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10中国通史第六卷-中古时代-隋唐时期(下册) >

第35节

10中国通史第六卷-中古时代-隋唐时期(下册)-第3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除其冗长,捃其菁华”。宋、齐、梁、陈、魏、北齐、周、隋八史共566 卷,而经延寿改作为南、北二史,减至180 卷,可见删掉了相当多的文字。总的看,延寿删《魏书》、《宋书》最多,原因是这两部书在八史中原来卷帙就最多,《宋书》100 卷,《魏书》更达130 卷,延寿欲省减南、北史篇幅,宋、魏二书必为砍削重点。另外,宋、魏二书为前朝人所修,南、北朝相互攻击之辞甚多,延寿作史目的之一即是纠正此弊,斧削起来又不必有得罪本朝史官的顾忌。
  延寿所删多为诏诰、符檄、章表,认为重要者则以简略语言概括之,意图简净。另一删削重点为南、北征战攻伐之事,这是因为延寿深知,原来各① 《四库全书总目》卷四六《正史类·北史》。
  ② 《十七史商榷》卷六八《并合各代每一家聚为一传》。
  ① 《史通》卷十《杂述》。
  史关于战争记载多不实,夸胜讳败已为作史者惯例,延寿在此时一一核定战争胜败之迹实非易事,所以多删去。
  四、“若文之所安,则因而不改”。对原有八史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延寿并不随意改动,只要是他认为合适的内容,则或全抄旧文,或离合编排。特别是对《陈书》、《隋书》,延寿基本上无大的增删改动。如《北史》中隋文帝、炀帝、恭帝纪论全录自《隋书》,仅《文帝纪》开头一句“龙德在田,奇表见异”,改为“树基立本,积德累仁”。
  南、北二史和八史各有千秋,相辅相成,对于后人了解这一历史时期来说都各自具有不可替代的长处,所以后世学者大都把南、北史和八史对照起来读,互为补充。
  李延寿修史思想的核心即是“以史为鉴”,这同唐初官修史书的主导思想是相一致的,但延寿的特点在于,他善于选择一些细小而又富有典型性的事件、情节来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这当然得益于他重视“小说短书”的独特眼光和更勘杂史一千余卷的勤奋劳动,史书因此也增加了趣味性。对于某人行为不单靠直接叙述,而是通过他人的谈话来显示,也易于给读者新鲜深刻印象。
  李延寿赞成国家统一的思想倾向是很明显的,他纠正了南北分裂时期某些史书的种种狭隘偏见,力求实事求是地描述历史,不带狭隘的地域观念,有力地向读者展示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共同体,民族团结、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是不可抗拒的。
  两史比较,《北史》比《南史》写得更好,因为李延寿和父亲李大师均为北方人,因此,对北朝的历史、掌故、风俗、人情都较熟悉,所能见到的史料也较多;另外,李唐起源于北朝,官方对北朝各代史的研究格外重视,客观上给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北史》的记载比《南史》详明。
  李延寿的南、北二史在普及历史知识上颇有功绩。由于卷帙不繁,易于抄写,所以得到较广泛流传,清代学者梁章钜在《退庵随笔》中就指出:自《南史》、《北史》行世以来,原有的八部正史就变得不重要了,很少有人诵习,所以时间愈久,八史阙佚愈严重。这说明南、北二史比八史更受到社会重视,更有效地传播了历史知识。后代史家对延寿曾有较高的评价,后晋人所作《旧唐书》中赞道:“李延寿研考史学,修撰删补,克成大典,方之班、马,何代无人?”①宋代杰出史家司马光精研史学,博览历代史书,他在给刘道原信中感叹道:“乃知李延寿之书,亦近世之佳史也。虽于 祥诙嘲小事,无所不载,然叙事简径,比于南北正史,无烦冗芜秽之辞。窃谓陈寿之后,惟延寿可以亚之也。”①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李延寿当年主要是依据八史来编纂南、北二史,可是到了北宋刊印正史时,《魏书》、《北齐书》、《北周书》的一些残缺反而要靠《南史》、《北史》来补足了,可见,南、北二史在客观上还起了保存历史资料、维持八史基本完整的作用。这个贡献当然是李延寿当年未想到的。
  ① 《旧唐书》卷七三“史臣曰”。
