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中国通史第六卷-中古时代-隋唐时期(上册)-第4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④ 《资治通鉴》卷二○七,则天后久视元年。
⑤ 《全唐文》卷四二二杨炎《李楷洛碑》。
⑥ 《旧唐书》卷一五二《李景略传》。
⑦ 颜真卿:《李光弼碑》,《全唐文》卷三四二。
① 《旧唐书》卷一四二、《新唐书》卷二一一《王武俊传》。
② 《隋书》卷八四《奚传》、《契丹传》。
洛瓌州,以奥失部置;太鲁州,以度稽部置;渴野州,以元俟析部置③。
以上五州大致分布于今辽宁朝阳以西老哈河上游和河北承德西北地带。
此外,自高祖武德年始,不断有奚人南徙,故有诸多奚人侨州建置:鲜州,武德五年(622)置,侨治潞县古县城(今河北三河西南)。
崇州,武德五年置。贞观三年(629)更名北黎州。治营州之废阳师镇,后侨治潞县古县城。
顺化州,侨治幽州境。
归义州,开元二十年(732)以奚酋李诗琐高所率奚、契丹内附部落五千帐(户)置。④万岁通天中(696),契丹反,奚亦叛附后突厥,与契丹“常为表里,号为两蕃”①。朝廷为隔离饶乐府五州部落与内徙部间的联系,遂一度徙鲜州于青州境,崇州于淄、青二州。③唐末五代,契丹势盛,“室韦、奚、霫皆服”。奚王苦于契丹统治者酷虐,“以别部西徙妫州”,称为“西奚”,而居琵琶川的“东奚”,则被“契丹所并,不复能自见”②。
靺鞨族的分布和渤海国的建立靺鞨是五代以后的女真族的先民。先秦西汉时称“肃慎”,东汉魏晋时又称“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
靺鞨族部类繁多,大部有七:一曰粟末部,“依粟末水以居”;二曰汩'伯'咄部,居粟末之北,相当于今天吉林省舒兰和黑龙江省五常一带;三曰安车骨部,居伯咄东北,即今黑龙江宁安、牡丹江地带的牡丹江流域;四曰拂涅部,居伯咄部东,即今兴凯湖一带;五曰号室部,居拂涅东,分布于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六曰黑水部,居安车骨东北,即今黑龙江下游地区;七曰白山部,分布于粟末东南,即今吉林朝鲜族延边自治州。④地处最北的黑水部,又由十六个部落组成:其中思慕部居今俄罗斯共青城一带;郡利部居黑龙江入海处;窟说部在库页岛(萨哈林岛);莫曳皆部在今鞑靼海峡西部沿岸一带;虞娄部在今俄罗斯境捷尔内伊、奥尔加沿海地带;越喜部在今黑龙江富锦、饶河一带;铁利部分布于今黑龙江佳木斯以南地区。地处最南的粟末部与最北的黑水部最为强大。
粟末靺鞨的突地稽部和渤海部由于接近隋唐边州,因此同朝廷的关系最为密切;前者以内徙和受天子优礼著称,后者以建立受唐册封的渤海郡国闻名。
突地稽为粟末酋帅,大业八年(612),炀帝初征高丽,突地稽与兄瞒咄率部至营州内属。瞒咄死,突地稽代总其众,被炀帝拜右光禄大夫、辽西太③ 《旧唐书》卷一九九下《奚传》。
④ 《新唐书》卷二一九《奚传》。
① ③《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
② 《唐会要》卷九六《奚传》。
④ 《新五代史》卷七四《奚传》。
守,封扶余侯。突地稽悦中原风俗,“请被冠带”,“帝嘉之,赐以锦绮而宠之”。唐高祖武德元年(618),遣使朝贡。四年(621),与契丹孙敖曹请内附。①朝廷遂以寄治于营州的隋辽西郡为燕州,以突地稽为燕州总管。六年(623),率部内徙于幽州昌平城(今北京昌平西南)。侨居幽州地区的突地稽部,天宝有二千零四十五户,一万一千六百零三口。突地稽后人世为酋长,“门擅英豪,代承恩宠”。其子李谨行累迁营州都督、右卫大将军,封燕国,陪葬乾陵。谨行子李秀《碑》称族出“范阳李氏”,“范阳李者,其先出自陇西”②。说明这支南迁之粟末靺鞨,至第三代业已汉化,并与汉族高门“陇西李氏”认同。
粟末靺鞨的另一支于武后圣历元年(698)建立以大氏为王的地方政权。
