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第2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恶莫作是小乘戒,众善奉行是菩萨戒,统统具足,念佛心地清净,没有一个杂念是修定,定有了,这一句佛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字字分明,这是修慧,这是修得根本智。所以是戒、定、慧三学,就用这一句佛号圆圆满满都修啦!所以你念的时间越多,念的时间越长,念的佛号越多,就是你修戒、定、慧的时间越多,这个要知道。所以念佛是修戒、定、慧,是戒、定、慧一次完成,不必分开来学,一次完成,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蕅益大师没有说持名之多少,没有!没讲多少,与多少不相干,与深浅有关系,什么叫深呢?深浅都是清净心,就是你心地清净的深度是多少,心越清净,品位就越高。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四土三辈九品,从那里分的?从清净心的程度上分的,其实无量寿经,真正不可思议啊!不要说经文,单看看经题,功德就圆满啦!经题上无量寿,就是真如本性,就是法身理体,庄严就是依正庄严,我们今天讲的美好到了极处,无量寿是体,庄严是相,相是美好到极处,清净平等觉是作用,是用。体相用,统统具足,清净平等觉也就是我们修行的原则,我们修什么呢?修清净心、修平等心、修觉心。知道轮回苦,是觉,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大觉,觉而不迷。
所以,我们念佛修什么?念佛修清净心、修平等心、修觉心,这个就是完全正确,故慧行为先导,慧在前面领导我们,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双运,慧就是比喻,把信愿比作眼睛,把持名比喻作二条腿,我看得清楚,我走得没错啊!没有信愿,等于有人瞎了眼睛,虽然会走路,走到岔路上自己也不知道,有信有愿,这个人有眼睛没有腿,看是看到了,没有办法,走不到。那么,由此可知,信、愿、行这三个条件一定要具足。所以讲席里面,目的是要教大家对于净宗法门、对于大乘佛法真正认识,真正理解,有所选择,,这是讲席的目的,抉择之后,就要认真努力来修学,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第十二卷(二次宣讲) B2…5…12
请掀开经本第十四面,第四行。
又曰:‘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大本亦以发菩提愿为要,正与此同’。
这一段也是蕅益大师说的,说得非常之好,可以说蕅益大师以前的这些祖师大德们,从来没有这个说法。那么,他这个说法,有没有疑问?如果我们深入大乘经论,就知道他这个说法,虽然大乘经论上的文字上没有,意思上确实没有违背,意思上没有违背,正如同过去人讲这个带业往生,消业往生,带业往生查遍大藏经,没有这种字,消业往生,有!于是就有许多人执着在经文上,认为这个带业往生不可靠,搞得净宗念佛,人心惶惶,经文上虽然没有这个字样,意思上呢?确实有,为什么呢?西方世界有四土三辈九品,这个是有的,这个经文上都查得出来的,这四土三辈九品,怎么来的呢?实在讲,就是带业多少而分哪!这个带得多的,那品位就低,带得少的品位就高,虽然没有说带业,这个带业的意思非常的明显。那么由此可知,读佛经必须要知道,往往佛所说的,意在言外,一定要懂得弦外之音,才能真正体会到如来所说的真实义。这是每一位学佛的同修都必须要知道的,我们才不致于错解经义,不致于产生误会,这非常非常重要。那么,蕅益大师这个地方这一句话,就是‘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这一句实在说得太好了,为什么呢?我们看到的的确确有许多往生的人,我们在净土圣贤录里面看过,往生传里面看过,那是从前的,有的从前时间太远了,这未必可靠,我们看近代的,宽律法师写的这一本哪!是大陆上近代往生录,有一百多人,再看看台中林看治居士写的,是我们台湾最近四十年来往生的,这都是在眼前的,许多人与事啊!是大家都知道的,都能够熟悉,能够说得出来的,这是在我们面前,这许多人当中,我觉得至少有三分之一,对于教理没有研究,甚至于问他,什么叫菩提心?