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第5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量的回民参加。《滇海虞衡志》曾这样评价道:“滇银矿盛时,内则昭通之乐马,外则永昌之茂隆,发出大货,故南中富足,且利及天下。”这其中就包含着对回族人民所做贡献的极大赞誉。
金属加工
明清时期,回族的金属加工业有较大发展,各地都有一些工匠从事铁、铜等金属的加工。加工铁器的叫铁匠。如云南回族铁匠就能生产为马帮服务的马掌马钉,制作为保护商队安全的土炮、火枪等武器;也有为矿山冶炼服务而生产的锤、钳、钎、风箱、起锤和链条等配套设备;日常生活中的锅、瓢、勺、铲、刀具等;还有为宗教生活需的沐浴用具如铁桶、铁罐之类。甘肃临夏的铁器加工也有所发展,光绪二十一年(1894年),有肖姓回族人在河州城(今临夏市)南关谢家巷口设铺打铁,取名“福泰昌”,打制铁铲、马蹬、火筒等用品。各县都有铁匠作坊,生产镰刀、锄头、铧尖、铁锨等小农具及各种刀具。
加工铜器的称铜匠。如光绪年间江苏镇江回族杨星斋、杨伯山兄弟经营的涌兴裕铜锡器店,是一独造镇江铜、锡日用器皿和乐器的手工作坊,产品质量上乘,行销江淮流域。宁夏、甘肃等地回族中,铜匠也不少,主要制作洞灯、铜勺、铜锅、铜壶等生活用品。
三、初步发展的回族近代工业
清末以来,在回族传统的手工业基础上出现了回族近代工业,这是回族经济的一个重要成就,表明回族正在努力跟上近代化的步伐。进入民国以后,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推动和“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回族中部分商人、手工业者和某些地主耆绅,将其商业资本、长期经营积累的钱财投资于近代工业,创建了一批新式工厂,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形成、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民国时期回族所经营的近代新式工业已遍及电力、火柴、纺织、制皂、面粉、制药、制茶、食品、制革、机械、采矿等轻重工业诸多门类。其中或规模较大,或影响较大的工业门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电力工业
1910年,开封回民富商魏子青(字步云)征得地方政府同意,于开封南关三里堡购地50亩,集资25万元,招收工人约200人,创办普临电灯公司。经过积极筹办,于1912年正式开业。当时电厂有一台100瓦的蒸汽机,不久又购买一台60瓦的蒸汽机,开足马力时可带16支光电灯一万盏。
1916年春,魏子青在郑州大同路创办“郑州明远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原名郑州普照电灯公司)”,投资12万元,魏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白德清任经理,负责日常工作。购置外国产75瓦立式蒸汽机一台,工人10余人。本拟于1916年6月发电,因恰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机器未能按时运到,延至1917年才发电营业。1919年公司扩大规模,迁至郑州西关外金水河畔,工人增至三十人左右。
1917年由魏子青筹备,杨绍泉任董事长兼经理,于洛阳创办照临电灯公司。购置75瓦发电机一台,职工二十余人,于1918年开始供电。
1948年,回族工商业者马辅臣在甘肃临夏筹建民生水力发电厂。修建了部分机房、宿舍,建国后始行安装发电。
马辅臣(1884—1966),名佐,字辅臣,回族。因他为青海省主席马麒管理过金矿,甘青一带人们习称其为“马矿务”。祖居甘肃省临夏县莫泥沟大庄村。父马维良,是清甘肃提督马安良的族弟,母马氏,系马海晏之女。马辅臣是马麒、马麟的外甥,和马步青、马步芳是姑表兄弟。
