在结生心的生那一刹那开始生起的。

对于人类来说,在我们结生那一刹那,已经有三类的色聚,一共有30种色法产生了,分别是身十法聚、心所依处十法聚和性十法聚。

如果依照发趣法来说,业生色和结生心是同时生起的,它们之间是俱生缘(sahajātapaccayo)。而结生心的生起必须有业生色作为依处,因为在五蕴世间里面,没有任何的心可以独立于色法。结生心的依处是什么?心所依处。结生心以业生色为依处,因为业生色有了心的支持,所以它获得了生命力,它们之间是互相缘(a¤¤ama¤¤apaccayo)。由于色法和名法之间,它们是不同的,所以这个又叫做不相应缘,又称为不离去缘,有缘等等,而且也称为果报缘,如果是从二十四缘来分析的话,就是这样。

我们再看人类在一结生——一投生那一刹那开始,已经拥有了身体,而且性别是男是女已经决定了。在刚开始结生的一刹那,并没有眼、耳、鼻、舌,但有了身根,同时也有心所依处色。这三类是在生命一开始那一刹那已经产生了,之后在生命期间,由于业不断地在成熟,就逐渐地生起了眼根,眼根也是属于业生色;耳根、鼻根、舌根,这些都属于业生色。

一般上来说,由令生业给我们带来的色法可以影响我们的一生,但是并不是说完全没有改变的可能性。如果说业生色是由令生业带来的,这种业生色我们称为先天性的,例如有些人先天性的残废,有些人先天性的色盲或者说色弱或者哑巴、耳聋等等。为什么有所谓的先天性呢?就是业。所谓的后天、跟先天相对的后天就是在生命期间所发生的,我们称为后天,或者又有一种说法,就是在娘胎里面那个还叫先天,出胎之后叫后天。但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都是由业所造成的。有些人他娘胎里生出来就很丑陋,到他长大之后也是很丑陋,这种是由于业产生的。

但是由业产生的是不是注定我们一辈子不能改变,是不是?也不完全是。我们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生命的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和晚期阶段。在我们生命的初期阶段,受令生业的左右是很强烈的,也就是说我们的幼年、童年、少年和我们过去的业很相关,我们出生的家庭如果很贫穷的话,在很小的时候很难改变;我们如果是出生就很高贵的话,那么我们童年可能就享受着、过着很快乐的时光,这些都是由于业造成的。

但如果是一个人在中年的时候,他通过努力,主观的努力,有可能在生命的第二个阶段——中期、后期,就可以慢慢地改变,然后在生命的晚期甚至可以完全的改变。

例如一个人由于过去的业使他投生得很穷,因为他很贫穷,所以他必须得遭受过去由于吝啬、或者由于偷盗所带来的结果,他变得很贫穷潦倒,但是他通过布施,再通过勤奋、勤劳,可以在中年、在青年时期、在中年时期、在晚年时期,享受他由劳动创造的财富,是不是?但是童年时期就很难改。又例如一个人天生就长得很丑陋,他的模样不可能改变到哪里去。虽然他的业生色使他长得很丑陋,但是他经常充满了慈爱,等他到了中年、到了晚年,他会不会变得慈颜善脸?他会不会变得和蔼可亲呢?会。但是如果他没有主观去改变的话,他的样子一直都是这么样。

又如,一个人长得很漂亮,他很傲慢,经常生气、骂人,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也经常发脾气、动肝火,等他到了中年、到了老年,怎么样?他的样子很凶,是不是?很丑陋,他下一辈子更丑陋。所以这个就是业生色可以带给我们一辈子的影响。但是,如果我们通过经常生起善心,可以慢慢的通过心生色,而且心本身也是在造业,如果这种业在我们今生成熟的话,它也是可以改变我们的样子,乃至改变我们的命运。

业生色一直到我们生命在死心结束之前的第17个刹那开始,那个时候,业就不会再产生业生色了。

基本上作为我们人类的业,刚开始的时候往往业很强,然后在中年的时候是最强,到晚年业会慢慢地衰弱,就好像我们射箭一样,叫做强弓之末,或者说当一个箭射到末端的时候,它的力量是很强还是很弱?是很弱。当我们到了年老、衰老的时候,眼会花,耳朵有时候会变聋,诸根会由于成熟而衰败,即使是很漂亮的容颜也会变得很丑陋,变得鹤发霜皮,这是什么原因?也是由于业因,这种使我们投生的业慢慢地走下坡路了,身体的各种感官也慢慢地衰退了。

这是业生色。

我们再看一看第二种色法产生的原因是心生色。除了四种无色界果报心和双五识以外的75种心都能产生心生色。

当一个有情投生到无色界,成为无色界梵天人,由于无色界梵天人没有色法,自然不会有物质的现象存在,也没有这一个色身。我们这里讲到的无色界果报心就是使一个有情投生到无色界的结生心、有分心和死心。

四种无色界的果报心是一个人如果已经能够证得了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当这种定所造的善业成熟了使他投生到无色界,能够在无色界里面结生的(生命开始),就称为果报心。这种果报心由于投生到无色界,所以不能产生色法。

