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 >

第36节

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第36节

小说: 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子纠,君臣之义未正成,故召忽死之,未足深嘉;管仲不死,未足多非。死事
既难,亦在於过厚,故仲尼但美管仲之功,亦不言召忽不当死。○注“马曰”至
“天下”。○正义曰:云“匡,正也”,《释言》文。云:“天子微弱,桓公帅
诸侯以尊周室,一正天下”者,成二年《左传》云“五伯之霸也”,杜预云:
“夏伯昆吾,商伯大彭、豕韦,周伯齐桓、晋文。”是三代有五伯矣。伯者,长
也,言为诸侯之长也。郑玄云:“天子衰,诸侯兴,故曰霸。霸者,把也,言把
持王者之政教,故其字或作伯,或作霸也。”是天子微弱,桓公帅诸侯以尊周室,
一正天下,故曰霸诸侯也。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亻巽与文子同升诸公。(孔曰:“大夫亻巽本文子家臣,
荐之使与已并为大夫,同升在公朝。”)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孔曰:
“言行如是,可谥为文。”)
    '疏'“公叔”至“文矣”。○正义曰:此章论卫大夫公孙拔之行也。“公叔
文子之臣大夫亻巽与文子同升诸公”者,诸,於也。大夫亻巽本文子家臣,文子
荐之,使与己并为大夫,同升在於公朝也。“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者,孔子
闻其行如是,故称之曰:“可以谥为文矣。”以《谥法》“锡民爵位曰文故也。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
治宾客,祝它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孔曰:“言虽无
道,所任者各当其才,何为当亡?”)
    '疏'“子言”至“其丧”。○正义曰:此章言治国在於任材也。“子言卫灵
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者,丧,亡也。奚,何也。夫子因言
卫灵公之无道,季康子乃问之曰:“夫灵公无道如是,何为而国不亡乎?”“孔
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它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者,言
君虽无道,有此三人,所任者各当其才,何为当亡?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马曰:“怍,惭也。内有其实,则
言之不惭。积其实者,为之难。”)
    '疏'“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正义曰:此章疾时人内无其实
而辞多惭怍。怍,惭也。人若内有其实,则其言之不惭。然则内积其实者,为之
也甚难。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於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
(马曰:“成子,齐大夫陈恒也。将告君,故先斋。斋必沐浴。”)公曰:“告
夫三子。”(孔曰:“谓三卿也。”)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
君曰‘告夫三子’者,(马曰:“我礼当告君,不当告三子。君使我往,故复
往。”)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马曰:
“孔子由君命之三子告,不可,故复以此辞语之而止。”)
    '疏'“陈成”至“告也”。○正义曰:此章记孔子恶无道之事也。“陈成子
弑简公”者,《春秋》哀十四年“齐人弑其君壬”是也。“孔子沐浴而朝,告於
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者,孔子在鲁,闻齐弑其君,故斋戒沐浴而朝,
告於鲁君哀公曰:“齐大夫陈恒弑其君,请往讨伐之。”“公曰:告夫三子”者,
哀公使孔子告夫季孙、孟孙、叔孙三卿也。“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後,不敢不
告也”者,尝为大夫而去,故云“从大夫之後”。闻夫不义,礼当告君,故云
“不敢不告”。君曰:‘告夫三子’者”者,言我礼当告君,不当告三子。君使
我往,故复往也。“之三子告,不可”者,之,往也。往三子所告之,三子不肯
讨齐也。“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者,孔子以君命往告三子,
三子不可其请,故孔子复以此辞语之而止。案《左传》录此事与此小异,此云
“沐浴而朝”,彼云“齐而请”,此云“公曰告夫三子”,彼云“公曰予告季孙”。
礼,斋必沐浴,三子季孙为长,各记其一,故不同耳。此又云“之三子告”,彼
无文者,《传》是史官所录,记其与君言耳,退後别告三子,唯弟子知之,吏官
不见其告,故《传》无文也。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孔曰:“事君之道,义不可欺,
当能犯颜谏争。”)
    '疏'“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正义曰:此章言事君之道,
义不可欺,而当能犯颜谏争之。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本为上,末为下。)
    '疏'“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正义曰:此章言君子小人所晓达不
同也。本为上,谓德义也。末为下,谓财利也。言君子达於德义,小人达於财利。
    子曰:“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孔曰:“为已,履而行之。为
人,徒能言之。”)
    '疏'“子曰: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正义曰:此章言古今学者
不同也。古人之学,则履而行之,是为己也。今人之学,空能为人言说之,己不
能行,是为人也。范晔云:“为人者冯誉以显物,为己者因心以会道也。”
    蘧伯玉使人於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孔曰:“伯玉,卫大夫蘧瑗。”)
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言夫子欲寡其过而未
能无过。)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陈曰:“再言‘使乎’者,善之
也。言使得其人。”)
    '疏'“蘧伯”至“使乎”。○正义曰:此章论卫大夫蘧瑗之德。“蘧伯玉使
人於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者,夫子指蘧伯玉也。蘧伯玉有
君子之名,故孔子问其使人曰:“夫子何所云为,而得此君子之名誉乎?”“对
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者,言夫子常自省,欲寡少其过,而未能无过也。
“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者,孔子善其使得其人,故言“使乎”。所以善
