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

第61节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第61节

小说: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依照这种方法修学的人多,这就是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的时候,修学这个法门就多。

  “梵本传写者多”。

  从前经本是靠手写的,当然我们喜欢修这个法门,喜欢读这一部经,一定要去写这一部经。因此无量寿经所写的本子,比一切经都多。这个写的本子就多了。

  “梵本有多种”。

  这就是不同的本子就有很多了。

  “存没详略不同”。存是这个经上,譬如说:有这一段经文,譬如说是莲花化生,这个本子有,那个本子就没有这一句。类似这一种情形,这一个本子有的,那个本子没有;那个本子有的,这个本子没有。因此,你要看到圆圆满满的,必须把所有的本子统统都来看,你才能够看到一个圆满境界。但是这许许多多不同版本,要去收集,的确非常困难。

  底下说:“梵夹写本又易脱落,故今诸译本甚有差异”。

  梵夹这是讲原本的梵文经典,他是写在贝多罗树叶上。我们今天讲贝叶,贝多罗的树叶,那个树叶相当厚,比纸张厚啊!比我们这个卡片还要厚。那么大概宽度呢?比这个稍微宽一点点,一张差不多这么长,写四行,二头打洞,用绳子穿起来,绳子一断掉就散失了。散失了,丢一张、二张就找不到了。所以这个本子当然有残缺。残缺,我们念,念到忽然底下就断了,就接不上,知道这个里面有缺文,这是古时候常有的这种情形。所以说‘梵夹写本又易脱落。故今诸译本甚有差异。’这就是讲我们现在这个五种版本。丢掉的七种就不谈了,就看现在五种版本,里面的内容出入很大,就是刚才讲的,有的有这一段,有的讲有莲花化生,有的没有。诸如这一类就很多。你们再看四十八愿,有的本子是四十八愿,有的本子廿四愿,有的本子卅六愿,这出入就很大啦!就肯定是翻译的人所用的版本不相同,否则的话,这个四十八愿不应该有这么大的出入。这就证明,佛多次宣说。

  这底下说:“若细究存世之五译”。

  细细来研究现在世间这五种译本。

  “可推知当年梵筴,至少有三种”。

  这就是有三种不同的原本,梵文原本。

  “必是所据之原梵本不同,方有此异耳”。

  才会这个情形,才会有这么大的差别。这就是肯定说明了,释迦牟尼佛多次宣说,阿难尊者多次结集,这是跟其他所有一切大乘经典不相同的地方。你能看到这个经的殊胜哪!佛当年对于这个法门非常非常的重视,也就是佛度众生的第一法门。

  “可见会集诸译,实有必要”。

  这就是说明后来的人,为什么要发心做会译的工作呢?就是做这个会集本的工作呢?因为,你看五种本子不方便啊!把五种本子统统会在一起,这看一本,五种本子都看到了,这方便啊!所以会集就非常非常的必要了,省了我们好多事情。下面继续讲“会校之本,自宋迄今,凡有四种”。

  这个就说明,这个经有会集的必要。那一个人最初会集的呢?王龙舒居士。这里第一个叫:

