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19中国通史第十一卷-近代前编(上册) >

第147节

19中国通史第十一卷-近代前编(上册)-第147节

小说: 19中国通史第十一卷-近代前编(上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近代报刊四种基本成分的确定,反应了中国新闻事业开始了新的发展进程。
  ① 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册,第18 页。
  ② 李时岳:《反洋教运动》,三联书店1962 年版,第64 页。
  ① 方汉奇等:《中国新闻事业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 年版,第14 页。② 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册,第35 页。
  随着外报在中国日益增多,中国还开始出现了专事新闻收集和向报刊发稿的新闻通讯社。根据同治九年(1870)世界几家大通讯社分割世界新闻市场的协定,英国的路透社享有在中国的独占发稿权。同治十一年(1872),路透社总社派记者科林兹到上海建立了路透社远东分社,负责中国、西伯利亚、朝鲜、日本、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的新闻收集和发稿,这是在中国出现的第一家新闻通讯社①。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路透社在中国新闻市场的垄断被打破。1914 年日本人宗方小太郎在上海创办东方通讯社,以后成为日本在华的官方通讯社。到二十年代,法国哈瓦斯社和美国合众社都分别到中国活动或建立分社。
  戊戌变法前后的国人办报高潮随着外人在华办报活动的扩张,咸丰年间中国人自己开始创办近代报刊。
  中国人自己创办的近代报刊最早出现在清廷专制统治所不及的香港。咸丰八年(1858),伍廷芳和黄胜租借了英文报纸《孖刺报》的一套中文铅字,以《孖刺报》中文晚刊的名义创办了《中外新报》。该报“名为《孖刺报》所有,实为华人单独主持,所有一切营业权利,皆属华人”①。因此,可以说《中外新报》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家近代报纸。同治三年(1864),在英商《德臣报》工作的中国译员陈霭亭在伍廷芳、何启等的支持帮助下,借用《德臣报》的设备,以《德臣报》中文版名义创办了《华字日报》。该报从编辑到发行完全由中国自理,因此也是中国人办的报纸②。同治十三年(1874),王韬在香港创办了《循环日报》,他利用该报发表了大量宣传维新变法的政论文章,从而使该报成为我国政论性报刊的先驱。上述三种报纸长期鼎立,成为香港三大中文商业报纸。
  到同治、光绪之际,内地也出现了一批中国人创办的近代报刊。如广州的《羊城采新实录》、《述报》、《广报》,汉口的《昭文新报》,上海的《汇报》、《新报》等。
  国人早期创办的报刊,从内容来说,明显反应出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和反对外国对华侵略的民族主义立场。然而,参与创办以上报刊的多数是一些与外商和洋务派集团关系密切的买办式人物,这就决定了这些报刊对外商和洋务派集团的依赖关系。它们有的长期与外人报纸保持“合办”关系,如《中外新报》、《华字日报》;有的则挂外国招牌,如《广报》(后期);有的找一个外国人作名义上的“总主编”,如《汇报》。同时,很多报刊在经济上依赖于洋务派官僚。如《汇报》的两个大股东叶固之和唐廷枢都是洋务派官僚;《新报》的一部分经费出于上海道道库,后来又接受江南制造总局的津贴。这些都是中国资产阶级先天弱点在其早期办报活动中的体现。
  尽管如此,在封建统治下,这些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近代报刊仍是举步维艰,难以发展。上述报刊中,除在香港出版的几种外,其余都是非常短命① 梁家禄等:《中国新闻业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第44 页。①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第69 页。
  ② 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册,第61 页。
  的,大都是一年或不到一年就被迫停刊。出版时间较长的《新报》和《广报》,也只维持五六年。其中《广报》因刊登某大臣被参一折而被两广总督李瀚章以“妄谈时事,淆乱是非”的罪名而“严行查禁”①。这说明了封建统治者对新闻舆论的压制和摧残。
