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格言宝藏论释+索达吉堪布 >

第17节

格言宝藏论释+索达吉堪布-第17节

小说: 格言宝藏论释+索达吉堪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智慧浅薄的劣者或胆小怕事的懦夫都称作小人。这样的人虽然聚集很多,却不能成办一件大事,正所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因为大事的成办,需要以智慧来筹划、抉择并作周密的安排,行事的过程中要胆大心细,看准时机、合理运用人力物力。所以只有智勇双全且具有领导能力的人方能成功地操办大事。小人本性卑劣、浅识少慧,遇事不能如理地抉择,行事不会全面有序地安排,总是逼着公鸡下蛋,赶着鸭子上架。他们只有自私自利的发心,不可能为大事做出奉献和牺牲,遇到违缘六神无主,召集众多小人商议也得不到解决的办法,只会酿成“人多嘴多瞎捣乱”的局面。如果把大事托付于小人,只会将事情搞得一塌糊涂,甚至毁坏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如清王朝末期,由于政府的无能和腐败,使得众多小人登场逞能,割地赔款,签署种种不合理的条约等,使中国一败涂地,受尽侵略者的凌辱。
  相反,具足智慧的正士,一个人便能顺利圆满地成办一切事业。就如品质高尚廉洁的清官和德才兼具的高僧,他们治国有方,度生有道,懂得合理地运用人力物力,绝不会叫猴子去看果,更不会让水獭去守鱼。他们知道把钢用在刀口上,把劲用到关键处。所以成事在于顺天应人,古人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智者即是得道之人,他们成办事业的一切顺缘也因此而圆满具足。
  那些本性劣缺、浅识少慧的小人,成办事业的能力就如同芨草一样软弱无力。芨草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其特点即质软而无力。将芨草扎成捆,无论捆多大、多粗都不能改变其本性,根本不可能作为大厦的栋梁之柱。若不加观察而强行使用,则非但建不成大厦,反倒会劳民伤财,受人唾骂而遗臭万年。所以选择成办大事的栋梁之材,一定要仔细观察,切不可轻信小人,否则终将毁坏所要成办的事业。
  未经观察虽成事,谁会当彼为智者,
  如虫咬出花纹时,虽成文字非书家。
  未经过观察研究而碰巧把事情办成功的人,谁会把他当作真正的智者呢?就如虫子无意咬出的花纹,即便形成文字但它们也不能算作书法家。
  真正有智慧的人,在行事之前总会仔细观察并抉择方案和途径。如果事先没有以智慧来观察,就算运气十足,无意当中成办了一些事情,人们也不会把他当作智者。然而这些人往往会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有智慧有能力,做出了如何的贡献等,实际上这些根本不值得骄傲。如果是做了手脚拉他人垫背给自己脸上贴金而欺世盗名,则太过卑劣无耻了。
  比如一些寄生在树皮里面的小虫,它们整日咬食树干。经过长期的啃咬,树干就自然出现一条条错综复杂的纹路。善于观察的人可以去验证一下,当你揭开一些半干半湿的树皮时,便会看见里面有很多又白又胖的小虫,它们置身于弯弯曲曲的花纹中,仿佛在迷宫里游戏。如果对这些花纹仔细观察,便可以在当中找出如汉文“人”字、“一”字,数字里的“2”字,藏文的“:”(啊)字等比较简单的文字,甚至还会发现几个只有考古学家才能认识的甲骨文。也许小虫们会因此而洋洋自得,但却无人称扬它们是高明的书法家。小虫不懂文字又怎么会书写呢?那只是“碰运气”在自己咬出的万条花纹中,偶尔会有几条碰到“文字”的一点边儿,而且还需要具有丰富想象能力的人去首肯。
  通过这个比喻就可以发现,愚人作事的态度和树虫“写字”竟是如此的相似。他们所作的事情失败了自然不会提及,偶尔成功一件便死死抱住,高高举起,借此宣扬自己是有能力的人。殊不知,智者已经在他们和树虫之间划上了“等”号。
  愚者所说之诳语,未经驯服之良马,