  “大阿弥陀经。宋国学进士龙舒王日休校辑”。


  王龙舒居士,龙舒是对他的尊称,他的名字叫王日休,龙舒也不是他的别号,龙舒是地名,就是现在的安徽苏城。古时候叫龙舒,他是那个地方的人。后来人对他的尊敬,不说他的名,说他的地方,这个地方出了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人。对他的赞叹,用地名是最恭敬的了,像清朝末年,李鸿章,大家尊称他李合肥,他是合肥人。在佛门里面这样的称呼也很多,譬如:智者大师,我们称智者,智者是他的字号,当然不能称名,称名对他不恭敬。我们一般称天台大师,这是称地名了,他老人家道场在天台山嘛!称天台大师,连智者大师都不称了。我们尊称窥基大师,窥基是法相宗开山的祖师,不称他的名字,称他作慈恩大师。慈恩是寺庙,他老人家那个道场叫慈恩寺,称慈恩大师。这就是以地名,这是最尊敬的称呼,最尊敬的称呼是称地名。所以这个地方我们称龙舒,是对他最恭敬,龙舒是地名。他有一本东西提倡净土,可以说从宋朝一直到今天都不衰,那就是净土文,龙舒净土文。这个很了不起,他那一本书就是劝各行各业,男女老少念佛求生净土。那是他着的。流通量非常之广,当然流通量也很大。那么,龙舒居士虽然中了进士,这中了进士,一般都做官啦!他老人家是虔诚的佛教徒,他不做官,他在家学佛。他的家庭环境还不错,相当的富裕,过得去,所以他就不做官了。学佛、弘法、写书、讲经,他搞这一套。那么当然在一生当中最伟大的工作,就是会集无量寿经。他会集的时候,以他的声望、德行、地位,那个五种本子当中,就是唐译的宝积经的如来会,他没有见到,所以他的会集本,是根据四种原本会集的。宝积经如来会里面还有一些东西是四种本子没有的。那么由此可知,这个会集就很遗憾了,采取的就不太完整,只有四种。那么在会集的时候就免不了,不知不觉当中就把那个原文的字改了几个。当然在他改是没有问题的,他改的时候一定比原译改得更好,更容易懂,意思不会失掉。这一桩事情为后人所诟病了。以前印光大师对这个就很有批评。随便改动经文,在他们是没有问题,怕什么呢?怕开了这个例子,以后的人看佛经,看不懂,这个字恐怕是错的,把它改一下。我改一个,你改一个,改到后来这个经就面目全非了,就不能看了。印光大师所反对的是这个道理。因此决不能改动。你如果有意见,可以在旁边注明,这个字应该做什么样的字更通畅,这样注明可以,不能改动原文。所以这个是后人对他所不满的地方。那么龙舒居士,他的成就非凡,他念佛的工夫是预知时至,往生的时候,之前,他晓得他什么时候走。他没有生病,他站着往生的,王龙舒是站着往生的。所以现在我们在台湾,看到很多净土文上有一个站到的那个像,就是他立画像,他是站着往生的。那么由这一招就证明会集不会有过失,会集要有过失,他能往生得了吗?他不能往生啊!会集是应当的,会集没有过失,但是会集必须要遵守会集的规矩。这一点,龙舒居士欠缺一点。但是,他所会集的东西,我们中国人很喜欢。连莲池大师都不例外,莲池大师弥陀经疏钞里面引用的这个无量寿经的经文,几乎三分之一以上,差不多一半的样子,是王龙舒的会集本,就是大阿弥陀经的那个文,少数是引用其他原译的经文。龙舒居士这个本子引用的最多。可见得,历代的祖师大德对他的会集本,也相当的赞叹,只是稍稍有一点瑕疵,还是美中不足啊!那么龙舒居士会集,也花了三年的时间,可见得,人家真是谨慎哪!他从绍兴卅年到绍兴卅三年,如果用公元的来说呢?就是大阿弥陀经,是从公元一一六0年,他开始做这个工作,三年以后完成,就是公元一一六二年,他这个本子才完成,才流通,这是用了三年的工夫。

