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菩提道次第心论+宗喀巴大师造论 >

第2节

菩提道次第心论+宗喀巴大师造论-第2节

小说: 菩提道次第心论+宗喀巴大师造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乙三、说听二者如何相应之正理。分三
  丙一、应如何听闻正法。
  丙二、应如何讲说正法
  丙三、说者闻者应如何共作
  丙一、应如何听闻正法。听者应思闻法之胜利,知诸法(有为无
为),断诸恶,舍无义,今后涅盘,作实想、目想、光明想、现乐想、
究竟解脱想。不观法师五过,戒行穿漏、形貌丑陋、文辞鄙恶、言语
粗俗等。应专信、恭敬、不谤、不高举、不忿恚、不求过、随顺而行。
  复次,依入行论有六想法。一、如病。二、如医。三、如药。四、
殷重求治。善护禁忌。五、如佛想。六、法久住想。馀则务作自身一
人闻法想。故经首先作如是我闻有深意也。
  丙二、应如何讲说正法者。应知法施功德。殷重报恩。说法之意
乐加行、对境应说不应说等。
  知法施功德者。说法应知之功德胜利有二十种。一、成就念。二、
成就胜慧。三、成就觉慧。四、成就坚固。五、成就智慧。六、随顺
证达出世间慧。七、贪欲微劣。八、嗔恚微劣。九、愚痴微劣。十、
魔罗于彼不能得便。十一、诸佛世尊而为护念。十二、诸非人等于彼
守护。十三、诸天于彼助发威德。十四、怨敌等不能得便。十五、其
诸亲爱终不破离。十六、言教威重。十七、其人当得无所布畏。十八、
得多喜悦。十九、智者称赞。二十、其行法施是所堪念。
  殷重报恩者。佛说般若时,自敷座筵等,法者尚是诸佛所应恭敬
之因,故当于法起大尊敬。随念如来功德及其深恩思欲酬报。
  说法之意乐加行中。其意乐者,如海问经之五想,于自起医想,
于法起妙乐想,于闻者起病人想,于如来起善士想,于正法起久住想。
严戒行,修慈心,断高胜、嫉妒、缓怠、疲厌、自赞毁他、吝法、顾
念财物名闻称赞等。欲为令自他成佛修行,说法功德成就,即是大收
获也。其加行者,沐洗清洁,著鲜净法服,于其清洁
悦意处所如仪而座,先作归依三宝,诵经咒清净内外坛场,然后发心
作供养,祈师佛本尊加持自他慧心,求护法守护。观听众根机以慈心
施法,出言和美,不嗔妒,不颦戚,欢喜发言,以宗因喻及至教如量
而说。日夜善修最胜要法。所得利养不自享受藏护,悉供三宝。不得
无义消费施财,亦不得希望听众供施及思念美食衣服住处贵药等。于
诸徒众悉无所求,唯愿自他出离不善,进道成佛。则是说法功德成就。
  对境应不应说之分别者。未请不应说,无请亦应观器而说,若是
器虽不请亦说,应谦退而说。馀则依照百众学戒法。
  丙三、闻者说者应如何共作。于上文所说事理应获定解,随事起
用。否则如天成魔,正法反成烦恼之助伴。如云初一若错,乃至十五
日月年年永错,可不慎欤。(以上说听二者如何相应之正理竟。)
  乙四、教授引导学徒次第之正仪。分二
  丙一、亲近法理
  丙二、修心次第(即三士道)
  丙一、亲近法理。分二
  丁一、引发定解之理
  丁二、修持法则之行
  丁一、引发定解之理者。摄决定心藏云:“住性数取趣,应亲善
知识。”博朵瓦语录云:“总摄一切教授,首是不舍离善知识。”菩
萨藏经云:“获得菩萨一切诸行,如是获得圆满一切波罗密多。地、
忍、等持、神通、总持、辩才、回向、愿、及佛法,皆赖尊重为本、
为处,乃至出生、长养为主要因。”又博朵瓦云:“修解脱行更无重
要过于师者,若世俗事可见而能者,苟无师教亦日无成,况是从无间
恶趣来,欲往曾所未经之地,安能无导。”(此类定解在华严经入法
界品,及大般若经萨陀波仑等中,应再再使定解生。)
  复次,更明亲近善士之法。分六
  戊一、所依知识之德数
  戊二、能依学者之相
  戊三、应如何依止之法
  戊四、依止之胜利功德
