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19中国通史第十一卷-近代前编(上册) >

第19节

19中国通史第十一卷-近代前编(上册)-第19节

小说: 19中国通史第十一卷-近代前编(上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源耍ㄒ坏慕饩霭旆ň褪浅诮K岢龅姆桨甘牵骸 叭杂镁芍疲剂钜纳探黄找┎哪伤埃牍亟恍泻螅蛔家曰跻谆酰坏糜靡郝颉保恢唤奈湓臂褪孔颖〉任常懊窦浞仿粑痴撸桓盼鹇邸保蛔夹砟诘孛袢嗽灾煮克冢澳诘刂秩斩啵娜酥占酰手廖蘩赡玻庋笾凑咦圆唤雹佟P砟思玫某诮凼导噬暇褪侨∠蹋现型庋黄纷拥睦妗U庵种髡诺玫焦愣罄艉鸵徊糠质可鸬闹С郑苍獾揭恍┕僭钡姆炊院筒党狻M辏癫渴汤芍鞃⒈聘轮行砬颉⒔系烙吩聍胂群笊献嗾郏孕砟思玫某诮垩霞优怠T聍朐谧嗾壑兄赋觯佟∥涸矗骸兜拦庋笏艺鞲Ъ恰罚段涸醇飞喜幔168 页。
  ① 转引自马克思《鸦片贸易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第714 页。① 《黄爵滋奏疏许乃济奏议合刊》,第216—219 页。
  弛禁论是“坏政体而伤治化”,“见小利而伤大体”,其为害有六:一是“撤藩篱而饲虎狼”;二是“夺农功而耗本计”;三是“绝民食而伤元气”;四是“虚捍卫而启窥伺”;五是“济奸民而通洋匪”;六是“狃目前而贻后患”②。
  道光十八年闰四月(1838 年6 月),鸿胪寺卿黄爵滋上奏道光帝,痛陈鸦片的危害,分析屡禁不止的原因,提出“重治吸食”的办法。他指出:“然则鸦片之害,其终不能禁乎?臣谓非不能禁,实未知其所以禁也。夫耗银之多,由于贩烟之盛;贩烟之盛,由于食烟之众。无吸食,自无兴贩;无兴贩,则外夷之烟,自不来矣。今欲加重罪名,必先重治吸食。”③重治的办法是:对吸食鸦片者,限期一年戒绝,过期仍吸者,平民处以死刑,文武官员加等治罪,其子孙不准参加科考。道光帝命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及直省各督抚复议。在有关官员的复奏中,已没有人公开主张对鸦片实行弛禁,但赞成对吸食鸦片者处以死罪的为数甚少,只有湖广总督林则徐、两江总督陶澍、四川总督苏廷玉等。
  道光十八年五月(1838 年7 月),林则徐在《筹议严禁鸦片章程折》的复奏中,极力赞成黄爵滋的主张,指出:“历年条奏,不啻发言盈廷,而独于吸食之人,未有请用大辟者。。。论死之说,私相拟议者,未尝乏人,而毅然上陈者,独有此奏。然流毒至于已甚,断非常法之所能防,力挽颓波,非严蔑济。”①同时提出了必须将烟具收缴净尽、加重开馆兴贩及制造烟具者的罪名等六条禁烟措施。这些禁烟措施,林则徐在他管辖的湖北、湖南地区已认真实行,并取得很大的成绩。同年八月,林则徐再次上奏道光帝,痛陈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栗!”②道光帝深感银荒兵弱的严重威胁,决心严禁鸦片。九月,他令各直省将军、督抚严禁鸦片,“毋得稍为松动”;将公开主张弛禁的许乃济降级,勒令休致;并宣召林则徐进京商议禁烟事宜。十一月十五日(12 月31 日),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前往广州查禁鸦片。
  道光十九年正月(1839 年3 月),林则徐到达广州。他在两广总督邓廷桢的支持下,严令捕拿烟贩,惩办受贿的官吏,限期令外国商人交出鸦片。他宣布:外船进口,必须具结,保证“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收,人即正法,情甘服罪”;并严肃表示禁烟的决心:“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③英国住华商务监督查理·义律(C。Elliot)极力破坏禁令,阻止英商交烟具结,指使停泊在珠江口外的鸦片船逃避,并准备武装挑衅。林则徐坚决打击义律的破坏活动,下令暂停中英贸易,派兵严守英国商人居住的商馆。义律不得已,命令英商缴烟,保证烟价由英国政府赔偿。英国鸦片贩子被迫交出鸦片2 万余箱,美国鸦片贩子也缴出1500 余箱,共计重237 万余斤。在林则徐主持下,四月二十二日至五月十三日(6 月3 日至6 月25 日),将缴获的鸦片全部在② 《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卷1。
