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第2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传》“定十五年春,邾隐公来朝。子贡观焉。邾子执玉高,其容仰;公受玉
卑,其容俯。子贡曰:‘以礼观之,二君者皆有死亡焉。’夏五月壬申,公薨。
仲尼曰:‘赐不幸言而中。’”哀七年,“以邾子益来”,是其屡中也。“虽非
天命而偶富”,释经“不受命而货殖”也。言致富之道,当由天命与之爵禄,今
子贡不因天命爵禄,而能自致富,故曰“偶富”。言有亿度之劳,富有经营之累,
以此二事,何暇虚心以知道?故云“亦所以不虚心也”。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於室。”(孔曰:“践,循也。
言善人不但循追旧迹而已,亦少能创业,然亦不入於圣人之奥室。”)子曰:
“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论笃者,谓口无择言。君子者,谓身无鄙
行。色庄者,不恶而严,以远小人。言此三者,皆可以为善人。)
'疏'“子张”至“者乎”。○正义曰:此章论善人所行之道也,“子张问善
人之道”者,问行何道可谓善人。“子曰:不践迹,亦不入於室”者,孔子答其
善人之道也。践,循也。迹,已行旧事之言。善人不但循追旧迹而已,当自立功
立事也,而善人好谦,亦少能创业,故亦不能入於圣人之奥室也。“子曰:论笃
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者,此亦善人之道也,故同为一章,当是异时之语,
故别言“子曰”也。“论笃是与”者,笃,厚也。谓口无择言,所论说皆重厚,
是善人与。“君子者乎”者,言身无鄙行之君子,亦是善人乎?“色庄者乎”者,
言能颜色庄严,使小人畏威者,亦是善人乎?孔子谦,不正言,故云“与”、
“乎”以疑之也。○注“论笃”至“善人”。○正义曰:云“口无择言”,《孝
经》文也。所言皆善,故无可择也。云“身无鄙行”者,所以并美,无鄙恶也。
“以远小人,不恶而严”者,《周易·Т卦·象辞》也。
子路问:“闻斯行诸?”(包曰:“赈穷救乏之事。”)子曰:“有父兄在,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孔曰:“当白父兄,不得自专。”)冉有问:“闻斯行
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孔曰:“惑其问同而
答异。”)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郑曰:“言冉有
性谦退,子路务在胜尚人,各因其人之失而正之。”)
'疏'“子路”至“退之”。○正义曰:此章论施予之礼,并孔子问同答异之
意也。“子路问:闻斯行诸”者,诸,之也。子路问於孔子曰:“若闻人穷乏当
赈救之事於斯,即得行之乎?”“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也”者,
言当先白父兄,不得自专也。“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者,此问
与子路同,而所答异也。“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
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者,赤,公西华名也。见其问同而答
异,故疑惑而问於孔子也。“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者,
此孔子言其答异之意也。冉有性谦退,子路务在胜尚人,各因其人失而正之,故
答异也。
子畏於匡,颜渊後。(孔曰:“言与孔子相失,故在後。”)子曰:“吾以
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包曰:“言夫子在,已无所敢死。”)
'疏'“子畏”至“敢死”。○正义曰:此章言仁者必有勇也。“子畏於匡,
颜渊後”者,言孔子畏於匡时,与颜回相失。既免,而回在後,方至也。“子曰:
吾以女为死矣”者,孔子谓颜渊曰:“吾以女为致死与匡人斗也。”“子在,回
何敢死”者,言夫子若陷於危难,则回必致死。今夫子在,已则无所敢死。言不
敢致死也。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孔曰:“子然,季氏子弟。自多
得臣此二子,故问之。”)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孔曰:
“谓子问异事耳。则此二人之问,安足大乎?”)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
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孔曰:“言备臣数而已。”)曰:“然则
从之者与?”(孔曰:“问为臣皆当从君所欲邪?”)子曰:“弑父与君,亦不
从也。”(孔曰:“言二子虽从其主,亦不与为大逆。”)
'疏'“季子”至“从也”。○正义曰:此章明为臣事君之道。“季子然问:
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者,季子然,季氏之子弟也。自多得臣此二子,故问於
夫子曰:“仲由、冉求才能为政,可以谓之大臣与?”疑而未定,故云“与”也。
“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者,此孔子抑其自多也。曾,则也。
吾以子为问异事耳,则此二人之问,安足多大乎?言所问小也。“所谓大臣者,
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者,此孔子更为子然陈说大臣之体也。言所可谓之大臣者,
以正道事君,君若不用已道,则当退止也。“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者,既
陈大臣之体,乃言二子非大臣也。具,备也。今二子臣於季氏,季氏不道而不能
匡救,又不退止,唯可谓备臣数而已,不可谓之大臣也。“曰:然则从之者与”
者,子然既闻孔子言二子非大臣,故又问曰:然则二子为臣,皆当从君所欲邪?
