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智度论 之作者及其翻译 >

第5节

大智度论 之作者及其翻译-第5节

小说: 大智度论 之作者及其翻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採取嚴厲批判的態度。如卷四(大正二五.九一下)說:

      「是迦旃延尼子弟子輩,是生死人,不誦不讀摩訶衍經,非大
      菩薩,不知諸法實相;自以利根智慧,於佛法中作論議,諸結
      、使、智、定、根等,於中作義,尚處處有失,何況欲作菩薩
      論議?」

    卷二九(大正二五.二七三上)說:

      「。。。。。。菩薩過三阿僧祇劫,後百劫中種三十二相因緣。。。。。
      迦旃延子阿毗曇□婆沙中有如是說,非三藏中說。」

    又如卷二六(大正二五.二五五中─下)說:迦旃延尼子別立十力
、四無所畏、大悲、三不共意足(三不護)為十八不共法,『智論』因
此指責道:

    「迦旃延尼子何以故如是說?答曰:以是故名迦旃延尼子。若釋
    子則不作是說;釋子說者,是真不共法。。。。。。。如汝所信八十種
    好,而三藏中無,何以不更說?」

  又如『發智論』卷一八說到「菩薩」(大正二六.一0一八上):

    「齊何名菩薩?答:齊能造作增長相異熟業。得何名菩薩?答:
    得相異熟業。」

  『大毗婆沙論』卷一七六(大正二七.八八六下─八八七上)依此廣
釋:
      「雖經於三無數劫,具修種種難行苦行,若未修習妙相業者,
      猶未應言我是菩薩。。。。。。。齊何名菩薩?答:齊能造作增長相
      異熟業。。。。。。。勿有生疑:雖齊此位名為菩薩,而菩薩名或由
      證得其餘勝法?欲顯即由相異熟業得菩薩名,不由餘法,故作
      斯論。」

                                32頁


    「斯論」,即指『發智論』。在毗婆沙師的看法,三大阿僧祇劫
修習,猶非真實「菩薩」,必須到進修三十二相好的階段,不但「菩
提決定」,而且「趣決定」,這時才叫真實「菩薩」。針對「菩薩」
名義,『智論』卷四(大正二五.八六下─九一下)引「迦旃延尼子弟
子輩言:何名菩薩?」之長段文字,大抵依『大毗婆沙論』,但是卻
加以嚴厲的破斥(大正二五.九一下):

      「聲聞法中,摩訶迦旃延尼子弟子輩,說菩薩相義如是。摩訶
      衍人言:是迦旃延尼子弟子輩,是生死人,不誦不讀摩訶衍經
      ,非大菩薩,不知諸法實相,。。。。。。何況欲作菩薩論議?」

    此下(大正二五.九一下─九四上)再以長段文字破他立自,主張
三阿僧祇劫之中,修諸慈行,得佛受記,即是「大相」,應名菩薩;
至於三十二相,「轉論拢跻嘤校T天魔王亦能化作此相」 (大正二
五.九二上),本非菩薩之所特有,齊此而名菩薩不當。再者: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三阿僧祇
      劫,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大正二五.九二中)

    在『智論』看來,三祇修行有限量,菩薩度生的願行,是洠в小
三祇」限量的。
    說到「六波羅蜜多」,『大毗婆沙論』卷一七八說:

      「如說菩薩經三劫阿僧企耶,修四波羅蜜多而得圓滿。謂施波
      羅蜜多,戒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般若波蜜多。」 (大正
      二七.八九二上)

      「外國師說:有六波羅蜜多,謂於前四加忍、靜懀Аe葷駨浟_
      國諸論師言:後二波羅蜜多即前四所攝:謂忍攝在戒中,靜懀
      攝在般若。」(大正二七.八九二中)

    『智論』很明顯的是採取外國師的看法。其實這也是法藏部(Dh…
armaguptaka)、說出世部(Lokottaravadin)等及一般大乘經所通用的
(裕15) 。
    上來所述『品類足論』作者世友(Vasumitra) ,是西方師。『智
論』常引西方師、外國師之論義,這可說是不同於阿毗曇主流思想的
。但西方師、外國師,也還是說一切有部的一流(裕16) 。

