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的开发-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需要很强的正念与专注,才能在每一个时刻很清楚地区别这些。
现在我们必须继续更深入地修习,这表示我们必须对心理状态和肉体保持更深层的正念。起初,我们没有注意到心理状态与肉体是互为因果,而只是保持正念,只知道什么是心理状态与肉体,但是现在,我们对心理状态与肉体留意得愈多,会看到愈多有关它们生起的原因。例如,当听觉生起时,我们会了解声音是听觉的一个因素;当视觉出现时,会了解颜色是其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会看到那些心理状态是随声音与颜色而生起,至於身体的不同姿势与动作,我们必须随时保持警觉,我们将看到移动中的肉体是以心念为其原因,它受到意识的鼓动。是意识指示身体去站立、坐下、走动或改变姿势,不同姿势因而产生。肉体的所有这些姿势是因为有心为他们的原因而产生,而当这一种心理状态产生时,则有肉体为它的原因,因此心理状态与肉体的产生可以说是来自条件因素,这种内观知识会在我们获得「把握因缘智」(paccaya…pariggaha…^n^a&na)後发生,当我们如此保持正念时,心与肉体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彰显出来。在此之前,我们即使知道存在即是心与肉体,仍然不知道心与肉体如何产生或由什么原因产生,当我们不知道其中道理,就会以为它们的存在是来自神,正如其他宗教系统所描述的。但是当我们达到「把握因缘智」的阶段时,我们将知道它并不是由任何人所创造,而是受到因缘的制约,它们彼此之间存著因果关系,心与肉体可视为独立的因,这就像钟声是由两件东西而产生──槌与钟,如果槌没有敲钟,就不会有声音,没有人能够发出这个钟声,也没有人知道此声音来自哪里,将至何处,但是只要这两件东西存在,声音即产生;如果我们深入体验这种心与肉体的关系,那么有关心与肉体如何产生,与什么令它们产生的疑问将会消失。
在这个阶段的内观,虽然我们知道了心与肉体的因缘,仍未完全体会他们之间的分离,尚未经验心与肉体的快速过程及消逝;心理状态与肉体极快速地消逝,而内观尚未灵敏至能观察到,因此,我们必须继续不断地对心与肉体保持正念,直到看到它们的消逝。例如,当我们由坐姿变换至别种姿势时,我们将体会到坐姿的消逝;当我们由站姿而结束站姿时,将体会到站姿的消逝,并体会一个新姿势的生起,当我们体会此点,便知道站姿不是永远的,刚开始时我们会在此曙光下经验我们的姿势与感觉,当我们体会了一个姿势的消逝,将会立刻注意到另一个新姿势的生起,然而,我们只有在那个姿势停止时才体会其消逝,我们仍然要去体会肉体在那个姿势时的消逝与生起;到目前为止,我们体会坐姿的消逝,是因为坐姿已经改变为其他姿势;接下来我们要在仍然坐著时即体会坐姿的消逝,这表示当内观深化後,我们可以在坐著时即体会其消逝。这可在我们坐著时心理状态与肉体的快速流变中仍然注意其区别而发生;当持续练习後,这种快速流变的经验会变得果断而确定,有了这种阶段的内观,我们将知道即使是过去或未来的所有现象都将是同样地无常。当我们有了这知识,对未来的特性将不再有疑问。当我们经验并体会了各种存在的生起与消逝,那么我们就已获得了「遍知智」(samasane ^n^a&na)这一阶段的内观,它能让我们坚定地看到心理状态与肉体的无常,可以说这个阶段的内观知识实践了存在的三法印,因为它经验了心理状态与肉体的无常,及每一刹那的生与灭,但是它仍未经验到心理状态与肉体的快速递变的清晰界限,这种程度的知识仍不够强烈与灵敏,不足以拔除深藏在我们意识之中最基本的误解或错误观点。
