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佛法总学+太虚大师 >

第34节

佛法总学+太虚大师-第34节

小说: 佛法总学+太虚大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與外道所計執的各獨定實自性,迥然不同。

另有主張「有為現實」的小乘部派說:在有為法中,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未來的
還洠в衼砼R,都是無自體而依現在法假立的;唯有敚г谘矍暗默F在法才實有體性。經
量部師就是這種思想的代表者(大乘宗派中也有這樣主張的)。還有現通假實論者,或
說五蘊是假,處界實有;或蘊處假立,唯界是實等。其實、這不過是認為實性的部份
有彼此通局的不同,而其過未無體,唯現在可以有體的大前提,則無不同。所以、過
去未來的法是假立而無自性的,現在世的有為法才是實有的自性。
其次說到「無為真常」的自性,無為是一切有為法的普遍真理,所以是常住不變
的;小乘各部派分三種或九種。因是真而不妄、常而不變的理性,所以就在這真常的
意義上說有自性。奘傅小乘六宗裹俗妄真實宗的說出世部等,謂一切有為世俗法都是
虛妄無性,無為勝義才是真實常住的,就屬這種。無為法雖係常遍真實,但祗是遍通
一切有為法的理性,或遣除一切有為有漏所證的常住涅槃;與各獨定實的自性絕不相
同。部派佛教中,經量部等雖說現前可以見閒覺知到的有為法才是實有;無為法既非

見聞覺知之所能得,實際上是洠в械模缘o是言說上的假施設;但在觀行實邸希
由擇滅雜染所證得的涅槃,是任何部派也不否認其真常性的。所以這「無為真常」的
自性,可說是各部派所共同承認的。
在小乘六宗裏有叫諸法但名宗的,他們說:一切諸法,但有假名,都無實禮。上
面說的各部派中,有的主張有為無為俱實;有的主張無為是實,有為是假;又有的主
張有為是實,無為是假;在他們的互相諍辯中,這諸法但名宗起而總合雙方所說的假
義,進一步的說:一切諸法不問有為無為,都是假名,洠в袑嵲诘摹7猜}教所說的,
世間所見的,表面上雖似有其事其物,然究其實伲瑒t都虛妄而毫無所有;甚至涅槃
菩提等,也無非是假立的名字而已,所以都無自性。這種思想的提倡者,是說假部。
從有為恆實到諸法假名,是小乘部派佛教中對於有無自性問睿牟煌f法。在這
裏、各派的意見雖大有出入,但對於否認「各獨定實自性」,還是一致的主張。
三  空宗的有無自性說

現在再來探討大乘空宗對這有無自性問睿慕庹f。
初期空宗的龍樹、提婆、在所造的中、百論裏,大致是以最徹底的諸法緣起為出
發,以明畢竟皆空無自性。所以中觀論開首即說:「不生亦不滅,不斷亦不常,不一
亦不異,不來亦不出,佛說緣起法,善滅諸戲論」。這便是說明世間出世間一切法,
徹底都是緣起的空無自性,所以同時也都是空無自性的緣起。
龍樹、提娑的根本宗義,大概如此。但是後期的中觀論師,展轉傳承,對於原論
的解釋,意見不無出入。其中最著名的,是流傳中國和西藏的清辨派,及單傳於西藏
的月稱派。在勝義諦上看,不問有為無為,畢竟都是空無自性的,這一「勝義皆空」
義,是二派共同的,洠в挟惲x。但二派在世俗諦上的見解,則有很大的諍辯。清辨認
世俗可是實有的,其主張和「有為現實」「無為真常」相近。月稱則謂:在世俗諦上
說,諸法也都只是假名而已,洠в袑嵤拢逝c「諸法但名」相近。月稱的說法,與中
論「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的文句,均相吻合。

這兩派的思想,在言詮上看,勝義諦上雖同說皆空,而世俗諦上則清辨謂實有自
性,月稱說假無自性,很不相同。然若仔細考究其含義,月稱雖說世俗諸法者是假名
無自性,然在假名中並不否認世出世間的業果染淨諸法,不但不否認,而且以有空義
故,才能成立四諦三寶等諸緣起法。緣起的三寶、四諦諸法,固然都是假名空無自性
的,但說為假名並不是撥無染淨善惡因果差別的成立。在這意義上說,清辨所說之有
,也就是因緣生起的緣起有。這緣起有,一面是無自性故空;一面是因緣生故有。由
是考究,世俗諦上月稱所說的假名,與清辨說的實有,不過名詞上的差別而已。考其
含義,月稱的假名,既不曾撥無染淨因果,不但與清辨所說的俗有一樣,甚或進一步
可與小乘一切有部所說的「有」相接近。所以現在西藏黃教的所宗固為月稱空義,但
他們所用以說明世出世間的假名諸法,反而是引用俱舍論。所以、名句的應用雖有巧
拙不同而意趣並非甚遠。總之、空宗的要義,諸法皆緣起無自性。在二諦上說,勝義
都是空無自性,世俗則或說但是假名,或說可有自性。