  国人办报高潮的真正兴起是在戊戌维新运动时期。光绪二十一年六月(1895 年8 月),康有为和梁启超在北京创办了维新派的第一份报纸《万国公报》。强学会成立后,该报即成为强学会的机关报。这份报纸没有自己的印刷和发行机构,而是托《京报》报房代为排印,并随《京报》免费分送北京各官绅。该报形式同于《京报》,但其内容迥异,包括上谕、外电、各报摘录、译报、评论等,主要是宣传维新变法。后来,由于该报报名与广学会机关报《万国公报》同,遂改名为《中外纪闻》。光绪二十一年十一月(1896年1 月),康有为又在上海创办《强学报》作为强学会上海分会的机关报。该报“专录中国时务,兼译外洋新闻,凡于学术治术有关切要者,巨细毕登”②,成为维新派在南方的喉舌。
  维新派的这两份报纸一创刊就遭到封建顽固派的破坏和抵制。光绪二十二年十二月六日(1897 年1 月20 日),清廷下令封闭强学会,《中外纪闻》和《强学报》也被迫停刊。
  光绪二十二年(1896)夏以后,随着维新运动进入高潮,维新派的办报活动也进入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维新派和支持维新运动的知识分子共创办了30 多种宣传鼓吹变法的报刊。比较著名的有汪康年、黄遵宪、梁启超在上海创办的《时务报》,康广仁在澳门创办的《知新报》,严复等在天津创办的《国闻报》,唐才常等在长沙创办的《湘学报》和谭嗣同、唐才常在长沙创办的《湘报》。其中由梁启超任总主笔的《时务报》是当时维新派的主要机关报。它出版仅几个月,销量就达到1。7 万余份,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成为当时宣传变法维新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
  维新派人士都把创办报刊作为政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他们的办报活动直接与当时的政治斗争需要相联系,这就形成了当时办报活动和报刊新闻的若干特点。
  就报刊的种类而言,大量的是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的政治性报刊。即使是那些以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主要内容的刊物如《农学报》、《实学报》、《格致新报》等,也多为提倡新学、推进新政而创办,其政治目的也是很明显的。而在政治性报纸中,又大都以期刊的形式出版。这是因为“阅报之人,亦略可分为二类:大抵阅日报者,则商贾百执事之人为多,而上焉者或嫌其陈述之琐屑;阅旬报者,则士大夫读书人为多,而下焉者或痛其文字之艰深”①。所谓“旬报”就是指期刊。维新派依靠的主要是“士大夫读书之人”,自然在办报上就重视“士大夫读书之人”喜欢阅读的政治性内容。
  与此相联系,维新派的报纸特别重视政论这一文体,并始终以政论为其报刊的主要内容。在维新派的办报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有影响的报刊政论家,如梁启超、麦孟华、徐勤、谭嗣同、唐才常等。在这些报刊政论家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新颖的政论文体,当时称为“报章文体”或“时①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第101 页。
  ② 《上海强学会章程》,《戊戌变法》第4 册,神州国光社1953 年版,第390 页。① 严复:《〈国闻报〉缘起》,《严复集》第2 册,第453—454 页。
  务文体”。这种文体“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和外国语法,纵笔所至,略不检束”①,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八股文、桐城派古文和骈体文等传统文体的束缚,适应了资产阶级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需要,对中国近代报刊文体的演变有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戊戌政变后,维新派创办的报刊绝大部分被封闭或被迫停刊。康有为、梁启超等流亡海外。他们相继在海外创办了一系列报刊,继续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在这一时期内,改良派创立的报刊中较重要的有: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清议报》和《新民丛报》,华侨商人邱菽园出资,康有为、梁启超等在新加坡创办的《天南新报》,徐勤在美国旧金山创办的《文兴日报》,梁启超在檀香山创办的《新中国报》等。在这些报刊中,影响最大的是《清议报》和《新民丛报》。尤其是《新民丛报》,成为改良派在海外的主要宣传阵地,曾风靡一时,最高发行量曾高达1。4 万多份,畅销国内主要城市和10 多个国家②。不过,从总体上来说,改良派的办报活动已是强弩之末,其地位正在被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办报活动所取代。
