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杂阿含-解脱主题整理稿 >

第8节

杂阿含-解脱主题整理稿-第8节

小说: 杂阿含-解脱主题整理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受,只要是二禅以上的,都会在非常舒服快乐的状态身心状态,但是今天呢没有办法再进去,痛苦到我要入禅定都不可能。

  这个地方很重要。所以我们就要注意喔,很多人都以为:‘我修禅定功夫很好,我只要一入定,我什麽痛苦烦恼都没有。’这个地方就是给我们一个警告,不要以为禅定可以解决一切,不是!不要以为入了禅定就解脱,不是!要明白,这个地方就显现出来。我於今日,不复能得入彼三昧,没有办法再进去三昧定中啊,所以我才思惟:想到说我是不是已经退失了三昧耶,所以才起了烦恼,才起了退悔心,这个地方很重要,不要以为禅定可以解决一切,就在讲这个!禅定跟佛法的解脱还有很大的距离,要注意这个地方。

不正思惟故

  “佛告阿湿波誓:‘我今问汝,随意答我。”我今天问你的,你随你现在的感觉回答我,“阿湿波誓!汝见色即是我,异我,相在不’?”你们要注意喔,佛陀不管开示哪一位圣弟子,甚至於他对临终前的这些圣弟子们的反问,都一样没有离开这个主题,如果把色当作他的身体来讲,你难道认为这个色身就是我吗?还是异我?异我就是我的、我所,或者是相在——我在色中或者是色在我中?“阿湿波誓白佛言:‘不也,世尊’!”佛陀只要问到这个根本问题,每一位圣弟子马上就回答:当然这个色不是我、也不是我的、里面也没有一个我、我也不是在这个色身之外,都不是。“复问:‘汝见受、想、行、识,是我,异我,相在不’?阿湿波誓白佛言:‘不也,世尊’!佛告阿湿波誓:‘汝既不见色是我、异我、相在,不见受、想、行、识,是我、异我、相在,何故变悔’?”既然,色、受、想、行、识的五蕴都不是我、也不是我的,根本没有一个我可得,那麽谁在变悔?为什麽会变悔?其实一个人如果真正的变悔,绝对是站在“我”的立场才会变悔,没有“我”,谁变悔?

  “阿湿波誓白佛言:‘世尊!不正思惟故’。”注意听喔,圣弟子马上就反省,我今天为什麽会变悔?原因就是不正思惟,什麽叫不正思惟——思惟没有在正见中啊,没有正智、正念就在谈这个,离开了正思惟、离开了正智、正念,才会起变悔啊,如果我们今天学了缘起法,得了正见——无常、无我,知道一切法性空寂,这个正见如果是明白的、肯定的、确定的,怎麽还会起不正确的思惟呢?又落到世俗我执——众生那个执着里去?

  注意听喔!这个地方很重要,今天不要讲面对死亡起了不正思惟,我们众生在世俗中一样喔,名利关头、得失关头一离开正思惟,贪瞋痴一定起的、一定相应的。为什麽八正道第一个讲正见,第二个讲正思惟,注意啊很重要,没有正见,就没有正思惟。有了正见,正思惟没有相应的时候,你也会退悔,那麽我们就知道啦,,不只是圣弟子临终会产生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居士哪一个不是这样?我们现在活在人间,每天六根触六尘,都在为我们的事业、名利、家庭、恩爱种种问题,你如何能与正见相应,不离正思惟,这个就是修行啦。也就是讲我们如何在正念中,这个就是修行喔。见到色起了贪欲,见到一切的法起了执着,名利关头、生死关头是不是能在正念中?这个就是解脱的关键!我们今天学了很多法,法归法,理论归理论,(如果)我们的行为,我们的生活中的一切点点滴滴,都没有在正念正思惟的与法相应中,哪一个不颠倒执着?

