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暗室之后 >

第1节

暗室之后-第1节

小说: 暗室之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苏娟原着 董海伦笔记 袁厚戴译汉 




著者谨将此书献给李曼玛利女士我亲爱的谊母,  

是她带领我到了这平安路上, 

我们同行此路已有四十五年之久。 




  

◇ 谨推荐「暗室之后」…… 葛培理
◇ 「暗室之后」访问记…… 章力生
◇ 序言一
◇ 序言二
◇ 原序一
◇ 原序二
◇ 第一章  科举时代
◇ 第二章 南京城内
◇ 第三章  黄金时代
◇ 第四章  义和团之乱
◇ 第五章  金钱万恶
◇ 第六章  进入世界
◇ 第七章  世界之光
◇ 第八章  圣灵的果于
◇ 第九章  种子落在好士里
◇ 第十章  我的了望台
◇ 第十一章 走上大路
◇ 第十二章 走上僻路
◇ 第十三章 经过金门
◇ 第十四章 浪子回头
◇ 第十五章 暗室之后
◇ 第十六章 不灭的光
◇ 第十七章 漂流在旷野
◇ 第十八章 多了三只羊
◇ 第十九章 黑云和日光
◇ 第二十章 集中营的阴影
◇ 第二十一章 仅仅一只猎犬
◇ 第二十二章 由上海到乐园
◇ 「暗室之后」读後感……章力生
◇ 後  言


 
谨推荐「暗室之后」…… 葛培理 
  
  谨推荐「暗室之后」
  因为神的灵藉着这本书说话,所以我十分欢喜推荐「暗室之后」给任何地方的基督徒阅读。
  这本书见证基督,唯有她足够拯救这个苦难的时代;它在这充满罪恶底污臭之世界里,发出信心的芬芳;它并准确的表明,在基督里的信心,足够战胜人生途程中之一切变化和不利的环境。疾病的打击、苦痛的逼迫、和文盲所造的不幸之状态,这一切在她权柄之前,全都望风而逃,好像黑暗在中午的日光下完全消散了一般。
  着者使我们感觉到一个民族心弦的颤动,并尽了最大力量,说明基督足够拯救那伟大而有需要的民族。在苦难的洪炉中,蔡小姐发现了锻链心灵的秘诀,在暗室疾病中,她竟找到了世上的光。
  愿她在本书中所作的见证,所叙述的工作,和所发出的呼声,得到许多人的阅读和迅速的接受,愿亿万的中国人,阅读此书之後,能寻到那照亮蔡小姐心灵的亮光,这光虽在蔡小姐受苦的暗室中,仍能使她的信心火热。          葛培理博士

