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中国通史第十一卷-近代前编(下册)-第1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清朝的打击。
关于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是站在英国一边的。早在(1853 年)英国使节第一次访问太平天国时,镇守边境的大将罗大纲致书英使:“伪清猖獗,盗据宗邦,内毒生灵,外拒与国。此前此贵邦创义入境,良有以有也。”④这不是由于策略上的需要而造成的错误,主要的原因在于太平天国错误的基本理论观念——不以满族人为中国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太平天国很关心战况,曾在招贴板上公布英法联军在大沽、天津战胜清军的消息,并在消息之末写上“杀尽妖魔”的口号①。地方守将与英、法打交道时认为联军入侵是由于清朝“曾欺尊国”,“去岁天津叛议,以致复劳征战”②。
这一切表示出太平天国对英国的侵略是没有认识的。额尔金宣告他们此行是“履行条约权利”,今后还会有其他船舰来往于长江一带,洪秀全的诏旨没有涉及,太平天国的官员在会谈中也没有拒绝,只要求事先告知,以免发生如这次炮击的误会。
咸丰十年(1860),太平天国重整旗鼓,消灭清军江南大营,洪秀全亲自主持确定了东取苏杭上海,然后购买轮船沿江上取湖北的大战略。太平天国于四月十三日(6 月2 日)占领苏州,半个多月后李秀成即致书在上海的英国公使,表示愿与各国友好,“结为兄弟之国”,现即将收复上海,为避免误犯,邀请各公使来苏面商③。其后李秀成、洪仁忠辉偃バ牛嘉吹酶础@钚愠捎谄咴拢8 月)进军上海,出乎意料地遭到在上海的英、法军队炮击,失利退回。这是太平天国同外国的首次军事对抗。
洪秀全幻想着“番弟”为上帝出力,但“番弟”却用大炮回报了他。这④ 洪仁读⒎ㄖ普澸汀罚贝笪目蒲芯克啵骸短教旃妨稀罚魇榈1950 年出版,第147 页。① 罗大纲照会原件影印,见《文物》1979 年第8 期。
② 据T。W。Blackiston《Five Months on the Yang…tze》(1862)书中R。J。For…rest 的报告。③ 何文庆致法国领事照会,《太平天国文书汇编》,中华书局1979 年版,第322 页。是因为英、法等国已从清廷手中获得巨大利益,尽管清廷在《天津条约》换约时有所抗拒,但普鲁斯已认定必须帮助清朝免于解体。于是,咸丰十年七月(1860 年8 月)当英法联军正在北方打击清军、压迫清廷就范之际,他们在南方却协同清军和太平军作战。这是侵略者自身的利益决定的。这使洪秀全从自身的体验中逐步认识到他们与“番弟”并无共同的目标。
咸丰十年九月(1860 年10 月),英法联军在火烧圆明园以后,同清廷签订《北京条约》,获得了更多的利益,长江的镇江、南京、九江、汉口都开放为通商口岸。他们迫切希望这些利益在太平天国统治区落实。咸丰十一年正月(1861 年2 月),英国侵华海军司令何伯及其政治助手巴夏礼一行自上海率舰队执行这一使命。他们照会太平天国,声称他们已获自由航行长江的权利,要求不干涉持有护照的英国船只,还要求太平军不进入上海及其他开放口岸百里以内地区,其条件是清廷不从这些地方派军进攻太平天国。他们同时又声称这是为了保护商业,对中国内战仍保持“中立”。
洪秀全同意了英船可自由航行长江,拒绝了不进入上海等口岸城市百里以内的要求。咸丰十一年一月(1861 年3 月),巴夏礼等与太平天国赞嗣君、蒙时雍等几经会谈,巴夏礼等竟闯到天王府要求面见洪秀全。二月二十三日(4 月2 日),洪秀全终于同意在本年内不进入上海百里以内地区。
