愣严经摸象记-第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相传之的训万世不易之宏规也参学者宜尽心焉。
知有涅槃不恋三界。
知有二义其一知者闻见之知也闻说涅槃为归依处念念趋之何恋三界喻如穷子知有故乡自不贪恋异乡而欲久居之也其二知者了悟之知也已悟涅槃真乐在我何恋三界喻如穷子既返故乡岂复追恋异乡而欲更居之也今人口诵三界火宅之文而心实孳孳焉耽着不舍者不知有涅槃故也不患不出三界唯患不知涅槃知之时大矣哉。
能以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
经言将此法门开示未学能使垂入阿鼻地狱者即成极乐净邦供养恒沙如来者不及少分功德知解狂流一见此文生大我慢不复精进宁知佛之一言自利利他义实双具今但知将此法门开示人之未学曾不知将此法门开示己之未学何其不明一至于是。
附诸经
△般若心经
般若心。
贤首疏云般若是法心是喻一说非喻云是般若智心二各有旨今依贤首良以心为百体之主而此经以少文摄般若之全义有心象故。
观自在菩萨。
据施护译是大士所说若然菩萨下应有言字今谓佛说为是什师奘师二译皆可证。
是诸法空相。
空本无相欲人识空故于无相中特出其相言无有生灭垢净增减者是空相也空相如是而无相之意益显矣。
揭谛。
疏先云神咒秘密不翻次言亦可强翻因云梵语揭谛华言去也度也盖揭谛二字合成梵语而其义则为去为度非以去训揭而谓揭去惑障也夫既曰强翻强之为言不得已而然非出乎自然也曷若已之。
△圆觉经
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云云)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华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
疏中知是二句无生死之法亦无二句无免轮回之人彼知二句拂观智知虚二句泯拂心亦不二句遮断灭其说甚精万世不可易者一说知是空华便脱轮回有何人法彼知觉者是我真性犹如虚空起心知空乃是空华如是任意而说亦似省便但以经文照应体贴上云知是空华次云彼知觉者次云知虚空者次云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末复结云如来藏中无知见故以五知字前后融贯读之方知疏之不苟。
种种取舍皆是轮回。
圭峰以忻彼极乐为取厌此娑婆为舍盖为上根遣着而执之者遂生疑障不愿往生然今人止据圭峰略疏未见诸家诠释苕水云经言始终等相举世间法皆然只如一人之身始终生灭或前有后无或前无后有四大之聚散心识之起止烦惑相续苦报循环种种境界或取或舍非指取极乐舍娑婆也鄣南云取舍约道业言圭峰何意以舍秽取净销经耶愚按此言种种取舍下文弥勒章中即问轮回有几种性而佛答以种种贪欲故有轮回其种种字前后相应则取舍乃重有贪欲欲顺则取欲违则舍取舍不休所谓烦惑相续也岂以往生净土为贪欲乎或疑慕羡彼土而愿往生宁非贪欲不知求仁求其在我尚谓欲而不贪净土净其自心何得名为贪欲故下文所开贪欲初云贪者谓乐五欲次云贪者谓乐十善次云贪者谓乐四禅八定曾不言乐净土为贪欲也如必尽理而言乐求圆觉亦贪欲也岂独净土乎须玩疏云又于根身器界厌此忻彼又之一字是正解经文已竟而发其余意耳非专指净土也故特会苕鄣二师之说而详辨之。
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
但诸声闻者言无论如来大道但诸声闻修习所圆满之境界其身心语言纵皆断灭终不能至彼亲证所显现之涅槃夫无心尚不能至小乘之涅槃况有心乃能入如来之圆觉乎以理反覆较量而知其必不然矣或疑身心等既已断灭正谓涅槃何云不至又既曰声闻则声闻涅槃乃其本分中事何云不至此之文义稍难销会今详彼之身心虽云已灭若作是念我今能灭身心已证涅槃即不名证故金刚经云实无有法名阿罗汉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着我人众生寿者彼经无得此经不至意正同也言亲证者谓身亲证之也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岂有自身至自身所证之涅槃乎且涅槃何物其住何所而欲至之譬如虚空有人于中竭力驰走欲至空之极处而为亲证穷历十方备经多劫终不能至亦犹是耳一说声闻不能至佛之涅槃如果指佛不合云彼彼之亲证是声闻所亲证也妄得云佛一说金刚藏不能至声闻之涅槃如果指刚藏则所圆境界下当云汝今身心语言皆悉断灭方可不然是何人身心断灭又须于终不能至处文便毕方可不然后语重前不成文理请从但诸声闻一气读至所现涅槃自知上下语意血脉贯穿明指声闻何得扭捏而云刚藏且初心菩萨犹可谓心虽广大趋寂证果未至声闻而刚藏何如人哉是十地位或等觉流文殊普贤之等侣也不应劣之反赞小乘为大菩萨所不能至故宜专就声闻于理极当疏中以百官宰相庶民天子巧为比喻精确明快无劳异说矣。
