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经十二选-第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3 4 所以多所赞美。然而,依佛法的价值观,却不是这样认为的。在《爱生经
93 5 》(二一六)中,描述一位梵志,因爱子的卒逝,伤心愁忧得无法过正常
93 6 的生活。佛陀告诉这位梵志说:「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
93 7 惋、懊恼。」但是,这位梵志无法接受佛法的价值观,对佛陀说:「瞿昙
93 8 !何言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耶?瞿昙!当知若
93 9 爱生时,生喜乐心。」然后掉头而走。这位梵志的观点,代表者典型的世
93 10 俗价值观:只要心中有爱,就会有欢乐。却不知道,眼前的痛苦,是根源
93 11 于爱染。所以,即使是已经处于因爱带来的忧苦(爱患)中了,仍然无法
93 12 认清事实的真相。可以想见的,这位梵志,是还要继续沉沦于因为爱染而
93 13 带来的忧苦之中,不得平息的。
93 14 佛陀主张断欲、断色、断受,外道也主张断欲、断色、断受,这中间
94 1 有什么差别呢?差别就在于只有佛陀,以及跟随佛陀修学的弟子,能指出
94 2 断欲、断色、断受的关键过程,是味、患、离(出要)。因为「欲」能令
94 3 人「味著」,「味著」会而带来「过患」,因为觉醒到会带来「过患」,
94 4 才能决心「远离」,这是环环相扣的修行解脱次第。
94 5 习惯于爱染的人们,从五官的感官觉受中,而有五欲。五欲,确实是
94 6 可以带来暂时性喜乐与甜蜜的。喜乐与甜蜜,是那么地美好,常使人无穷
94 7 回味,这就是「欲味」了。然而在这个不圆满的缘起世间,是变化而无常
94 8 的。因五欲功德所生的喜乐,也必然是在变化的无常中,生生灭灭。人们
94 9 如果不愿意接受无常的事实,其结果必然是,当喜乐的因缘消失时,心境
94 10 上还在这个喜乐的回味中。愉悦的经验与回味,常是更多愉悦需求(欲)
94 11 的动力,所以就会有更多欲望的需求了。《增.一七.七》(一三六)中
94 12 说:「诸有众生,兴欲爱想,便生欲爱,长夜习之,无有厌足。」就是这
94 13 个意思。又如《增·二一·九》(一八三)中,更广泛地说:「于此五欲
94 14 之中,起苦、乐心,是谓欲味。」则不但包括了过去愉快(乐)的回味,
95 1 也涵盖了过去不愉快(苦)经验的影响。所以,严格来说,活在过去五欲
95 2 经验的影响里,不论愉快的或是不愉快的,其实都算的上是在「欲味」之
95 3 中了。
95 4 由「欲味」演变到「欲患」,是因为人们无法接受世间一切都是「无
95 5 常」、「无我」的事实。《说无常经》(一二O)中说:「色无常,觉、
95 6 想、行、识无常,无常则苦,苦则非神(我;执著。可以参考∧第四选∨
95 7 )」「无著第一乐,断欲无有爱;永舍离我慢,裂坏无明网(无明↓行↓
95 8 ::↓受↓爱↓取↓::↓忧悲恼苦↓无明↓::等十二缘起的封闭型钩
95 9 锁,就像网子一样)。」人们总希望能够拥有什么的(爱↓有↓取),譬
95 10 如财富、美色、名望、地位等等,所以会因为要争夺、保卫这些东西,小
95 11 而从人与人,大至国与国间,便相互争斗、残害,因而造成自己和别人的
95 12 痛苦。可以说,所有的身、口、意的恶行,都是从欲望发展、演变出来的
95 13 。因此,《阿梨吒经》(二OO)与《晡利多经》(二O三)中都说:「
95 14 欲有障碍」,「欲如骨锁」(如狗啃骨头,味淡而不饱),「欲如肉脔」
96 1 (诸多竞逐),「欲如把炬」(终要烧向持火炬的手),「欲如火坑」,
96 2 「欲如毒蛇」,「欲如梦」(不真实),「欲如假借」(就像借来的东西