  我们利用这一经,这个重点我们就要注意啦,一个圣弟子学了几十年,只要稍微离开那个正见正念就会起退悔心、会变的、会执着,那表示他还没有彻底的肯定到不动、坚固,像上面那一经一样,优波先那面对死亡,知道无常、非我,而颜色不变、不变就是不起恐惧、不起颠倒,如如不动在正思惟中。所以佛陀这样一问他的时候,他马上就知道:‘啊我知道啦,原来我没有正思惟。’

正思维一

  “佛告阿湿波誓:‘若沙门、婆罗门,三昧坚固,三昧平等,若不得入彼三昧,不应作念:我于三昧退减。”佛陀马上就开示法要,今天不管是沙门婆罗门,你修禅定,在三昧中、在正受中,如果不能入三昧的时候,不应该起这样的念头:我於三昧退减,“若复圣弟子不见色是我,异我,相在,不见受、想、行、识是我,异我,相在,但当作是觉知:”你只能起这样的念头跟觉知,“贪欲永尽无余,瞋恚、愚痴永尽无余。贪、恚、痴永尽无余已,一切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一个人面对这样急难、危难、大苦痛的时候,虽然不能起三昧的(定力的)作用,那个时候你也不应该起退悔的心,应该起什麽样的心呢?对於自己的以身作证要肯定,肯定什麽?我的贪、瞋、痴已尽!我的烦恼已经灭了!我自己知道不受後有!肯定自己所修、所学的,坚固信心、不移不动,我入灭、绝对不受後有,要那样的肯定,如果不是这样子,还会起退悔,我认为这个受用性是有问题的。

  “佛说是法时,尊者阿湿波誓不起诸漏,心得解脱,”听了这个法他才真正的大解脱,当下契入!可见呢他原来的受用还不是很坚固。那透过这样的因缘,佛陀的一开示,在那样的身心状态中,当下就知道,自己不正思惟,马上恢复正念,马上契入,反而得到大解脱。所以这个时候,就不起诸漏、心得解脱,欢喜踊悦,身心欢喜、非常高兴,注意听喔!“欢喜踊悦故,身病即除。”病好啦,这里提示出一个问题,身体欢喜、病好了,但是重点不是在这里,是说让我们明白,一个身遭病苦,这麽苦的人,面对死亡恐惧的人,当他心灵明白了这个法,超越了束缚的时候,整个生命活起来整个,生命幸福、活悦、快乐,那样一种欢喜,病反而就好啦、没病啦。

  这一经以外,马胜比丘也是这样子。那麽我们就知道,心灵这一方面的重要,知见的重要,正见的重要!大家就明白,所以如果一个没有真正受用解脱的人,稍微受一点苦:障碍啦、逆境啦,退悔心都会来,那个意志力啊,没有办法承担,(他会找借口说)‘修这个哪有效啊?修一修、这环境还是这麽坏,还是烦恼这麽多。’他都没有反省自己,这麽久来的修行为什麽不受用?没有反省。如果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喔,当我们烦恼来的时候、逆境来的时候,都要反省,我哪里做不对?我哪里不够恳切?我哪里不够精进?我自己不够受用?要反省我错在何处?如果是这样子的会检讨,发觉我们不受用的原因,面对那个原因去反省,如果你能看到、发觉到(错在何处),你就能改变。

看清它超越它

  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在每一次的障碍、或者是困难、或者是逆境、或者是烦恼来的时候,要作反省、要作思惟。针对我们的问题,去发觉他的原因,你就有机会去改变他,精进而超越。所以阿湿波誓虽然遭这麽大的病患,但是他又制造了一个因缘,因为佛陀去看他,给他开示,他反而在正法的熏习之下,当下不但是解脱啦,病也好啦。

  那我们就知道,人间也是一样,当我们碰到逆境、困难、挫折、失意的时候,正是我们突破的一个因缘,修行的过程中有一点障碍、不如意的时候,千万不要退悔。更应该要看清楚我们今天所谓的逆境的因缘是什麽。我们心还会起退悔,还会起烦恼,还会不自在,可见我们不受用,更要惭愧。发精进心、猛勇心,把那个障碍再次的克服,这个才是佛弟子应该有的现象。

  不要怕困难,修行不是说没有困难,修行不是在求一切都顺利,修行不是在求一切长命百岁、没有病,这个不叫修行。真正的修行是透过我们的苦难、逆境、烦恼,而作增上缘,在这里去观察它的根本而去超越它,所以经历它又超越它,这才是佛法的根本。

  我常常讲,如果一个孩子生出来,你家环境很好,有的是钱,爸爸妈妈都很爱护你。从小到你一百岁才死,你都不经历世间的事,要吃要用都有,然後在深山中又不跟万法接触也没有污染,那你说这个人是不是很清净,就解脱啦?这种人能解脱吗?能成道吗?能悟道吗?不能!就是因为我们在人生的历练中,经过了酸、甜、苦、辣,经过了很多的考验,才能知道怎麽样超越痛苦、烦恼、恐怖,才会有超越的智慧,没有烦恼就没有解脱,没有人生就没有成道。