一切众生皆证圆觉。
圭峰谓此译人之讹当云证诸众生皆有圆觉真净骂斥谓众生若止有圆觉而不证者畜生常为畜生人亦不须求解脱矣古今相承咸病圭峰然圭峰亦自有见盖经文若云一切众生能证圆觉而圭峰以为讹则其说诚谬今经文语局意圆其意实谓一切众生皆有证圆觉分非谓众生见前悉已证圆觉也圭峰恐狂人据此便拟安坐成佛则上文所云勒断二障二障永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者果何为哉其真净骂斥亦自有见亦恐狂人由此擅以己意窜易经文也然则真净不骂圭峰圭峰不改圆觉两得之矣不然自知心是佛心定当作佛圭峰何以有是语。
非性性有。
圆觉本非诸性而诸性必有圆觉喻如金体本非钗钏鉼镮而钗钏鉼镮必有金体也不必更为异说。
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
三毒本空即是法性如坚冰本空即是澄水故淫怒痴与戒定慧同名梵行非谓见前淫怒痴便是梵行可安意为之也任运三毒之场逍遥成佛是谓腰缠骑鹤岂不美哉而宁有是理乎故此文唯如来随顺觉性中有之上文凡夫随顺未入地菩萨随顺已入地菩萨随顺曾有此文否又凡夫文中但教永断劳虑又后文云但当精勤降伏烦恼淫怒痴既是梵行则劳虑烦恼自应任之何须更要永断更要降伏。
云何人相谓诸众生心悟证者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复认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起过一切证者悉为人相。
心悟证者一句总标言证是我悟此证者是人也下乃申明其义言何故悟证者名人悟证是我自不认我所悟之证既非我则能悟者亦非我矣如是则悟已超过一切证者非人相而何一切证恐泛说为是以证有能所及浅深也疏云绝能悟之累夫人相正属悟处今非绝悟绝其为悟之累者我相是也。
无令求悟惟益多闻。
圭峰谓无人教其求悟惟崇尚多闻而已慈室云无令者禁止辞也戒以心待悟也二说俱通今细玩之据上文心存少悟皆是我相则禁止之义长据问中开悟法性颂中若能归悟刹则无人教令之义胜以前后悟字不妨文同而意异故故从圭峰。
△法华经
迦楼罗王。
梵语迦楼此云金翅文句言世书以金翅为大鹏大鹏一名凤凰凤凰唯食竹实不食生物金翅啖龙故知非鹏金翅非鹏文句之论明矣未辨鹏之非凤也鹏亦曰朋即古凤字字虽同而鹏实非麒麟凤凰之凤也舜典所载文纪所称有若所举以及诸书凡言凤者并非是鹏鹏凤自二鸟耳且凤身高不过仞故能仪虞廷鸣岐山栖梧桐若大鹏则庄生谓翼如垂天之云齐谐谓于扶摇而上九万里岂虞之廷岐之山梧桐之树所能容乎鹏既非凤则以比金翅不必啖龙与不食生物为别但较形之大小其义自显经云金翅两翼相去三百六十万里则何止垂天之云奋翼而飞百千万亿无数由旬尚不足恣其翱翔又何止九万里而已哉。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初云散心次云一称散则不专一则不久不专不久胡遽成佛有说虽止一称由其恳切故少胜多如张善和临终十念之类是也其说亦是然非经旨况既云恳切何名散心当知此处全重悟解一乘自性故散心尚尔况至心者一称尚尔况久称者圆机入道与不圆人日劫相倍正此意也又此乃正作何言已成盖有二义就事则往昔劫中如是称佛之人皆已成佛就理则才举口时成佛已竟何待三祇熏炼抑岂有佛新成者哉。
若草木及茟。
此茟字人多作笔砚之笔讹也笔从竹茟从草彼音毕此音委茟者草木华始生也故曰若草木及茟文义极明无可疑者经中种种譬喻皆从胜至劣极劣之善皆成佛道况其胜者乎故上自金银下至草木又下而至草木始生之华也诸刻本有作笔者有作茟者然读笔者少读茟者多凡为五种法师当正其是非毋令初学展转讹误。
其祖轮转圣王(云云)头面礼足。
大通智胜如来既成佛已父率臣民头面礼足有人引此以破予正讹集中父母反拜之辨因再辨于竹窗随笔犹恐诵法华经者但见彼说不见辨辞倘为所惑为害不浅何者佛言必依于忠孝而执其僻见作此逆理败伦之语又引经以证何怪乎世儒谤佛氏为无父无君也兹不惮烦再为剖析大通已成佛道佛者大千世界三圣六凡之慈父也其父虽贵极轮王亦只是四天下之父而已此何等境界而蠢尔凡夫才堕僧数便拟如佛有是理乎故云待汝成佛受父母拜未晚若言三宝一体者佛具三十二相汝今几相佛见父王顶礼涌身高七多罗树汝今涌身几树以是较之云何一体况涌身虚空者正示不受父礼而汝犹未悟也哀哉。