    ※      ※      ※      ※      ※      ※      ※

    譬喻師(Darstantika) 有前期的「持經譬喻師」,如『大毗婆沙
論』所說的法救


                                33頁

(Dharmatrata)與覺天(Buddhadeva)等,是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
的四大論師之二。在『大毗婆沙論』的集出中,持經譬喻師受到金盤
的否定,這才改取「現在有」說,演化為後期的經部 (Sautrantika)
譬喻師。創始者傳說是□叉始羅(Taksa'sila)的鳩摩羅羅陀(Kumaralata)
,譯義為「童受」) 。『智論』難破「無過去未來,但有現在一念頃
」(裕17) ,Lamotte 以為是經部譬喻師對「時間」的看法,復以為『
智論』贊同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 的時間觀(裕18) ,其實犯了
雙重錯铡
    一、「現在有」說,其實是大眾部 (Mahasamghika) ,分別說部
(Vibhajyavadin)的古說,童受只是改宗「現在有」而已。
    二、龍樹(Nagarjuna)雖言「佛智慧於三世中通達無礙」(大正二
五.二五四下、二五五中) ,但他絕對不是說一切有部「三世實有論
」的主張者。如卷二六(大正二五.二五五上)說:

      「云何言佛智慧知三世通達無礙?答曰:諸佛有二種說法,先
      分別諸法,後說畢竟空。若說三世諸法通達無礙,是分別說:
      若說三世一相無相,是說畢竟空。」

    這明顯的是中觀者的二諦論:世俗諦中說三世如幻有,勝義諦中
說三世畢竟空。
    『中論』卷三「觀業品」已破斥經部譬喻師的種子說 (大正三0
.二二上):

      「如芽等相續,皆從種子生,從是而生果,離種無相續。。。。。
      若如汝分別,其過則甚多,是故汝所說,於義則不然。」

    其實前期譬喻師的看法,『智論』的確也已說到。如卷一二 (大
正二五.一四八上)說:

      「如一美色,婬人見之,以為淨妙,心生染著;不淨觀人視之
      ,種種惡露,無一淨處;等婦見之,妒瞋憎惡,目不欲見,以
      為不淨。婬人觀之為樂,妒人觀之為苦,行人觀之得道,無豫
      之人觀之無所適莫,如見土木。。。。。。。以是故知:好醜在心,
      外無定也。」

    這正是譬喻者的見解。如『大毗婆沙論』卷五六 (大正二七.二
八八中)說:

      「譬喻者說:。。。。。。謂如有一端正女人,種種莊嚴,來入眾會
      ,有見起敬,有見起貪,有見起瞋,有見起嫉,有見起厭,有
      見起悲,有見生捨。應知此中子見起敬,諸耽欲者見而起貪,
      諸怨憎者見而起瞋,諸同夫者見而起嫉,諸有修習不淨觀者見
      而起厭,諸離欲仙見起悲愍,作如是念:此妙色相不久當為無
      常所滅。諸阿羅漢見而生捨。由此知境無實體。」


                                34頁

    「境無實體」,也就是唯心論所說的「空」,所以『智論』稱之
為「觀空」(大正二五.一四八上)。『智論』提出三種空:一、分破
空,二、觀空,三、十八空(裕19) 。「分破空」,即天台宗所說的析
法空。以□為例:將□分析到極微(Paramanu),而極微是假立的,如
「推求微塵,則不可得」。這是說一切有部的見解。「觀空」者,外
境可隨觀心而轉,如『阿含經』所說的不淨觀(asubha…bhavana)、十
遍處 (da'sa…krts… nayatanani) 等,這是譬喻師的見解。『智論』
雖提這二種空,但其本意是究竟的「本性空」(十八空)。
    譬喻師雖不是阿毗曇者,但因為早期也是說一切有部的一大流,
所以附說於此,俾完整窺知『智論』取捨於說一切有部諸家之間,而
特傾向於西方阿毗曇師。Lamotte 氏推斷作者係「住錫於西北印度某
一說一切有部之僧伽耍梗ㄔ'20) ,是否有部比丘且不問(留待後詳),
吾人宜先慎勿以為作者係由正統有部之迦濕彌羅師而轉入大乘的。