  那么第二种就是“无量寿经”。名字没有改。

  “清菩萨戒弟子彭际清节校”。

  他这个不是会集。龙舒的大阿弥陀经,我们台湾印得很多,常常能看见。现在印的,各式版本都有,印得还不错。这个流通很广,大藏经也有。那么第二种就是无量寿经。彭际清的节校本,在我们台湾有流通,但是没有单行本。有无量寿经起信论,无量寿经起信论就是彭际清的。他那个原文是彭际清节校的原文,注解是彭际清的注解,是彭际清作的。彭居士是清朝乾隆时候的人。他父亲是乾隆皇帝的兵部尚书,那个地位就相当现在的国防部长。所以他是公子出身,他是贵族出身,这个人非常聪明。实在讲,也是再来人,也不是普通人,少年及第啊!少年没有满廿岁,中国的古礼,男子廿岁行冠礼成人。少年就是十九岁以前中了进士,家庭环境好啊!他也就做官无所谓啦!他做了很短时期,做了一段官,以后不干了,不做官了,专门学佛。在佛法上的成就非常非常殊胜。他是念佛往生的,净土圣贤录往生传上都有他的传记。他在一生当中,可以说对净土最伟大的著作就是无量寿经起信论,作的真好。那么他这个本子呢?是采取康僧铠的本子,把康僧凯的本子那个艰涩的地方,他把它删掉了。所以它是节录的本子,不是原文的本子。那么由此可知,他的本子是一本,其他的四个本子没有。他不能算是会集,它是一个本子的节校。所以这个文字很通畅,我们念起来很舒服。那么这一个本子在台湾流通,华冈曾经印过。现在我们这个基金会重新排版,无量寿经起信论都流通了。那么李老师、周邦道老居士都有序文介绍。那么这是我们知道彭居士的历史,彭居士在佛教里面,他还有一个别号,叫知归子,你们看到文字有知归子,就是彭际清。归是归到西方极乐世界,他知道归啊!一般人还不晓得咧!他知道啊!那么他还有一个了不起的著作,就是华严念佛三昧论。你看看他这个著作,你才晓得他对佛教研究的深度。华严念佛三昧论是华严经修学的方法。他把华严经里面讲修行的方法,讲了二千多种,他统统把它归到念佛法门,真是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他用念佛方法。那么这一个论,文字虽然不多,但是可以说是华严经修行方法里面最精彩的。前年,黄念祖老居士在北京就把这个论讲过一遍。我们此地有录音带,有黄老居士的华严念佛三昧论的录音带。那么我们馆长,因为黄老居士讲这个论,馆长发心印论文,所以现在有书,也有录音带。这个对于我们修学净土有很大的帮助。这是彭际清一生在净土宗,最了不起的贡献。

  第三种叫“摩诃阿弥陀经。清菩萨戒弟子承贯邵阳魏源会译”。

  这是一个会集本。邵阳是他的籍贯,邵阳在湖南,魏居士是胡南人,他的名字叫源,魏源。承贯是他的号。所以我们通常客气称呼,称呼魏承贯。他是清朝咸丰年间人,这距离我们现在,就比较上近了。咸丰是慈禧太后的丈夫,慈禧就是咸丰的西宫,我们中国人讲西宫皇后。那么他呢?这个本子确确实实他是五种原译本都看到了,这个会集确实超过王龙舒的本子,真的是后后胜于前前。如果,他后面这个本子不能超过前面,不能比前面的好,就没有流通的价值了。但是,他的毛病呢?一个是取舍不够精,这个是一个遗憾。第二个也有把里头的字,自己改动了几个字,也有这个毛病。所以印光大师对这个本子狠狠的指责、批评。印老这个一指责,一批评,他这个书流通就流不出去了,他就流不出去了。那么这个都是,实在讲都是美中不足,美中不足。那么印老也说,对于一个真正通达教理念佛的人来讲,是有贡献的。就怕初学,初学的人,念就产生错误的观念,他不知道更正。所以,对于老修有利益,有好处,不利于初学,这是印光大师对他的批评。那么这些本子,我们现在统统收在净土五经里面,诸位同修都可以能够看得到。

  最后一种就是我们现在采取的本子。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这也是个会集本,这是:

  “民国菩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

  夏老居士从民国廿一年发心,也是感觉到这一部经,在净土宗来讲非常非常重要。五种原译在民国初年,还是不容易看得到的。不要说是民国那时候,就是在台湾,以前也很不容易看到。台湾虽然印行大藏经,都是采用日本人的缩本,像我们现在印的大正藏经,缩本好处在那里呢?字小。容量小了,体积小了,容易收藏。缺点呢?字太小了,看起来伤眼睛,这个是很大的一个缺陷。不像从前那个藏经,一个字都这么大的,以前大藏经是这样的,所以这一部大藏经要多少房子来看,我们这个图书馆整整这么大一个房子,放一部藏经,你看我们现在是二部啊!现在是一百本啊!以前那个一百本,这么大一个字的时候,那就摆整个我们这一个房子,差不多放一部藏经,一个藏经楼就放一部经啊!那个版本呢?折本的字的大小,就像我们现在印的那个大本的折本的。这个清净平等觉经一样,像这么大的本子。你想想看,那要多少本啊!那个字看起来当然不伤眼睛啊!所以从前人不戴眼镜,念书念一辈子也不要戴眼镜,它字大嘛!它不会伤眼睛嘛!而且纸是毛边纸,又不会反光,不刺激眼神经。所以这个份量就很大了,所以在台湾廿年前,说老实话,在台湾把这九种本子都看到,我跟诸位说,没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