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中观论颂讲记+印顺法师 >

第34节

中观论颂讲记+印顺法师-第34节

小说: 中观论颂讲记+印顺法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離」了「成」相,「及共成」相不離,都洠А赣袎摹瓜嗫傻谩7粗鸽x
」了「壞」相,「及共壞」相不離,其「中」也就「無」有「成」相可得。
所以壞相與成相,是自性無所有的。

辛二  別釋
壬一  離成之壞相不成
    若離於成者    云何而有壞    如離生有死     是事則不然

先破離成的壞相不成。成是生相,壞是滅相,有生才可說有死,所以要
有成才可說有壞。假使「離」了「成」,那就不可說「有壞」。如離成而可
以有壞,那就等於說「離生有死」。離生有死當然是不對的,所以說「是事
則不然」。

壬二  共有之成壞不成
    成壞共有者    云何有成壞    如世間生死    一時則不然

離成洠в袎模屈N,「成壞」相「共有」,該可以說有壞有成了吧?不
離成的壞,不離壞的成,二相共有,就是俱時。成壞如俱時,怎麼可說「有
成」有「壞」?第一、成壞二法共有,即是各別的各行其是。成不待壞而成
,壞不待成而壞,這就是同時不成相待。而且,成與壞是相摺模溉缡篱g
」的有情「生死」,是含有矛盾性的。說他是「一時」,這是「不然」的。
如同時有壞,成就被壞壞了,不成其為成;壞就被成所成,不成其為壞。自
性實有的諸法,怎麼能又成又壞呢?

壬三  離壞之成相不成
    若離於壞者    云何當有成    無常未曾有    不在諸法時

離成的壞相不成,這就很可以知道離壞的成相也不得成。所以說:「若
離於壞者,云何當有成」?如定執離壞有成,這成就是常住。常住的就該永
遠洠в袎南唷H皇篱g洠в幸环ú粴w於無常,也即可知「無常」相遍一切時,
「未曾有」過「不在諸法」上的「時」候。一切不離無常相:成相不是常住
相,是諸行流變中的安定相,是緣起的,是不背無常法印的。所以離壞的成
相,決不可能。

庚二  共成離成破
    成壞共無成   離亦無有成   是二俱不可    云何當有成

從上面考察,可知成壞二相的相離或共有,都不能成立。現在更從相成
不相成去觀察:即成與壞相,如相互的共成:依成相成壞相,依壞相成成相
。此相待的共成,在自性實有者是不可通的,如上面的破相待而成。假定說

,成相與壞相,是不相關而分離的;成壞二相,自體能成。這也是不可以的
,如破不相待而成(如觀然可然品說)。所以說:「成壞」二相「共」相成
立,其實是二相「無」可「成」的。如說二相相「離」而各各自成,也同樣
的洠А赣谐伞埂H艄蚕喑桑粝嚯x成,此「二」門「俱不可」,怎麼還可說
「有」成相壞相可「成」?本頌有成無成的成,依清辨釋,指成壞二相的能
不能成立。

庚三  滅盡不盡破
    盡則無有成   不盡亦無成    盡則無有壞    不盡亦無壞

一切法洠в袆t已,有必有他的特相。如盡是一切法念念不住的滅盡相,
不盡是一切法的常相續不斷的不盡相。以此盡不盡去觀察,可知成壞的自相
都不成。因為盡滅相即是壞相,一切法都有他的盡滅相。盡滅與生成相反,
所以說:「盡則無有成」。不盡嗎?一切法本是相續不斷不失的,本來如此
,又從那裡說生成?所以說:「不盡亦無成」。外人的心目中,以為不盡就

是成,現在說,一切法本來是這樣,本來如此,何成之有?盡是滅相,一切
法本來是念念不住的滅盡;更有何可壞?所以說:「盡則無有壞」。當然的
,滅盡的無可再壞。就是不盡,也不可以說壞。不盡就是常相續,常相續的
,當然不是壞的了,所以說:「不盡亦無壞」。

庚四  法體法相破
    若離於成壞    是亦無有法    若當離於法    亦無有成壞

法,指具體事相的存在。有法,必有他的成壞相;假使「離」了「成壞
」相,也就「無有」這一「法」了。因為,洠в谐蓧南嗟模皇菦'有,就是
常住。洠в校斎徊怀蔀榉āJ篱g的存在,與生起的一切法,也決洠в谐W
的。所以洠в谐蓧模礋o從了知法的存在。同時,成壞也不是空虛的概念,
他是某一法所具有的。也唯有有法,才顯出他的成壞相,所以,「離」了某
一「法」的當體,也就洠А赣谐蓧摹瓜嗫傻谩7ㄊ强上啵蓧氖窍啵蓧呐c
法是緣起的。但外人主張成壞相與法體是差別的;如生住滅三相是法外別有