之者,颜回尚未能无过,况伯玉乎?而使者云“未能”,是伯玉之心不见欺也。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孔曰:
“不越其职。”)
    '疏'“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正义曰:
此章戒人之僭滥侵官也。言若已不在此位,则不得谋议此位之政事也。曾子遂曰:
“君子思谋,当不出已位。”言思虑所及,不越其职。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疏'“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正义曰:此章勉人使言行相副也。
君子言行相顾,若言过其行,谓有言而行不副,君子所耻也。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
曰:“夫子自道也。”
    '疏'“子曰”至“道也”。○正义曰:此章论君子之道。“子曰:君子道者
三,我无能焉”者,言君子之道有三,我皆不能也。“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
者不惧”者,此其三也。仁者乐天知命,内省不疚,故不忧也。知者明於事,故
不惑。勇者折冲御侮,故不惧。夫子言我皆不能此三者。“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者,子贡言夫子实有仁、知及勇,而谦称我无,故曰夫子自道说也。所谓谦尊而
光。
    子贡方人。(孔曰:“比方人也。”)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孔曰:“不暇比方人也。”)
    '疏'“子贡”至“不暇”。○正义曰:此章抑子贡也。“子贡方人”者,谓
比方人也。子贡多言,尝举其人伦以相比方。“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者,夫知人则哲,尧、舜犹病,而子贡辅比方人,怒其轻易,故曰“赐也贤乎哉”,
所以抑之也。夫我则不暇比方人也。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王曰:“徒患已之无能。”)
    '疏'“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正义曰:此章勉人德也。
言不患人不知己,但患己之无能。
    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孔曰:“先觉人情
者,是宁能为贤乎?或时反怨人。”)
    '疏'“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正义曰:此章
戒人不可逆料人之诈,不可亿度人之不信也。抑,语辞也。言先觉人者,是囗囗
囗囗囗囗囗囗囗所以非贤者,以诈伪不信之人为之亿度囗囗囗囗囗人,故先觉者
非为贤也。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包曰:“微生,
姓。亩,名。”)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包曰:“疾世固陋,欲
行道以化之。”)
    '疏'“微生”至“疾固也”。○正义曰:此章记孔子疾世固陋之事也。“微
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者,栖栖,犹皇皇也。微生亩,
隐士之姓名也。以言谓孔子曰:“丘(呼孔子名也),何为如是东西南北而栖栖
皇皇者与?无乃为佞说之事於世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者,孔
子答言:“不敢为佞,但疾世固陋,欲行道以化之。”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郑曰:“德者,调良之谓。”)
    '疏'“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正义曰:此章疾时尚力取胜,而
不重德。骥是古之善马名,人不称其任重致远之力,但称其调良之德也。马尚如
是,人亦宜然。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德,恩惠之德。)以直
报怨,以德报德。”
    '疏'“或曰”至“报德”。○正义曰:此章论酬恩报怨之法也。“或曰:以
德报怨,何如”者,或人之意,欲人犯而不校,故问孔子曰:“以恩德报雠怨,
何如?”“子曰:何以报德”者,孔子答言,若报怨既用其德,若受人恩惠之德,
不知何以报之也。“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者,既不许或人以德报怨,故陈其正
法,言当以直道报雠怨,以恩德报德也。○注“德,恩惠之德”。○正义曰:谓
德加於彼,彼荷其恩,故谓荷恩为德。《左传》云“然则德我乎”,又曰“王德
狄人”,皆是也。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贡怪夫子言何为
莫知己,故问。)子曰:“不怨天,不尤人,(马曰:“孔子不用於世而不怨天,
人不知已亦不尤人。”)下学而上达。(孔曰:“下学人事,上知天命。”)知
我者其天乎!”(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故曰唯天知已。)
    '疏'“子曰”至“天乎”。○正义曰:此章孔子自明其志也。“子曰:莫我
知也夫”者,言无人知我志者也。“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者,子贡怪夫子
言,故问何为莫知己。“子曰:不怨天,不尤人”者,尤,非也。孔子言已不用
於世而不怨天,人不知己亦不非人也。“下学而上达”者,言己下学人事,上知
天命,时有否泰,故用有行藏,是以不怨天尤人也。“知我者其天乎”者,言唯
天知己志也。○注“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正义曰:此《易·乾卦·文言》文
也。合其德者,谓覆载也。引之者,以证天知夫子者,以夫子圣人,与天地合德
故也。
    公伯寮子路於季孙。(马曰:“,谮也。伯寮,鲁人,弟子也。”)子
服景伯以告,(孔曰:“鲁大夫子服何忌也。告,告孔子。”)曰:“天子固有
惑志,(孔曰:“季孙信谗,恚子路。”)於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郑曰:“吾势力犹能辨子路之无罪於季孙,使之诛寮而肆之。有罪既刑,陈其
尸曰肆。”)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
命何!”
    '疏'“公伯”至“命何”。○正义曰:此章言道之废行皆由天命也。“公伯
寮子路於季孙”者,,谮也。伯寮、子路皆臣於季孙,伯寮诬子路以罪而谮
於季孙也。“子服景伯以告”者,以其事告孔子也。“曰:夫子固有惑志”者,
夫子谓季孙。言季孙坚固已有疑惑之志,谓信谗恚子路也。“於公伯寮,吾力犹
能肆诸市朝”者,有罪既刑,陈其尸曰肆。景伯言,吾势力犹能辨子路之无罪於
季孙,使之诛寮而肆之。“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公伯寮其如命何”者,孔子不许其告,故言道之废行皆由天命,虽公伯寮之谮,
其能违天而兴废子路乎!○注“伯寮,鲁人,弟子也”。○正义曰:《史记·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