  ① 司马光:《与刘道元书》,《温国文正司马公集》卷六二。
  第十三章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第一节欧阳询生平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属湖南)人,生于南朝陈武帝永定元年(557)。祖欧阳頠,陈初任大司空。父欧阳纥,陈宣帝时为广州刺史,征召为左卫将军,不应召,举兵反,被宣帝诛杀。按照当时刑律,欧阳询应当处死,有人把他隐藏起来,幸免于难。陈朝尚书令江总同欧阳纥非常友好,便私下收养欧阳询,亲自教他读书写字。他虽相貌丑陋,却聪明过人,读书一目数行,于是博览群书,精通经史,成为学问渊博的名儒。隋朝建立后,搜罗各地才学之士,他以贯通儒经,被任用为太常博士。唐高祖李渊在隋朝任职时,也同他交游,招他为唐公府宾客。李渊即位后,任他为官,经过多次升迁,官至给事中。武德七年,高祖下诏命欧阳询和裴矩、陈叔达同撰《艺文类聚》100 卷,书成之后,上奏朝廷,高祖赐以丝帛二百段。太宗贞观初年,欧阳询历任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之职,封渤海县男。贞观十五年(641)卒,享年八十五。
  书法成就欧阳询擅长书法,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被誉为唐初四大书法家。他初学王羲之,“后更渐变其体,笔力险劲”,①独自成为“欧体”,所写的碑帖书信,遂成人们学习书法的楷模。他写的字不仅誉满当时,也流行国外。高丽就几次派遣使臣到唐朝求欧阳询的书法,高祖叹赏说:“不意询之书名,远播夷狄,彼观其迹,固谓其形魁梧耶!”欧阳询在书法艺术上取得的巨大成就,除了天资聪明外,主要是他长期勤学苦练结成的硕果。比如,有一次他看到晋朝著名书法家索靖所写的碑帖,非常赞赏,看后很久才离去,但走了几步,觉得留恋不舍,又回转仔细鉴赏,站立久了,又坐下来看,直到把这幅碑帖的长处领会才悄然离去。
  后代书法评论家对欧阳询的书法艺术作了高度的评价: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辑有唐人张怀瓘所著《书断》说:欧阳询“八体②尽能,笔力劲险,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有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浓之势,风旋电激,掀举若神。真行之书,虽于大令③,亦别为一体,森森然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④,润色寡于虞世南。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⑤,可为动色,然惊奇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雅之致。”又说:欧阳询的“飞白、隶、行、草入妙;大令小篆、章草入能。”意思是说,欧阳询的① 《旧唐书》卷一八九上《欧阳询传》。
  ② 八体:指书法上八种主要书体,如宋周越所说:“自仓、史逮皇朝,以古文、大篆、小篆、隶书、飞白、八分、行书、草书通为八体,附以杂书。”
  ③ 大令,指东晋王献之。
  ④ 智永,王羲之七代孙,陈朝著名书法家。
  ⑤ 二王,指王羲之、王献之。
  书法技巧非常全面,对于各种书体都很有造诣,不仅精于篆书、飞白书,而且擅长正书(楷书)、行书、草书,虽然笔法出于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最初摹仿二王,但能有所发展,自成一体,超出了著名书法家智永,可以同当代书法大家虞世南相比拟。其隶书也被《书断》列为妙品。