他也不知道,就是像我们底下讲菩提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他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但是他念佛能往生,不但能往生,他自己晓得他那一天走?他又不生病,这个奇怪啦!走的时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的人坐着走,有的人站着走,在台湾有站着走的。大概在民国五十六七年的时候,将军乡有一个老太太,念三年,站着走的,高雄很多同修都知道,我在高雄讲经提到她的时候,很多人都晓得,这些老太太没念过书啊!不懂得什么叫发菩提心,她怎么能往生?我们今天读无量寿经,三辈往生,都要发菩提心,不发菩提心的人,决定不能往生。
所以,我们看到那些往生的人,往往疑惑不解,好像看到他们没发菩提心,怎么也往生?而且这个瑞相还这么好,你看看倓虚老法师,念佛论里面讲的修无师,这是倓老亲自看到他往生,这一个虽然是出家人,是做粗活,中年出家的,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当然你要问他,你有没有发菩提心?他决定说不出来,虽没有发菩提心,他有一个心;我真的想往生,我要见阿弥陀佛。他有这个心,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蕅益大师这个一语给我们道破,这就是无上菩提心,而且我们越想呢?他讲的话越是有道理,无上菩提心简单的说,是上求佛道,下度众生,就是这个心,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愿望,就是到那里去成佛,成了佛之后,到十方世界去普度众生,这不叫无上菩提心,这是什么呢?所以只要我们深信、发愿,发愿求生西方净土,这个就是无上菩提心,最究竟、最圆满的菩提心。菩提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就是觉,菩提心就是觉心,不迷啊!我们世间人不想往生,这是迷啊!学佛的人不求生净土还是迷啊!不知道,如果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无论修学那个法门,必定有退转,你修学的时间很长,进进退退,这个事情很麻烦,如果来生得人身,这当中至少脱节二十年,你总不能说,我这里死,死了马上投胎,一投胎接着又来学佛,不可能嘛!你投胎小孩,婴儿嘛!总得长个十几岁二十岁才懂事,才开始学佛。那么当中不是脱了十几二十年?这个十几二十年休息啦!前面所修的都忘光了,再学的时候,得从头来起,这个生生世世进进退退,这是我们始终佛法没有进步,功夫不能增长,原因就在此地。进进退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啊!这是我们在大经里面读到的,寿命跟阿弥陀佛相等,寿命之长,没法子计算,今天世界上最进步的计算机也计算不出来,虽然我们讲有量,实在讲,可以说真正的无量寿,这个无量寿就是其他宗教里面讲永生,真正的永生,道地的永生,天上还得不到永生,寿命长一点而已,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八万大劫,那还是定数,唯独西方极乐世界是真正的无量寿。
所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一生成就,而且这个法门我一再告诉诸位,这个法门是不死的法门,是真正不死,因为你走的时候,很清楚,给家亲眷属告假,我走了,走了才死的,不是死了以后才走,死了以后才走,这个靠不住。所以死了之后,我们给他助念哪!看到有很多瑞相,说老实话,不能证明他往生,为什么呢?假如他来生生三善道,相多好,瑞相都好!所以有好的瑞相,可以断定他不堕三恶道,说他往生未必,这个是真的。往生真的是他自己给大家说佛来接我啦!来接我走了,我现在跟他去啦!那是千真万确的往生,那一点也不假。所以这是我们学佛,尤其念佛求生净土一定要知道。所以,蕅益大师在此地告诉我们,‘合此信愿’就是深信发愿,对于这个法门没有一丝毫疑惑,再给诸位说,‘信’,能够深信,是善根,是智慧,没有智慧,没有善根,他不能相信哪!这是大智慧,大善根啊!纵然不是这一生修的,也是多生多劫修集的,在现前这个阶段成熟,我们对于这个法门深信不疑,发愿是福,是大福德,你深信不发愿,你去不了啊!所以西方极乐世界说老实话,是智慧第一,福德第一,福慧具足,福慧圆满。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生到那边,一切的受用,乃至于面貌都跟阿弥陀佛一样,福慧跟佛相似。所以这个福从那里来的!发愿是福,深信是慧,念佛是功夫,念佛换一句话说,念念使你这个福慧增长。
