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修订版-第4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節卅三之助讀說明
這九種觀智:以下是組成行道智見清淨的九種觀智(見節廿五):
(一)生滅智:這與觀之染生起之前的觀智是同一智,但在克服觀之染之後,它變得成熟、更強及敏銳。
(二)壞滅智(bha?ga¤à?a):當禪修者的觀智變得敏銳時,他不再作意諸行法的生時與住時,而只觀照它們的壞滅。這即是壞滅智。
(三)怖畏智(bhaya¤à?a):當禪修者觀照三世的行法的壞滅時,他覺知這些在一切生存地裡不斷壞滅的行法是可畏的。
(四)過患智(àd?nava¤à?a):通過覺知一切行法為可畏,禪修者照見它們為毫無實伲⒉粓A滿、毫無可取,而只有過患。他也明瞭只有無生無滅的無為法才是安全的。
(五)厭離智(nibbidà¤à?a):當知見一切行法的過患之後,他對它們感到厭離,不再樂於一切生存地的任何行法。
(六)欲解脫智(mu¤citukamyatà¤à?a):這是在觀照時生起欲脫離一切行法之願。
(七)審察智(pa?isa?khà¤à?a):為了脫離諸行法,禪修者再以種種方法觀照那些行法的三相。當他清晰地審察諸行法的三相時,那即是審察智。
(八)行捨智(sa?khàrupekkhà¤à?a):在審察之後,禪修者照見諸行法當中無一物可執取為「我」及「我的」,因此捨棄了怖畏與取樂兩者,而對一切行法感到中捨。如是生起了行捨智。
(九)隨順智(anuloma¤à?a):這是在出世間道心路過程裡,於種姓心之前生起的欲界心。此智被稱為隨順是因為它順著之前八種觀智的作用,以及順著之後道智的作用。
節卅四:智見清淨
Tass'evam pa?ipajjantassa pana vipassanàparipàkam àgamma idàni appanà uppajjissat? ti bhava?ga§ vocchinditvà uppanna… manodvàràvajjanànantara§ dve t??? vipassanàcittàni ya§ ki¤ci aniccàdilakkha?am àrabbha parikamm'opacàr'ànulomanàmena pavattanti。 Yà sikhàppattà sà sànuloma…sa?khàrupekkhà vu??hànagàmin?…vipassanà ti ca pavuccati。
當他如此觀照時,由於其智已成熟,(他感到:)「如今(道)安止即將生起。」於是,在有分斷之後生起了意門轉向;隨著生起的是兩個或三個緣取目標的無常等任何一相的觀智心。它們被稱為遍作、近行與隨順。當行捨智與隨順智圓滿時也被稱為「導向出起之觀」。
Tato para§ gotrabh?citta§ nibbànam àlambitvà puthujjanagottam abhibhavanta§ ariyagottam abhisambhonta¤ ca pavattati。 Tass'ànantaram eva maggo dukkhasacca§ parijànanto samudayasacca§ pajahanto nirodhasacca§ sacchikaronto maggasacca§ bhàvanàvasena appanàv?thim otarati。 Tato para§ dve t??i phalacittàni pavattitvà nirujjhanti。 Tato para§ bhava?gapàto va hoti。
隨後生起了取涅槃為目標的(更改)種姓心,超越了凡夫的種姓,而達到拢叩姆N姓。在這之後即刻生起了(須陀洹)道;(該道心)徹知苦諦、斷除集諦、證悟滅諦及開展道諦,而證入了(出世間)安止心路過程。之後有兩個或三個果心生滅,然後再沉入有分。
Puna bhava?ga§ vocchinditvà paccavekkha?a¤à?àni pavattanti。
Magga§ phala¤ ca nibbàna§ paccavekkhati pa?óito
H?ne kilese sese ca paccavekkhati và na và。
Chabbisuddhikkamen'eva§ bhàvetabbo catubbidho
?à?adassanavisuddhi nàma maggo pavuccati。