  掉落战场宝剑等,对谁有利尚不定。
  愚蠢的人说出的诳语,以及还没有得到驯服的良马和掉落在战场上的宝剑等,这一切究竟对谁有利尚不能作出决定。
  愚者缺少智慧,不能辨别取舍善恶,而且相续中自私自利的发心很重。所以从愚者口里吐出的诳语很难说对谁有利,对谁有害。有可能利益自己而伤害他人;有可能自他双方都受伤害;也有可能只伤害到自己。比如一些外道本师宣讲以火焚身供养天神便可升天享受安乐的窍诀,他们选择一个“吉祥”的日子,举行隆重的仪式,带领徒众高唱凯歌纵入熊熊燃烧的火坑。又如《百喻经》里的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妇女生了一个儿子,可她还想再有一个儿子,于是向其他妇女询问方法。一个老太婆对她说:“我有办法,但必须祭祀天神。”妇人问:“祭祀需要什么东西?”老太婆说:“杀了你的儿子,用他的血来祭祀天神,肯定能再生几个儿子。”妇人言听计从,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儿子。这样的诳语者真是又可怜又可恶,而听信他的诳语去实行的人,则更可怜更愚痴。相反,智者通过观察以智慧抉择后说出的语言就是真实不虚的。比如释迦牟尼佛宣说行善可以得安乐,这就完全可以信赖,因为佛陀是通彻宇宙一切事物的智者。对于论典也有同样的观察方式,如果是得地以上的高僧大德所著,就可以学修。如果是凡夫人所造的“邪论”、“恶论”则要加倍小心,它们就象愚者所说的诳语一样,对谁有利尚不能决定。
  同样,未经驯服的良马,对谁有利也不能作决定。拥有良马固然是好事,但在没有驯服之前却是一匹烈马。主人也不敢去骑乘,即便趁马较温顺时骑了上去,也很可能被跌落、摔伤,因此而付出惨重的代价。再如掉落在战场上的宝剑,如果被敌人捡起反过来对付自己,就很可能成为自己宝剑下的孤魂野鬼。或者自己抢先拾起掉落的宝剑,挥舞、冲杀,幸许会反败为胜。因此,掉落在战场上的宝剑,对谁有利也是不一定的。
  世间上的万事万物不一定的情况有很多,作者在此仅例举了两个比较典型的事例,用来比喻愚者的诳语利害不定,有智者应谨慎对待。其它的就希望读者举一反三地去推理,道理都是一样,凡事都应以智慧观察抉择。
  无智愚者再众多,亦会被敌所制服,
  成群具势大象众,亦被一兔皆驱逐。
  没有智慧的人即便聚集得再多,也很容易被敌人制服。具有势力的大象虽然成群结队,却被一只具有智慧的兔子驱逐出境。
  通过前面的分析、观察,我们知道愚者在各方面都不善巧,尤其是缺少正确的辨别能力。这样的人聚集起来非但没有用,反而会弄巧成拙,一个聪明能干的人就可以把他们制服。譬如:古时候有些牧民曾因地盘纠纷而发起一场战争,炉霍和色尔坝的人各占据一个山头相对开火。色尔坝的军队战局了有利地形,火力猛烈,炉霍军队伤亡惨重,渐渐抵挡不住了。这时,炉军中有一位叫卓玛江的人出谋献策,他绕到阵地附近的一个森林中,乔装色军,用色尔坝的口语大喊:“炉军的大队人马从这里包围过来了,你们快来助阵。”色军信以为真,纷纷冲出战壕,向他喊叫的方向赶去,使身体完全暴露。趁此机会,炉军发起猛攻,最后击败了势力强大的色军。诚然战争不是件好事,它使交战双方都造下了很大的恶业。在此仅仅借用这个事例说明愚者聚集再多也只会一味地傻作蛮干,做任何事情都会惨遭衰损的道理。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从前,山里有个很好的水池。池水清澈透底,水味甘美香醇,四周果树环绕,青草铺地,鸟语花香,宛如一幅人间仙境的美丽画卷。一群小兔子便在这里悠闲地生活着。一年夏天气候特别炎热,几头大象为了躲避烈日的炙烤东奔西窜。无意中它们发现了这悦意的水池,便迫不急待地跳进去,池水被搅得浑浊不堪。继尔青草伏地,花朵折腰,顿时人间仙境变得凌乱不堪,触目惊心。兔儿们强烈地要求象群离开,而蛮横无礼的大象丝毫不把这些软弱的抗议者放在眼里,索性把兔儿们通通赶走霸占了水池。兔子们愤愤地离去,不甘心受屈辱便聚在一起想办法,其中一只特别聪明的兔子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它让几只兔子重叠起来,把自己送到水池边一颗大树上。