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19中国通史第十一卷-近代前编(上册) >

第64节

19中国通史第十一卷-近代前编(上册)-第64节

小说: 19中国通史第十一卷-近代前编(上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堂平面为罗曼教堂常用的拉丁十字形,内部用柱墩分成中厅和两个侧廊,中厅较高,侧廊略低,内部天花都是做成罗曼式半圆形的肋骨拱顶。但其拱顶结构却不像欧洲罗曼式教堂那样是真正由石料砌成,而是用木骨构成轮廓后,再在外部粉上灰泥,形似拱券,这可能是当时中国工匠尚未掌握西方这种拱顶的建造技术,只求外貌相似。因此门窗都开得较大,并且在窗间墙处不设砖扶壁,这是由于假拱顶没有侧推力的缘故。教堂的立面则带有意大利巴洛克教堂手法,山花部分应用了一些柔和的曲线,两侧各有一个高起的小钟楼,造型端庄而又富有变化,是早期教堂建筑的精美实例之一。1860—1861 年在上海法租界四川南路建造的洋泾浜天主堂,原名为圣·约瑟堂(St。JosephisChurch),是较典型的法国罗曼式建筑,砖木结构,设计人和监造者均为罗礼思神父,正立面山墙顶上设有三座尖塔,下面有一圆形的玫瑰窗,整座建筑造型精美别致,尤其是侧面墙上的彩色玻璃花窗特别引人注目。此外,1870 年建成的南京石鼓堂路天主堂及1894—1898 年在上海郊区佘山建造的佘山修道院、四川彭县白鹿乡的天主教堂、1933 年建造的青岛圣米厄尔天主堂等等,都是典型的罗曼式教堂。
  哥特式教堂:是十二至十四世纪盛行于欧洲的一种教堂建筑风格,起源于法国。平面内部常有一个中厅和一二个侧廊,尽端有半圆形的圣坛,主入口在正对圣坛的山墙面,上面有巨大的圆形玫瑰窗。建筑特点是用尖券、尖拱和骨架结构,外部有明显的扶壁和飞扶壁,立面上一般有三个层层退进的尖券门,两个对称的钟塔,或集中为一个,体形高耸,屋顶上还有许多小尖饰,墙面常做有宗教故事题材的装饰,表现了超尘脱俗的宗教思想。建筑四周的窗户较大,多用彩色玻璃镶嵌画装饰,富有神秘宁静的气氛。这种教堂式样在我国天主教与基督教建筑中均常采用。1703 年在北京蚕池口建造的天主教旧北堂就是采用哥特式,1887 年因皇室扩展宫廷,旧北堂被拆除迁建于西什库,1888 年建成,俗称西什库教堂,亦称新北堂,仍然采用法国哥特教堂型制。它是北京最大的天主教堂,建筑墙身全用城砖砌筑,表面用汉白玉石料装饰细部,做工精致,形象准确,但教堂前的平台栏杆、石狮和一对碑亭则为中国传统旧制,形成中西结合的布局。1863—1888 年建于广州的石室圣心教堂是我国近代最典型的法国哥特式天主教堂之一,尖塔高58。5 米,居全国所有教堂之冠。中国最杰出的哥特式天主教堂当推上海的徐家汇天主堂,它也是上海最大的天主教堂,原名圣依纳爵天主堂,系法国天主教神父南格禄(Gotteland Claude,1803—1856)和法籍教士梅德尔(LemaitreMathurin,1816—1863)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所创建,光绪初年,开拓旧址,重建新堂,1910 年10 月23 日举行落成大典。新堂平面进深79 米,面阔28 米,中间最宽处达44 米,塔高31 米,规模宏大,成为上海一重要建筑物。礼拜堂的大门朝东,正门两侧有高耸的塔楼,几里之外已能望见。礼拜堂内部为哥特式的骨架券结构,墙面主要为红砖所砌,墙基勒脚用有一部分青石,线脚、花饰、雕刻均为白大理石做成,塔顶则为淡紫色的石片瓦,整座建筑体形高大,色调和谐古雅,细部精致秀丽,给人以神圣、崇高的印象,故被称之为“中国教堂之巨擘”①。在基督教教堂中亦不乏哥特式建筑的佳作,比较杰出的例子为上海圣三一教堂,俗称红礼拜堂,是上海现存最早的基督教礼拜堂。教堂位于江西路,1866 年奠基,1869 年落成。建筑师为英国人史浩德(Gilfert Scott)与凯德纳,承造者为番汉公司。该教堂原为外国人礼拜之用,教堂型制为英国乡村哥特教堂式样,外观非常秀丽,礼拜堂内部呈拉丁十字形,在中厅与侧廊之间设扶壁与尖券门窗,厅内天花亦做成骨架形的六分尖拱,用木构仿石工做法。堂内两侧的彩色玻璃花窗,每扇均为纪念有功于教会的人士,构图与做工均极精致。1891—1893 年间,又在教堂前增建了一座方形钟塔,体形高耸,已成为教堂的重要标志。此外,如1899 年在上海新闸路建造的圣彼得堂、1900 年在天津泰安道建造的基督教礼拜堂(安格利教堂)、1897 年重建的天津望海楼天主教堂也都是采用哥特式的实例。