,得非得相也是法外別有的。所以現在從相與所相的不相離,破斥他。

庚五  性空不空破
    若法性空者    誰當有成壞    若性不空者    亦無有成壞

法性空的法,指具體事相。空與不空,說事相的實無自體,或實有自體
,也就是實有法與實無法。假使「法」的體「性」如空花論者所執為「空」
無的,那「誰」還能「有」此「成」與「壞」?等於說洠в杏星椋礇'有生
死可說。假使如實有論者所執,以為法的自「性」「不空」,是實有的;實
有自體的,即不能說「有」始「成」,有毀「壞」。一切有者,不是說三世
實有,法體不可說本無今有的生成,有已還無的滅壞嗎?這簡直就成為常住
的了。常住法,當然不能說有成壞。或者說:本論說不空不能有成壞,性空
也不可以有成壞,可見本論的究竟義,不是性空。這種思想,即是唯一的偽
中觀論者。不知有所得人所說的性空,是決定無,一切如龜毛兔角的無,所
以破壞一切。中觀的性空者,說性空,是無實自性叫性空,不是洠в芯壠鸬

幻有。自性空的,必是從緣有的;所以一切可以成立。性空者所說,名詞是
世俗共許的,意義卻不同。所以能以假名說實相,能言隨世俗而心不摺畬嵪
。性空者與非性空者,簡直洠в泄餐c。

庚六  一體別異破
    成壞若一者    是事則不然    成壞若異者    是事亦不然

再以一異門破:說「成壞」是「一」,這是「不」可的,一體如何有二
相?說成壞是一,這是破壞成壞的差別相了。假定說:「成壞」是「異」的
,同樣「不」得行;是異,就是彼此隔絕。事實上,成壞相是不能這樣分劃
的。而且離成不可想像壞,離壞也不可想像成。非成的壞是斷滅,非壞的成
是常住,這怎麼可以呢?

己二  破生滅
庚一  執生滅不成
辛一  直責

    若謂以現見   而有生滅者    則為是痴妄    而見有生滅

外人撇開成壞,以為現見世間有生有滅,有生滅即不能說洠в谐蓧模凰
以論主要破斥他的生滅。世間一般眼見耳聞所認識到的諸法,有生滅現象,
所以建立生滅是有,這似乎是洠в锌煞裾J的;佛不是也說無常生滅嗎?其實
不然!我們「現見」的諸法「有生滅」,這不是諸法有這自性的生滅,只是
我們無始來錯亂顛倒,招感現見諸法的感覺機構(根身),再加以能知的「
癡妄」心;依此根身、妄識,才「見」到諸法的「有生」有「滅」,以為所
認識的事事物物,確是像自己所見的實生實滅。不知癡妄心所現見的生滅,
是經不起理智抉擇分別的。一切理智觀察,妄見的生滅立即不可得,惟是不
生不滅的空寂。一般人的意見:在現象界所感覺經驗到的生滅,在理智界是
不能成立的;感覺經驗與理性認識,可說有一大矛盾。所以,西洋哲學者,
也有說雜多、邉印⑵饻绲母杏X,是錯铡模挥钪嫒f有的實體,是整個的,
靜的,不生滅的。這是以理性為主而推翻感覺的。也有人說:生命直覺到的

一切感覺界,是真實的;理性才是空虛的、抽象的。這是重感覺而薄理性的
。然而,他們十九以為感覺認識的事物,與理性絕對不同。性空論者與他們
根本不同。眼耳鼻舌身的五根識,與意識的剎那直覺,如離去根的、境的、
識的錯铡蚓墸@就是世俗真實的世俗現量。此世俗現量,不離自性的倒見
,約第一義說,還是虛妄顛倒的。因為他剎那剎那的直感,不能覺到生滅的
,然而對象未嘗不生滅。由意識承受直感而來的認識,加以比度推論等,才
發見有生有滅。一般意識所認識的諸法流變,久而久之,養成慣習的知識,
於是乎,我們也就以為感覺界能明見有生有滅了。這種常識的現見有生有滅
,如加以更深的思考,到達西洋哲學家理性的階段,又感到生滅的困難了。
原來世俗現量的直感經驗,有自性見的錯铡侵兑稽c(境界)的。直
覺到此時此空的此物,是『這樣』。這『這樣』的直感,為認識的根源,影
響於意識的理性思考;所以意識的高級知識,也不離自性見,總是把事相認
為實有的(否則就洠в校惑w的(否則就別體),安住的(否則就動)。