  戊五、不依止之过失
  戊六、摄合诸义。
  戊一、所依知识之德数。今明拣择所依止善知识之德相十种者,
谓自未调伏而能调伏他者,无有是处。择果而食,智人当知。今之十
法依大乘庄严经论说,以能总纳大小一切教义,亦便忆持故。
甲、调伏者,是持戒相。身口如律,乃至诸根纯和。(戒、见、
威仪、正命。)  
乙、寂静者,得定相。于一切行能顺正知正念。离恐怖、急躁、
味著。
  丙、除惑者,是成就慧相。能严密照见烦恼、习气、无明、随眠
等。谓依出家远离所生善法,于法简择、极简择,乃至觉明慧行。
  丁、德增者,谓以上三德由自精进力,日益增长不下,且以此力
摄获利他,如古德云:“诸佛非以水洗众生罪,非以手除众生苦,非
移自证交馀人,示法行谛令解脱。”所以能自成三德,即是利他。利
他是令他成就三德,得三解脱故。
  戊、有勇者,成就利他,刚决猛利,久无疲厌,堪耐劳苦。若通
三学是二利体,必以悲勇力行乃堪大用,身行之教不言而从。否则赞
美旃檀,谋自活命及善名者,非实隹果,识者不取。
  已、阿含富者,依于三藏三学成就多闻,在一时一事一义上,而
能发生无量定解,初中后善,摄用多端。此德成就必依闻思修于三学
丰富,欲速者加以三味门及陀罗尼门。
  庚、觉真者,了证实性,不谤般若,是殊胜慧学。求能通达法无
我现证真实者为正,否则以教理通达亦许。(必须善庄严中观等。)
  辛、善说者,称法印,无颠倒、无垢、无病、无杂。善调伏惑恼,
超越世间,具足支分,能起随行,决定。
  壬、悲愍者,愍念愚迷,慈心利他。不为利誉恭敬,为法流久远,
为报师佛大恩。
  癸、离退者,益他始终不倦,不顾难劳,不中断、不草草,克成
其教。此上大乘庄严经论弥勒菩萨所说,菩提道次第所引,别馀有别
解脱戒经十年二十一种五德法数,是佛亲定,比丘必须依照实学。兹
再录法蕴足论文如下,更增完善也。
  尔时世尊为摄前义而说颂曰:
  善哉见善士  能断疑增慧  令愚成智人  慧者应亲近
  善士应亲近  以亲近彼时  令疑断慧增  使愚成智故
  云何为善士,谓佛及弟子。又诸所有补特伽罗,具戒、具德,离
诸瑕秽,成调善法,堪绍师位。成就胜德知羞悔过,善守好学(已得
不失如教),具知具见,乐思择,爱称量,喜观察,性聪敏,具觉慧,
息追求,有慧类,离贪趣贪灭、离嗔趣嗔灭、离痴趣痴灭。调顺趣调
顺、寂静趣寂静、解脱趣解脱、超度趣超度、妙觉趣妙觉、涅盘趣涅
盘。乐调顺谛,离骄放逸,好慧忍辱柔和,升直道如见。专自调伏、
专自寂静、专自涅盘。为才支身,游诸国邑王都聚落,求衣食等具。
质直具,调顺具足,质直及调顺具。忍辱具,柔和具足,忍辱及柔和
具。供养具,恭敬具足,供养及恭敬具。正行具,守根具足,正行及
守根具。轨范具,所行具足,轨范及所行具。信、尸罗,及闻舍慧。
自具净信,亦能(悲心)劝励安立有情同具净信。自具尸罗及闻舍慧。
亦能劝励安立有情同具尸罗及闻舍慧。是名善士。
  何故名善士,以所说善士,离非善法,成就善法。具足成就四念
住、四正胜、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故名善士。
若能于此所说善士,亲近承事,恭敬供养,如是名为亲近善士。
  戊二、能依学者之相。依四百论说有三。正住、具慧、希求,是
为闻器。正住者,不爱著先有之法义,而嗔恶他宗合理之说。情感偏
蔽终不入理。具慧者,有力决择善恶正邪,否则以恶邪为是,反观善
正为非。或取不坚实处以为重要,而忽略舍弃真正重要,学不能成。
虽有正见具慧,而于听法如观画听歌,全无愿欲发趣心行,是则无义。
故必了解谛要。希求广大,更能殷重恭敬趣行为要。(有宽说者,但
能具信不欺,如教而行亦可。)学者应当自观取舍励力成就闻器。
  戊三、应如何依止之法者。特于广受法恩。圆满教授教诫,开明
心地之善知识应如何依止。论中分二,已一、意乐与已三、加行也。
  已一、意乐修法。分三