晚上大象又来喝水时,忽然听到空中传来一阵怒呵:“站住!不准你们再进水池!”象群有点惊讶,就问是谁在说话。那个声音说:“我是月亮派来的使者,天上天下的兔儿都是他的眷属,如今你们欺负地上的兔子,月亮非常震怒,命令你们将水池交还兔儿,马上离开此地。否则他今晚就要放出比太阳还要炽热的光把你们都热死!”大象本来怕热,又听说月亮发脾气要让它们晚上也得不到清凉,更加害怕起来。抬头一看月亮上果然有个兔子的形相,还有一棵树,接着那声音又响起来:“现在月亮缺了一道口,已经开始收回凉光了,以后月亮会一天比一天小,最后就要发热光!”大象们仔细一看,可了不得,月亮真缺了道口子,于是惊慌失措,纷纷求情,愿意马上离开,誓不再犯。那个声音又说:“我这就去回禀月亮,请他明天把缺口补上。”大象为了表示决心,在水池边一刻也不敢停留,全部离开这片森林。第二天正好是十五月圆之日,大象们见月亮“恢复”了圆满,个个欢喜不已,从此再也不敢侵犯那个水池了。
  就这样,聪明的兔儿以善巧方便,赶走了成群具势的大象,夺回了自己美丽的家园。
  无智光有财富者,多半对自无益处,
  犹如奶牛之乳汁,牛犊能喝极罕见。
  缺乏智慧仅仅拥有财富的人,多半对自己没有很大的益处,就好比奶牛身上的乳汁,牛犊能尽情地喝到那是极其罕见的。
  愚者拥有众多的财富,却不会正确使用。自己不享用又舍不得上供下施,整天患得患失,担心财产被他人劫夺或骗取。他们食不知鲜,寝不能安,死死地抱住这些财产,心甘情愿地当个守财奴。现在的一些老板虽然挣了很多钱,但却整日为保护财产而担惊受怕。他们采用一系列的措施:买保险柜,安防盗窗、防盗门,把自己“囚禁”在铁笼中,不得喘息,却仍然心神不定。然而“梁上君子”又技高一筹,轻而易举地破坏他们所设置的机关,将其财产一扫而光。家中无人还算幸运,否则定是凶多吉少。常言道“树大招风”,钱多了必然会引来许多麻烦,非亲非故的人也千里迢迢赶来认亲戚;沾亲带故的人看在钱的份上更是亲上加亲。他们几句甜言蜜语便会让你心花怒放,再加上阿谀奉承,讨好卖乖,便成为你最器重的人。然后他们以种种方便将你的财产名正言顺地据为己有,当你发现时已为时晚矣。即使报案打官司也于事无补,非但不能给仇敌治罪,反而会赔上所有的财产。比如一个愚笨的商人,他借给别人半个钱,很久都没有得到偿还,于是前去讨债。路上有条大河,要花两个钱才能摆渡过河。到了讨债的地方,竟没有找到债主,回来时渡河又花了两个钱。为了讨半个钱的债结果却用掉了四个钱,路上往返人又非常疲劳、困乏。他借去的钱很少,而讨债花费的钱却更多。没有智慧的人拥有财富又有何用呢?徒增痛苦!
  同样,夏天的母牛生下小牛以后,也为牛犊准备了丰足的乳汁,然而这笔“财富”小牛却很难享用到。狠心的牧民把母牛和刚生下来的小牛分开各拴一处,等牛奶挤完才把小牛放一会儿,晚上又将它们分开。牛奶本是母体的精华,牛犊命脉的根源,不幸的是这一切都被残酷地剥夺了。强壮的母牛也承受不起这样的掠夺,小牛便被活活地饿死,或者一出生即死于屠刀之下。幸免于难者,也是瘦弱饥馑,行步萎顿,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真是惨不忍睹!而母牛也只能暗自垂泪,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财富”被掠夺,自己毫无挽回的能力。(想想我们视为最佳营养品的牛奶和酥油完全是从小牛口中抢夺而来的啊!)再看看那些光有财富没有智慧的人不正如母牛一样可怜吗?
  学者处于愚者前,亦不一定会尊敬,
  犹如阳光虽明灿,岂非魔鬼皆逃避?
  愚者对于来到自己面前的学者,不一定会去尊敬和供养,犹如阳光普照大地时虽然光芒四射,明亮灿烂,但魔鬼难道不是都纷纷逃避开了吗?
  愚者本性恶劣,没有智慧学问却又骄傲自大。学者虽然具足无量功德,圆满各种法相,但愚者仍然对此无动于衷,不知学者的高贵,不起信心,也不恭敬。相反愚者对于自己却是“自我感觉良好”,他们满足于无德无能的现状,绝不会“屈驾”到学者跟前恭敬闻法。好心的人也许会劝他:“某某大德很了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