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菩提道次第略论 >

第76节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76节

小说: 菩提道次第略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干:(一)、明法源无染,释作者重要。(二)、为於教授生敬,释法重要。(三)、如何说听。(四)、引导弟子正教授。第四干包括全文。其中开为,一、依师为入道根本,次、开示下士道法、中士道法、上士道法。上士法中复分三科:一、发心为入大乘之门,二、此心如何发法,三、发心已,学行法。其中又分三:一、学处之相,六度。二、方便与慧,随学其一,不能成佛。三、学处次第。三中又分为六度四摄。(於大乘六波罗密、金刚两乘,发心受戒已,为自为他而修度摄。)
  寅六、智慧学处。分三。卯初、智慧自性。卯二、智慧差别。卯三、身心生起之法。
  卯初、智慧自性。
  「总言慧者,於所观境,事物或法,能具拣择,此通於五明处善巧之慧也。」
  智慧自性,总说谓对於一切事物,善差别思惟,亦即对一切法,善能差别其功德过失,此种心所有法,即智慧体相。此间依《菩萨地》,善巧五明学处,为智慧相。再详言之,对於三性法,依教依理分别思惟,对於为功德,为过失,最後生起决定心,为智慧体性。在推度中未决定时,不得为智慧。《菩萨地》所谓,善巧五明学处,通於凡夫与菩萨智慧。
  卯二、智慧差别。
  「慧差别中,有通达胜义、通达世俗,及通达有情义利之三慧。一、通达胜义者,无我之真实义,由总义门而为比度,及由现证门而为量度也。二、通达世俗者,即通五明处善巧之慧也。三、通达有情义利者,即了解有情现後无罪义利,如何修行之理也。」
  智慧差别分三:一、通达胜义慧,二、通达世俗慧,三、通达利益有情慧。一、须见解清净离去过染,二、即世间慧,三、谓通达如何始决定利益有情之清净慧。慧之差别,固不止此三者,此不过为观待菩萨学处而说,故说此三。一切智慧,胜义世俗包尽,何故复说利益有情智慧?以菩萨以利益有情为重,故於真俗二慧中开出此一。(一)、何谓通达胜义慧?谓通达二无我真实空慧。虽未实见二无我,然由总义门而得比量,如见烟知火。或不仅得比量,而由现证门而得现量,如就掌观纹。所谓总义门非即二非我,不过为二无我之总义,如虽不识其人,而就人之总义尚亦可比知。(二)、何谓通达世俗慧?简言之,为通达五明之慧。此亦就菩萨说,否则不止此。菩萨为调伏众生,应通达世俗慧,故须通五明。《庄严经论》作如是说,因菩萨不仅当於等持中通达胜义,亦当於後得中通达世俗,双具二谛智慧。除《庄严经论》所说外,菩萨为调伏外道众,故须因明声明二者,以决其疑而折服之,引入正法。为摄受内道众,故须工巧医方明二者,使其欢悦。为通达胜义,故须内明。又佛果为一切种智,菩萨为顺一切种智,而种其因,故须五明。但此就菩萨有情说,若於内明之一切经教未能闻思修,而竞竞於声、工、医等明,不过得世间名闻利养而已。人生无常,为彼荒废,无大意义。以菩提道次为开示人生大意义,即属善法,亦须衡其轻重。(三)、何谓通达利益有情智慧?利益有情,所以为成佛时成就报身。故必须先能通达何者为对有情之最大义利,就最大义利而行,乃能培植最大福德,以成报身。
  卯三、身心生起之法。