    
    (裕1) 『大智度論』卷三(大正二五.七0中)。
    
    (裕2) 詳見拙著『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 (頁一
          二二──二三)。
    
    (裕3) 『四分律』卷五四(大正二二.九六八中)。
    
    (裕4) 『毗尼母經』卷三:「有問分別,無問分別,相攝,相應
          ,處所生,五種名為阿毗曇藏。」(大正二四,八一八上)
          。
    
    (裕5) 有關「阿毗曇」之古型論書『舍利弗阿毗曇論』之組織,
          從發展到成立的過程,以及其形式與內容,參閱拙著『說
          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二章第二節「阿毗
          達磨的成立」(頁六四─九0)。
    
    (裕6) 參閱拙著『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七章
          第一節「西方系的阿毗達磨論師」(頁三0五─三一三)。
    
    (裕7) 『大智度論』卷二七(大正二五.二五九下)。
    
    (裕8) 『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卷五─一0 (大正二六.七一一中
          ─七三五上)。
    
    (裕9) 『大智度論』卷一八(大正二五.一九五上)。
    
    (裕10)『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卷五,「有色法無色法,有見法無
          見法,。。。。。。有相續法無相續法。」 (大正二六.七一一
          中─下) 。是皆攝「二法」,以下攝「三法」及至「十一
          法」。
    
    (裕11)『大智度論』卷一九(大正二五.二0二上)。
    
    (裕12)同上,卷二八(大正二五.二六八中)。


                                35頁

    
    (裕13)『阿毗達磨品類足論』「辯千問品」中,卷一一 (大正二
          六.七三八中─七三九中) 分別「四拢N」,卷一一─一
          二 (大正二六.七三九中─七四三下) 分別「四念住」。
    
    (裕14)『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一七:「西方諸師作如是說:
          得二十六處身隨心轉戒,謂欲界九、色界十七。迦濕彌羅
          國諸論師言:得二十五處身隨心轉戒,以大梵天無別處故
          。」(大正二七.八五中)卷九八:「西方諸師作如是說:
          初靜懀У靥巹e有三:一梵眾天處,二梵輔天處,三大梵天
          處。此處即是靜懀е虚g。迦濕彌羅諸論師說:初靜懀У匚
          有二處,即梵輔天中有高勝靜處,如近聚落有勝園林,是
          大梵王常所居處。此處即是靜懀е虚g。」 (大正二七.五
          0九上) 由此可知:迦濕彌羅師只立色界十六處,把大梵
          天歸於梵輔天中,不另立之:西方師則立十七處,大梵天
          另立一處。另外有關「十八處」 (即通稱色界十八天) 說
          ,則出自外國師。它在十七處外再立「無想天」為一處。
          如卷一五四:「問:無想天在何處攝?外國師說:第四靜
          懀巹e有九,此是一處。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即廣果天
          攝,然以高勝寂靜,故別立名。」(大正二七.七八四中)
    
    (裕15)參閱拙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三章 (頁一四
          0─一四三)。
    
    (裕16)參閱『內學』第二輯(頁一七五─一七六)。
    
    (裕17)『大智度論』卷二六(大正二五.二五四下)。
    
    (裕18)Lamotte 『《大智度論》之作者及其翻譯 』(郭忠生譯,
          『諦觀』第六二期頁一二七)。
    
    (裕19)『大智度論』卷一二(大正二五.一四七下─一四八上)。
    
    (裕20)Lamotte 『《大智度論》之作者及其翻譯』 (郭忠生譯,
         『諦觀』第六二期頁一一二)。


2。『大智度論』與犢子部

    犢子部(Vatsiputriya)從說一切有(Sarvastivadin) 系分出,犢
子部又分出正量部 (Sammatiya) 、法上部(Dharmottariya)、賢冑部
(Bhadrayaniya)、密林山部(Sanngarika)等四部。後來正量部弘傳極
盛,取得了犢子系中的主流地位,而且成為四大根本派 (大眾、上座
、說一切有、正量)之一。


                                36頁

    犢子部的阿毗曇,提到其「不可說我」(Anabhilapyapudgala)的
見解。『智論』卷一(大正二五.六一上)提到這個見解:

      「犢子阿毗曇中說:五眾不離人,人不離五眾,。。。。。。人是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