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第5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况乎我多有之,惟一介断断焉,无他技。一介,犹一。断断,犹专一也。他技,奇巧异端也。孔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巳。”○一介,古拜反,一介犹一也,《尚书》音古货反。断断,丁乱反,专一也,注同。技,其绮反。,古爱反。奇,其宜反,本又作“琦”,同。
'疏'“而况”至“有之”。○解云:我,谓秦伯也。言况於秦伯之怀,其善言无算,故曰多有之。○“惟一”至“他技”。○解云:秦伯之善,虽曰无算,若思念之,皆是一专一之事,更无奇巧异端之术。言其醇粹其善无择矣。○注“断断”至“异端”。○解云:即郑注《大学》云“断断,诚一之貌也。他技,异端之技也”,是与此合。
其心休休,休休,美大貌。○休休,许虬反,美大貌。能有容,能含容贤者逆耳之言。是难也。是难行也。秦缪公自伤前不能用百里子、蹇叔子之言,感而自变悔,遂霸西戎,故因其能聘中国,善而与之,使有大夫。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此之谓也。
'疏'注“秦缪”至“言之”。○解云:事在僖三十三年。
冬,十有二月,戊午,晋人、秦人战于河曲。此偏战也,何以不言师败绩?敌也。曷为以水地?以水地者,谓以水曲折,起地远近所在也。据战于泓不言曲。○折,之设反。
'疏'“此偏战”。○解云:以其书日,故知之。○注“据战于泓不言曲”。○解云:即僖二十二年冬,“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是也。
河曲疏矣,河千里而一曲也。河曲流,以据地明,故可以曲地,因以起二国之君,数兴兵相伐,战无已时,故不言及。不别曲直,而地以河曲,明两曲也。○数,所角反。不别,彼列反,下同。
季孙行父帅师城诸及运。帅帅师者,剌鲁微弱,臣下不可使,邑久不脩,不敢徒行,兴师厉众,然后敢城之。言及者,别君邑臣邑也。○运,二传作“郓”后皆尔。
'疏'注“书帅”至“城之”。○解云:如此注者,正见隐七年“夏,城中丘”之属,皆不言帅师故也。言臣下不可使者,即上八年“公孙敖如京师,不至复。丙戌,奔莒”,传云“不至复者何?不至复者,内辞也,不可使往也”之属是也。○注“言及”至“邑也”。○解云:正见昭五年“莒牟夷以牟娄及防兹来奔”,彼传云“其言及防兹来奔何?不以私邑累公邑也”,何氏云“公邑,君邑也。私邑,臣邑也。累,次也。义不可使臣邑与公邑相次序,故言及以绝之”是也。
十有三年,春,王正月。
夏,五月,壬午,陈侯朔卒。不书葬者,盈为晋文讳也。晋文虽霸,会人孤以尊天子,自补有馀,故复盈为讳。○盈为,于伪反,下文“盈为”、“为周公”皆同。复,扶又反。
'疏'注“不书”至“盈为讳”。○解云:盈者,相接足之辞。晋文於僖二十八年之时,此朔之父陈侯款夏六月卒,至冬末未葬,而晋文会诸侯於温,经有陈子,是强会人孤,令失子行,亦是文公耻之,是以《春秋》遂卒,竟不书款葬,深为文公讳也。今若款之子陈侯朔书葬,则文公之恶还见,是以此处须去朔葬,使若陈国之君例不书葬然,故言盈为晋文讳。故僖二十八年夏,“陈侯款卒”之下,注云“不书葬者,为晋文讳,行霸不务教人以孝,陈有大丧而彊会其孤,故深为耻之”是也。
邾娄子蘧篨卒。○蘧篨,其居反;下直居反。
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公子遂所致。
世室屋坏。世室者何?鲁公之庙也。鲁公,周公子伯禽。○世室,二传作“太室”。
'疏'“世室者何”。○解云:欲言君寝,於例不书;欲言宗庙,未有世室之名,故执不知问。
周公称太庙,鲁公称世室,群公称宫。少差异其下者,所上尊周公。○大庙,音泰,下同。
