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 >

第70节

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第70节

小说: 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隐犹不觉,是以隐九年“三月,癸酉,大雨震电”,何氏云“周之三月,夏之正月,雨当水雪杂下,雷当闻於地中,电未可见,而大雨震电,此阳气大失其节,犹隐公久居位不反於桓,失其宜也”。然则桓正宜立,隐是左媵之子,据位失宜而桓弑之,虽曰篡君,其罪差轻,是以不灾其庙,岂若宣公以庶篡適,其子失政,将不得久承宗庙之应,故灾其宫矣。而哀三年“五月,辛卯,桓宫、僖宫灾”者,彼是已毁后复立之,是不宜立,故天灾之,不谓怒其篡隐也。
 
  乙亥,葬宋文公。 
  夏,公如晋。 
  郑公子去疾率师伐许。○去,起吕反。 
  公至自晋。 
  秋,叔孙侨如率师围棘。棘者何?汶阳之不服邑也。棘民初未服於鲁。 
  '疏'“棘者何”。○解云:欲言内邑,不应国之;欲言外邑,不系於国,故执不知问。○注“棘民初未服於鲁”。○解云:言初未服者,欲言终服於鲁矣。知终服者,正以汶阳田者,大畔之名,棘者乃是其小邑,上二年经“取汶阳田”,以知尽得之,但有不服之意,故鲁围之。若然,《公羊》之义,以围者为不克之文,若其得之而言围者,正谓当时未克,何妨终得之乎?
 
  其言围之何?据国内兵不举。 
  '疏'注“据国内兵不举者”。○解云:即定八年传云“公敛处父帅师而至”,经不书之是也。
 
  不听也。不听者,叛也。不言叛者,为内讳,故书围以起之。不先以文德来之,而便以兵围之,当与围外邑同罪,故言围也。得曰取,不得曰围。○为,于伪反。 
  '疏'注“当与围外邑”至“围也”者,欲道国内之兵本自不书,而此书者,恶其失所,令与围外邑同矣。○注“得曰取,不得曰围”。○解云:取者是得文,故言得曰取也,即上文“取汶阳田”,及哀九年春,“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之属是也。故传云“其言取之何?易也。其易奈何?诈之也”。何氏云“诈谓陷阱奇伏之类”也。其不得曰围者,即定四年“楚人围蔡”之属是也。正以围而去者,非克之故也。
 
  大雩。成公幼少,大臣秉政,变乱政教,先是作丘甲,为鞍之战,伐郑围棘,不恤民之所生。 
  '疏'注“先是作丘甲”者。○解云:在上元年。云为鞍之战者,在上二年。云伐郑者,在上正月也。云围棘者,在上文秋也。
 
  晋郤克、卫孙良夫伐将咎如。○将咎如,咎音古刀反,《左氏》作“廧咎如”。 
  '疏'“伐将咎如”者。《左氏》将作“廧”字。
 
  冬,十有一月,晋侯使荀庚来聘。 
  卫侯使孙良夫来聘。 
  丙午,及荀庚盟。 
  丁未,及孙良夫盟。此聘也,其言盟何?据不举重,嫌生事,故此以轻问重也。 
  '疏'注“据不举”至“重也”。○解云:《春秋》之义,举重略轻,即庄十年传“战不言伐,围不言战,入不言围,灭不言入,书其重者也”是也。今聘盟两受命书,故云不举重矣。云嫌生事者,嫌是荀庚初受君命,但聘而己,至及於鲁生事而盟,故曰嫌生事矣。云故此以轻问重也者,聘轻而盟重,即此传云“此聘也,其言盟何”是也。
 
  聘而言盟者,寻旧盟也。寻,犹寻绎也。以不举重,连聘而言之,知寻绎旧故约誓也。书者,恶之。《诗》曰:“君子屡盟。乱是用长。”二国既脩礼相聘,不能相亲信,反复相疑,故举聘以非之。○绎,音亦。恶之,乌路反,下同。屡,力住反。用长,丁丈反。反复,扶又反。 
  '疏'注“不举”至“约誓”。解云:若其特结约誓,当但举重,即文十五年“三月,宋司马华孙来盟”,宣七年“春,卫侯使孙良夫来盟”之属,皆因聘而为之,不言聘而言盟,故知特结盟。此则言聘又言盟,故知非特结盟,而寻绎旧事盟矣,故传云“聘而言盟者,寻旧盟也”。
 