 
「暗室之后」访问记…… 章力生 
  
  一九六二年六月,余应国际学生会(I.s.I)之聘,前往宾州蜜溪,德海营中国留美基督徒夏令会,作专题演讲,(题为:(1)基督教之天道观与上帝观;(2)基督教之宇宙观与人生观;(3)基督教之宗教观与救世观;(4)基督教之社会观与历史观。同工有国际福音学生联合会正副秘书长伍德士与艾德里先生暨佩带釉珍圣经会驻远东代表卢祺沃博士,纽约长岛基督教会司徒钜勋牧师与宋华忠牧师等。七日午後,夏令会同道,集体往访「暗室之后」之着述者蔡苏娟女士,余亦恭逢其盛,忝随行列。司徒老马识途,一马当先,领队前行,仅半小时许,即达宾州,蓝开司脱之乐园,其谊母李曼玛利女士之故居。车抵寓前,首先引起我注意的,乃为路口的牌示,两面写着两个英文漂语,唤醒世人,及时悔改,皈依基督,信奉真神。我一见便深受感动,低头默祷,愿神赐恩,藉此标语,吸引每天从这里在风驰电掣的汽车中路过的,熙熙攘攘、千千万万的亡羊,能够迷途知返,同蒙救恩。
  李寓古色古香,有园地千馀亩,碧草如茵,红薇迎人。当我们在大门前等候的时候,我举目欣赏园林的景色,忽然有一幅鲜明对照的图画,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即李曼女士的父亲李曼查理先生于一八七四年离开这样可爱的家,前往南京,开荒布道,睡在人家屋檐下的情景!其时,海禁初开,我国人民,鄙视外人,传教士到了中国,照例不易租到住的地方,当地人士,也不愿出卖或出租地皮给他们自建住所或教堂,所以李曼查理教士,有时只好以人家的檐下为家;白天则借茶馆与人谈道,在街头传讲福音。到了结婚以後,他们夫妇和其女儿——即现在蔡女士的谊母李曼女士,也得不到栖身之所,祗好屈身住在秦淮河里的小船里面。这种舍弃一切,离开了自己温暖可爱富丽堂皇的家园,出国开荒布道的精神,实在不能不令我们深深体会到主爱的伟大与奇妙;尤令我们深受圣灵的感动,我们实在亏负主恩,还没有舍弃一切,奉献身心,跟随基督。
  这次探访蔡女士,事前并未约定,到了那里,始知今天是她服药的日期,遵照医瞩,未便会客。但是她今天早晨,似乎已有预感,早知有人来访,所以,她在病室听到外面的人声,就想会见我们,遂由其谊母李曼女士在大门口含笑欢迎,招呼入内。李女士和她的姐妹;在物质繁华的美国,都穿了中国都市里已经几乎绝迹的布衣布裙,布底布鞋,朴素脱俗,意境超迈。她操着发音正确的国语和上海白话,弥增亲切之感。她们的布鞋布衣,乃是特别托人在台定制,经常穿用,尤徵其对吾国吾民,爱慕不忘之忱。李曼女士双目充满了仁爱慈祥的光,满面显露出亲切谦和之情。这乃是她多年忠心事主,密切随主,从主的生命里直接领受到的灵恩,使我们一与接谈,即从她的身上深深学习到一门非从书本可以得到的真正属灵的功课。
  我们和蔡女士的会见,乃是在她的「暗室」之内,她缠绵床褥,困处斗室,迄今已三十馀年,但是她在万般痛苦,长期试炼之中,从来没有怀疑过主的恩爰,她从来没有向主问:『为甚麽令我这样?』而祗问:『你要我为你作甚麽?』这种『信靠』『顺服』的工夫;「交托」「安息」的生活,实在应使我们彻底反省,认真学习,深切体行。我们常常讲「信靠顺服」,事实上并没有真切学习这项功课,我们唯有在此身体力行,切实「交托」,始能「安息」主内,经得起试炼,担当得起主交付我们的圣工,才能做一个得胜的信徒。
  照医生的吩咐,那天蔡女士是不准多谈话的,而且服药以後,照例神志昏迷,事实上也不能多讲;但是她在床上对我们访问团,侃侃而谈,滔滔不绝,毫不觉得费力。她从圣徒灵修,家庭生活,中国教会,世界局势,各项问题,一一细说,头头是道,彷佛远溪清流,足以涤除我们庸俗的世虑;真是金科玉律,尤堪培养信徒软弱的灵命。她勉励同道,第一要「得胜」。许多人虽在大处得胜,戒惧战兢,幸免陨越;却往往在小处失败,疏於检点,促襟见肘。虽在众人面前得胜,温良恭顺,道貌岸然;却常在家庭里面失败,任性使气,言行乖张。第二要能「安息」,安息的秘诀,乃在「交托」:当将你的事卸给耶和华,绝对信靠,完全顺服。一个真正学会「交托」的信徒,才能有真正「安息」的生活,才能经得起艰难的试炼,当得起苦难的打击。蔡女士患了一种异常痛苦的奇症,病入膏肓,无药可治;三十多年,转辗床褥,困处暗室;一见日光,如刀刺双目,稍进佳肴,则剧烈呕吐。发病之时,身如火烧,虽在严冬,热如炎夏,指裂见骨,痛入心脏。这种遭遇,在世人看来,真是活活受罪,生不如死。但是她却学会了真正交托的「功课」,得到了真正「安息」的生活。她深深地藏在主的里面,平平安安地「行过死荫的幽谷,」不但病痛不能困倒她,死亡也不能吞灭她;而且反在患难中得到平安,痛苦中得到喜乐,黑暗中得到亮光!使千千万万读其书,见其人,闻其言的人,都从她的身上看到了神的慈爱,神的信实,神的大能,神的奇妙,和神的荣耀。