  ③ 《黄爵滋奏疏许乃济奏议合刊》,第71 页。
  ① 《林则徐集·奏稿》,第568 页。
  ② 《林则徐集·奏稿》,第601 页。
  ③ 《林则徐集·公牍》,第59 页。
  虎门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决心。
  虎门销烟后,林则徐宣布恢复中英之间的正常贸易,但严禁鸦片输入。
  义律一方面继续进行破坏禁烟的活动,一方面鼓动英国政府发动战争。
  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是蓄谋已久的。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国以祝贺乾隆帝80 寿辰为名,派马戛尔尼为首的使团到北京,提出开放宁波、舟山、天津等地为商埠,割让舟山附近的岛屿与广州附近的地方,减轻税率等侵略要求,遭到清廷的拒绝。嘉庆十三年(1808),英兵舰13 艘侵扰我国东南沿海,闯入虎门,被中国水师击退。嘉庆二十一年(1816),英国侵略者就扬言:“如果我们要和中国订立一个条约,这个条约必须是在刺刀尖下,依照我们的命令写下来,并要在大炮的瞄准下,才发生效力的。”①道光十七年到十八年(1837—1838),英国发生经济危机。英国资产阶级为了摆脱困境,更加紧对外扩张,发动侵略战争, 夺取新的市场。中国禁烟后,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及鸦片贸易集团立即发出一片战争喧嚣,他们致书英国政府说:“中国方面的无理举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大不列颠现在极应以武力向中国要求‘恢复名誉’了”①。英国政府认为这是发动战争的最好借口,即召开了内阁会议,讨论武装侵略中国的问题。外交大臣巴麦尊(H。J。T。Palmerston)表示:对付中国的唯一办法,“就是先揍它一顿,然后再作解释”②。道光二十年正月(1840 年2 月),英国政府任命乔治·懿律(G。Elliot)和义律为正副全权代表,并任命懿律为侵华英军总司令。巴麦尊发给他们以侵华训令和《对华条约草案》,对具体侵略步骤作了指示,并提出赔款、割地、开放通商口岸、领事裁判权等侵略要求。三月(4 月),英国议会正式通过派兵侵略中国。五月(6 月),懿律率领的一支由军舰16艘(载炮540 门)、武装轮船4 艘、运输船28 艘、陆军4000 人(后增至15000人)组成的“东方远征军”,到达了广东海面,正式开始了这场侵略战争。① 广东省文史研究馆译:《鸦片战争史料选译》,第48 页。
  ① 《英国蓝皮书》,《鸦片战争》第2 册,第661—664 页。
  ② 《近代史资料》1958 年第4 期。
  第二节战争的进程和清廷的失败鸦片战争从道光二十年五月(1840 年6 月)开始到道光二十二年七月(1842 年8 月)结束,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道光二十年五月英军封锁珠江口开始,到二十一年正月(1841 年1 月)道光帝诏令抗击英国侵略军之前止,历时约7 个月。
  道光十九年十二月(1840 年1 月),林则徐被任命为两广总督,邓廷桢调任闽浙总督。林则徐积极加强战备,随时准备抵抗英国侵略者的武装入侵。他加强虎门一带所安设的木排铁链,添置炮台炮位,购买西洋大炮船只,督促水陆官兵操练,招募民间壮丁数千人编成水勇,加紧训练。他认为“民心可用”,并公开号召:“如英夷兵船一进内河,许以人人持刀痛杀。”林则徐还注意了解外国的情况,组织了对外国报纸和书籍的翻译,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等。根据中英双方军事力量的特点,他认为应采取“以守为战,以逸待劳”①的作战方针。
