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愣严经白话(上)-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在生死轮转之中的众生,是先去看身躯里面,然后才去观察外部事物,既使如
此,也看不到身躯内的心肝脾胃,看不到指甲毛发在生长,更看不到筋骨血脉的运
动流淌。真正的透彻明净能明白一切之心为什么不能识知到这些呢?一定是他不能
知内,那还谈什么知外呢?所以应当知道,你所说觉悟灵明的心,原是驻在身躯之
内,这是不对的。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灯
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
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
耶。*
* *
此时阿难行礼叩首,并对如来说:我聆听了如来宣示的佛法,顿时觉悟了我的心,
其实是驻在身外的,为什么呢?就像灯光那样,灯点亮在室中,就应是先照亮室
内,接著才照亮门户,然后才是照亮庭院。一切众生,不能识见自身内部,只能看
见自身之外事物,这就像灯光是驻在室外,所以不能照亮室内。明白了这点,就不
会再有迷惑,就能达到与佛的智见一样,这大概不会有什么颠倒妄乱的吧?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只陀林。我已宿斋。汝
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
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
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罗
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阿难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
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 *
如来对阿难说:这些比丘们刚才随我在城里乞食行斋,现在回到只园来,此时我已
吃过了。你来看看,一个比丘在吃东西,其他人会不会饱呢?阿难回答:其他人不
会饱。世尊,这是为什么呢?这些比丘们虽然都已成就阿罗汉的果位,但是他们各
有各的躯体,一人吃饭,其他人怎么会饱呢?如来对阿难说:如果像你能够识知的
心,其实是在身外,那么,身体与心各在一处,并不相干,心所能识知的东西,身
体就不能感觉到,身体能感觉到的东西,心却不能识知。我现在伸手给你,你用眼
睛看到它时,你的识知的心能辨别出来吗?阿难回答:是的,世尊。如来告诉阿
难:如果识知之心能够辨别出来,可见眼和心不是相知相干的,那为什么又还要说
心是在外呢?所以,你应当知道,你所说能觉能识知的心驻在身外,其实也是不对的。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
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佛言。处今何在。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
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
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
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
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佛
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
随。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
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 *
阿难对如来说:就像如来说的,由于不能知内的缘故,所以说心不居于身内。又由
于身与心相互认知即能够相互间不分离的缘故,所以又说心不在身外。现在我想,
识知之心是在某个地方。如来说:在什么地方?阿难说:这种能知之心,即使不能
识知内部的事物,但是却能看见外部事物,那么,我想这识知之心就像是潜伏在一
个根里般。这好比有人拿水晶碗盖在眼上,虽然遮住了双眼,但却不妨碍眼看见东
西一样,识知之心从深根里生出。见随即显现,这个见随即也就能分别识知事物,
这就是说,眼睛看见什么东西,心就能够辨别。所以我认为,识知之心所以不能识
知内,是因为它在深藏的根里的缘故,识知之心能够识知外物而无障碍遮盖。这也
是它潜藏在根里的缘故。如来告诉阿难:如你所说,识知之心藏在根里,就像水晶
碗盖著一样。当人们用水晶盖在眼前时,就应当看到河流山川,但是,能看得到水
晶吗?阿难说:世尊,当人们用水晶遮在眼前时,实际看到的是水晶。如来告诉阿
难:。当你的识知之心与玻璃同在一处,只看到河山,为什么看不到眼睛呢?如果
看到眼睛,眼睛即同眼前景像在一起,眼睛就是眼前的景像,这时,怎么能够看见
东西就能够分辨出来呢?如果不能看到眼睛,为什么说这识知之心是潜藏在根里,
与玻璃盖在眼前是一样的情形呢?所以,你说识知之心潜伏在根里,与玻璃盖在眼
前一样,是不对的。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生身。腑藏在中。窍穴居外。有藏
则暗。有窍则明。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是义云
何。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若与眼对。
暗在眼前。云何成内。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腑。若
不对者。云何成见。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
见面。若不见面。内对不成。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
内。若在虚空。自非汝体。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觉。
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
者。无有是处。*
* *
阿难对如来说:世尊,我现在又想,众生的身体上,内脏等深藏在体内,眼耳等露
在外面,深藏即是暗的,外面的则是明的。现在我面对著如来,睁开眼就能看见