96 3 ,终究是要还回去的),「欲如树果」(多所争夺,终致伤树)。用了这
96 4 么多的比喻,就是要说明一个事实:欲是「乐少苦多」,多所灾难的。
96 5 认清了欲的本质,是欲味、欲患,经中说只有「断除欲,舍离于欲,
96 6 灭欲欲尽」,才能从欲所带来的忧苦中,解脱出来,这就是「欲出要」,
96 7 也称为「欲离」。《杂.五八》说:「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
96 8 色(受、想、行、识)离。」则更进一步清楚地指出,「离」的修学过程
96 9 (次第),先是「调伏」,其次是「断除」,最后是「超越」。「调伏」
96 10 ,也可以说是「调御」,是「放纵」的相反。就是说,先要朝著自己欲望
96 11 的反向行动,克制欲望的冲动。这就像开车,当车子往左偏时,需要向右
96 12 调整,当向右调得太多时,则又要向左回调,总是得时时注意用心调整,
96 13 才能控制得宜。像这样,时时注意对自己的欲求踩刹车,渐渐地,就能一
96 14 点一滴地脱离欲求的威势控制,而能够在行为上断除欲求、占有(取)了
97 1 。断除了行为上欲求、占有的习惯,「以习成性」的养分枯竭了,内心上
97 2 欲求的最后根据地,也一天天地瓦解,直至完全消失。这时,就完全超越
97 3 了欲求,即使面对「五欲功德」,内心再也兴不起半丝的涟漪了。举个例
97 4 子来说:一个喜欢抽菸的人,因为依赖尼古丁,而上瘾;因为上瘾,而越
97 5 抽越多(欲味)。不但到处受人嫌弃,而且菸瘾上来了,想抽又不方便抽
97 6 时,又很难过。肺部的抵抗力也变差了,经常要遭受咳嗽的折磨(欲患)
97 7 。在一次重病后,终于警觉到抽菸的祸患,而下定决心戒菸(出离)。刚
97 8 开始戒菸时,从刻意地压抑抽菸的冲动,由减量抽菸开始,并且藉助于吃
97 9 口香糖来抗拒菸瘾(调伏)。渐渐地,菸瘾逐渐减少了,在抗拒菸瘾意志
97 10 力的坚持下,虽然看到别人抽菸,或者闻到菸味,心中尚有不太一样的感
97 11 觉,但是,行动上终于能够做到完全不抽菸了(断)。进一步,由于久不
97 12 抽菸,再加上之前已有深刻的体验,最后,连看到别人抽菸,或者闻到菸
97 13 味,心中能够全然不起波动,已经不必再刻意地发动抗拒菸瘾的意志力,
97 14 就能自自然然地不会想再抽菸。这时,是真正地超越了菸瘾了(越)。
98 1 离欲,是要能够发自于内心的超越欲贪,而不是外表行为上的趋乐避
98 2 苦,或趋苦避乐。如《拘楼瘦无诤经》(一六九)中,佛陀说:「莫求欲
98 3 乐、极下贱业,为凡夫行;亦莫求自身苦行,至苦非圣行,无义相应。离
98 4 此二边,则有中道,成眼成智,自在成定,趣智、趣觉、趣于涅盘。」《
98 5 受法经》(一七四)中,佛陀评论修苦行的外道是「受无量苦,学烦热行
98 6 」,「受法现苦当来亦受苦报」。所以,只有充份地体会缘起法,体会诸
98 7 行无常,放弃执著,如实地明白欲味、欲患,才能正确地握离欲的精神。
98 8 我们常说,佛法是出离于世间的。出离世间的意义,并不是远离于这
98 9 个社会,到深山去不食人间烟火,不与人群发生关系,而是内心的离欲:
98 10 调伏自己的欲贪(爱染),让自己断除欲贪、超越欲贪。甚至,我们说「
98 11 发出离心」,也都应该是把握出离于欲贪,为其主要内涵的。
98 12 《拘楼瘦无诤经》(一六九)中又说,「彼若因五欲功德生喜生乐,
98 13 此乐非圣乐,是凡夫乐,病本、痈本、箭刺之本,有食;有生死,不可修
98 14 、不可习、不可广布;」「若有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禅成
99 1 就游,此乐是圣乐、无欲乐、离乐、息乐、正觉之乐,无食无生死,可修
99 2 、可习、可广布。」然而,欲贪是遍三界众生的,或有如欲界众生表现的