  五月,英国侵略军到达广东海面后,看到广东已严加戒备、无隙可乘,同时根据英国政府的训令,避免在广东拖延,在封锁珠江口后,主力北上。六月,英军进犯厦门,未能得逞。接着北犯浙江,攻陷定海。七月(8 月),英国军舰到达白河口,威胁北京。清廷文武官员惊惶失措,妥协派乘机攻击林则徐,主张同英国妥协。道光帝动摇了禁烟和抵抗的信心,命直隶总督琦善前往天津海口同英军谈判,并下谕说,林则徐等查禁烟土,“措置失当”,“必当逐细查明,重治其罪”,“定能代伸冤抑”②。琦善向英国侵略者保证重治林则徐的罪,表示只要他们退回广东,一切都可商谈。他还宣扬失败情绪,夸大英军的武力不可战胜,“且本年即经击退,明岁仍可复来,边衅一开,兵结莫释。。。而频年防守,亦不免费饷劳师”,只“可以好言相诱”①。英国侵略者同意到广东省谈判,于八月离开大沽南下。道光帝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到广州办理交涉,并下诏把林则徐、邓廷桢撤职查办。
  道光二十年十一月(1840 年11 月),琦善到达广州。他同林则徐的做法完全相反,下令撤除了珠江口附近的防御工事,解散壮丁、水勇,以讨好英国侵略者。时懿律因病回国,义律接任全权代表。在中英谈判中,义律提出赔偿烟价、割让岛屿等侵略要求。为了迫使琦善完全屈服,义律再次发动战争。十二月(1841 年1 月),英军攻占沙角、大角炮台,副将陈连升及守台官兵全部阵亡。随后,义律在澳门发布了一份公告,内容包括割让香港岛、赔偿烟价600 万元、恢复广州通商等。这就是义律所谓的双方签订的《穿鼻草约》。事实上,琦善对于这个草约只是面允,并未签字,也未盖用钦差大臣关防。道光二十一年正月初三日(1841 年1 月25 日),英国侵略军悍然强占了中国领土香港。
  第二阶段,自道光二十一年正月(1841 年1 月)道光帝诏令抗击英国侵略军始,至四月《广州和约》止,历时4 个月。
  琦善的妥协活动,引起了广州的爱国士绅和群众的强烈不满。清廷内部倾向抵抗的官员也奏请罢免琦善。道光帝认为,割地赔款超出了原来为谋求① 《林则徐集·奏稿》中册,第762 页。
  ② 《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卷13。
  ① 《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卷14。
  妥协而准备让步的限度,损害了清廷的统治地位,于道光二十一年正月(1841年1 月)下诏对英作战,任命宗室奕山为靖逆将军、湖南提督杨芳等为参赞大臣,到广州主持军务,并下诏把琦善革职锁拿。
  奕山未到达时,二月,英军向虎门炮台发动进攻,水师提督关天培率守军400 余人英勇抵抗。由于琦善拒发援兵,虎门陷落,全部官兵壮烈牺牲。英舰越虎门驶入省河。
  三月,奕山及各省援军先后到达广州。奕山到达广州后,不积极布置防御,反而诬蔑广东人民都是“汉奸”,执行“防民甚于防寇”的方针。他企图侥幸取胜,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于四月初一日(5 月21 日)发动了一次夜袭。英军乘机反扑,侵占广州城北的主要炮台,包围了广州城。初六日(26 日),奕山挂起白旗向英军乞降。翌日,奕山与义律订立《广州和约》,规定奕山等所有外省清军于六日内退出广州城60 里以外,赔款600 万元。英军的暴行和清官员的投降卖国,激起了人民的爱国义愤。四月初九日(5 月29 日),占据炮台的英军到广州城外的三元里,抢劫骚扰。群众奋起反击,当场打死英兵数名。三元里人民聚会,约定以三星旗为令旗,“旗进人进,旗退人退”,“宁死不屈”。随后,又联络附近的村民共同战斗。初十日(30 日),三元里附近103 乡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手持刀、矛、锄、耙,迎击英军。“老弱馈食,丁壮赴战,一时义愤同赴,不呼而集者数万人”①。他们把英军层层包围起来,展开了肉搏战。一些爱国士绅也参加了抗英斗争。十一日(31 日),番禺、南海、花县、增城、从化等县400 余乡的群众赶来,与三元里群众一起围攻英军。英军伤亡惨重,义律只好派人向广州知府余保纯求救。经余保纯“向三元里绅民揖劝,代夷乞免”,英军才狼狈逃脱。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最早的自发反抗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勇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第三阶段,自道光二十一年七月(1841 年8 月)英军从广东海面北上进攻福建厦门开始,至道光二十二年七月(1842 年8 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