洪秀全以为这次妥协只是有限的让步,因为进取上海本不在本年的军事计划之内,而对方则没有坚持太平军不进攻汉口、九江,还声称愿守中立,不助清廷,因此误以为这对双方有利,是可以一劳永逸的协议。洪秀全因此发表诏旨,称“中西永遵和约章,太平一统疆土阔”。但事实上,在南京协议之前不多天,英国人已悄悄地干扰了太平天国进取武汉的行动。二月初八日(3 月18 日),陈玉成占领了湖北黄州府,武汉旦夕可下,巴夏礼面见陈玉成,劝诱他不要进攻已向英国开放的武汉,陈玉成改变了进军方向。
在本年内不进攻上海的协议即将期满之际,李秀成经略浙江,占领了杭州,准备再次攻取上海。这时,英国官方对太平天国的敌意已日益明显。咸丰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861 年12 月27 日),英国舰长宾汉奉何伯之命,提出了几项蛮横的要求,主要是:1。称英国臣民在太平天国地区遭抢劫,要求立即赔偿;2。不仅英国船只,悬挂英国旗的木船,也得自由航行长江,不受检查;3。应无限期不进入上海、镇江、九江、汉口的百里以内地区。
几天后,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初二日(1862 年1 月1 日),蒙时雍等复照宾汉,全面拒绝英方的要求,指出:所谓抢劫,事无凭据,不能赔偿;前已同意英船可自由航行,但不能同意英国雇用的中国木船也有此权利;太平天国志在光复全国,不能允诺不进攻上海等地;倘上海等地没有清兵或英国愿负责驱逐清兵,太平天国可以不用武力,只派员进驻安抚。
这篇有力的复照对英国的动机和立场提出责问,指出,正当太平天国攻克杭州和派军进取长江下游之际,“贵国欲我军勿攻该地,目的何在?”“贵国伪托友好,暗助满妖,派兵驻守彼等重地,箝制我军行动,宁非怪事?”①英方当日致书太平天国,威胁说:“贵方对我总司令提议之拒绝,。。我国必将相应对待之。”自此,太平天国政府同外国不再有官方往来,英国① 太平天国庚申十年五月李秀成致“大英国全权钦差大臣”,原件藏耶鲁大学东亚图书馆。全文见王庆成《太平天国的文献和历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年版,第302—304 页。急剧地走向武装干涉太平天国之路,包括公开支持“常胜军”与太平军作战。据洪仁涫觯樾闳谄鹨迩熬陀懈鞴推较啻Α⒂押媒煌乃枷擘佟5庵止勰羁赡苁请实摹K⒉涣私獾笔笔澜缰问疲踔烈膊恢朗澜缟嫌心男┲饕摇F鹨搴笏猿铺煜峦蚬嬷鳎湟庖逅淙恢饕亲诮躺系模慈菀缀椭泄车奶斐瞎勰钕嗤āL教旃俺ⅰ⒎ā⒚朗菇诶捶茫钚闱宓仍谖氖橥粗校怨樗场⒗闯⒔笔又鹆巳舾衫褚巧系恼础5硪环矫妫峭庇忠宰诮滔嗤萆系郏乓浴把笮值堋薄ⅰ胺堋背仆夤耍硐殖觥鞍谅托值芮橐甑钠嫣鼗旌稀薄:笃冢樾闳疃鸬内迹淙宰跃诱嬷鳎怀贫疃鹗抢础俺系邸钡模挥兄苯铀凳抢闯菡嬷鞅救耍庠谕饨坏姆绞缴鲜且桓鼋健淙话讯疃鹬匆獾弊鳌俺系邸币彩俏蠼狻<父鲈潞螅槿诗来到天京,建议外交来往中不用“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切轻污之字”,洪秀全同意。自此,太平天国在外交的观念上抛弃了旧日的落后传统,但对外国侵略的实质仍然没有认识,仍然幻想着同拜上帝的“洋兄弟”和他们有同一的目标。
从自居天朝上国、幻想外国和自己有共同的目标,到指斥英国“伪托友好、暗助满妖”,是洪秀全和太平天国根据实际的体验而产生的认识上的变化和进步。太平天国拒绝不进攻上海等地的要求,同外国侵略军和雇佣军浴血奋战,他们的战斗具有反侵略的性质。
但他们的反侵略斗争是依据怎样的原则?或者说,他们的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太平天国所强调的是国家领土的完整。以赞嗣君蒙时雍等的名义拒绝允诺不进攻上海等地的照会中再三申述的理由就是疆土,说:“我军肩负重任,为上帝光复全国,不能弃寸土于不顾”,“我国以疆土为重,。。所欲恢复者中国也”。由于坚持光复全部疆土,洪秀全在晚期还作出了一项重要决策:不与外国武力合作以平分地土。这件事是“李秀成自述”中提及的,他说:鬼子到过天京,与天王及(叙)过,要与天王平分地土,其愿助之。天王云不肯:“我争中国,欲相(想)全图,事成平定(分),天下失笑,不成之后,引鬼入邦。”②此事不见于其他中外文献记载。李秀成以太平天国的军事统帅提到这件事,其真实性是无疑的。