在有分中止之後,生起了省察智。
智者省察道、果、涅槃,以及省察或洠в惺〔焖褦嗯c還剩下的煩惱。
如是必須通過修習六清淨而次第地證得的四道名為智見清淨。
Ayam ettha visuddhibhedo。
於此,這是清淨之分析。
節卅四之助讀說明
生起了意門轉向:關於道之心路過程,見第四章、節十四。於鈍根者有三個觀智心生起,於利根者則只有兩個觀智心生起(除去遍作)。
導向出起之觀(vu??hànagàmin?vipassanà):這是在出世間道生起之前已達到頂點的觀智。道被稱為「出起」是因為它從諸行法出起而緣取涅槃為目標,也因為它自煩惱中出來。
(更改)種姓心(gotrabh?citta):這是第一個轉向涅槃之心,以及是出世間道的無間緣。它被稱為「更改種姓」,因為它是從凡夫種姓進入拢叻N姓的轉變點。雖然此智與道智一樣緣取涅槃為目標,它並不能像道智一樣驅除覆蓋四拢B的煩惱。在趨向第二及更高的道心時,它被稱為「淨化」(vodàna),而不是「更改種姓」,因為禪修者其時已屬於拢叩姆N姓。
道:道心(maggacitta)同時執行與四拢B有關的四種作用。在此所提及的這四種作用是遍知苦、斷除渴愛(苦之因)、證悟涅槃(苦之滅盡)及開展八拢馈l独邲'有遍作心生起,所以在道心之後有三個果心生起;於鈍根者則有遍作心生起,所以在道心之後只有兩個果心生起。
省察智(paccavekkha?a¤à?a):在四出世間道每一者之後,聲聞弟子通常都會省察道、果與涅槃,但並不一定會省察已斷除及還剩下的煩惱。如是最多有十九種省察智:首三道每一者都有五種,而第四道則只有四種。這是因為已完全解脫的阿羅漢已洠в锌墒〔斓臒⿶馈
解脫之分析
(vimokkhabheda)
節卅五:三解脫門
Tattha anattànupassanà attàbhinivesa§ mu¤cant? su¤¤atànupassanà nàma vimokkhamukha§ hoti。 Aniccànu… passanà vipallàsanimitta§ mu¤cant? animittànupassanà nàma。 Dukkhànupassanà ta?hàpa?idhi§ mu¤cant? appa?ihitànu… passanà nàma。
其中,去除我執的無我隨觀名為空解脫門;去除顛倒相的無常隨觀名為無相解脫門;去除愛欲的苦隨觀名為無願解脫門。
節卅五之助讀說明
當觀智到達頂點時,它即會依禪修者的傾向而平靜地只觀照三相之一,即無常,或苦,或無我。根據裕瑁鸥顬轱@著者會平靜地觀照無常;定根最為顯著者會平靜地觀照苦;慧根最為顯著者會平靜地觀照無我。由於這最後階段的隨觀是禪修者即將體驗出世間道的管道,所以稱它為「解脫門」(vimokkhamukha)。於此,被稱為解脫的是拢溃鴮蛟摰赖碾S觀即被稱為解脫門。
無我隨觀被稱為空隨觀,因為它透視諸行為無我、無有情及無人。無常隨觀被稱為無相隨觀,因為它去除「顛倒相」(vipallàsanimitta),即由於顛倒想而呈現的欺人的常相與穩定相。苦隨觀被稱為無願隨觀,因為它通過去除對諸行錯铡臉废攵鴶喑擞
節卅六:道與果的解脫
Tasmà yadi vu??hànagàmin?vipassanà anattato vipassati; su¤¤ato vimokkho nàma hoti maggo; yadi aniccato vipassati; animitto vimokkho nàma; yadi dukkhato vipassati; appa?ihito vimokkho nàmà ti ca。 Maggo vipassanà…gamanavasena t??i nàmàni labhati。 Tathà phala¤ ca maggàgamanavasena maggav?thiya§。
由此,若人以導向出起之觀觀照無我,其道即名為空解脫;若是觀照無常,其道即名為無相解脫;若是觀照苦,其道即名為無願解脫。如是道根據觀照的方式而得三種名稱。同樣地,在道心路過程裡的果也依道的方式而得三種名稱。
節卅六之助讀說明
當禪修者通過無我隨觀證得道時,該道從空而無我的一面緣取涅槃為目標,所以它被稱為空解脫。當他通過無常隨觀證得道時,該道從無相(無行相)的一面緣取涅槃為目標,所以它被稱為無相解脫。當他通過苦隨觀證得道時,該道從無願(脫離渴愛)的一面緣取涅槃為目標,所以它被稱為無願解脫。果也依在它之前生起的道而得該些名稱。
節卅七:果定之解脫
