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

第165节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第165节

小说: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亮,四个人一条心,他也能建一个国家了,你仔细去看历史。所以一个道场四个人一条心,还得了!不得了啊!道非兴不可,你要晓得释迦牟尼佛当年在印度创教,几个人哪?五比丘啊!在鹿野苑哪!他一个老师五个学生,六个人一条心,就能够在这个世间建立佛法,要传一万二千年,开端六个人,六个人可以创教啊!六个人难道不能中兴吗?这是我们深深反省的。所以不能修五德六和,就是释迦牟尼佛的罪人,你到这干什么?你是来灭佛法的,你是什么背景呢?魔子、魔孙,魔王波旬的子孙,今天到佛门里面来的任务,是灭佛法的,不是兴佛法的,兴佛法决定舍弃自己的分别、执着、妄想,每一个人都能把分别、执着、妄想舍弃,我们的知见统统依经典,我们的想法、看法、做法,翻开无量寿经,有没有违背经义?经上教我们怎么做?我们是不是统统做到了?这就是佛菩萨的弟子啊!那佛教那有不兴的道理呢?所以道场要问有没有真正修行人?我们这个道场,在家出家同修不少,果真有三、五个真正修行人,就会有感应。那个不修行破坏呢?护法神会迁单,会把他们迁走,我们也不要得罪,也不要是赶人家走,他在这里自然住不住,他会到别的地方去,他不想去呢?也许到别的世界去,他生病就死了,护法神在作主啊!在作主,这是真的。所以真正修行人,他就有感应,就怕这个道场找不到四个以上真正修行人,如果有四个以上修行人的话,那个不肯修行的,魔王子孙的,必然是这个现象,不是欢欢喜喜离开这个道场呢!就会出毛病,一定会出岔子,这是护法神不能够接受的。所以真修行人哪!佛菩萨没有不保佑的啊!尤其在现代这个时代,看着这个世间没有新道场,有这么一个,呵呀!那佛菩萨当宝贝啊!这还得了吗?真是宝贝啊!隋唐时代你真修行,不稀奇,为什么呢?每一个道场都真修行,不足以为奇啊!太多了,现在没有,出现那么一、两个,这就是佛菩萨的宝贝啦!这个要知道,这个是三宝声,三宝是我们修学大方向,永远不变的方向。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时时刻刻都还是听到念佛、法、僧声,自己也会念佛,念法念僧。

  ‘波罗密声’。波罗密通常是讲六波罗密,华严讲十波罗密,这是大乘菩萨所修学的纲领,六波罗密是讲菩萨的行门,那是无量无边啊!归纳成六大类,他的行门再多,也不出这个六大类,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大类称为波罗密啊!波罗密是究竟圆满的意思,这个六大类,他修行都究竟圆满了,那么这个究竟圆满有没有标准呢?有的。所以你要晓得他那一类,他对治的是什么?布施度悭贪,我们悭吝的心,就是舍不得,放不下,这个心没有了,贪心没有了,对世间法,对出世间法,都没有贪心,都不吝啬了,这布施波罗密就圆满了。如果贪心,悭吝心还没有断干净,这个布施度就不圆满,布施不能成波罗密,波罗密是圆满,持戒是度恶业,你还造恶业,那就是持戒,不能叫持戒波罗密,为什么呢?没有圆满,真正持戒圆满,是一个恶念都不生了,那就圆满了,恶念不生哪!言语造作决定是清净的,为什么呢?口业、身业都是意业在作主宰啊!意清净了,意是指根本哪!身、口是枝叶啊!根本清净,那有枝叶不清净的道理呢?禅家的修行,特别侧重在从根本修,就是这个道理,忍辱,还有一个忍的心,我要忍哪!忍辱没有到家啦!忍辱连忍辱的意念都没有,这个就到家了,这就波罗密到了,成波罗密了,换句话说,还有能忍,唉!我能忍哪!人家给我的,我要忍受啊!这个不行,这个不到家,功夫不到家,没有圆满,圆满的时候完全化解了,清净心中一法都不立,这个忍辱波罗密圆满了。