还着于本人。
东坡谓咒咀毒药还着本人则失佛慈悲当云两家总没事吾不意东坡之高明而作此鄙俗语也或记录者讹也此还着一言有事有理事则邪不胜正慈能制凶今以正念观音大悲神力自然还着譬如含血喷天还污己身将头触火反焦己额不期然而然非观音加罚于彼而行人亦不宜起心愿彼还着也理则三毒十恶皆出当人菩提妙心今以正念观音智照神力旋流返闻复归元真彼毒恶等应念化成无上知觉不还着本人而谁着耶。
△佛遗教经
谄曲之心与道相违是故汝等宜应质直其心。
疏云离边观中舍事求理皆名谄曲夫寻常言质直者乃质实无伪正直无邪而已今所明即起信直心正念真如之谓也何谓离边观中盖执有执无固边非中离有无之二边而处乎其中者亦非也故有但中不但中但者独也独中之为中而边非中也不但则无边而非中矣先德云拈来无不是又云大福德人执石成宝又云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又云咳唾掉臂无不是祖师西来意是之谓即边观中也彼事与理例此可知如是则何等明白简易真率径捷法尔如然无假造作名之质直不亦宜乎回视拘拘然离边而后中舍事而后理者秪见其牵合迁就迂回委宛出乎造作而非自然矣名之谄曲不亦宜乎大哉斯经佛所遗嘱言近旨远不可忽也。
△金刚般若经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应当也应当无住而生心不当有住而生心也无住而生者清净心也若疑心本不生不得言生但看下文云应生无所住心又云不应住色生心前言应后言不应正反覆明之也无所住而生者生即无生也。
四句偈等。
四句诸说不一唯中峰谓经中凡言四句偈必上有乃至字下有等字言于此经中受持一句二句乃至四句以及十百千句等此说最为稳当况下文云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随之一字义更明显。
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即不名菩萨。
菩萨不庄严佛土奈何法藏比丘四十八愿庄严极乐此有二义一者为门不同故般若是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法藏是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也二者空有不二故经云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诸众生是故发阿耨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假使云菩萨作是言我不庄严佛土即不名菩萨亦可也如是灭度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则终日庄严而未尝庄严也。
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云云)于法不说断灭相。
佛身非相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善现既已了悟今问不异上而答反似迷顾云可以相观如来者何也古有二说天台以此答为邪答下答为领会意云时情谓然我解不尔则此答时情所拟为邪下答善现自解为领也但于问同答异义尚未明贤首据大云谓前言不以相见是悟色身今言可以相见是犹迷法身盖善现已知色身从法身流出则即色身可观法身如苗从根出即苗可以观根也故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而佛诘以轮王相不异佛宁可即是如来善现便会佛意谓佛相起于法身而轮王相虽同佛起于福德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乎佛既允之而复恐其沦于无相不知即色即空故又云莫作是念如来不以相得菩提乃至云发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是则恐彼着相佛即遣相恐彼着空佛即遣空直至色空双泯亦复双存存泯两忘遣无可遣而后为般若真空也。
△维摩经
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莫见此心净土净之说便欲拨无净土盖据理则即心即土心净是名土净何须更愿往生据事则上之随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