  郑伐许。谓之郑者,恶郑襄公与楚同心,数侵伐诸夏。自此之后,中国盟会无已,兵革数起,夷狄比周为党,故夷狄之。○数侵,所角反,下同。比,毗志反。 
  四年,春,宋公使华元来聘。 
  三月,壬申,郑伯坚卒。○伯坚,苦刃反,本或作“臤”。 
  '疏'“郑伯坚卒者”。○解云:《左氏》作“坚”字,《穀梁》作“贤”字,今定本亦作“坚”字。
 
  杞伯来朝。 
  夏,四月,甲寅,臧孙许卒。 
  公如晋。 
  葬郑襄公。 
  秋,公至自晋。 
  冬,城运。 
  郑伯伐许。未逾年君称伯者,时乐成君位,亲自伐许,故如其意以著其恶。 
  '疏'注“未逾年”至“其意以著其恶”。○解云:正以庄三十二年传云“君存称世子,君薨称子某,既葬称子,逾年称公”,即僖二十五年夏,“卫侯毁卒”;秋,“葬卫文公”;冬,“卫子、莒庆盟于洮”是也。合此,郑伯未逾年而已称伯,故如此注矣。
 
  五年,春,王正月,杞叔姬来归。始归不书,与郯伯姬同。 
  '疏'注“始归不书与郯伯姬同”。○解云:即宣十六年“秋,郯伯姬来归”,何氏云“嫁不书者,为媵也。来归书者,后为嫡也”。“弃归例,有罪时,无罪月”是也。然则今书月者,无罪之文矣。
 
  仲孙蔑如宋。 
  夏,叔孙侨如会晋荀秀于穀。○荀秀,《左氏》作“荀首”。 
  梁山崩。梁山者何?河上之山也。梁山崩,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大也。何大尔?梁山崩,壅河三日不氵不。故不日以起帧.不书壅河者,举崩大为重。○壅,於勇反。氵不,音流。 
  '疏'“梁山者何”。○解云:欲言晋山,文不系晋;欲言鲁物,见在晋竟,故执不知问。○注“故不日以起之”。○解云:谓起其三日不氵不也,则但一日,不可不书日矣。若无所起,例当书日,即僖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是也。
 
  外异不书,此何以书?为天下记异也。山者,阳精,德泽所由生,君之象。河者,四渎,所以通道中国,与正道同。记山崩壅河者,此象诸侯失势,王道绝,大夫擅恣,为海内害,自是之后,六十年之中,弑君十四,亡国三十二,故溴梁之盟,遍剌天下之大夫。 
  '疏'“外异不书”者。正以文十一年长狄之齐、晋,不书故也。○注“河者”至“道同”。○解云:《释水》云:“江河淮侪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注“记山”至“河者”。○解云:壅河不书,而言记壅河者,正以不书日,以起壅河三日不氵不之义,故亦谓之记壅河矣。○注“自是之后”至“亡国三十二”。《春秋说》文。若对经数之,从今以后讫於六十年,则不及於此数,何者?自今以后尽昭十六年,弑君止有十,亡国止有九,即襄二十五年“齐崔杼弑其君光”,吴子门于巢为巢人所弑,二十六年“卫甯喜弑其君剽”,二十九年“阍弑吴子馀祭”,三十年“蔡世子般杀其君固”,三十一年“莒人弑其君密州”,昭公八年陈招杀偃师,十一年“楚子杀蔡侯般”,十三年楚公子比弑其君虔,“楚公子弃疾弑公子比”,是六十年弑君但十矣;其亡国止有九者,成十七年“楚灭舒庸”,襄六年“莒人灭鄫”,“齐侯灭莱”,十年“遂灭偪阳”,十三年“取诗”,二十五年“楚灭舒鸠”,昭四年“遂灭厉”,八年“楚灭陈”,十一年“灭蔡”,是九也。然则《春秋》书遂其可书者矣,说文举者悉言之,是以多少异尔。或者此注误也。○注“故溴梁”至“之大夫”。○解云:襄十六年春“公会晋侯、宋公”以下“于溴梁。戊寅,大夫盟”,传云“诸侯皆在是,其言大夫盟何?信在大夫也。何言乎信在大夫?遍剌天下之大夫也。曷为遍剌天下之大夫?君若赘旒然”,何氏云“旒,旂旒。赘,系属之辞”,“以旂旒喻者,为下所执持东西”是矣。
 
  秋,大水。先是既有兵甲、鞍、棘之役,又重以城郓,民怨之所生。○重,直用反。 
  '疏'注“先是既”至“之所生”。○解云:作丘甲在元年三月,鞍之师在二年夏,叔孙侨如围棘在三年秋,城运在四年冬。
 