  「生起之法,应思惟慧生不生之功德及过患。初者,《般若百颂》云:『见不见功德,慧是其根本,由修此二故,当摄持智慧。』菩萨於乞者,虽施身肉,如取之於药树,无慢怯等之分别者,盖以智慧现证真实之故也。又以见三有涅槃衰损之慧,为利他而修戒,令戒清净,以慧通达不忍及忍之损益,令心调伏,不为邪行苦楚所夺。又以慧善知精进之事,於彼精进,趣道甚速。又安住真实义静虑之殊胜喜乐,以依道理之慧而成办,故能清净施等五度者,由般若而得自在也。显现相违之二事,以具慧故,成不违者。如菩萨若为四洲之转轮圣王,而不为增上欲尘所转者,是具足慧忍之力。如是虽见悦意有情,慈心猛利,然不致渗合少许之贪著。虽於有情之苦,有猛利恒常不忍之悲愍,然无忧逼,致力为善不勇之懈怠,虽具欢喜无量,然心於所缘,无散乱之跃动。虽常具平等大舍,然於众生义利,刹那亦不弃舍者,以具慧使然也。又於能为彼等同等力之障碍,亦以慧而灭故。如《赞所应赞》云:『不舍於法性,而随顺世俗。』谓诸相缚,所执之事,虽微尘许亦不可得,而於得大决定之法性亦不须舍,然与内外因缘,出生别别之果,心得决定之俗谛,亦不相违,而且随顺。故於诸无慧力者,最极乖违之事,而於具慧者不违且顺。又如彼论云:『开许及遮止,佛语或一定,或时则不定,彼此亦无违。』谓大小乘及显密二中,开遮不同,有其多种,彼等以一补特伽罗受持二种,寻求无量经教之密意,无慧力者虽成相违,然於善巧则不相违。亦是以慧而为之也。」
  於身心中生起智慧之法分二:一、思惟智慧如生,有何功德?二、如不生,有何过患?初中如《般若四百颂》(龙树造)云:「见不见功德,以慧为根本。」见,谓现世功德;不见,谓二世功德。又见,为现量功德,不见,为比量功德。菩萨为圆满地道诸果,必须智慧。再则前五度加波罗密多名,缘由具慧。故云菩萨持诸度,皆由持慧度,由此得度名,亦得智慧名。菩萨对乞肉者施身,如断药树之枝,无自矜自慢之心。如诸外道则必矜慢,谓唯我能施。又菩萨於施身,亦无自怯自弱之心,谓我不能。其能完全无慢无瞋无怯而作清净布施者,皆由於其智慧了达空性故。施度如是,至戒亦然。由菩萨以智慧见三有涅槃均为衰损(涅槃衰损,指小乘言,小乘虽断生死流,而住於清净寂灭等持,因此不能断所知障,遍所知境,不能普利众生。佛则为无余涅槃,与彼不同)。而为利他持戒,故戒能清净。是戒之能净,亦由於慧。又菩萨由智慧了别忍与不忍之损益,始能调伏自心,不为邪行苦楚所夺,令忍坚固,此以忍言。又菩萨以智慧善知应精进之事。即如欲向地道诸果而进,但不知进入地道诸果之事之基本何在,则不能速即进入。必须了达圆满无倒之事基,乃能迅速圆满地道诸果,此则由於有慧,此以进言。又菩萨以智慧,依教依理了别真实义谛而一心专注,乃能得真实空性定,而得殊胜安乐,此以定言,总之,欲净五度,均须由慧。
   马鸣菩萨云:「以慧调劣象,反能得其用。唯勤多困苦,慧助得大益。」唯依精进,事倍功半。若以慧助精进,能得大利。又凡见相违者,皆由无慧所致。如具慧,则不见其相违而转成道用。例如四洲转轮圣王,五欲尘福报,无慧则为欲尘所转,不见清净功德。如具慧,则不惟不为欲尘所转,而反以欲尘为道用。盖具慧则见欲尘无自性、无意义、不可贪著,如臣於主,随时谏诤,故不为所转。若具慧更进一层,则能以欲尘为成佛道用,故不见其相违。无慧则反是。又例如见一切有情如独子,生起猛利慈心,在不具慧者必生贪染;菩萨具慧,惟起悦意慈心而不贪染。盖菩萨慈心常与清净功德和合。又例如见一切有情痛苦,生起不可抑忍悲心。在不具慧者,必沦於忧悲,乃至懈废善法,例如见人病重,但知悲痛,而於医药培福等,皆想不到。菩萨具慧则不如是,虽起恒常悲心,而不为悲所困迫,懈废善法。以此见常人功德与烦恼俱,菩萨功德不与烦恼俱。又例如常人遇喜事,则心动而入於散乱,得意忘形,藏语为「耶耶播」,即跃动意。而在菩萨之喜无量,则其所缘仍不乱。又例如菩萨虽具平等舍,而於有情义利刹那不舍。常人於中庸一境,虽略具平等舍,但又如秦人之视越人肥瘠,不生拔苦与乐之心,不过亦不与之作损害而已。菩萨於慈悲喜舍功德生起时,不生起同等力之障碍,如慈即不生同等力之贪著,悲即不生同等力懈废,喜即不生同等力散乱,舍即不生同等力漠视,所以然者,皆由具慧,以慧灭障故。至如赞所应赞(麻底止渣阿阇黎作)所谓,唯具慧,乃能二谛圆融,不舍於法性,亦随顺世俗。则不仅功德与过失不相混,更能使法性与世俗和合。