‘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的确,确确实实是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所以平常我们念这一句阿弥陀佛,用什么心念呢?要用深信发愿心念,这样念才有感应,‘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你不信,或者愿不切,纵然念佛,也没有感应,说老实话,只是口善而已,怎么说没有感应呢?因为你的定慧不能增长,福慧不能增长,用信愿心去念,你的福慧会增长,这个增长是事实。我如果把话说出来,你们同修自己观察自己的境界,就会增长信心了,从什么地方去观察呢?你的心一天比一天清净,这个就是增长,清净心,能生智慧,清净心起的作用,对待外面境界的作用,是智慧,清净心对自己是福德,是享福,真正的福报是什么?是身心清净,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烦恼、没有妄想、没有执着,这个快乐啊!这是真正的享受。所以这是你只要用信愿持名,你就能得到,那么要修多久得到呢?我再告诉各位,真正用功的人,三个月就得到了,这个境界就现前了,三个月就现前,就见效啦!再往下修呢!那这功夫就越来越增上。所以一般我们看古大德,三年、五年成就,那当然的道理,只要你保持这功夫不退转,你继续不断努力,三年、五年是决定成就,上乘的成就。我们这个上,水平很低,不是讲的理一心事一心,那个太高了,我们不一定能够达到,我们讲功夫成片的上乘,功夫成片,也有九品,那个上三品,给诸位讲,就可以生死自在。自在是什么?我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我想在这个世界上再住几年,也不碍事,这叫了生死,生死没有了。以我们一般人,没有到这个功夫,寿命是有定数的,绝大多数人不能超过这个数。所以你看,这个看相算命算得很准,你们看看了凡居士,袁了凡四训,普通人没有办法超越数,换句话说,给你排上八字,你活到多少年?该什么时候死?那一年很难过得去?这个念佛人可以超越,可以生死自在,超越这个定数,这样殊胜的功德利益,知道的人不多,有些人听说,听说他不肯相信,如果真正相信,我相信他一定会死心塌地来修学,为什么呢?这才叫真实的利益,无量寿经讲:‘住真实慧,惠以众生真实之利’。这是真实的利益啦!在现前教我们能够在这一个,现在这个社会,是浊恶到极处了,浊恶极处这么一个世界,他自己的生活,还能够快乐美满,这个利益多大?在这么一个社会里面,他自己现前快乐美满,将来随心如愿的见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乃至于游览诸佛国度,我们一生当中可以办得到的啊!怎么样才能办得到?蕅益大师这几句话,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很明白,就是‘信、愿、持名’,这是正行。大本,大本是无量寿经,因为它这个是要解里面的句子,是弥陀经的注解,无量寿经,亦以发菩提心为要,正与此同。
‘故今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大本之宗’。
那么这是黄念祖老居士说的,黄老居士在无量寿经注解,就是以这个二句为本经的宗旨,宗旨就是修行的纲领,他取这二句,正是遵奉莲池大师、蕅益大师这些净宗祖师大德的教诲,那么这个地方显示,黄念老尊师重道,不敢认为这是自己的慧眼抉择,是遵从祖师大德的教诲,这是他的谦虚,是他的尊师,那么这个在中国过去跟现代的教学不一样,现在人教学生,提倡学生有创造、创新,学生自己的发明,在我们中国过去不行,过去这个东西,譬如说,是我发现的,是我写出来的,我请我老师鉴定一下,这东西算老师的,不算自己的。不像现在,现在算自己的,不算老师的,从前是算老师的,不算自己的。说实在话,还是以前那个是正确的,老师鉴定之后,责任是老师来负责。正如同军队打仗一样,参谋提出来计划,统帅批准了,责任是统帅负,不是参谋负,参谋只提供意见而已,这个仗是谁打的?是那个统帅打的,打胜了,功劳是他的,打败了,他要负责任,与参谋不相干,参谋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