'疏'“周公称大庙”。解云:即僖八年“禘于大庙”,文二年“大事于大庙”是也。○“鲁公称世室”。○解云:即此经是也。○“群公称宫”。○解云:即武宫、炀宫之属是也。○注“少差”至“周公”。○解云:正以庙者,尊卑达名,鬼神所居之称。今此称异其名,知上尊周公故也。
此鲁公之庙也,曷为谓之世室?世室犹世室也,世世不毁也。鲁公始封之君,故不毁也。
'疏'“世室犹世室也”。○解云:言谓之世室者,犹世世室也。
周公何以称大庙于鲁?据鲁公始封也。封鲁公以为周公也。为周公故,语在下。周公拜乎前,鲁公拜乎后。始受封时,拜于文王庙也。《尚书》曰“用命赏于祖”是也。父子俱拜者,明以周公之功封鲁公也。
'疏'注“尚书”至“於祖”。解云:《甘誓》文也。
曰:生以养周公,生以鲁国供养周公。○以养,馀亮反,注皆同。供养,九用反,下同。死以为周公主。如周公死,当以鲁公为祭祀主。加曰者,成王始受其茅土之辞。《礼记·明堂位》曰:“封周公於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车千乘,盖以为有王功,故半天子也”。○死以为,如字,注“死以为周公主”同。乘,绳证反。王,于况反。
'疏'注“加曰”至“之辞”。○解云:即《周书·作洛》篇曰“封人社壝,诸侯受命于周,乃建大社于国中,其壝东青土,南赤土,西白土,北骊土,中央衅以黄土。将建诸侯,凿取其一面之土,苞以黄土,苴以白茅,以为社之封”,孔氏云“王者封五色土为社,建诸侯则各割其方土与之,使立社,焘以黄土,苴以白茅。茅取其絜,黄取其王者覆四方”者,是其茅土之文耳。○注“盖以”至“子也”。解云:正以天子千里,方百里者百;周公七百里,方百里者四十九,大判言之,故得言半天子矣。
然则周公之鲁乎?曰:不之鲁也。封鲁公以为周公。主然则周公曷为不之鲁?据为周公者,谓生以养周公,死以为周公主。周公不之鲁,则不得供养为主。欲天下之一乎周也。周公圣人,德至重,功至大,东征则西国怨,西征则东国怨。嫌之鲁,恐天下迥心趣乡之,故封伯禽,命使遥供养,死则奔丧为主,所以一天下之心于周室。○乡,许亮反。
'疏'注“东征”至“东国怨”。解云:僖四年传文。
鲁祭周公何以为牲?据庙异也。周公用白牲,白牡,殷牲也。周公死有王礼,谦不敢与文、武同也。不以夏黑牡者,谦改周之文,当以夏辟嫌也。
'疏'注“不以”至“嫌也”。○解云:知黑牡为夏牲者,出《明堂位》文。正朔三而改,改天正十一月者,当以十三月为正,故言当以夏矣。
鲁公用骍犅,骍犅,赤脊,周牲也。鲁公以诸侯不嫌,故从周制,以脊为差。○骍,息营反。犅,音刚。《诗》作刚,骍犅,赤脊也。
'疏'注“骍犅”至“牲也”。○解云:正以山脊曰冈,故知骍犅为赤脊矣。
群公不毛。不毛,不纯色,所以降于尊祖。
'疏'注“不毛”至“尊祖”。○解云:正以牲用纯色,祭祀之礼而言不毛,故以降子尊祖解之。
鲁祭周公,何以为盛?据牲异也。○盛,成政反,又音成,粢盛也,在器曰盛。周公盛,盛者,新穀。鲁公焘,焘者,冒也,故上一新也。○焘,徒报反,一本作“涛”,音同,冒也。冒,亡报反。
'疏'注“焘者”至“新也”。○解云:正以焘诂为覆故也。若似《周书》“焘以黄土”之类也。然则言周公盛者,谓新穀满其器。言鲁公焘者,谓下故上新,裁可半平。
群公廪。廪者,连新於陈上,财令半相连尔。此谓方祫祭之时,序昭穆之差。○廪,力甚反。财令,力呈反,下同。
'疏'“群公廪”。○解云:廪,谓全是故穀,但在上少有新穀,财得相连而已,故谓之廪。廪者,希少之名,是以郑注《周易》云“廪读如‘群公廪’之廪”者是也。○注“谓方”至“之差”。○解云:正以若其时祭,粢食精凿,群公之馔一何至此?故知正是祫祭之时,序昭穆之差,所以降子尊祖故也。
世室屋坏何以书?讥。何讥尔?久不脩也。简忽,久不以时脩治,至令坏败,故讥之。言屋者重宗庙,详录之。以不务公室不月者,知久不脩,当蒙上月。