  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进行民主革命同时,也很重视报刊宣传活动,从而使一大批革命报刊相继创刊。又由于资产阶级内部政治派别的分化,导致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报刊大论战,也推动了新闻事业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又一个办报高潮。
  光绪二十五年(1899)秋,孙中山鉴于“康有为派所出版杂志,风行内外。。。革命党对之,实属相形见绌”,“始遣陈少白至香港组织《中国日报》”①。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1900 年1 月),《中国日报》在香港正式创刊。另外《中国日报》还出版了内容侧重于论说方面的副刊《中国旬报》,二者合称为《中国报》。它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最早的宣传阵地。
  与此同时,留日中国学生也创办了一批革命报刊。光绪二十六年九至十月(1900 年11—12 月),留日学生出版了最早的两份刊物,“一为《译书汇编》,江苏人杨廷栋、杨荫杭、雷奋等主持之,所译西籍。。皆于青年思想之进步,至有关系;二为《开智录》,粤人冯自由、郑贯一、冯斯栾等主持之,。。专发挥自由平等之学说,于南洋各埠颇为流行”②。此后相继有秦力山、沈云翔、戢翼翚等创办的《国民报》半月刊,杨守仁、陈天华、黄兴等创办的《游学译编》,刘成禺等创办的《湖北学生界》,孙翼中、蒋智由等创办的《浙江潮》,秦毓鎏等创办的《江苏》等刊物。这些留日学生刊物大力宣传民族主义和民权学说,主张反清革命,对民主革命思潮的传播起了很大作用。
  在国内,革命派也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创办了一些报刊,如戢元丞等创办的《大陆月刊》,爱国学社创办的《童子世界》,章士钊等创办的《国民日日报》,蔡元培等创办的《俄事警闻》等。革命派还将原来宣传维新保皇①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十四。
  ② 复旦大学新闻系:《简明中国新闻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第103 页。① 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中华书局1981 年版,第10—11 页。
  ② 《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第88 页。的《苏报》,改造成为当时最著名的宣传反清革命的报刊。革命派在《苏报》上发表大量谴责清朝反动统治、批驳保皇党人谬论的文章,引起了清廷的恐惧和忌恨。清廷于光绪二十九年闰五月五日(1903 年6 月29 日)勾结上海租界巡捕房封闭了《苏报》馆,逮捕了章太炎等有关人员,制造了当时震惊中外的“《苏报》案”。“《苏报》案”后,革命派在国内的报刊活动一度处于沉寂状况。
  光绪三十一年七月(1905 年8 月),中国同盟会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办报活动也随之进入了大发展时期。《民报》的创刊就是这种发展开始的标志。光绪三十一年十月(1905 年11 月),作为中国同盟会机关报的《民报》在日本东京创刊。先后担任该刊主编和撰稿的有张继、章太炎、陈天华、汪精卫、宋教仁等。孙中山亲自为《民报》创刊写了发刊词。在这篇著名的发刊词里,孙中山第一次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民报》自创刊起就致力于三民主义的宣传,力图使其“灌输于人心而化为常识”①。
  《民报》创刊后受到国内外读者的欢迎。第四号的发行量已达万份,第七号又增加到1。7 万份。它的第一号反复翻印7 版,第二、三号也一连发行了5 版②,在国内外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民报》所宣传的同盟会的三民主义纲领引起了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改良派的全面攻击。在这种情况下,《民报》作为革命党人的主要宣传阵地与改良派的《新民丛报》展开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报刊大论战。这一论战主要围绕同盟会的三民主义纲领进行。除《民报》和《新民丛报》外,双方在国内外的20 多种报刊投入了论战。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而告结束。论战的胜利不仅在政治、思想上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壮大了革命派阵营,而且对近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