  文艺复兴式与巴洛克式教堂:欧洲文艺复兴建筑思潮流行于十五、十六世纪,主要提倡人文主义与古典建筑型制;巴洛克建筑风格则流行于十七、十八世纪,强调在古典建筑形式上自由变化,并常在造型上应用大量曲线与曲面。这两类风格的教堂在我国亦为数不少。北京八面槽天主教堂就是典型① 参见路秉杰:《上海的教堂》,《新建筑》1986 年3 期。
  的仿文艺复兴式教堂实例。该堂原名圣若瑟堂,俗称东堂,1655 年由利类思和安文思二位神父创建,1720 年毁于地震,1885 年重建成为文艺复兴式教堂,面西向,立面上采用了严谨的西方古典柱式和分层的檐部,顶上还做有钟楼和突出的穹顶。不久该堂又被毁,现存的东堂为1905 年所重建,基本上按原样修复,总体造型尚严谨,只是两侧略有修改,细部掺有中国传统建筑的手法,做工也比较粗糙。1904 年重建后的北京宣武门天主教堂,原名圣母无染原罪堂,俗称南堂,则是一座带巴洛克风格的教堂,造型活泼秀丽,建筑外墙全为青砖砌筑,立面上应用了明显的卷涡和曲线装饰,山墙顶部与入口上部的小山花也都做成对称的卷涡状,而装饰细部也带有一些中国传统建筑手法。此外,在有些城市还出现了带俄罗斯建筑风格的东正教堂,典型例子如哈尔滨道里的东正教教堂(1901 年),上海新乐路东正教教堂(1931 年)等。
  教会学校与医院:起初多沿用中国传统建筑型制,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一部分学校与医院已开始应用现代建筑技术,但仍保持中国宫殿式建筑屋顶形式;另一部分则直接移植了欧洲建筑式样,为新式学堂和医院建筑开辟先例。例如1888 年,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的傅罗到南京干河沿创设汇文书院。同年建有三层西式教学楼,南面中间还建有五层钟楼,外墙全部用青砖砌筑,内部为木结构,该建筑目前仍保存完好,即现在金陵中学的钟楼,它是南京最早的三层西式楼房。后因屋顶失火,故将主体建筑改为二层,原三层部分改为阁楼,设有老虎窗,并将原两折式屋顶改为四坡屋顶,钟塔部分原为五层,后改为四层现在的样子。现存的这座建筑平、立面对称,钟亭在最高位置,显示出庄严肃穆的效果。立面简洁朴素,二层间有线脚装饰。根据现存建筑的特点分析,该建筑形式属美国殖民期的建筑风格。1898 年,汇文书院又在钟楼两旁建有教堂、西教学楼等三座建筑,均按西方建筑型制,亦为南京仿西式建筑做出楷模。此外,在成都已于1907 年建成了四层的四圣祠医院,亦为教会所办,外墙全用青砖砌筑,但在柱顶、券面等某些局部则点缀有红砖作装饰,也是该时期常用的手法。
  (三)洋务派与民间仿洋式建筑1840 年以后,洋务派在兴办军事工业的同时,也在江南一带建造起一批最早的工业建筑。如上海的江南制造局和江南造船厂的厂房,南京的金陵机器局、金陵船厂、金陵火药局的厂房等。这些厂房均为二层砖木结构,屋顶用三角形木桁架,并辅以钢结构拉杆和铁件,外墙用青砖砌筑,这是与当时欧洲红砖厂房不同之处。其中金陵机器局厂房现在还保持着原貌。
  除工业建筑之外,洋务派还建造了一批大型民用建筑,如火车站、邮电局、国会、咨议局、劝业会场、学堂等等。较典型的例子如:京山铁路北京车站(1893 年,现为北京前门车站),北京的旧国会(1908 年,现为新华社),北京的万牲园大门、畅观楼(1906 年,现为西郊动物园),北京的旧陆军参谋本部(1908 年,现为北大医院病房),清华学堂(1911 年),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英籍教员楼建于1890 年),两江师范学堂(1905 年),江苏省咨议局(1908 年),以及清两江总督张人骏的西式花厅(1910 年建,现为孙中山办公旧址)、上海前市政府(1864 年建,现已拆除)等均是。
  在民间,许多店铺和住宅的门面也自发地模仿西洋建筑形式。当时所谓的“洋式门面”多半都带有巴洛克建筑的装饰,也有一部分是其他式样。这类例子在北京前门外大栅栏与沈阳中街一带到处都可见到。