99 3 粗重贪求,或有如无色界众生细微潜藏的贪求,它是无孔不入的。即使是
99 4 禅定的圣乐,还是有可能再生欲贪的,如经中说:「不念害者,成就是乐
99 5 ,是谓觉味。」所以《阿梨吒经》(二OO)中,佛陀会强调说:「我为
99 6 汝等长夜说筏喻法,欲令弃舍,不欲令受,若汝等知我长夜说筏喻法者,
99 7 当以舍是法,况非法耶?」
99 8 修行的法门,纵有无数无量,然而离欲,却是趣向解脱的必经之路。
艹
101 1 第 七选
101 2 佛法的价值观(三)──无记:《箭喻经》(二二一)
101 3
101 4 (一)经文大意:
101 5 有一次,佛陀游化到舍卫国,住在胜林给孤独园。
101 6 尊者□童子,于傍晚时分,从禅坐起来,去见佛陀,向佛陀表明自己
101 7 刚才在禅坐中的想法:
101 8 「所谓此见,世尊舍置除却,不尽通说,谓:世有常,世无有常;世
101 9 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
101 10 ,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我不欲此!我不忍此!我不可此!」
101 11 「若世尊一向知世有常者,世尊!当为我说。若世尊不一向知世有常
101 12 者,当直言不知也。」
101 13 「如是,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
101 14 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若世尊一向知此
102 1 是真谛,余皆虚妄言者,世尊!当为我说。若世尊不一向知世有常者,当
102 2 直言不知也。」
102 3 世尊问尊者□童子说:当初,是因为对你说这些法,才吸引你来跟我
102 4 学梵行的呢?还是一开始,你就指明是要来跟我学这些法的呢?当初都没
102 5 这样说,为何现在要这样虚妄诬谤我呢?
102 6 尊者□童子,经世尊「面诃责数」后,「内怀忧戚,低头默然,失辩
102 7 无言,如有所伺」。
102 8 世尊诃责□童子后,告诉诸比丘说:
102 9 「若有愚疑人,作如是念:若世尊不为我一向说世有常者,我不从世
102 10 尊学梵行。彼愚疑人竟不得知,于其中间,而命终也。」
102 11 「如是,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
102 12 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若有愚疑人,作
102 13 如是念:若世尊不为我一向说此是真谛,余皆虚妄言者,我不从世尊学梵
102 14 行。彼愚疑人竟不得知,于其中间,而命终也。」
103 1 就好比有人身中毒箭,很痛苦,他的亲人怜悯他,想为他解除中毒箭
103 2 之苦,为他请来专门治疗箭伤的医生。然而他却想:箭不可拔,应先知道
103 3 射箭的人,姓什么?名什么?是长得高、矮、胖、瘦?肤色如何?又是哪
103 4 一族人?住在哪个方向?所用的弓、弓扎、弓弦、箭杆、箭缠、箭羽、箭
103 5 头的材质、颜色?制造箭头的人,姓什么?名什么?他的长相与身份又是
103 6 如何?结果「彼人竟不得知,于其中间,而命终也。」
103 7 「世有常,」「世无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命异身异;如
103 8 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
103 9 「因此见故,从我学梵行者,此事不然。」
103 10 「有此见故,不从我学梵行者,此事不然。」
103 11 「无此见故,从我学梵行者,此事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