  冬,十有一月,已酉,天王崩。定王。 
  十有二月,已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邾娄子、杞伯同盟于蟲牢。约备彊楚。○蟲牢,直弓反;下力刀反。 
  六年,春,王正月,公至自会。月者,前鲁大夫获齐侯,今亲相见,故危之。 
  '疏'注“月者前”至“故危之”。○解云:诸致例时,即桓二年“冬,公至自唐”;僖二十六年冬,“公至自伐齐”;哀十三年“秋,公至自会”之属是也。今此书月,故解之也。言前鲁大夫获齐侯者,即上二年鞍战时也。言今亲相见者,即上五年冬,“公会晋侯、齐侯”以下“于蟲牢”是也。
 
  二月,辛巳,立武宫。武宫者何?武公之宫也。在春秋前。 
  '疏'“武宫者何”。○解云:《春秋》之内,未有武公之文,而立武宫,故执不知问。
 
  立者何?立者不宜立也。立武宫,非礼也。礼,天子诸侯立五庙,受命始封之君立一庙,至於子孙。过高祖,不得复立庙。周家祖有功,尊有德,立后稷、文、武庙,至於子孙。自高祖巳下而七庙;天子卿大夫三庙,元士二庙;诸侯之卿大夫比元士二庙,诸侯之士一庙。立武宫者,盖时衰多废人事,而好求福於鬼神,故重而书之。臧孙许伐齐有功,故立武宫。○复,扶又反。好,呼报反。 
  '疏'“立者何”。解云:置庙是常,而乃书立,故执不知问。○“立者不宜立也”。○解云:亦有直云不宜立,无在上“立者”二字也。○注“天子诸侯立五庙”至“元士二庙”。○解云:皆出《祭法》也。其文云“天下有王,分地建国”,注云“建国,封诸侯也”;“置都立邑”,注云“置都立邑,为卿大夫采地,及赐士有功者之地”;“设庙祧坛墠而祭之”,注云“庙之言貌也。宗庙者,先祖之尊貌也。祧之言超也,超上去意也。封土曰坛,除地曰墠。《书》曰‘三坛同墠’”;“乃为亲疏多少之数,是故王立七庙,一坛一墠: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曰祖考庙,皆月祭之”,注云“王、皇皆君也。显,明也。祖,始也。名先人以君明始者,所以尊本之意也”;“有二祧,享尝乃止”,云“享尝,谓四时之祭”。“诸侯立五庙,一坛一墠: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皆月祭之;显考庙,祖考庙,享尝乃止”。“大夫立三庙二坛: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享尝乃止;显考、祖考无庙,有祷焉,为坛祭之”。“適士二庙一坛:曰考庙,曰王考庙,享尝乃止;显考无庙,有祷焉,为坛祭之”,注云“適士,上士也”,“此適士云显考无庙,非也。当为‘皇考’字之误”。“官师一庙,曰考庙;王考无庙而祭之”。“庶士、庶人无庙”,注云“官师,中士、下士、庶士、府史之属”。然则此注云“礼,天子诸侯立五庙”者,据正礼通诸上代而言之。《祭法》云“王立七庙”者,据周言之耳。《祭法》云“大夫立三庙”、“適士二庙”者,皆据天子大夫士也。云“诸侯之卿大夫比元士”。○解云:更无正文,何氏以意当之。○注“诸侯之士一庙”。《礼说》文云。而郑注《王制》云“士一庙者,谓诸侯之中士,名曰官师者”。上士庙也,与何氏异。○注“立武”至“书之”。○解云:案《明堂位》云“武公之庙,武世室”,然则谓之世室者,世世不毁。而此传也及注讥其立者,《明堂位》之作在此文之后。记人见武公之庙已立,欲成鲁之善,故言此,非实然。故彼下即云“鲁之君臣未尝相弑也”,郑注“春秋时鲁三君弑”,而云“君臣未尝相弑”,亦近诬矣。○注“臧孙许伐齐有功”。解云:正以伐齐之由,本起臧孙故也。
 
  取鄟。鄟者何?邾娄之邑也。曷为不系于邾娄?讳亟也。讳鲁背信亟也,属相与为蟲牢之盟,旋取其邑,故使若非蟲牢人矣。○鄟,巿转反,又音专。亟,去异反,注同。背,音佩。属,音烛。 
  '疏'“鄟者何”。○解云:欲言是国,曾来未有;欲言是邑,文无所系,故执不知问。○注“属相”至“其邑”。○解云:即上五年冬,“公会晋侯、齐侯”以下“同盟于蟲牢”是也。○注“故使若非蟲牢人矣”。○解云:谓所取之邑,非同盟之物然也。
 
  卫孙良夫率师侵宋。 
  夏,六月,邾娄子来朝。 
  公孙婴齐如晋。 
  壬申,郑伯费卒。不书葬者,为中国讳。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