'疏'注“以不务”至“上月”。○解云:当蒙上月者,谓蒙上秋七月也。不务公室月者,即定二年“冬,十月,新作雉门及两观”,传云“其言新作之何?脩大也。脩旧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不务乎公室也”,何氏云“务,勉也。不务公室,亦可施於久不脩,亦可施于不务如公室之礼,微辞也。月者,久也,当即脩之如诸侯礼”是也。然则彼久不脩,是以书月。此亦久不脩,故知当蒙上月尔。
冬,公如晋。
卫侯会于沓。○沓,徒合反。
狄侵卫。
十有二月,已丑,公及晋侯盟。
还自晋。
郑伯会公于斐。还者何?善辞也。何善尔?往党,卫侯会公于沓,至得与晋侯盟。反党,郑伯会公于斐,故善之也。党,所也。所,犹时,齐人语也。文公前扈之盟不见序,后能救郑之难,不逆王者之求,上得尊尊之义,下得解患之恩,一出三为诸侯所荣,故加录,於其还时皆深善之。○斐,本又作“棐”芳尾反。难,乃旦反。
'疏'“还者何”。○解云:正以不言至而言还,异於常例,故执不知问。○注“文公”至“见序”。○解云:即上七年“秋,公会诸侯、晋大夫盟于扈”,传云“诸侯何以不序?大夫何以不名?公失序也”是也。○注“后能”至“之难”。○解云:即上九年春,“楚人伐郑。公子遂会晋人、宋人、卫人、许人救郑”是也。○注“不逆王者之求”。○解云:即上九年“春,毛伯来求金”,经无不与之文是也。○注“上得”至“之义”。○解云:即“不逆王者之求”是也。○注“下得”至“之恩”。○解云:即公子遂救郑是也。
十有四年,春,王正月,公至自晋。月者,为臣子喜录上事。○为臣,于伪反,下“为后”、“当为”同。
'疏'注“月者”至“上事”。解云:出上文也。
邾娄人伐我南鄙。
叔彭生帅师伐邾娄。
夏,五月,乙亥,齐侯潘卒。不书葬者,潘立储嗣不明,乍欲立舍,乍欲立商人,至使临葬更相篡弑,故绝其身,明当更立其先君之次。○潘,普于反。更相,音庚,下“吴楚更”同。篡杀,申志反,下同。
'疏'注“至使”至“篡弑”。○解云:即下九月“齐公子商人弑其君舍”,是其临葬相篡弑之文。
六月,公会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晋赵盾。癸酉,同盟于新城。盟下日者,剌诸侯微弱,信在赵盾。○盾,徒本反。
'疏'注“盟下”至“赵盾”。○解云:言信任在於赵盾,若如盟日定否赵盾制之然,是以下日以近之。
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孛者何?彗星也。状如篲。○孛,步内反,徐扶愦反。
'疏'“孛者何”。○解云:欲言是星,星名未有;欲言非星,录为星称,故执不知问。
其言入于北斗何?据大辰不言入,又不言孛名。
'疏'注“据大”至“言入”。○解云:即昭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是也。○注“又不言孛名”。○解云:谓昭十七年直言于大辰,不言所孛之星名。今此言“有星孛入于北斗”,故难之,何者?大辰非星名故也,是以昭十七年传云“其言于大辰何”,彼注云“据北斗言入于大辰,非常名”是也。
北斗有中也。中者,魁中。何以书?记异也。孛者,邪乱之气。篲者,扫故置新之象也。北斗,天之枢机玉衡,七政所出,是时桓文迹息,王者不能统政,自是之后,齐、晋并争,吴、楚更谋,竞行天子之事,齐、宋、莒、鲁弑其君而立之应。○争,争斗之争。
'疏'注“北斗”至“所出”。○解云:即《尧典》云“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七政,谓日月五星也。○注“齐宋”至“之应”。○解云:即下文九月“齐公子商人弑其君舍”,十八年夏五月,“齐人弑其君商人”,是齐弑君事也。十六年冬,“宋人弑其君处臼”,是宋弑其君事也。十八年冬,“莒弑其君庶其”,是莒弑其君事。十八年“冬,十月,子卒”,传云“子卒者孰谓?谓子赤也。何以不日,隐之也。何隐尔?弑也。弑则何以不日,不忍言也”者,是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