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明史-第5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制度对平民和官府都大为方便,还直接刺激了南方各府货币经济和纺织
业的发展。
朝廷批准了其中的大部分建议,但它们的贯彻常常受到户部和地方行政
官员的阻挠。直到 1433 年,周忱和况钟关于不折不扣地给苏州减税的要求才
得到皇帝的批准,减免数相当于以前份额的 1/4 以上。对其他的府也相应地
进行减税,但周忱的其他大部分建议却被户部成功地否定了。①
可是,周忱的改革在他死后仍在进行。他的其他计划在正统帝 1436 年初
期登基后被采用。还有一些计划后来给张居正(1525—1582 年)在长江下游
诸省的财政改革提供了样板。②记录表明,宣德统治时期田赋年平均收入已下
降到 30182233 担,比洪熙统治时期少 8%,比永乐时期少 5%。在正统时期,
此数又进一步降低了 10 至 15%,在以后明朝各代皇帝统治下,年平均征收
的税粮始终在 2500 万至 2800 万担之间。①
要解释这些数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我们没有关于耕地面积和纳税
户实际数的可靠材料;此外,也不存在分项目列出的国家收支数。的确,明
代不存在国家“预算”。但是一般地说,在宣德期间农民似乎从全面的减税
中得到了益处,而国家由于大量减少支出,也能够经得住收入的减少。但在
以后几代统治时期,情况有了变化。由于直线上升的行政和军事支出,政府
被迫加征附加税以补充税收的不足。这些附加税转过来造成了严重的新财政
② 杜乃济:《明代内阁制度》'517',第 60—61 页。
① 见孟森:《明代史》'375',第 121—124 页;《明人传记辞典》'191',第 341—342 页;德雷尔:《明初
政治史》'146',第 232 页。
② 关于朱高煦不实的指控,见王崇武:《明靖难史事考证稿》'540',第 135—140 页。
① 见山本达朗:《安南史研究》'600',第 721—758 页;罗荣邦:《和战问题政策的制订和决定》'360',
第 57—60 页;德雷尔《明初政治史》'146',第 226—229 页。
问题,这些问题使 16 世纪晚期张居正主持下的一条鞭法改革势在必行。②
救济措施
宣德皇帝对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旱涝和蝗虫灾害的报告的反应是迅速
的。在正常的制度范围内,他对受灾区采用各种各样的救灾措施,诸如免税
一至二年,减收田赋二至四成,分发免费的粮食和其他生活用品以吸引难民
重返家园。为了保证取得理想的结果,皇帝鼓励地方官员履行自己的职责,
并常常派钦差大臣去各受灾区监督工作的进行。历史学家一般都盛赞宣德帝
全心全意地关心人民的福利。①
对外关系和纳贡制度
蒙古人
虽然在以前几十年明朝经常遭受蒙古诸部落的骚扰,但宣德在位时期的
北方边境还是比较平静的。这种暂时平静之所以出现是因为阿鲁台对东蒙古
人的无可争辩的领导已被永乐帝的无情征讨所破坏。结果,部落领袖之间存
在着严重的对立。到永乐帝去世时,阿鲁台已经江河直下,因为重新振兴的
瓦剌人在脱懽(死于 1439 或 1440 年)的领导下屡次侵入他的领地,迫使他
东移。这样,蒙古联盟一分为二:阿鲁台领导东蒙古人,脱懽领导西面的瓦
剌诸部落。双方战争不断。①
阿鲁台的领导权还受到在他控制下的兀良哈惕各卫的蒙古人的挑战。在
洪熙统治时期,他们曾经徒劳地寻求中国人的援助去反对阿鲁台。在这些威
胁面前,阿鲁台再次争取与明朝廷和睦相处,他的提议得到热情的回报。宣
德帝登基以后不久,阿鲁台开始每年派遣纳贡使团携带马匹和其他礼品去北
京,而中国人则以珍贵的丝绸、缎子和其他的礼品回赠。明朝廷希望瓦剌万
一进攻的时候他会帮助他们,但阿鲁台仍然十分虚弱,不能成为一个有力的