如果我们持续正念的练习,内观智慧将愈来愈灵敏,我们的正念将愈来愈细腻与灵巧;我们愈能保持正念,我们愈能持续地活在当下;现在已经开启了当下的正念,心与肉体的每一状态的生起与消逝已有鲜明的区别,当我们经验心理状态的生灭的区别,我们将获得所谓「生灭随观智」(udayabbaya…^n^a&na)的内观知识,此阶段内观也包含前三阶段的实现,一个人能经验到第一阶段的内观,能理解所有的存在都只是心理状态与肉体;能经验到第二阶段的智识或内观,即经验到心理状态与肉体之生起原因;及第三阶段的内观,让一个人首度经验心理状态与肉体的生灭特性,但尚未能清楚地区隔它们。
由於体证了「生灭随观智」,毗婆舍那的道路才真正开始,此阶段的知识非常重要,这种知识令人首度经验心理状态与肉体的快速流变的区分;随著正念的增强,「生灭智」变得非常灵敏,这阶段的知识揭开刹那生死,它清楚地看到心理状态与肉体於生灭中快速递变的分隔空间,要拥有这个阶段的内观,必须具备非常敏捷的智慧,这种智慧会根除并摧毁心与肉体是永恒的假象,它将显露它们不是持久快乐的根源,它们是「无我」,这个智慧会除去许多建立在我们意识中的误解,然而,这种内观知识仍是暂时的,无法完全根除所有的错误见解,它会开始减少烦恼,特别是误以为经验是真「我」的误解。这阶段的内观知识非常强,指导老师不必向行者保证他已实证真理,他自己具足的内观知识已能够正确而肯定地判断,此刻,心中将生起很大的喜乐与光明,觉知的清晰度是以前从未经验到的,也是第一次在心中体会到真正的自由。
透过直接的经验去体会心理状态与肉体的生灭的清楚区分,与透过听闻或研读而认识是不同的,无论你听闻得多好或因研究而了解得多深,你仍未经验到真正的存在,真正的存在无法透过思考或研读而获得,如果我们思考或研读,我们只有观念上的知识,所知道的只与过去或未来有关,而当下的真正东西将被忽视;只经由思考去认识事物,是透过比较去连结过去与未来,所引用的思考并没有直接经验到当下的真实状况,因此这些思考无法消除任何潜伏的烦恼,只能透过经由正确的因与正确的练习的内观智慧,以及清除所有「我」的肉体邪见,然後疑惑、不确定或任何怀疑才能消失。例如,有关於心与色如何生起的所有疑问都消除了。我们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因缘,并一步一步地经验到真相,直到所有的不安消失。
达到「生灭随观智」的内观的获得,已是一个非常高的修习境界,禅修者对每一刻的经验将拥有一个崭新的认识。
如果修行者黏著於「生灭随观智」,或是在此之前已练过禅定,而且定力非常强,那么这个阶段可能出现内观的染著,所谓「内观染著」指的是修行者已获得这个阶段的内观知识,并经历了微细的染著,这些内观染著是一种非常微细的染著形式,共有十种,他们可能是因为黏著於禅定的力量而造成,他们会障碍通往更高阶段内观的进展,例如,心可能充满快乐与狂喜,微细的黏著产生了,而对深化内观的感觉与喜好将因而减少、消失,如此我们看到内观染著是如何成为内观发展的障碍,当修行者的智慧不够灵敏,无法了解并放弃此种通常是极诱人的染著,他就无法再往前进步,因此对於会阻碍引导我们何者是正确,何者是错误路径的这一点,我们必须有精确的了解,否则,会发生错误的结果,而我们仍不知道我们的修行错在哪里。这是很困难的,因为感受是巧妙、悦人而且快乐的,这些会误导我们,让我们认为已经开悟,已经达到涅盘了,缺乏正见的话,我们完全不知道在内观练习中所获得的成就是否正确。
当我们了解到通往更深层内观是需要放下各种心理状态的黏著时,正见才会生起。高度的喜乐、喜悦、定境,甚至正念都可能成为我们黏著的对象,当我们了解内观只有在清晰而不执著的正念中才可能持续发展时,内观的染著才能消逝,现在,当「生灭随观智」自内观染著中釐清时,我们可以在明明白白而没有任何欲望的干扰下,看透心念与肉体的生灭。
然後,所谓的「行道智见清净」(种姓智 gotrabhu…^n^a&na)的内观阶段才会生起,此种内观了解到通往涅盘的道路,必须放下对心或肉体最微细的黏著。