双五识,是哪双五识呢?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五种称为根识。这五种根识,又各分为两种,一种是善果报的,一种是不善果报的,所以加起来是10种。由于眼、耳、鼻、舌、身,这五种根识是属于很弱的心,它是最基础的心,所以它并不能产生心生色法。

除此之外的75种心都能够产生心生色法。当我们生起善心的时候,我举个例子,当你想去布施的时候,你会不会有身体的动作和行为呢?这种就是心生色法。又例如,你想要贪取一样东西的时候,你会不会去造恶?你会不会去偷盗?有偷盗动作嫌疑的,也是属于心生色法。乃至你想动一样东西,你想看、你想走路、你想说话,这些都是心生色法,是不是?除了双五识的一切欲界心可以产生色法。

对于色界心也是,乃至你入禅那,例如现在有些禅修者,他进入了初禅,当他进入初禅的时候,当时的心是属于什么心?欲界心还是色界心?色界心。即使一个人进入了初禅,他仍然能够保持他的身体很正直,这个还是属于心生色法,所以说色界的善心乃至唯作心,它保持姿势,还是属于心生色法,心生色法就是一切的动作、姿势、行动、说话,这些都属于心生色法的范畴。如果没有了心,自然不会有这些行动、这些行为、这些姿势。所以由于这一类的色法是由心所产生的,称为心生色法。心生色法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我们在昨天晚上讲到的身表和语表,身体的动作、姿势,还有所表达的语言,这些都属于心生色法。

要如何来辨识心生色法呢?我们可以根据《大念处经》里面佛陀的教导,在《大念处经》里面佛陀一共讲到了21种业处,其中身念处包括了14种业处:第一种是入出息念;第二种是行、立、坐、卧四威仪;第三种是正知;第四种是厌恶作意,就是三十二身分;第五种是界作意;再加上九种坟场观,一共14种。

在讲到行走、站立、坐姿、躺卧或者在正知那一章sampajànapabbaü里讲到的,无论我们的身体有任何的行为,例如往前走、返回、往前看、往旁看、伸手、曲手、穿衣、拿钵,乃至大便、小便,说话,沉默等等,这些其实都是以心生风界为主的,除了说话是以心生地界为主,其它的动作都是以心生风界为主的色法。

应该如何来辨识心生色法呢?

在《义注》里讲到了,如果想要行走,行走的动作是怎么样产生的?一个人在生起了“我想要走”的心之后,立刻这种心能够产生很多的心生色法,这些心生色法很快就扩散到脚步,由于这些扩散到脚步的心生色法里面的风界是最明显的、最强盛的,于是有了行走动作的发生,我们就给它们标一个名字:“我在行走,我要去哪里。”

《义注》同时又举了个例子,好像一头牛拉着一辆车,在车上坐着一个驾车的人,当驾车的人打那头牛的时候,牛就开始走动,牛的走动就拉动了整辆车,在这个例子里面只是一个比喻。牛就好像是心生色法,而车好比是身体,而那个驾牛车的人好比是心。当然这只是个比喻,你不要说心就这么分的。其实是由于有心驱动着心生色法,而拉动着整个身体的走,于是我们就产生了“人在行走,我在行走”这样的概念,这就是心生色法。

我们再看下面一个,就是心生色法的最初生起。在人的一生当中,生命的第一个刹那,称为结生。结生的心识称为结生心,也就是生命的第一个心。结生心一灭去之后,接着生起的就是有分心。无论是结生心也好,有分心也好,即使它们生灭的再快,也还是可以分为生住灭、生住灭三个小刹那。在结生心生的那一个刹那就产生了业生色法。但是心生色法却是在结生心灭去之后产生的第一个有分心,同时就是在生的时候,开始产生了心生色法。由于这种心,这种色法是由有分心产生的,所以称为心生色法。

讲了心生色法之后,我们再讲讲第三种是时节生色法(utujarūpa)。这里讲到的时节即是在色界里面的火界 (tejodhàtu) ,每一粒的色聚都会有生、住、灭三个时候,即产生、存在和灭去三个阶段。名法就是心的,名法在生的时候是最强的。但是色法就是物质现象,在存在——住的时候是最强的。每一粒色聚里都有八种色法,即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香、味、食素。在这八种色法当中,每一粒色聚达到住时,其火界(称为时节的火界)开始产生新一代的色聚,这色聚由于是由时节而产生,所以称为时节生色,即火界产生的色聚。

我们来看一看它们是怎么样产生的。这好比是一粒色聚,色聚里都会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香、味、食素,这八种称为八不离色。色聚一生起立刻灭去,但是在生与灭之间还会有存在的那一个阶段,在存在那一个阶段,在色聚里面称为火界的时节就产生了新一代的色聚。

这新一代的色聚是由上一代色聚的火界产生,所以称为时节生色。由老一代色聚产生的这一代色聚称为时节生色,而且是属于第一代的时节生色。当这一类第一代的时节生色在达到住时,就是存在的那个阶段,其中的火界又产生了新一代的色聚,这新一代的色聚也是由于上一代的火界产生的,所以这称为第二代的时节生色。然后这新一代的色聚达到住时,又产生了新一代的、更新一代的色聚,这是第三代,乃至第四代、第五代。

色法为什么会存在?我们感觉好像这些东西都是会存在,而被我们执取为这个是实际存在的,这个是恒常的,这是我可以拥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