這樣的理性思考,於是乎與常識衝突,與生滅格格不相入,生滅就成了問睿
。性空者從認識的來源上,指出他的錯铡N甯R及意識的剎那直觀,直接
所覺到的是有錯铡煞值模ㄟ@與實有論者分道了)。實有、獨有、常有,根
本就不對。所以影響意識,影響思想,起諸法實有生滅的妄執。佛法尋求自
性不可得,即是破除這根本顛倒,不是否認生滅,只是如外人妄執實有的生
滅不可得。所以實有的生滅不可得,病根在自性見。如貫徹自性不可得,就
是達到一切法性本空了。從性空中正觀一切,知道諸法的如幻相,如幻生滅
相。感覺與理性的矛盾,就此取消。不壞世間的如幻緣起,而達勝義性空,
這就是二諦無礙的中觀。世間的學者,在感覺中不能通達無自性空,所以在
理性中,即不能了解幻化緣起的生滅相。結果,重理性者,放棄感覺的一邊
,重感覺者,放棄理性的一邊:二者不能相眨汀Nㄓ蟹鸱ǎㄓ蟹鸱ǖ男
空者,才能指出問睿陌Y結所在,才是正見諸法的實相者。

辛二  別破

壬一  法非法不生
    從法不生法    亦不生非法    從非法不生    法及於非法

外人不了解論主的真意所在,以為論主否定生滅,當然不願意接受。所
以再破斥他的生滅,讓他自己理解自己的困難。此下二頌,但破生不破滅;
因為滅是生的否定,生不成,滅當然也不成了。法是有自相的實物,非法是
自相無的非實,這是外人的見解。現在就此破斥:有自相的法,就是自體存
在的;自體存在的實法,與自有的實法,各各實有,洠в邢嗌目赡埽
「從法」「不生法」。法是實有,當然不會生實無的法;既是實無,也就無
所謂生,所以從法「亦不生非法」。從有生無,固然不可;從無生有,同樣
的不可能。無,那有能生的功能?所以「從非法不生法」。從無生有,尚且
不可能,從無生無,更是笑話了,所以從非法也不生「於非法」。

壬二  自他共不生
    法不從自生    亦不從他生    不從自他生    云何而有生

「法不從自」體「生」,生就有能生所生,不能說自,自就不能說生。
如洠в凶泽w,從他體生呢,有自體法,才可待他說生;自體無有,就洠в锌
以與他相對待的。無自即無他,所以法也「不從他生」。自他各別都不能生
,自他和合起來又怎麼能生?所以法也「不從自他生」。單自獨他,及自他
和合均不能生,怎麼還可說「有生」呢?外人執有生滅,現在以二門略檢,
即知有自性的生是不成的了。

庚二  執生滅有過
辛一  標斷常失
    若有所受法    即墮於斷常    當知所受法    若常若無常

如固執諸法的實生實滅,即有斷常的過失。有所受就是於認識上的法有
所取;有所取,就是有所著。以為此法確是這樣,起決定見。起實有自性的
見地,「有所受法」,那就不是「墮於斷」見,就墮於「常」見,落在這斷
常的二邊中。應「當知」道:凡是「所受」取的「法」,是不離過失的:「

若」是「常」的,就是常見;「若」是「無常」,就是斷見。你可以不加思
索,自以為不是常見斷見;然一加思考,為論理所逼,便洠в胁宦鋽喑5摹
佛陀常說中道法,或在行為的態度上說中道,或在事理上說中道。事理上的
中道,不斷不常,是非常重視的。斷常是兩極端,走上斷常二見,就不能正
見諸法的實相。所以佛破除斷常的二見,顯出非斷非常的中道來。所以成為
常見,成為斷見,是因他有自性見,取著諸法有實自性,否則就實無性。要
遠離這二邊見的過失,必須深刻的理解一切法性空,從性空中悟入中道。受
有兩種:一是執取的受;如四取,本論就譯為四受。一是信受的受。眾生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