马辅臣祖上辈辈务农。他在少时帮助父辈放牧耕畜。十八岁时,其父向人借资,买了两条毛驴,供其往返甘南藏区贩运青禾、羊毛等,有时也驮运客货挣些脚力钱。这段经历,使他尝到了过生活的艰难,锻炼了吃苦耐劳的能力,同时,也懂得了做生意的诀窍。后投奔舅父马麒,到青海当了兵。由于他精干伶俐,办事大胆果断,很快赢得了马麒的信任,被提拔重用,任青海省榷运局局长。由于他敢于管理,善于经营,从1913年到1936年期间,基本上控制了青海的大部分金矿和盐业,帮助马麒聚敛了巨额金钱。他自己也凭借“矿务”之权,积累了大量资金,同时,在实践中增长了经营才能,提高了社交活动能力。这为他以后从事工商企业活动,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有利条件。
临夏因大夏河穿越临夏川道,水量比较充足,有办电站条件。1949年春,马辅臣一人投资20万元,并动员一些亲戚朋友集资,共集资约40万元,筹办水电厂。经过他亲自查看后,选择枹枹罕乡街子村之大夏河地段作厂址,雇人开挖引水渠道和蓄水池等基建工程。由于解放战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发展,至临夏解放时,尚未完成安装工程。1950年,上级决定,由地方政府和马辅臣合办该水电厂。在西北军政委员会的帮助下,马辅臣派专人从汉中购来水轮机,派长孙马作霖去上海购回,发电机、变压器,配电盘等全套发电设备,由西北工业部派工程师安装。然后开始发电营业。
火柴工业
1919年,哈锐等人成立了天水炳兴火柴公司。哈锐(1862—1932),字蜕庵,号退轩,回族,甘肃天水人。八岁起入垫读书,十四岁中秀才,二十岁中举人,三十一岁得中进士,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曾在北京、四川为官。辛亥革命后他辞官寓居重庆六年,后回家乡天水。与胡子瞻等人成立天水炳兴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哈锐任经理,胡子瞻为副经理。
炳兴火柴公司的成立,创甘肃民营工业之先声,引起远近瞩目。1920年正式投产,首先以质量优于陕西宁羌“松鹤”牌火柴而夺得陇南市场,渐次扩及陇东、河西一带,销路日旺。其次在产品上加强翻新,于适用于农村多风地区的“雄鸡”牌黄磷阴火火柴之外,又生产适用于城市发火快速的“山羊”牌硫化磷阳火火柴,受到省内外消费者的普遍好评。
炳兴的生产能力,从1921年到1930年的十年间逐年稳步上升。由日产七箱到日产二十箱上下。每箱一百包(每包六小封,每封七十二盒,每盒百枝火柴)。价值六十元,年总产值达十五万元以上。除成本,税捐、工资、杂支外,获利甚丰。每年农历四丹按股分红,每股红利常在十八至二十元之间浮动。
1926年前后,随着业务的发展,还在外厂附近红崖创办铁厂,生产铁锅、铁铧,在三岔设立炼磺厂,在甘泉寺开办杂货店,运用多种经营巩固公司经济地位,同时,在内厂开办职工子弟讲习班:在厂区邻近创办炳兴小学,招收街道居民儿童入学。至此,炳兴声誉日增,“翰林办厂”,传为佳话。
1937年,马辅臣在堡子村创办了民生火柴厂,生产飞马牌火柴。请外地技工作技师,雇当地群众作普工,附近各村回汉农民及城内无业市民包粘火柴盒等,解决了一部分无业市民和困难农民的生活出路。由于火柴在当地营造,价格较低,一般人家能够买得起,普遍用上了火柴,改变了许多人家一直用石头打火或转家掏火做饭的现象。解放后,该厂于一九五三年合并于甘肃天水火柴厂。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镇江回民金子如投资于江西九江设立大中华火柴厂,产品主要销售湖北、江西等长江中游省区。
纺织工业
清代咸、同年间,南京回民蒋翰臣靠在长江中游贩卖紧缺食盐而发家致富。后与邑人刘鉴中合资开办了金陵“春生鉴号”,经营绸缎业。他们自设作坊,自织自运自销,产品遍及赣、鄂、湘、川、滇、黔数省,获利甚丰。1894年“春生鉴号”自行歇业,复在长江中游经营典当业和盐业,后又集中财力于上海经营房地产业,遂逐成江地巨富。传至蒋家俭时,正值辛亥革命时期,他在“实业救国”思潮影响下,将商业资本投资于苏州苏纶纱厂、苏州丝厂、南通大生纱厂和安徽芜湖裕中纱厂,开回族经营纺织业之先河。
民国初年,著名阿訇王宽为解决回民生活及就业问题,让刘德源于北京牛街输入胡同西口设慈善工厂,专门生产毛巾。