  所有上述洋务派建造的一些公共建筑与民间的仿洋式建筑中,只有江苏咨议局、湖北咨议局与清华学堂建筑造型严谨,外观为欧洲文艺复兴建筑式样,目前保存得也最好。其余建筑多半都是在西式门面上掺杂着浓厚的中国传统装饰。如旧国会大厦、万牲园大门等都在巴洛克门面上雕刻着云龙装饰。北京前门车站则是一座比较典型的西方折衷主义建筑,并有高耸的钟塔,但在拱形候车厅正立面的两边也刻有明显的中国升龙图案。在一些民间的“洋式门面”上,还常常雕刻着狮子滚绣球、福禄寿三星、刘海戏金蟾以及中国的卷草、葫芦等装饰。这些特殊情况的出现都是与当时晚清文化的总方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分不开的;同时也有当时工匠习惯于迎合中国人传统习尚的关系,它充分地表明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在建筑上的反映。
  水利自1840 年至1919 年八十年间,随着西方现代科学技术的传入,中国的水利科学同其他许多学科一样,经历了由传统的技术向近现代技术的过渡。这一时期,引进国内的新技术主要有:(一)河道测量测量是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基础,我国在清初康熙时,就有全国性的三角测量。咸丰十一年(1861)英国海军测绘长江航道,根据此次的测量成果,9 年后绘制了长江计里全图。同治二年(1863)两江总督曾国藩受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之命测绘长江自湖南巴陵以下至上海崇明海口长江河道图。光绪十五年(1889),河南、山东河道总督吴大澄在开封设立河图局,进行河南阌乡至山东利津海口的河道测绘工作,光绪二十五年(1899)天津武备学堂学生施测了山东曹州至利津黄河下游河道。
  我国具有实用意义的河道地形测量则开始于近代,应用于水利工程,约在民国初年。
  宣统三年,张謇设江淮水利局于清江浦,用新法实测淮、运及沂、沭、泗水道,有平面及断面各图,还有水位、流量的测量,并有完整的测量图表及报告。这次测量后所绘的图2500 多幅,图说1000 多份,表25 卷,在水利测量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1916 年,江淮水利测量局又以旧黄河口平均水位为假定零点高程,实测各处河湖底的海平,这是海拔在淮河测量史上的首次使用。1917 年,江淮水利测量局对淮河进行第二次测量,测量工作从该局上届测量止点五河县开始,持续上溯至桐柏主峰胎簪山止, 全长760 余公里,历时一年半。1919 年,张謇依据历年来的测量成果,发表了江淮水利计划书。在此前后,华北各河流,长江、珠江等河也先后开展了作为水利规划前期的测量工作。
  (二)水文测验近现代水文测验技术取得了根本的变化,表现为:测验工具及计算方法的更新,定量连续的观测,水文测验作为水利规划的依据,测站大量增加,先进的测验手段不断引进,观测的内容也逐渐丰富。咸丰十年(1860)上海海关在长江口外吴淞口设置潮位站。同治四年(1865)汉口的长江干流也设置了水位站。光绪六年至三十年(1880—1904)福州、厦门等地还先后设置了潮位站和雨量观测站。
  (三)施工机械和通讯设备现代施工机械的引进对提高工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早在光绪初年,福建乌龙江上就首先使用挖泥船疏浚河道。清末时,黄河淤积严重,决口不断,有人建议采用机器挖泥船疏浚黄河。光绪十四年(1888),在黄河铁门关以下河口段采用挖泥船疏浚,但是由于船吃水太深,使船体搁浅无法行进。光绪十七年改用轮船带传统疏浚机械混江龙,但效果也不太理想。另外,海河工程局、上海浚浦局也有多艘各种式样的挖泥船。光绪十二年,上海江南制造局开始参考外国图纸试制挖泥船。
  光绪十九年(1893),薛福成建议各省在大江大河沿线架设专用电话线,将有线通讯用于江河防汛。稍后,永定河设置了报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