Phalasamàpattiv?thiya§ pana yathàvuttanayena vipassantàna§ yathàsaka§ phalam uppajjamànam pi vipassanàgamana… vasen'eva su¤¤atàdivimokkho ti ca pavuccati。 ?lambanavasena pana sarasavasena ca nàmattaya§ sabbattha sabbesam pi samam eva。
然而,在果定心路過程裡,對於以上述的方式觀照(行法)者,在每一種情況生起的果只依觀照的方式而被稱為空解脫等。但依所緣與各自的素伲@三種名稱都可應用於一切(道與果)。
Ayam ettha vimokkhabhedo。
於此,這是解脫之分析。
節卅七之助讀說明
當拢茏幼C入其果定時,該果依導向證入果定的觀智種類而得其名,而不是依道心路過程裡的道而命名。這即是說,若他通過觀照無我證入果定,該果即被稱為空解脫;若是通過觀照無常證入果定,該果即被稱為無相解脫;若是通過觀照苦證入果定,該果即被稱為無願解脫。但更廣泛言之則可以上述三種名稱稱呼一切道與果,因為它們都緣取無相、無願與空的涅槃為目標,也因為它們都擁有無相、無願與空的素伲
人之分析
(puggalabheda)
節卅八:須陀洹
Ettha pana sotàpattimagga§ bhàvetvà di??hivicikicchàpahànena pah?nàpàyagamano sattakkhattuparamo sotàpanno nàma hoti。
於此,培育了須陀洹道之後而斷除邪見與疑,他成為了須陀洹。他已解脫了惡道輪迴,以及最多會再投生七次。
節卅八之助讀說明
須陀洹(入流者)已進入必定趣向涅槃之流,即八拢馈m毻愉∫褦喑俗畲值娜Y:身見、疑與戒禁取見(執取儀式);他對佛法僧有不可動搖的信心,也已解脫了任何惡道輪迴。於四漏(àsava),他已斷除了邪見漏;於十四不善心所,他已斷除了邪見與疑心所,而根據裕瑁惨呀洈喑思蹬c慳心所。他也解脫了一切強得足以導致惡道輪迴的煩惱。他的行為的特徵是堅守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與不服用麻醉品。
須陀洹有三種:
一、 極七返有者(sattakkhattuparama);最多會再投生於人間與天界七次的須陀洹。
二、 家家者(kola?kola);在證得阿羅漢果之前再投生於良善家庭兩或三次的須陀洹。
三、 一種子者(ekab?j?);只會再投生一次即證得阿羅漢果的須陀洹。
節卅九:斯陀含
Sakadàgàmimagga§ bhàvetvà ràgadosamohàna§ tanukarattà sakadàgàm? nàma hoti; sakid eva ima§ loka§ àgantà。
培育了斯陀含道之後而減輕了欲、瞋與痴,他成為了斯陀含,即最多只會再回到這世間一次的人。
節卅九之助讀說明
斯陀含(一還者)已斷除了較粗的欲、瞋與痴。因此,雖然這一些較輕的煩惱還會生起,但並不時常發生,而且它們的困擾力也很弱。
列迪長老指出諸裕鑼λ雇雍瑫倩氐降摹高@世間」(ima§ loka§)一詞提供了兩種互相衝突的解釋。其中一種解釋說那是人間,即是說他會從天界回來人間一次;另一種解釋說那是欲界世間,即是說他會從梵天界回到欲界世間一次。列迪長老認為雖然第一種解釋受到諸裕柚С郑磥淼诙N解釋較受到經典支持。110
根據對《人施設論》(Puggalapa¤¤ati)的裕п專雇雍形宸N:
一、 他在人間證得斯陀含果,再投生於人間,及於其地證入般涅槃。
二、 他在人間證得斯陀含果,再投生於天界,及於其地證入般涅槃。
三、 他在天界證得斯陀含果,再投生於天界,及於其地證入般涅槃。
四、 他在天界證得斯陀含果,再投生於人間,及於其地證入般涅槃。
五、 他在人間證得斯陀含果,然後投生於天界,直至壽元盡時再投生於人間,及於人間證入般涅槃。
當知一種子須陀洹只會再投生一次,但第五種斯陀含則會再投生兩次。然而後者還是被稱為「一還者」,因為他只會再回到人間一次。
節四十:阿那含
Anàgàmimagga§ bhàvetvà kàmaràgavyàpàdàna§ anavasesappahànena anàgàm? nàma hoti; anàgantà itthatta§。
培育了阿那含道之後而斷除了欲欲與瞋恨,他成為阿那含;他不會再回到這(欲)界。
節四十之助讀說明
阿那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