盟友。由于阿鲁台的无能,兀良哈惕蒙古人受到鼓舞,不时威胁中国边境。
1428 年 10 月,当这伙人袭击中国领土时,恰好皇帝率领 3000 名骑兵视察这
个地区的边境,他亲自击退了侵犯者。
后来对边防作了一些变动。在战略要地开平卫之南,中国军队在薛禄将
军的率领下在一些城市构筑防御工事。1430 年 5 月工事完成后,薛禄建议把
边境防务集中在那里,放弃开平的前沿戍区,以便缩短供应线。这个决定后
来被认为是一个严重的战略错误,因为它把几百英里的地方暴露在蒙古人面
前,同时又限制了中国军队,使他们越来越采取守势。①
同时,在西面,瓦剌已经强大,并在 1431 年初期击败阿鲁台。此事又促
使兀良哈惕再次造反,但没有成功。最后,在 1434 年 9 月的母纳山之战中,
② 《明人传记辞典》'191',第 794—795 页。
① 可简略地参看约翰?K。惠特莫尔:《交趾和新儒家:明朝改造安南的企图》'562',载《明史研究》,4
(1977 年春季号),第 71—72 页。
① 见贺凯:《明代中国的监察制度》'262',第 113—119、147—151 页。顾佐的传记见《明人传记辞典》'191',
第 747 页。关于刘观的罪行和惩处,见贺凯:《明代中国的监察制度》,第 63、117、118 页。
① 贺凯:《明王朝的政府组织》'265',第 39—41 页。
脱懽领导下的瓦剌部击溃了阿鲁台并把他杀死。瓦剌这时无可争辩地成了蒙
古的支配力量。这次胜利后,脱懽保持着与明朝廷的友好关系。当他的野心
勃勃的儿子也先(死于 1455 年)在 1440 年继任瓦剌的领导权后,立即试图
在蒙古腹地建立瓦剌部落的霸权时,局势就完全改变了。②
日本和朝鲜
宣德在位期间,明朝廷积极设法改善与日本和朝鲜的关系。宣帝恢复了
与日本正式关系,由于日本将军义持的敌意,这种关系在永乐时期已经处于
衰落状态。1426 和 1427 年,皇帝单方面取消了关于纳贡使团的 1404 年协定,
作为改善关系的措施。他增加了每 10 年准许来华贸易的船只和人员。但义持
继续阻碍任何协定的达成。
但他的继承者义教(统治期 1429—1432 年)则对恢复关系表现了很大的
兴趣;1432 年 2 月,宣德帝派宦官柴山携带一份给义教的诏书去琉球,建议
恢复关系和增加批准的贸易量。诏书是通过琉球王的斡旋而转到日本的。义
教对所提的内容感到欣慰,就在 9 月派了一名具有中国血统的僧人龙室道渊
带领一个使团于 1433 年 6 月抵达北京,同时随带马匹、甲胄、刀剑和其他土
产等贡品。7 月,中国皇帝回派一个使团护送日本使团回国,明朝的使团在
日本受到热烈的接待。③
这些互相往来的活动恢复了中日之间的官方关系,其间关系虽然偶尔发
生破裂,但是一直维持到了 1549 年。原因是双方各为自己的利益打算。将军
及其继承者愿意合作,是因为日本人热衷于在新的和更有利的制度下进行贸
易,并且获得了厚利,尽管双方不时发生争执。明朝廷则希望在镇压中国沿
海的日本海盗(倭寇)方面取得将军的帮助。中国人认为,他们未能达到这
方面的目的是因为对方对他们的慷慨大方的反应采取了半心半意的态度。但
实际上将军对海盗的控制程度是很小的。
宣德帝和李祹王(1418—1450 年在位)都在位期间,中国和朝鲜的关系
一直是亲切的。双方定期互派使团和互赠礼物,1426 年 2 月,皇帝命一名宦
官率第一个使团去朝鲜。他赠朝鲜王丝绸,以回报这一年早些时候朝鲜王派
使团带礼物访华的行动。下一年,另一个携带礼物的使团被派往朝鲜;这一
次,皇帝要求 5000 匹马以供军用。要求很快被满足。1429 年晚期,明帝两
次知照朝鲜王,劝告他不要再用他本国不生产的金银器皿作为贡品,并且还
要求不要再送除要求以外的任何珍奇动物——这个劝告在 1432 年又被重
申。1433 年末,皇帝婉言谢绝了朝鲜王要求派学生来国子监攻读的请求后,
赐给他一套儒家的经史著作。这是宣德时期最后一个派往朝鲜的官方使团。①
根据明代史料,宣德帝改善与朝鲜关系的愿望,似乎是出于扩大中国的
影响和取得战马的明确目的。但是朝鲜的记载《李朝实录》透露,皇帝与其