1919年冬,回族商人鲁连城投资10万元,于武陟县木栾店独资创办成兴纱厂,生产12…20支纱,产量3800绽。采用千佛阁牧童人像为商标,是河南纺织工业中较早的纱厂之一。1932年开封回民杜秀升出资租办了该厂,采用二仙阁牌商标,工厂改名为钜兴纱厂。
1920年前后,天津回民马泽民创办吉庆公号,于竹竿巷生产麻袋。
云南河西回民马汉波、马正和、马泽如、马千里四兄弟,通过肩挑及赶马帮到缅甸经商积累了资金,在昆明开原信昌商号,在思茅设信昌分号,在江城开敬昌茶叶号,在墨江开原信斋,分别经销皮革、百货和生产酱油等副食品……拥有资本曾达二百万半开 (银元)。以后他们又用经商所得资金在昆明开设明德织布厂,从四川运来织布机50台,进行资本主义性质的工业生产。
随着纺织业的发展,对于棉花的需求增多。为便于棉花的运销。1932年由西安回民白楚珍、冯梦麟等人集资于渭南创办西安棉花机器打包厂,该厂拥有19个弹花车间,一个仓库,回汉工人近千人。有从德国礼和洋行进口的50匹马力柴油机动力的两半推盘式打包机,并聘请俄国人作技师,每天能打包六百多件,每件重250公斤。该厂在西北地区、东南沿海均有较大影响。
面粉工业
1912年,候补知县张普元、商人李茂亭等集资库平银四万两于开封创办永丰面粉公司。1913年投产后,营业始终不佳,延至1924年终于倒闭。同年,回民杜秀升接办经营、将其改名为益丰面粉公司。杜任经理后,“因经营管理有所改进,民国十六、七年,已能赚取利润,逐渐增设英式机磨六部(原有旧机磨三部作者),但仍因资金不足,产量较小”。后得到金城银行贷款,始周转灵活,营业渐好。“民国二十二年改装三部德式机磨,产品较前更佳。”()获利颇巨。1938年日寇占领开封后被军管,抗战胜利后被伪河南省政府强占。后经公司多次交涉,一年多后始发还杜经营,终因资金短缺,周转不灵,勉强维持直到解放。1935年,杜秀升在西安创办华峰面粉公司,是西北最早的现代化面粉厂。抗战时期,杜迁居西安,于1941年“任陕西省面粉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他领导的西安华峰、成丰、福豫、和合,宝鸡的福新、大新,汉中的大新和蔡家坡面粉厂,统一接受当时政府的军粮生产任务,给各厂分配生产指标、协调各会员厂的关系。……他经营的华峰公司挖掘潜力,把日产面粉四千袋提高到六千袋,保证了抗战时期的军需民食,为全民抗战胜利做出贡献。”()
1946年,回民孙文魁于归化(今呼和浩特)创办文魁堂磨坊,以马拉石磨从事米面加工。次年改为电动石磨,雇用工人二十余人,生产效率大为提高。1948年初,将厂名改为争光,以“望月楼牌”为产品名称,并添置钢磨一部,以图发展。1949年绥远解放后,改名为争光恒记面粉厂,为发展当地回族米面加工业做出成绩。
呼和浩特地区回族的粮食加工,具有一定规模的还要数回族商人孙文魁创办的真光面粉厂。
1937年后,孙文魁先后数次去乌鲁木齐、伊犁、哈密等地行商,发现那里不少回族、维吾尔族人从事多种工业生产活动。伊犁有公营的面粉厂,私营的榨油厂、熟皮厂,大多使用苏联机器。这就使他萌发了回家搞工业的念头。
1946年秋,孙先生创办了“文魁堂”面粉加工厂,厂址在回民区前新城道九号,马拉石磨,雇工五、六人。1947年春,石磨换为电动石磨,—工人增加到20多人。这年冬天,他又以实物付款方式,用1000袋(每袋44斤)面粉;买进天津产钢磨一台,于1948年初安装完毕;厂名更为“真光面粉厂”,含意为“清真”和为回族争光。产品定名为“望月楼”面粉。几个月后投产,产品很受欢迎,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好势头,利润也比石磨高出数倍。由于生产发展和利润提高,于1948年4月间又动工盖了二层楼厂房、粮仓和库房。并请天津面粉机器厂刘安熙经理来归化城谈妥增购两部钢磨及附属设备,并由该厂负责安装。全部设备购置、安装费用大约相当于一万袋面粉款。为付这笔款项.孙文魁甚至变卖了部分家当。几经周折,于1949年春季才把机器运回呼市,但已无力安装。
1949年底,“真光面粉厂”更名为“真光恒记面粉厂”,并在新组成的股份公司的领导下开业,由丁光祥任董事长,马皋鸣任经理,孙文魁任副经理。月产面粉六千多袋。后于1951年4月,以变产还债方式移交省供销社,改称为呼市第二面粉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