先天二年(713),唐封其王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以其部为忽汗州,以大祚荣为都督。其政权初称振(震)国,至是改称渤海国。渤海国于辽太祖天显二年(926)为辽所灭,先后传袭十五王,历二百二十九年。渤海国是以粟末靺鞨为主体并有高丽等民族的多民族政权,但其王室则应为突厥人①。其国初建时,“地方二千里,编户十余万,胜兵数万人”②。至二世国王大武艺(719—737 年在位),“斥大土宇,东北诸夷皆畏臣之”③。约在三世国王大钦茂时(738—794 年在位),仿照内地建置,设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的行政管理体制,标志着渤海国进入其全盛阶段。当其时,“南与新罗、与唐为界,东际海,西界契丹,东北至黑水靺鞨,西北至室韦,地方五千里”④。即包有今吉林、黑龙江、辽宁及俄罗斯滨海地区和朝鲜咸镜北、南道、两江道、慈江道、平安北道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室韦民族的分布室韦,亦作“失韦”,契丹之别种,“其南者为契丹,在北者号室韦”。北魏时始见记载。室韦初有南室韦、北室韦、钵室韦、深末怛室韦、大室韦等五大部落,分布于今嫩江流域和黑龙江上游南、北岸地区。五部“不相总一”,“并无君长”,“突厥常以三吐屯(突厥达官之一)总领之”⑤。唐代关于室韦居处的记载更为具体:其族“居■越河北”,“东至黑水靺鞨,西至突厥,南接契丹,北至海”;①有九大部落,其中岭西室韦、山北室韦、黄头室韦、大、小如者室韦、婆芭'莴'室韦、讷北室韦、骆驼室韦等八部“并在柳城郡之东北,(距郡)近者二千五百里,远者六千二百里”,八部之北曰大室韦,傍望建河而居,并延伸到今外兴安岭以北,至于海;又有乌素固部、移塞没部、塞曷支部、和解部、乌罗护部、那礼部、达姤部、① 《册府元龟》卷九五六《外臣部·种族》;《新唐书》卷二一九《黑水靺鞨传》;王承礼:《渤海国简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
② 《隋书》卷八一《靺鞨》;《册府元龟》卷九七○、九七七。
① 《新唐书》卷一一○《李谨行传》;乾陵博物馆馆藏《李谨行墓志》;《李秀碑》,岑仲勉:《金石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版。
② 《旧唐书·渤海靺鞨传》谓大氏,“本高丽别种”,但《新唐书·渤海传》称大祚荣父为舍利乞乞仲象,即应为突厥舍利部人,是乞乞仲象应为居于高丽、粟末靺鞨人中间的突厥人。③ 《旧唐书》卷一九九下《渤海靺鞨传》。
④ 《新唐书》卷二一九《渤海国传》。
⑤ 金毓黻:《东北通史》,社科战线出版社1981 年版。
① 《隋书》卷八四《室韦传》。
乌丸部、蒙兀部、西室韦、东室韦,等等。②室韦诸部臣隶于唐,朝廷置室韦都督府以统之。室韦乌罗护部落有内徙者,如以讨安史之乱闻名的乌承恩、承泚兄弟,即出此族。
② 《旧唐书》卷一九九下《室韦传》。
第五节蛮僚诸族岭南俚族洗、冯家族俚族即今海南黎族先民。其族源于百越,东汉时称“里人”,至隋始曰“俚”,唐时则有称“黎”者。因其为古越人后裔,故隋唐史籍对居于岭南(今五岭以南)诸郡的俚人亦称“越族”或“南越”人。自南朝梁、陈迄隋、唐,俚族在首领洗氏及其汉人冯氏子孙的领导下,据有数千里河山,成为岭南地区的第一大政治势力。