“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者,孔子更为说二子之行,言二子虽从其主,若
其主弑父与君,为此大逆,亦不与也。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包曰:“子羔学未熟习,而
使为政,所以为贼害。”)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後为
学?”(孔曰:“言治民事神,於是而习之,亦学也。”)子曰:“是故恶夫佞
者。”(孔曰:“疾其以口给应,遂已非而不知穷。”)
'疏'“子路”至“佞者”。○正义曰:此章勉人学也。“子路使子羔为费宰”
者,子路臣季氏,故任举子羔,使为季氏费邑宰也。“子曰:贼夫人之子”者,
贼,害也。夫人之子,指子羔也。孔子之意以为,子羔学未熟习,而使为政,必
累其身,所以为贼害也。“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後为学”
者,子路辩答孔子,言费邑有人民焉而治之,有社稷之神焉而事之,治民事神,
於是而习之,是亦学也。何必须读书然後乃谓为学也。“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言人所以憎恶夫佞者,为口才捷给,文过饰非故也。今子路以口给应,遂已非
而不知穷已,是故致人恶夫佞者也。
子路、曾皙、(孔曰:“皙,曾参父,名点。”)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孔曰:“言我问女,女无以我长故难对。”)
居则曰:‘不吾知也。’(孔曰:“女常居云人不知己。”)如或知尔,则何以
哉?”(孔曰:“如有用女者,则何以为治。”)子路率尔而对,(率尔,先三
人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包曰:
“摄,迫也。迫於大国之间。”)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方,义方。)夫子哂之。(马曰:“哂,笑。”)“求,尔何如?”对曰: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性谦退,言欲得方六七十、如五六十里小国治之而
已。)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孔曰:“求
自云能足民而已。谓衣食足也。若礼乐之化,当以待君子。谦也。”)“赤,尔
何如?”对曰:“非曰能之,原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原为小相焉。”
(郑曰:“我非自言能,原学为之。宗庙之事,谓祭祀也。诸侯时见曰会。殷ぽ
曰同。端,玄端也。衣玄端,冠章甫,诸侯日视朝之服。小相,谓相君之礼。”)
“点,尔何如?”鼓瑟希,(孔曰:“思所以对,故音希。”)铿尔,舍瑟而作,
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孔曰:“置瑟起对。撰,具也,为政之具。铿者,
投瑟之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孔曰:“各言己志,於义
无伤。”)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
舞雩,咏而归。”(包曰:“莫春者,季春三月也。春服既成,衣单袷之时。我
欲得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水之上,风凉於舞雩之下,歌咏先王之道,
而归夫子之门。”)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周曰:“善点独知时。”)
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
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包
曰:“为国以礼,礼贵让,子路言不让,故笑之。”)“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
诸侯而何?(孔曰:“明皆诸侯之事,与子路同,徒笑子路不让。”)赤也为之
小,孰能为之大?”(孔曰:“赤谦言小相耳,谁能为大相?”)
'疏'“子路”至篇末。○正义曰:此章孔子乘间四弟子侍坐,因使各言其志,
以观其器能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者,时孔子坐,四子侍侧,
亦皆坐也。“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者,孔子将发问,先以此言诱
掖之也。言女等侍吾,以吾年长於女,谦而少言,故云一日。今我问女,女等毋
以吾长而惮难其对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者,此问辞
也。言女常居则云已有才能,人不我知。设如有人知女,将欲用之,则女将何以
为治?“子路率尔而对”者,子路性刚,故率尔先三人而对也。“千乘之国,摄
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
方也”者,此子路所志也。千乘之国,公侯之六国也。摄,迫也。不熟为饥,
蔬不熟为馑。方,义方也。言若有公侯之国,迫於大国之间,又加之以师旅侵伐,
复因之以饥馑民困,而由也治之,比至三年以来,可使其民有勇敢且知义方也。
“夫子哂之”者,哂,笑也。夫子笑之也。“求,尔何如”者,子路既对,三子
无言,故孔子复历问之。冉求,尔志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
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者,此冉求之志也。俟,待
也。求性谦退,言欲得方六七十如五十里小国治之而已。求也治此小国,比及三
年以来,使足民衣食。若礼乐之化,当以待君子。此谦辞也。“赤,尔何如”者,
又问公西华也。“对曰,非曰能之,原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原为
小相焉”者,此赤也之志也。曰,言也。我非自言能之,原学为焉。宗庙祭祀之
事,如有诸侯会同,及诸侯衣玄端,冠章甫,日视朝之时,已原为其小相君之礼
焉。“点,尔何如”者,又问曾皙也。“鼓瑟希”者,时曾皙方鼓瑟,承师之问,
思所以对,故音希也。“铿尔,舍瑟而作”者,作,起也。舍,置也。铿,投瑟
声也。思得其对,故置瑟起对,投置其瑟而声铿然也。“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者,撰,具也。未敢言其志,先对此辞,言已之所志,异乎三子者所陈为政之具
也。“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者,孔子见曾皙持谦,难其对,故以此言
诱之曰,於义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欲令任其所志而言也。“曰:莫春者,春
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者,此曾点所
志也。莫春,季春也。春服既成,衣单袷之时也。我欲得与二十以上冠者五六人,
十九以下童子六七人,浴乎沂水之上,风凉於舞雩之下,歌咏先王之道,而归夫
子之门也。“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者,喟然,叹之貌。夫子闻其乐道,故
喟然而叹曰:吾与点之志。善其独知时,而不求为政也。“三子者出,曾皙後”
者,子路、冉有、公西华三子先出,曾皙後,犹侍坐於夫子也。“曾皙曰:夫三
子者之言何如”者,曾皙在後,问於夫子曰:“夫三子者各言其志,其言是非
何如也?”“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者,言三子亦各言其所志而已,无他别
是非也。“曰:夫子何哂由也”者,曾皙又问夫子曰:既三子各言其志,何独笑
仲由也?“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