光复全国,不能弃置寸土,或者说,我争中国,欲想全图,这正是洪秀全坚持的原则。这一原则不论是否可以称为“民族主义”,但在道光、咸丰年间外国入侵的年代,却指导了太平天国作出了反侵略的业绩。
① 复照原件不存,此据(英)呤唎著、王维周译《太平天国亲历记》,中华书局1861 年版,第323—326页。
② 见简又文译:《太平天国起义记》,《太平天国》第6 册,第853—854 页。第七节后期的政策和失败洪仁教炀┦苋尉揖Ω赏鹾螅蚝樾闳实萘艘黄蹲收缕返闹匾募K蕴教旃恼巍⒕谩⒎伞⑼饨弧⑸缁帷⑽幕⒆诮蹋岢隽巳娴恼呒猓樾闳负跬耆硎就狻
《资政新篇》主张兴车马舟楫技艺之利,鼓励制造轮船火车和各种器皿,准许专利;兴银行,准富民集资设立,以利于商贾士民;兴宝藏,准民探矿开矿;兴邮亭、书信馆以通公私书信;兴新闻馆以报时事常变,物价低昂;兴市镇公司以司工商水陆关税;兴士民公会,由民办理救济、教育事业;兴医院、跛盲聋哑院、鳏寡孤独院等以济民间疾苦,等等。这是一幅发展资本主义和使中国近代化的蓝图,与洪秀全早年提出的《天朝田亩制度》的旨趣大不相同。
洪秀全虽然赞同洪仁母倭欤硷钥贪湫校荒暌院笏种匦掳洳肌短斐锬吨贫取罚得髁怂枷肷系拿埽得髁怂怨糯笸澜绲钠び诮时局饕宓睦衷啊H欢缜八觯拇笸硐胗捎诓磺惺导剩⒉荒艽碳づ┟竦幕浴:樾闳挥姓业狡渌恼嬲雎罚谑侵缓米蚯後姹「骋晕⑼沤崛嗣竦拇痴摺
咸丰十年(1860)太平天国克复苏州和苏南各属州县以后,洪秀全发布了一道谕“苏省及所属郡县四民”的诏旨。这是存世洪秀全诏旨中少有的直接涉及民生问题的文件。诏旨首先表明太平天国关心民生疾苦:“民有饥溺朕饥溺,А鲈诒П燎椤保吧系刍酱抻祝占窭Х⒄省W眉跽魇帐婷窳Γ谖奘仓谛摹薄K迹骸半薷裢馓逍裘窦瑁诙裼φ髑钫睿瘢睿└玫刈艚眉跞舾伞!雹俸樾闳内荚谒漳细飨氐玫搅诵⒅葱小Z加谔教旃晔昃旁掳淇蹋辉拢J煜亍疤萌晃碧焱趸瓢瘢裘裢牛鹫髁该住雹佟U庖荒昙跽鞯某墒幌辏媸赖牧郊合兀ń裎庀囟剑┟袢诵劣鲜荒辍⑷尚缡甑囟∫昴芍凑眨杂小胺盍罴趺庖怀桑裾站懦赏昴伞钡挠〖牵杉趺庹咭恢笔敌辛思改辍K漳现饕抢钚愠傻南角钚愠捎星苛业娜收袼枷耄岢辜跽髡呤怯任怀龅模骸八罩莅傩沼δ闪杆埃⑽醋闶眨锬兑嗍翘湓炷桑⒉簧钭贰雹凇
获得民心,争取人民的拥护,是太平天国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清朝有识见的统治者也明白这一点,骆秉章、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与太平天国对抗的同时,先后在长江流域各省推行“减赋”,其重点“在裁减浮收,剔除中饱”,其用意之一,即在与太平天国争夺民心。洪秀全“减征”,减及田赋的正额,比清朝的政策更进一步,而且太平天国虽允许业主收租,但在若干地区又有限租、减租之规定。这本来应更有利于太平天国争取包括自耕农和地主在内的土地所有者以及佃农的支持,但事实却不然。太平天国版图内人民的负担,田赋仅是其中之一。后期疆土缩小,但征战频繁,军需日殷,更非田赋收入所能支持。因此,各统兵将领、基层官员经常向地方派征银两、物品,各种捐税名目繁多,其负担甚至远超过田赋的正额。如驻在① 见罗尔纲著:《李秀成自述原稿注》,第351 页。
① 《谕苏省及所属郡县四民诏》,《太平天国文书汇编》,第51 页。
② 柯悟迟:《漏网喁鱼集》,中华书局1959 年版,第50 页。
安徽旌德县的一名将领给乡官下令,要每旅筹办饷银1000 两,食油1000 斤,盐1000 斤。按规定的编制,一旅只有500 户,要他们负担1000 两饷银,就相当于上万亩的田赋。又如浙江桐乡县征收军需捐,是田赋以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