四  唯識宗的有無自性說
在廣泛的唯識學中,派別相當眩s,意見也很不一致。這裏且以中國向來所傳的
無著、世親、護法、玄奘的唯識義為依據。以唯識宗的立場來觀察諸法,首先要說明
的是遍計執、依他起、圓成實三性,三性的範圍,也有廣狹不同。遍計執的構成,有
能遍計、所遍計與遍計所執相;現在不是說的能遍計心與所遍計法,而是指的遍計所
執之妄相。這狹義的遍計所執性最明顯的意義,是但由現行的意識名言分別,計無為
有,計有為無,周遍地顛倒執著,所以叫做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的正義,就是緣起
法,所以古來也有譯作「緣起性」的;依他眾緣和合生起的諸法,叫「依他起性」。
圓成實性,狹義說:即於一切法所顯的本來普遍常住的圓滿成就真實性,所謂諸法勝
義的真如是。這是唯識宗正確的三性義。這三性中,依他起的範圍最廣;假使作另一
種的說法,無始虛妄分別習氣也攝在遍計性中,則擴大了遍計,連雜染依他也包括在
內了。又把一切離顛倒的清淨緣起法(淨分依他)也攝於圓成實性中,那麼,依他起性

的範圍便很狹小,或竟洠в辛恕km有這第二種的說法,但唯識宗三性的標準義,還是
以眾緣生起為依他起性。
遍計執性,但由現行意言分別所起(現行意言分別之法,不一定都是遍計執性,但遍計
執性,必定都是現行意言分別所起的),如非有計執為有,世間現量不可得,出世淨智現
量亦不可得,只是意言增益有的。這裏面有許多頗難辨別,如現前的桌子,在現見現
覺中,只是黑色方形和堅樱瑏K無桌子,桌子乃由意言增益起的名相;可是人們的習
慣,都以為親自見到覺到的,所以實有桌子。這種意言增益起的,雖很難了知,但還
有一些很明顯的,如龜毛兔角等,完全是名言增益而起。在名字上龜毛不是兔角,兔
角不是龜毛,雖有差別,但離開名言之外,則世間見覺、出世淨智,都不能證有,很
容易的辨明它只是意言分別上所有的。由這明顯的龜毛兔角之唯名言有,也就可以例
知上來所說的桌子房子等,也唯是名言分別有的了。遍計執性無不是名言假立的,離
名言之外洠в凶韵啵哉f他無自性。

依他起性,有一分是由無始虛妄習氣現起的雜染法。這染分依他,不但由現行意
言分別現起,同時也要由無始虛妄習氣的內因才生起。三界中的一切有為法、無不是
由無始以來虛妄分別之熏習於內識中,現在成熟才現起的、它與唯是獨頭意識上意言
分別現起的不同;如有些有情,意識不發達,洠в忻运鸬姆謩e,但還是有它的根
身器界的識境。又如二禪以上的諸天,六識尋伺完全不起,當然洠в幸庋苑謩e,可是
由不動業所感身器,還有他的定中境界。遍計所執,則完全是依托名言的,離了意言
亳無所有;這染分依他,則亦託過去的分別習氣為生起之因。例如龜毛兔角與翳華夢
境,雖同是虛幻,但龜毛兔角只在意言分別上有,離言無別自相;翳華則依眼病而幻
現,眼病未癒,翳華不會消滅;夢境因睡眠心生起,睡眠心未息,夢境也不能洠в小
染分依他也是這樣,無始來虛妄分別習氣洠в袛喑菬o法使他不現起的。離現行意
言之外,還是有世間現量的自相,所以說他有自性。
依他起中,亦有離執因緣變事的清淨分。由出離煩惱所知二障和我法二執的無漏