  各位要明白喔!今天为什麽不求天上而在人间,因为人间可以让你体会跟历练、可以让你成佛,其他的(地方)没有(这样的历练),所以我们一个佛弟子,千万不要跟世俗的人一样求没事,每天在拜的目的是保佑我平安,人家儒家都讲‘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是不是?生命不求没事,人家儒家都懂,难道我们佛弟子连这个都不懂吗?但是世俗的众生总是在贪瞋痴中,所以总是求,保护这个我没事,每天求啊、拜啊,都要求安乐啦,得到很多啦、钱也多、要什么有什么,那样的心态就是世俗众生的心态。

  我们佛弟子不求这个,逆增上缘反而是成就的因缘,要明白。如果你明白这一点的话,人间逆境来,正好利用这个因缘,看清楚它超越它,这个才是难得的因缘。明白了正见正法,才有方向、才有目的、才有方法,这个都很重要。好这一经就讲到这里。

根、尘、触

  我们再看下一经是13363经,就在733页,我们来看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异比丘,年少新学,于此法律出家未久,少知识,独一客旅,无人供给,住边聚落客僧房中,疾病困笃。时有众多比丘诣佛所,稽首礼足,却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有一比丘,年少新学,乃至疾病困笃,住边聚落客僧房中。有是病比丘,多死无活。善哉世尊!往彼住处,以哀愍故’!”

  这一位年少的比丘,出家没有多久,住在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没有人照顾他,也没有人供给他,病也很重,有很多比丘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就来请佛陀慈悲哀愍,去看看他。“尔时、世尊默然而许。即日晡时从禅觉,至彼住处。彼病比丘遥见世尊,扶床欲起。佛告比丘:‘息卧勿起!云何比丘!苦患宁可忍不’?”佛陀的第一句话问,‘你身体的病患、还能忍受吗,’很苦,但是问他还能不能忍受。“如前差摩修多罗广说。如是三受,乃至病苦但增不损。”那麽他的回答,跟前面那几经一样,就说我很苦,没有办法受,很难过,好像火煎啦,大力士在搥打啦。。。。。。这样一些比喻,表示很苦很苦就对啦。

  “佛告病比丘:‘我今问汝,随意答我。汝得无变悔耶’?病比丘白佛:‘实有变悔,世尊’!”那麽一样的,佛陀也问,那你是不是有变悔呢?他就回答,我有变悔,跟前一经是一样的。“佛告病比丘:‘汝得无犯戒耶’?”你看佛陀问的次第都差不多一样,你有犯戒吗?“病比丘白佛言:‘世尊!实不犯戒’。”我没有犯戒,“佛告病比丘:‘汝若不犯戒,何为变悔’?”你如果不犯戒,怎麽会变悔呢?“病比丘白佛:世尊!我年幼稚,出家未久,于过人法、胜妙知见未有所得。”过人法,证果以後的都叫过人法,胜妙知见未有所得,我的正见还没有建立得很好。因为我基础都还没有打好,也还没有达到那种解脱的境界,“我作是念:命终之时,知生何处?故生变悔’。”因为知见没有建立好,也没有真正的证果受用,所以我心中起了这样的疑问,一个还没有解脱的人,命终的时候到底要生到哪里去,往生哪里呢?因为起了这样的一个疑问,才起了变悔的心。

  “佛告比丘,”佛陀就问他,“我今问汝,随意答我。云何比丘!有眼故有眼识耶?比丘白佛:‘如是,世尊’!复问比丘:‘于意云何?有眼识故有眼触,眼触因缘生内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耶’?”佛陀为一个年少的比丘,他只能再把法重要的地方(再讲述一次)来启发他,那麽就要在哪里启发呢?就在六处!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是我们平常最容易体会的,最容易接触的,从这个地方的启发是比较如实,而比较容易了解的。所以他才问他,我们今天,根、尘、触产生的眼识,因为有眼识才有眼触。好,因为触的因缘才生受,才生了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是不是这样子的呢?他就答“如是世尊,”是啊,是这样子。“耳,鼻,舌,身,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