盖由菩萨具慧,虽其心境常时安住於空性,而於有此因生此果之缘起法不紊不违,常相随顺,反使缘起与性空,相得而益彰,亦即由慧於一切实有所缘,了达无尘许之自性所致。其心虽得大决定而不弃舍,然与对於内外一切彼彼因生彼彼果所得定解,亦不违而随顺。此种善巧安立二谛不违随顺功德,皆由具慧故。从中观自续派以下,多见真俗相违。一派认为非有非无,作模棱之见;一派则认为一切不应作意,住於空之一面。皆由无慧,不能同时安立二谛。前论又云:「若开若遮止,佛语或有定,或是不决定,然皆不相违。」因佛语有开(许作)、有遮(不许作)、有应行(非作不可)三类。所谓有定或不定者,指遮中有开,或开中有遮而言。若不具慧,则不知其实不相违。例如为小乘人示以应速求自利之清净涅槃,而为大乘人则示以应速求利他之无上菩提。又如为显乘则禁十不善为密乘则或谓应受乐欲,应行不净行,乃至饮酒亦不为犯。此四表面似违,而在成佛意义上,就成佛时间之不同,及所由之道次第亦不同,应其各别所需,皆不相违。於此又当先知,佛语皆为教授,凡一补特伽罗,不问小乘法、大乘法,或显或密,皆为其成佛方便,皆应取学,不应谓何者当学,何者不当学。不过须具慧者,乃能对於无量经论寻求密意闻思,依时节因缘而开遮受持,不具慧者则反是。又寻求密意属闻思,受持属修。必具慧者乃能合闻思修以为学。若谓佛语为修而说,即专注於修,而认寻求经论密意为徒资讲辩,则无慧一类也。又寻求经论密意,而不知何者先修、何者後修、具足次第、迅速成就,而使闻思修枉费,则为不善巧修学,亦为无慧一类。又下、中、上每次第中,均有其修学关键处所,自《道炬论》至本论而益显,不知关键者,亦为无慧一类。总括言之,现竟二利皆须具慧,乃能成办。
  「次慧,不生之过患者。若离智慧,则施等五度及见,不成清净。《摄度论》云:『若无智慧而求果,布施自性不成净,利他舍施说为胜,余是增财之加行。』又云:『不以明慧而除暗,彼不能具清净戒,多以无慧诸戒等,以染慧成烦恼浊。』又云:『由邪慧过扰其心,不信解住忍功德,分别美恶持不善,如无功德王名称。』又云:『於诸智者胜赞叹,较彼深细更无余,以欲过失不能障,意正无慧不可成。』又云:『於慧无勤心若执,彼见不成遍清净。』其中王名称者,谓无功德之王,虽偶一次而起名闻,随即失也。以是之故,须生智慧,彼因亦於清净之经典,与心之能力相称而为听闻。《摄度论》云:『寡闻盲汉不知修,无闻彼当何所思,故当勤闻从彼因,如思以修广生慧。』至尊慈氏亦云:『三轮诸分别,许彼所知障。悭等诸分别,许彼烦恼障。远离彼诸障,除慧更无余,胜慧闻为本,是故闻为胜。』《集学论》亦云:『应忍当求闻,次应住林薮,当精进等引。』前贤亦云:『须先闻诸法而铭於心,数数思惟筹量分别。若将法忘已,纯一执心,则於修学无有助伴。故上修者由闻上,中修者闻亦中耳,有几许修习,须如尔许了知法而渐次增大也。若如是思惟决定了知坚固者,於恶友说一切善不善意乐皆是分别,悉应断弃者,则念法中未如是说,善知识亦不如是认许,便不随彼口而转矣。若无般若,仅有些微信心,见哭而哭,见笑而笑,犹如流水,任决东西,随彼所说,认为实在而随转耳。』修学慧时,具足六度者,自住慧已,安他於慧,是为慧施,余者如前。」
   二、慧不生之过患,无慧则五度不净。如马鸣菩萨《摄度论》说:「无慧而求果,施体不能净,利他为胜施,余唯为增财。」盖无慧者为求自利而施,故不净,仅能闸增财,无大意义,亦无大果。又云:「无破闇慧光,不能成净戒,多由无慧故,尸罗成染犯。」持戒最要为开、遮、应行三者,无慧则於三者不能明辨,故持戒多所违犯,而戒反为烦恼浊染。又云:「慧倒心浊乱;不信住忍德;不乐观善恶,如无德名王。」慧倒,指见使等,由於邪见,其心浊乱,不信忍德,更不能分别善恶,而执於不善一边;本无功德而自以为功德,则如无德而徒有虚名之王。又云:「智者所称赞,无余甚深细,欲未障直道,无慧不能住。」道,指甚深道之空性,空性为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