祖父永乐帝一样,常常有除此以外的个人目的。1426 年,明朝要求处女和宦
官以充实皇帝的后宫,还要求女厨师以满足皇帝对朝鲜佳肴的爱好。后来,
中国人要求猎鹰、猎犬和豹,供皇帝玩赏。李祹王亲自选 7 名处女,并随带
10 名厨师、16 名侍女和 10 名年轻的太监于 1427 年 8 月离开汉城,两星期后
② 德雷尔:《明初政治史》'146',第 230—231 页。
③ 关于周忱的使命,见吴缉华:《论明代前期税粮重心之减税及影响》'572',载《明代社会经济史论丛》
'583',Ⅰ,第 91 页。
① 见贺凯:《明代中国的监察制度》'262',第 126—128 页;《明人传记辞典》'191',第 284 页。
抵达北京。11 月,应明朝廷的要求,另一名著名的美女也被送去。1429 年,
皇帝要求并收纳了另 11 名厨师,以及大量的鱼和泡菜;类似的要求一直继续
到 1434 年,直到 1435 年 4 月,即宣德帝死后两个月,53 名已在中国住了 10
年并希望离开的朝鲜妇女才被送回国。这些事件反映了明朝对外关系的另一
面,这一面引起了朝鲜的强烈不满。②
东南亚
宣德帝在继续他父亲的收缩政策时,只和永乐帝时期定期前来纳贡的南
亚和东南亚诸国保持例行的接触,按来朝次数多寡排列,它们包括:占城(8
次)、爪洼(6 次)、暹罗(6 次)、苏门答剌(4 次);来朝一次的有浡泥、
榜葛剌、南渤利、柯枝、锡兰、古里、阿丹和阿拉伯等国。③。在维持这些关
系的同时,皇帝还继续执行不准中国人出海到国外定居或经商的更早时期的
禁令。其目的是加强沿海的治安,使之不受海盗的骚扰,以及保持一切对外
贸易的官方垄断。这些不现实的禁令失败了,因为在执行时存在不可克服的
困难。①
在这些有节制的关系中,一度短暂地恢复了皇帝主办的海上航行。1430
年 6 月,宣德帝命郑和指挥第七次、事实上也是最后一次南洋的航行。重新
集结的舰队直到一年半以后才离开福建。按照皇帝的设想,它们的使命是恢
复永乐帝促进的纳贡关系。舰队沿着熟悉的航线重新访问了约 20 个国家,航
行远及阿拉伯半岛以及东北非洲沿岸。如同以往那样,它们带回了携带宝石
和异国动物等礼品的外国使团。这时已 60 多岁的郑和于 1433 年 6 月回国,
没有亲自访问每个国家。有些次要的使命交由他的助手去完成。宦官洪保从
古里前往麦加,王景弘在郑和本人带领舰队主力回国后于 1434 年带了一部分
舰队驶往苏门答剌和爪洼。1433 年出现了海外使团前往北京的另一个高潮,
其中 15 个使团来自南洋、波斯湾和东北非洲。②
皇帝为什么重新推动、然后又中断郑和的远航,其原因至今不清楚。对
此曾作出过种种解释:国家资源的大量耗费、杨士奇和夏元吉的起作用的反
对、对北方边境防御的日益增加的关心、永乐帝死后明朝海军力量的衰落。
这些因素的综合肯定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很显然,当宣德帝下令恢复远航时,
他不顾朝廷的反对。在反对远航最为激烈的杨士奇死后不久他作出这一决定
的目的可能是抵消在安南大败的影响和恢复中国在纳贡属国中的威信。但是
这些冒险行动引起的反对依然存在,他以后几代皇帝就没有认真考虑进一步
的远航了。③
虽然明朝廷有充分理由中断海外扩张,但其影响是深远的。这项决定严
重地影响海军建制的力量和士气,削弱了它的沿海防御能力。这从而促成了
日本海盗在下一个世纪的进一步的掠夺。最后,明朝从印度洋和南洋的撤退
切断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联系,而此时欧洲列强正开始进入印度洋。宣
② 贺凯:《明代中国的监察制度》'262',第 75—77、111、253 页。
③ 贺凯:《明代中国的监察制度》'262',第 140—143 页。
① 吴晗:《明代的军兵》'593',第 112、114、119、134 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