  精进,就是说的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念念相续啊!这是精进,这一间断呢?就不精进了,诸位要知道,一间断,这里头不是夹杂妄想;就是夹杂无明,你不可能不夹杂,如果不夹杂,那你功夫成就了,明心见性了,而后才会不夹杂、不间断,没有到明心见性,必定夹杂无明、妄想,这一定的道理。所以,为什么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要‘净念相继’?那么我今天呢?就看到这个大势至菩萨圆通章,印光老法师写的,末后这个两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我把这六个字拿出来,影印放大,特别印一张,大家可以请回家,常常挂在家里,提醒自己。‘净念相继’就是老实念佛,这个很重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精进。禅定,是心决定不动摇了,决定不会受外境诱惑了,这是禅定。境界现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啊!那是般若波罗密,这六波罗密。

  ‘止息寂静声。无生无灭声’。这是如来果地上的大定,楞严经上讲的,首楞严大定,华严经上讲的,师子奋迅三昧,是指这个境界,无生无灭就是无生法忍,知道宇宙之间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万物不生不灭,这是真的,我现在说实在话,是怕诸位同修失掉了清净心。所以给你们专讲无量寿经,其他经论不讲了,假如你们的信心清净,不受外境影响,说实在的话啦!那个楞严经还是要好好的讲一遍,是有道理的,但是讲那个经呢?怕的是把你念佛这个法门破坏了。所以现在那些经不讲了,教你专念阿弥陀佛,念到心清净,那个时候我可以给大家讲,这些大经大论哪!都可以细说一遍。这个对于自己开智慧,真正开智慧。所以慧在定之后,你没有禅定,就不能,没有智慧啊!所以那个经就不能讲啊!你们如果真正修了布施波罗密,持戒波罗密,忍辱波罗密,精进波罗密,禅定波罗密,行了!你有这五个波罗密,我就给你讲大经大论,提这个五个波罗密都没有的话,还是不要听好,老实念佛,求生净土,这是我不害你啊!所以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不讲这些大经大论?专讲这一门哪!我有我的用意,有道理,过去为什么讲呢?过去我是学讲的,因为我不会啊!我学讲,只要抓到机会,你们要我讲什么?我就讲什么!实际上,我所讲的呢?给大家讲的胡说八道,这是真的,一点不假,为什么呢?我说个最粗浅的话,过去我的见解不圆,所以是学习,见解不圆,你听我过去讲东西,好像有棱有角的,有棱角的不圆,不是圆解,我现在的见解很圆,圆的什么呢?跟任何一法没有抵触,不但在佛法里头,宗门、教下、显、密没有抵触,跟世间一切外道都不抵触。所以现在要跟诸位讲大经大论,那的确跟从前完全不一样,但是现在不能讲,讲对你们没有好处。所以你们六波罗密完成前面五条,般若波罗密可以给你们讲,这个大经大论,统统属于般若波罗密。所以必需到什么样一个程度?才接受什么样的法门?这是一定的道理。

  ‘十力无畏’。如来果地上有十种特殊的能力,那么这个十种特殊的能力,不要说我们没有,菩萨也没有,菩萨既然没有,那个罗汉、缘觉当然就更没有了,唯独如来果地上有,有十力、有四无畏、有十八不共法,此地十八不共法,省略掉了,因为有十力无畏啊!就包括了,省略掉了。一般大乘经上也说,菩萨有相似的十力,十力四无畏,但是那个能力,实在上讲,不能跟佛相比。今天呢?只有五分钟了,这个不能跟诸位细讲,下一次,我把这个十力、四无畏简单跟诸位做一个报告,下一次我给你们讲。

  ‘或闻无性无作无我声’。无性是讲的空无自体,这个三句实在就是解深密经,解深密经里讲三性三无性,这个是讲性呢!是讲得非常圆满。三性是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遍计所执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抽象的概念,依他起性是讲众缘和合而起的现相,第三个讲圆成实性,圆满成就真实,那是我们俗话讲,真如本性,万法的本体,可是佛在解深密经里头又说了:‘身无自性心。相无自性心’,那就是给你讲三无性了,这个才真正讲得圆满,为什么呢?怕你在名相上生执着,胜义无自性心,胜义无自性心就圆成实。所以千万不要执著名字相,要从名字上悟入他的真相,悟入他的真理,决定不可以执着言说名字,不可以起一个心,动一个念头,耶!他什么意思我懂得了!错了!完全错了!意思真正悟到了,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决定说不出来,决定不能想像,一落想像已经落到意识里去了,那里是自性呢?所以这一句要用禅宗话来讲,这是彻见自性。‘大慈大悲喜舍声’。这是起用,自性起用啊!慈悲称大,后头喜舍也大,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之所以称大呢?就是用的是清净心、平等心,如果慈悲喜舍里面有分别就不大了,那就是世间人的慈悲了,佛菩萨慈悲,没有差等的,没有分别的,没有执着的,心地永远清净、平等。所以这个慈悲就称之为大了,这是自性的大用。