  我们看到了蔡女士在严重试炼中的生活,很自然地会联想到旧约中约伯的遭遇。约伯记乃是一般人认为难於了解的书,但却在蔡女士的身上,得到了深切着明的注释。约伯「这人在东方人中为至大」(约伯记一3);蔡家也是中国的望族。约伯本为东方首富,後来家产全被天火烧尽;(同上一16)蔡女士自幼养尊处优,住在「颐和园」式的府第,有厨师十馀名,山珍海味,享尽口福,童仆应门,出入随侍;但後因家变国难,住在上海破旧的阁楼,吃些饼乾咸菜,行动不能自由,又无仆役相助,只得学习在地爬动。(见蔡着第二十章);约伯「完全正直,敬畏上帝,远离恶事」,地上无人,可以比拟。(约伯记一8)但是上帝竟容许灾难痛苦临到他。约伯遭难之後,虽仍然「持守纯正」,「并不以口犯罪」;(约伯记二9、10)却仍不免开日咒诅其生,(同上三1)而且「自以为义」;(同上卅二2)而他的朋友也对他说些似是而非之言,因此都遭以利户的痛斥。(同上卅二章)及後耶和华在旋风中晓谕了约伯,(同上卅八至四十一章他才恍然大悟,真正认识上帝,而且自惭形秽,在炉灰中懊悔;承认从前仅「风闻上帝,现在才「亲眼看见上帝」。上帝就使他从苦境转回,而且加倍赐福给他。(同上四十二章)蔡女士所以经得起这种严重的试炼,长期的苦痛,而绝不怨叹怀疑,灰心丧志,这必由于其灵程之高,灵命之丰,灵交之深;有「亲眼看见上帝」的宝贵经验。当她最初皈主,遭受逼迫侮辱之时,主曾向她显现,让她看到了头戴荆棘冠冕,手有钉痕的救主。(蔡着第七章)当她得病之後,痛不欲生之时,主又让她看到,「一顶美丽的冠冕,向天上升」,并听到主的声音,晓谕她说,这乃是她要受灵性的训练。(第十五章)蔡女士三十馀年来蛰居暗室,困处床褥,这乃是她最高的「灵修院」;这才使她能昼夜思想神的律法;并得恒切祈祷,与神息息相通,有最深密的交契。我们碌碌终日,心为形役,纵或读经祈祷,难免虚应故事;虽曰「风闻上帝」,实未「亲见上帝」;虽曰跟主脚踪,实未藏主怀里,虽曰渴慕主道,实未倾心听他「微小的声音」。这又何怪灵命幼椎,灵性软弱,有意无意,偏行己路;血气冲动,愚好自用,不肯信靠顺服,体行神的旨意;致难攻克己身,胜魔胜世。
  「上帝的软弱,总比人强壮」;我们蒙召,「按着肉体,有能力的不多」;「上帝却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林前一25…27)「因为我们虽然在血气中行事,却不藉着血气争战。我们的兵器,本不是属血气的,乃是在上帝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坚固的营垒……」(林後十3…5;参看以弗所六10…18),诚如菲律宾布道团团长许月华长老在蔡着的序文中说的,在蔡女士属灵的家庭里,住了四个病人,除了蔡女士外,一为她的谊母李曼女士,一为李曼女士的妹妹,一为她们的堂姊妹。照人看来在体格上,没有一个是健全正常的。她们的生活,正是唇齿相依,暗淡凄惨;但是在她们的灵命里,却充满了无上的喜乐与平安,以及伟大见证的力量!据中外医生专家的检查,蔡女士的病,不但是无药可治,且在三天之内,一定要死。而三十馀年来,又不能得到充份营养,寻常所吃的,晨仅两杯清茶,午则两片饼乾,晚则一小口饭。照人的看法,她纵能幸免於死,因为营养不足,万难苟延残喘,但是她现在已七十多岁,早已攻破了三天的难关,而且靠着主恩,灵体两方,俱都胜健。至于李曼女士,现已八十馀岁,她在上海日本人的集中营,虽然历经磨折,过了非人的生活,受尽严重的打击;体重减轻,瘦了四十膀;脊骨弯曲了,缩了五英寸,据医警告,她的背脊,随时有折断的可能。但是这次我们亲眼看到她,虽在八十多岁的高龄,不但并无弯腰曲背的老态,而且举步轻松,神情安祥,充满了属灵的喜乐,平安和能力。这使我们格外坚信圣经的真理,「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里所出的一切话。」(马太四4)更使我们认识我们的「生命之主」;「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她。」(徒十七28)基督教乃是「生命之道」,(徒五20)我们的生命,不在人的手里,乃在神的手里;不是在地上,乃是在天上。我们「当求上面的事,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西三1…2)而且要深信神的恩典,永远足够;她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所以我们更应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们。我们为基督的缘故,就以软弱、凌辱、急难、困苦为喜乐;因为我们甚麽时候软弱,甚麽时候就刚强了。(林後十二9,10)
  这一段宝贵的道理,藉着这次采访,显得格外深切着明。赞美主,他会用各种奇妙的方法,传扬她的福音,阐明她的真理,彰显她的大能;藉着蔡女士等的试炼痛苦,感动了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