现在,更高阶段的内观知识从此开始快速地发展,对正在进行的当下过程的正念更敏锐。「生灭随观智」的正念显露愈多实相,智慧发展得愈多;当出现此种现象时,下个阶段的内观,也就是「现象分解」内观的出现。修行者的注意力愈是集中在当前的对象,他愈能经验到心与肉体的消逝,此种眼前所见全都分解的现象令人震慑,但是当他仍停在当前对象时,那也只不过是集中注意的心与肉体的消逝,此种知识经验称为「坏随观智」(bha&nga nupssana…^n^a&na),意思是说任何事物都是危险、恐怖、没有实体且不悦人的,因此他会感觉厌倦,渐渐地能自心色的黏著中出离,此种出离的感觉称为「厌离随观智」(nibbida…^n^a&na),正如修行内观的结果,这时对心与肉体的任何状态的黏著会愈来愈弱。
最後,修行者会到达最清晰与离系的阶段,即「行舍智」(sa&nkha rupekha…^n^a&na),也就是於任何状态皆保持宁静的知识。这个阶段的心不再有任何黏著,能清楚而没有任何染著地看待任何经验,修行者可以体会涅盘,并且永远根除邪见与其他染著。
这是对内观之道较高阶段的一个非常概略性的描述,我愿藉著再度强调「生灭随观智」的重要性来总结这段描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如果你修习并获得这个知识,那么由此阶段之上的更高知识将因此而持续进展,直到最後终於了解心与肉体的最完整的特性,并经验到这个过程的止息──涅盘。
现在,我要再深入讨论一件事情;你可能听过许多次下面的说法,说是为了获得涅盘,并不需要特别练习或遵循特定的步骤,没有任何法则或方法;既然有许多方法最後都是通向涅盘,因此我们做的任何方法都是对的。根据证据与理由,这种信仰是绝对不正确的。根据所有证据,所有佛教徒也都知道,佛陀本身证实只有一条道路可以通往涅盘,那个方法就是四念处,只有佛陀告诉我们这个方法。如果人们想要依他们自己的方法练习禅修,那么每个人都会发明他自己的规则,每个人都说他的方法最後到达涅盘,这种误解是合理的吗?有可能吗?果真如此,那么佛陀就不是一个诚实的人了。如果每一个人可以没有正念而到达涅盘,那么就不需要佛陀教这种修行法门了。我们知道佛陀时代有许多宗教派别与禅修方法,那时候甚至有超能力的修行,例如:空中飞行、水上行走、穿越山丘,所有这些超能力的修行都相当常见,然而,并没有人教导真正通往涅盘的路。因此,如果任何人仍有此种错误观念,以为有许多通往涅盘的路,那么请他仔细想想这件事吧!不要忘记了,我们是因为佛陀为我们显示获得涅盘的心灵发展方法才尊敬他,这个方法主要就是四念处,那是世界上任何其他的老师所不曾教导的,那就是为什么佛教徒尊崇佛陀为世界最伟大的人,并对其智慧、清净与慈悲表示尊敬,如果我们没有依据四念处培养内观能力,我们就不能真正了解佛教;即使在目前,还是很少人对四念处有正确的了解,事实上,虽然这个系统完全合理,然欲立刻或快速地建立正确的认识仍非易事,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并试著以合理的方式了解,然後透过练习验证其正确性,我们必须随时透过练习测试佛教,并且自证实相。
总结
让我为毗婆舍那的修行总结一些方向:
一、开始学习毗婆舍那的时候,应该要发展出一个彻底的认识,就是任何存在都只是由心理状态与肉体构成。
二、与你有关的肉体与心理状态只发生在你自己身上,因此你必须在每一刹那的当下,都能对它们保持正念,以便清楚地看到它们的本质。
三、禅修的对象必须是不间断的心理状态或肉体,而且始终是当下的状况;如果感受出现,检查它,如果追踪中断,不要忧虑,只要重新再来,继续检查肉体与心理状态。
四、在练习过程中,禅修者必须注意,不要生起欲念,想去看到某些事或想去发展某些内观,你只要注视肉体与心理状态即可。
五、不要同时检查肉体与心理状态,而应分别检查他们,而且永远是当下。
六、守住站、坐、行与卧这四种主要姿势,避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