  ‘甘露灌顶受位声’。这一句就是说的密乘,前面说显教,这一句说密乘,受位是成佛。所以这一段给我们说明水也能够演说妙法,大小宗教、显、密无所不说,所有一切佛法,那个水都会演说,这是十方诸佛世界里头水的音声里面所没有的,可见得八功德是讲事相啊!起用的那个功德啊!比那个八种功德要超过太多太多。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第六十四卷(二次宣讲) B2…5…64

  请掀开经本第四十三面,倒数第五行,从最后两个字,我们念起,这是一个段落。

  “微澜徐回。转相灌注。波扬无量微妙音声。或闻佛法僧声。波罗密声。止息寂静声。无生无灭声。十力无畏声。或闻无性无作无我声。大慈大悲喜舍声。甘露灌顶受位声。”

  到这里是一段,这个一段是说水说法,通常我们只知道极乐世界,七宝池中八功德水,这个八功德之外,可以说是第一殊胜的,就是他能够演说妙法。那么三宝,这个波罗密,给诸位说过了,今天我们再来略略介绍。十力无畏,还有十八不共法,那么这个地方经文省略掉,经文上有的,我们都要说一说,此地省略掉的后面有,我们到后面再讲。‘十力’是佛在果地上,有十种特殊的能力,那么十,我们同修们都知道,如华严经中表法的意思,绝对不是一个数字,表无尽的德能,无尽的德能归纳成十大类,每一类都含摄无尽,那么为了说法方便起见,这个归纳为十大类。

  第一类呢?就是‘是处非处智力’。这些名相在佛学字典上可以查到,教乘法数也可以查到,这个三藏法数,这是普通的名词术语。那么什么叫是处呢?什么叫非处呢?这个处就是道理的意思。那些道理是对的、正确的?那就是处了。那些道理是错的?那就非处了,这些意思就是说,对于宇宙之中一切人事物,怎么发生的?从那里来的?这些现象产生之后,又会有什么变化?将来他又到那里去了?这种种的理论现象,乃至于作用,他无所不知,这样的能力就叫做智力,这是真实的智慧。那么加上是与非,特别着重在因果的关系,我们知道,不但我们这个世界,即使华藏世界,即使尽虚空,遍法界,都不出因果的关系。所以世尊在法华会上,跟我们讲宇宙人生,他用十、如是、来说明,天台大师将这个十、如是,展开为百界、千如,可以说把这个宇宙之间,一切万物的体相作用,说得非常的清楚,非常的透彻,这种智慧呢?就是是处与非处。是决定是要符合因果的定律,譬如我们举一个例子,善因一定得善果,这就是处,善因会得恶果,这非处,没这个道理,决定没有这个道理;恶因必定感恶报,这是是处,他因果相应,恶因会得好报,没这个道理,非处,这个是非啊!是特别强调这个因缘果报啊!佛对于这桩事情,是究竟透彻,菩萨比不上,菩萨虽然也有这个能力,不像佛那么样究竟,那么样圆满,那么样彻底;像法华会上,这个久远劫前,那个樵夫上山打柴,遇到老虎,爬上树上,念一声南无佛,阿罗汉,权教菩萨不知道,就是他的能力达不到,唯有佛才知道,佛的能力是究竟圆满,我们能够深信不疑,这个人有福啊!不相信的人呢?这个人有业障啊!换句话说,没有福,福太薄了,不相信佛给你讲真实语,相信之后有什么好处呢?起心动念不敢造恶,知道恶一定会有恶报,这个果报不一定是在今世,不一定是在来世,不一定是在后世,总而言之一句话,决定有果报,果报通三世啊!我们看到有些人,一生作恶多端,他享受的人间富贵。所以往往叫我们愚人看到,就不相信因缘果报。这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