  庚一、总教意乐之相
  庚二、修信以为根本
  庚三、随念恩德以增敬重。
  庚一、总教意乐之相者。依华严经说有种种心能摄取一切亲近意
乐。弃自自在如孝子心,担荷一切事担如大地心。发生困苦心不动摇
如弥须山心,受行一切杂业如世间仆使心,断尽一切慢及过慢如除秽
人心,难行勇行如乘心,受于毁骂无存忿怨退舍如犬心,任载勤劳者
若往若来悉无厌患如船心。
  庚二、修信以为根本者。由其意乐有进退转动,而令修持坚固,
为成就功德之本。以无信则无希求,无希求则焉有成就。所以视师如
佛,成就则必殊胜,观过则必退失,皆在一念上。信力若渐移,应更
观师德,察自己过。
  庚三、随念恩德以增敬重者。十法经云:“于长夜中,驰聘生死
寻觅我者,于长夜中为愚痴复。而重(深)睡眠,醒觉我者。沈溺有
海,拔济我者。我入恶道,示善道者,系缚有狱,解释我者。我于长
夜病所逼恼,为作医王。我被贪等猛火烧燃,为作云雨而为息灭。应
如是想。”华严经说:“善财童子,如是随念痛哭流涕,诸善知识,
是于一切恶趣之中救护于我。令善通达法平等性,开示安稳不安稳道,
以普贤行而为教授,指示能往一切智城所有之道,护送往赴一切智处,
正令趣入法界大海,开示三世所知法海,显示圣众妙曼陀罗,善知识
者,长我一切白净善法。”应如此文而正随念,一切句首悉加“诸善
知识是我”之语。于前作意善知识相,口中读诵此诸语句,意应专一
念其义理,于前经中,亦可如是而加诸语。
  又如华严经云:
  我此知识说正法  普示一切法功德
  遍示菩萨威仪道  专心思维而来此
  此是能生如我母  与德乳故如乳母
  周遍长养菩提分  此诸善识遮无利
  解脱老死如医王  如天帝释甘露雨
  增广白法如满月  犹日光明示静品
  对于怨亲如山王  心无扰乱犹大海
  等同船师遍救护  善财是思而来此
  菩萨启发我觉慧  佛子能生大菩提
  我诸知识佛所赞  由是善心而来此
  救护世间如勇士  是大商主及依怙
  此给我乐如眼目  以此心是善知识
  一应其颂而忆念之,易其善财而诵自名。
  已二、加行者。分二
  庚一、以身命财产供养。
  庚二、如教修行供养。
  如五十颂云:
  自誓阿舍黎  不吝妻子等  自身命常依  财物趣向审(知)
  由无量忆劫  如佛难遭遇  于斯时幸逢  应具大精进
  常护三味耶  常供养如来  亦常供于师  如供诸佛等
  以此无尽欲  略微悦意等  或最上诸珍  奉献无上师
  如诸佛纳受  即此恒纳受  所成福资粮  转殊胜悉地
  若师有教命  欢喜具慧闻  若不能事类  彼意善启呈
  悉地从师护  及得人天乐  不越师教命  彼一切殷勤
  戊四、依止之胜利功德者。近诸佛位,诸佛欢喜。终不缺离,大
善知识,不堕恶趣,恶业烦恼悉不能胜。终不违越菩萨正行,于菩萨
行具正知念。功德资粮向上增长,乃至悉能成办现作圆满一切义利。
以承事力意乐加行悉获胜善之业,而成自他二利具足也。
  地藏经云:《彼摄受者,恶趣流转众业,乃至于现法中应受疾疫
饥馑损恼身心等苦,下至呵责,从于梦中亦不感诸苦受而得身心清净。
若于俱胝佛所,布施供养受行学处,种诸善根,功德异熟无边。若谁
能于具德师所,半日净信善作,成就功德悉同于彼,不可思议。》本
生论云:《亲近善士,不可远离,伏理修善,熏习德尘,时久用深,
速则不得深染。》
  戊五、不依止之过失者。于诸功德未生不生,生者退失。于诸恶
法未生者生,生已增长成熟。由不近善友必致渐亲恶友,亲恶师友则
渐远离善师良友,久则渐渐爱乐恶友,怖近善友。终则以不善为善,
以善为不善。颠倒错失由于最初一念不定,乃至于堕落深渊不可救拔。
涅盘经云:《诸菩萨怖畏恶友,胜于醉象,醉象唯坏肉身,恶友俱坏
身心善法及净胜意乐,乃至掷汝于诸恶趣。》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