俚族女酋洗氏,高凉郡(治今广东阳江西)电白(今广东电白)人③,“世为南越首领,跨据山洞,部落十余万家”。由于善抚俚众,“海南(今海南北部)、儋耳(今海南西部)归附者千余洞”①。梁大同(535—545)初,洗氏嫁于罗州(今广东化州)刺史冯融之子高凉太守冯宝为妻。融为汉人,祖父业自北燕浮海归宋,“三世为守牧”。因“他乡羁旅,号令不行”,为使“政令有序,人莫敢违”,遂有洗冯两大俚汉家族联姻。③“侯景之乱”中,洗氏与冯宝协助高要郡(治今广东高要)太守陈霸先平叛,由之他们又成为陈朝的开国功臣。其子冯仆因而被擢阳春郡(治今广东阳春)太守,洗氏被拜为中郎将、石龙太夫人。陈亡后,岭南数郡“共奉夫人,号为圣母,保境安民”④。及隋遣使安抚,洗氏又不失时机地依附新朝,被文帝册为谯国夫人。时其夫冯宝、子冯仆已卒,则拜其长孙冯魂为仪同三司、次孙冯暄为罗州刺史、幼孙冯盎为高州(治今广东阳江西)刺史。自是冯家在洗氏的荫庇下,据有今广东湛江地区和海南省的大部土地,威力所及,达于今广东珠江三角洲、西江一带和广西东南部分地区,成为岭南越族的最大首领。②隋亡,“南越一隅,未有行定”,冯盎“克平五岭二十六州”,并于武德五年(622)以岭南数千里附唐。唐高祖析其地为高、罗、春、白、崖、儋、林、振八州,授盎上柱国、高罗总管,封越国公。盎子智戴拜春州刺史、智戣拜东合州刺史。①冯盎有子三十人,如智玑、智戣、智式等亦次第拜授刺史。直到武周时代,岭南冯、洗家族才门庭败落,冯盎孙君衡以“谋反”罪名被诛,君衡子冯元一(即高力士)被净身入宫。②分布极广的僚族僚族,“盖南蛮之别种”。原居今陕南至川南一带,“自汉中达于邛、笮川洞之间,所在多有”③。魏晋以降,今黔、滇、桂、湘、粤诸省区的某些蛮族亦泛称僚人。其族人数众多,十六国时,仅巴西等地造反的诸僚就有十余万落(户)。北魏时,巴州隆城镇所管僚民多达二十万。
隋唐时的僚人,不只分布广,而且名号甚多。一日南平僚。分布于今四③ 《唐会要》卷九六《室韦传》。
① 王兴瑞:《洗夫人与冯氏家族》,中华书局1984 年版。
② ③④ 《隋书》卷八○《谯国夫人传》。
① 王兴瑞:《洗夫人与冯氏家族》。
② 《旧唐书》卷一○九、《新唐书》卷一一○《冯盎传》。
③ 《高力士残碑》,《考古与文物》1983 年第2 期。
川巴县一带,“部落四千余户”。其酋朱姓,“号为剑荔王”。贞观二年(628),遣使内附,“以其地隶于渝州”④。南平僚徙入岭南者,则有宁氏家族,自陈至唐,世袭钦州都督、刺史,实力同俚族洗、冯家族相埒。①二曰山南西道诸僚。巴、洋、集、壁等州均有山僚分布。三曰剑南诸僚。邛、眉、益、雅、嘉、纳等州均有僚民分布于山地。又,戎、泸二州间有称“葛僚”者,“居依山谷林菁,逾数百里”③。四曰黔中僚。琰、明、巫等州亦为僚人居地。五曰岭南诸僚。除钦州宁氏为南平僚分支,还有罗窦洞僚、龚州东西五洞僚、桂州山僚等。④此外,其他地方如秦、陇等州亦都有僚人居住。④今天的仡佬族当与隋唐僚族有渊源关系。
谢蛮谢蛮为今苗族先民之一。隋唐时散布于今贵州等地。以其首长多为谢姓,故称谢蛮。其族类有牂牁蛮、东谢蛮、南谢蛮等。
牂牁蛮地处“北去充州一百五十里,南至交州,西至昆明九百里”⑤。相当于今黔东、中南部地带。首领谢龙羽,于隋末据有其地,拥胜兵数万人。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其族内属,因复置牂州,以龙羽为刺史,封夜郎郡公。开元二十五年(737),“乃以赵氏为酋长”。天宝中,酋长赵国珍以功授黔州都督,“在五溪凡十余年,中原兴师,唯黔中封境无虞”⑥。
东谢蛮分布于贵州东北部,“地方千里”,“散在山谷,依树为居”①。贞观三年(629),酋领谢元深入朝,朝廷以其地置应州,授元深刺史。
南谢蛮分布于今贵州贵阳以南地带。其首领谢强曾与谢元深同至长安,太宗以其地置南寿州,授强刺史。②西谢蛮,与南谢邻接。④又有蛮州蛮,以宋氏世袭刺史。因其“州接牂牁”③,当亦为谢蛮族类。此外功州蛮,也以谢姓为世袭功州刺史。⑥西赵蛮西赵蛮在东谢之南,即今黔东地区。其境“南北十八日行,东西二十三日行”,“赵氏代为酋长,有万余户。”⑥贞观三年(629),遣使入朝,二十一年,以其地置明州,授酋长赵磨为刺史。
五溪蛮④ 《魏书》卷一○一《蛮传》。
① 《旧唐书》卷一九七《南平僚传》。
④ 《新唐书》卷二二二下《南平僚传》。
⑤ 《册府元龟》卷九八六《外臣部·征讨五》。
⑥ 《旧唐书》卷一九七《牂牁蛮传》。
① 《旧唐书》卷一一五《赵国珍传》。
② 《新唐书》卷二二二下《东谢蛮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