明,这就叫见外,闭上眼睛看到暗,这就叫见内。这该怎么解释呢?如来告诉阿
难:当你闭眼看见暗时,这个暗的情景是与眼相对,还是不与眼相对?如果是与眼
相对的,那么暗的情景就应当在眼的前面,为何要说什么见内呢?如果是见内,那
么,你坐在暗室里,没有日、月、灯光,这暗室之中,就都是你的心肺腑脏,而不
是与这些事物相对著。如果你不能面对你的心肺腑脏,那你又怎么能够看见它们
呢?如果离开由外而见,那这识见也是在内相对而见,并没有什么见内见外的不
同。如果说闭眼看见暗,是说这暗就在身体内部,那么睁眼看见明,为什么看不到
身体外面的脸呢?如果向外看不到脸,那么向内也就不能看见内。如果看得到脸,
那么:这识知之心以及眼根必处在虚空之中,哪里在什么内呢?如果它们处在虚空
之中,那自然就不是你自己体内的东西,而是本来如此存在的东西,现在看见你的
脸,就在你的身上,虽然你的眼已知觉到了,你的身体却不能感觉到它们的统一,
此时你必定认为身体与眼是分开的两个知觉,所以应当有两个识知之心。这就是
说,你是一个身体,却要成就两个佛。所以你应知道,
你所说的见暗即是见内,是不对的。
*阿难言。我尝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我今
思惟。即思惟体。实我心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内外中间三处。佛告阿难
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是心无体。则无所合。若
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其体。
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阿
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
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若见物者。云何名死。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
心。若必有体。为复一体。为有多体。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若一体
者。则汝以手挃一支时。四支应觉。若咸觉者。挃应无在。若挃有所。则汝一体。
自不能成。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若遍体者。同前所挃。若不遍者。当
汝触头。亦触其足。头有所觉。足应无知。今汝不然。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
随有。无有是处。*
* *
阿难说:我曾经聆听如来开示众人,由于心念的作用,种种事物才生出来,由于事
物的作用,种种心念才生出来。现在我在思维,我的思维就是思维本体,这其实也
就是我的心的本体,随著心与它物的遇合,这心则随之而存在,心既不在内,也不
在外,亦不在中间处。如来告诉阿难:你说由于事物作用,种种心念才生出,随著
与事物的遇合,心才随之而存在。但是,如果这个心没有本体,则无所谓与它物遇
合,如果没有本体而能与它物遇合,那就超出六根六识六种识知之心而无法说清楚
了。这种说法不对。如果说心有本体,那么就像你用手摸自己的身体,你能觉知到
身体的心,是从身体往外出来识知的呢,还是以身外往内去识知的呢?如果是从内
往外出来,它应当先看见自己的体内,如果是从外往内进去,那它应当先看到你的
脸。阿难说:看见东西是眼的作用,但是心之意识到东西则不是眼的作用,说心看
见并不对。如来说:如果眼能够看见,那么你坐在房间里,门能够看到你吗?门不
能看,那么不是代表你已经死了吗?如果眼睛还在,应当看得见东西吧。既然能看
见东西,为什么说它已死了呢?阿难,你的能知能觉的心,如果有自身的本体,那
它是一个本体,还是有许多个本体?它是遍布在你的身体上呢?还是没有遍布在你
的身上?如果识知之心只是一个本体,并且分布在于你的身上,那你用手摸一个肢
体时,你的四肢应当同时都有感觉,如果能摸到身体的全部,那就应当无所谓摸
了。如果只能摸到某个部位,那么识知之心遍在身体四周就不会成立。如果你的识
知之心是许多个本体并且分别各自在你身上,那你自己就是许多个人了,倒底哪一
个本体是你呢?如果是那个一心遍布在身体的整体,那你怎么能够知道触摸的身体
的哪个部份?如果你是多体之心各遍布在身上,那你摸头时,也就等于是在摸脚,
但是本来情形是你能知觉到头,就不能知觉到脚。可是按你所说,你现在却不这
样。那么应当知道,心随著与它物的遇合而存在,这种认识是不对的。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
在内。亦不在外。如我思惟。内无所见。外不相知。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
知。在外非义。今相知故。复内无见。当在中间。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
无所在。今汝推中。中何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若在身者。在边非中。在中
同内。若在处者。为有所表。为无所表。无表同无。表则无定。何以故。如人以
表。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乱。阿难言。我所说中。
非此二种。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
为心在。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之心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若兼二者。
物体杂乱。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
何为相。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 *
阿难对如来说:世尊,我也曾听到如来与文殊菩萨等人谈论到实相问题。那时世尊
也说,心既不在内也不在外。就像我所想的,心在内不能有所见,心在外,又不能
与我相干,由于在内无所谓认知。,所以心不会在内。由于身体和心能相知相识,
所以心在外也是不对的。由心和身,内和外能够相知,那么,它是处在内与外的中
间吧?如来说:你说心在内外的中间吧?在中间则不会迷惑,应当确有一个地方。
但是,你指出中间,这中间又在哪里?中间是在它在的地方呢?还是就在身上?如
果就在身上,那它在身体表面上,就不能说它是在中间。如果它在身体的中间,就
同在内一样,也不是在中间。如果有所在之处,那就应当能标示出来,如果在无所
标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