因緣所變起的清淨依他起法,如報化身土、四智菩提等是。這些既是因緣所起。所以
也是依他起法;離開名言,還是有淨智現量的自相,所以說他有自性。
圓成實性,是離執淨智所顯的真理,不是名言所假立的;雖在悟他方便上也可以
有名字的安立,但它「無有相狀差別」。這無相狀差別的真實性,是由「無分別智」
證明的,所以說「離言有無相性」。由此應知,唯識宗說依圓有性,遍計無性,是依
離言有體無體說的,如定執離言無體,則必撥無染淨因果,落於損減執無疑。
唯識的「識」,以標準的唯識宗義看,是屬依他起性眾緣所生的;若離開依他起
性談識,則將超越唯識宗的思想範圍,走入他宗的思想體系。識、有能了別轉變一切
法的雄力,是依他起法中最殊勝最主要的法;所以唯識宗看一切法,或可離言而有,
但決不可離識而有。凡執離識而有的,都是遍計所執,不問你有的是真如,是涅槃,
是勝義諦,只要執為離識之外的,都落於遍計執。所以從外道所計的各獨定實性,乃
至大小乘說離識以外的有為無為法,都是遍計。甚至說離識之外有實空、實心,也還

是遍計。諸法但名宗所說的「名」,大致都承涊是不離識的,所以洠в须x識的遍計執
成分。
在西洋哲學裏,有唯實論和唯名論。有的主張諸法的共相──觀念或概念──普
遍恆常,所以是真實的。他們以為事實上的桌子等,時間過久就要壞滅,空間則唯局
一處,所以反是虛假;但桌子的名義──共相──倒是遍一切處一切時而真實的。所
以叫做唯實論。反對唯實論的說;共相不可見聞,唯名無實,所以叫做唯名論。唯實
論不免執名為實的遍計增益執;唯名論多少已走近不離識的途徑。
在不離識中看一切法,有為現實,離言有自相性,是依他起。無為真常與勝義皆
空,離言有無相性,是圓成實。
諸法假名,謂一切法都是現行意識上的名言分別,所以攝屬遍計執性。然廣義的
如月稱說世間根量,洠в须x了無始來虛妄分別習氣的,所以都是假名,則此假名不但
是現行意言分別,世包括了無始虛妄分別習氣。最少可以通染分依他,甚至可以成立

諸法「唯名論」,或「唯遍計執論」了。
總之、唯識宗是以可離言不可離識來說明諸法或有自性或無自性的。空宗是以可
離識不可離緣來說明諸法都無自性的。然「識」也是緣起法,以緣起義說「識」也空
無自性,是亳無問睿模坏豢呻x緣的法,是否都不可離識,或不可離假名,則不無
問睿K浴⒏髯谄毡樗鶡o的是各獨定實自性,其餘則有為、無為、勝義、世俗,有
種種說法的不同。
五  中國佛學的圓中自性說
最後說到「即有真空即空妙有」的圓中性。中國佛典上常用「自性」一名,如六
祖說:「明本自心,見本自性」;「何期自性本來清淨?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何期自
性本不動搖?何期自性本不生滅」?昔作曹溪禪的新擊節,曾特拈「自性」而加以發
摚АS兰味U師說:「本來自性天真佛」。天台家在四弘誓願後加四句說:「自性眾生
誓願度……自性佛道誓願成」。這些,舉不勝舉,極力講自性,極力稱揚自性,是中

國佛學的特點。但到底這自性是什麼意義?和空宗等所斥為無的自性是不是相同呢?
當然是不同的!應曉得:離執淨智所顯勝意,因是離執,所以是空;淨智所顯勝
義,則又是有。究竟真空就是妙有,遍常妙有就是真空。即有之空才是真空,則離有
之空是頑空;即空之有才是妙有,則離空之有是妄有。凡是「有」者,皆性空緣起之
有,微妙清淨明徹之有;若一法不空,即不成妙有。凡是「空」者,皆緣起性空之空
,真常圓滿成就之空;若一法不有,即不成真空。這非妄有、非頑空、即真空、即妙
有之如實義,無以名之,假名曰「圓中性」。舉例說:如一株芭蕉,託於根種、水土
、日光、空氣的眾緣而宛然生長;根種水土等因緣法也同樣的需要依託眾緣,從這展
轉依託的眾緣上,求其邊際不可得。就宛然的蕉相,層層剝完,求其中堅不可得。就
根種之展轉託於根種,向前推其開始時不可得,芭蕉復生芭蕉,向後推其終盡處不可
得,所以是無邊無中無始無終的。然後後當起,就從此開始;前前已盡,就至此為終
。窮極眾緣,即此是邊際。現成宛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