  宋人《宣和书谱》亦称:欧阳询“晚年笔力益刚劲,有执法面折廷争之风,或比之草里蛇惊,云间电发。至其笔墨工巧,意态精密俊逸处,而人复比之孤峰崛起,四面削成。论者皆非虚誉也。”但是该书佚名作者认为欧阳询的书法,应以他的正书为最,为其“翰墨之冠”。他说:“然询以书得名,实在正书,若《化度寺石刻》,其墨本为世所宝,笔者虽尽力不能到也。而张怀瓘又称其飞白、隶、行、草入妙,大小篆、章草入能,盖亦各具一家之见。然而询虽以正书为翰墨之冠,而至于行字,又复变态百出,当是正书之亚,此得其行字为多焉。”清人梁 《承晋斋积闻录》说:“欧(阳询)《皇甫》、《虞公》二碑是一条路,是自成一家时,其用笔用意,折处是险,峭处是险。”他的《详书帖》也说:“人不能到而我到之,其力险;人不敢放而我放之,其笔险。欧书凡笔险必力破余地,而又通体严重,安顿照应,不偏不支,故其险也,劲而稳。”可见险劲二字足以代表欧字的风格面貌。清人冯武编著的《书法正传》辑录了欧阳询关于书法理论的论述:一是欧阳询《用笔论》:“莹神静虑,临池志逸。虚拳直腕,指齐掌虚,意在笔前,文向思后。分间布白,勿令偏侧。墨淡即伤神采,绝浓必滞锋毫。肥则为钝,瘦则露骨,勿使伤于软弱,不须怒降为奇。调匀点画,上下均平,递相顾揖,筋骨精神,随其大小。不可头轻尾重,易令左短右长,斜正如人,上称下载,东映西带,气宇融和,精神洒落。省此微言,孰为不可也。”强调写字时必须精神贯注,注意执笔手法、和墨浓淡、字体肥瘦、调匀点画、上下对称等各方面。
  二是欧阳询八法:“丶,如高峰之坠石;仯В绯た罩略拢灰唬缜Ю镏笤疲回缤蛩曛萏伲弧觯缇⑺傻拐郏涔沂遥箕S,如万钧之弩发;丿,如利剑断犀角;丶,一波常三过笔。”这是指点笔画的具体写法。三是欧阳询付善奴诀:“每秉笔必在圆正,重气力,纵横重轻,凝神静虑。当审字势,四面停匀,八边俱备。短长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欹正。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又不可瘦,瘦当形枯;复不可肥,肥则质浊。细详缓临,自然备体,此是最妙要处。”这一练字秘诀从强调秉笔运神开始,然后指出关键之处在于考虑每个字的形体和态势对其笔画的四面八边结构作出妥当安排,即“四面停匀,八边俱备”。如本书编著者冯武所说:“此即方法,此八字惟欧公独妙,他人不能也。”此外,对于笔画的短长、粗细、疏密、斜正也必须适中,下笔时不可忙,也不可缓,不可瘦也不可肥。他认为这些都是写字的奥妙之处。他的书法论著尚有《三十六法》,但近人考证不大可信。他的书法和书法理论对于后代书法都有深远的影响。
  欧阳询墨迹传世者颇多,据宋人《宣和书谱》称御府所藏欧阳询笔迹有四十品,流传至今的,行书主要有《卜商请书帖》、《张翰帖》、《梦奠帖》等,正书主要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邕禅师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以及隶书《唐宗圣观记碑》等。
  小欧阳欧阳通也是著名书法家,他是欧阳询晚年得的幼子,人称小欧阳。母亲徐氏教他学习父亲的书法,恐怕他不勤奋,经常命他拿钱到市上书肆购买父亲写的字帖,“通乃刻意临仿以求售,数年,书亚于询,父子齐名,号‘大小欧阳体’”①。故唐人《述书赋》云:“学有大小夏侯,书有大小欧阳。”但欧阳通的字体“瘦怯于父。常自矜能书,必以象牙犀角为管,狸毛为心,覆以秋兔毫,松胡为墨,末以麝香,纸必须坚薄滑者,乃书之。盖自重其书”②。“然行草得询之险劲,盘结分布,意态则有所未及,亦不失其为名书也”③。欧阳通历仕太宗、高宗、武后三朝,高宗仪凤年间,官居中书舍人之职。武后垂拱年间,升迁殿中监,天授年间,转司礼卿判纳言事,不久,因不同意立武承嗣为太子,被酷吏来俊臣诬告杀害。《宣和书谱》称其“风节学艺,父子表见,一时为唐名臣,亦已美哉!”
  ① 《新唐书》卷一九八《欧阳询传》。
  ② 《朝野佥载》。
  ③ 《宣和书谱》卷八。
  第二节虞世南早期生活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生于陈武帝永定二年(558)。他是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祖虞检,萧梁时,任始兴王府咨议,父虞荔,陈朝时,任太子中庶子,均为知名之士。他继承家学,少年时,同兄长虞世基受业于吴郡名儒顾野王名下,勤奋好学,精思不倦,对经学、文学都有较深的造诣。在文学上仿效当时名家徐陵,徐陵称赞他的文风深得自己的旨趣,由此知名。同郡人智永禅师,继承其先祖王羲之书法,在当时负有盛名,虞世南又拜他为师,得到他的真传,并有所创新,擅长书法之名更超过了文学。陈文帝天嘉年间,征召虞世南为建安王法曹参军,后主至德年间,转调西阳王友。
  陈朝灭亡后,虞世南、虞世基兄弟从建康到了长安,都以擅长文学获得声誉,当时人把他们比作西晋时代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