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修订版 >

第31节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修订版-第31节

小说: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修订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虼朔Q為不完成色(anipphannar?pa)。(見表6…1)
節三:詳述:真實色
  Katha§?
  1。 Pa?hav?dhàtu; àpodhàtu; tejodhàtu; vàyodhàtu bh?ta… r?pa§ nàma。
  2。 Cakkhu; sota§; ghàna§; jivhà; kàyo pasàdar?pa§ nàma。
  3。 R?pa§; saddo; gandho; raso; àpodhàtuvajjita§  bh?tattaya…sa?khàta§ pho??habba§ gocarar?pa§ nàma。
  4。 Itthatta§ purisatta§ bhàvar?pa§ nàma。
  5。 Hadayavatthu hadayar?pa§ nàma。
  6。 J?vitindriya§ j?vitar?pa§ nàma。
  7。 Kaba??kàro àhàro àhàrar?pa§ nàma。
  如何?
  一、地界、水界、火界與風界名為元素色。
  二、眼、耳、鼻、舌與身名為淨色。
  三、顏色、聲、香、味與樱麨榫成嵴甙 了除去水界的三大元素。
  四、女根色與男根色名為性根色。
  五、心所依處名為心色。
  六、命根色名為命色。
  七、段食名為食色。
  Iti ca a??hàrasavidham p'eta§ sabhàvar?pa§; salakkha?a… r?pa§; nipphannar?pa§; r?par?pa§; sammasanar?pan ti ca sa?gaha§ gacchati。
  如是這十八種色法合為一組,(因為它們)是有自性色、有相色、完成色、色色(真實色)及觀智所思惟色。
節三之助讀說明
  (一)元素色(種色):四大元素(四大種)稱為界(dhàtu),因為它們「持有自性」(attano sabhàva§ dhàrenti)。稱為地界(pa?hav?dhàtu)是因為它有如地一般,作為俱生色法的支助或立足處。巴利文pa?hav?(地)是源自意為「擴展」的詞根,因此地界是擴展的元素。地界的特相是硬;作用(亦作味)是作為(其他元素與所造色的)立足處;現起是接受;近因(亦作足處)是其他三大元素。
  水界(àpodhàtu)令到其他色法黏在一起,因而避免它們被分散。其特相是流動或溢出;作用是增長其他俱生色法;現起是把(同一粒色聚裡的)諸色握在一起或黏著;近因是其他三大元素。根據《阿毗達摩論》的觀點,水界與其他三大元素不一樣,是不能夠直接通過樱X覺知,而只能間接地從觀察其他色法黏在一起而得知。
  火界(tejodhàtu)的特相是熱(或冷);作用是使到(同一粒色聚裡的)其他色法成熟;現起是不斷地提供柔軟;(近因是其他三界)。火界被體驗為熱或冷。
  風界(vàyodhàtu)是移動及壓力的元素。其特相是支持(vitthambhana);作用是導致其他色法移動;現起是帶動(俱生色法從一處)至另一處;近因是其他三大元素。它被體驗為壓力。
  從整體來看,四大元素立足於地界;由水界黏在一起;由火界維持;由風界支持。
  (二)、淨色(pasàdar?pa)是五種個別存在於五根的色法。應分辨淨色與支持它們的五種器官。96世俗所稱的眼在《阿毗達摩論》裡則稱為「混合眼」(sasambhàra… cakkhu),是各種不同色法的組合。
表6…1:二十八種色法
十八種完成色

十種不完成色
(一)
元素色
1。地界

(八)
限制色
19。空界

2。水界

(九)表色
20。身表

3。火界


21。語表

4。風界

(十)
變化色
22。色輕快性
(二)淨色
5。眼淨色


23。色柔軟性

6。耳淨色


24。色適業性
*加兩種表色

7。鼻淨色

(十一)
相色
25。色積集

8。舌淨色


26。色相續

9。身淨色


27。色老性
(三)境色
10。顏色


28。色無常性

11。聲



12。香



13。味
*樱=地、火、風三界。


(四)
性根色
14。女根色



15。男根色


(五)心色
16。心所依處


(六)命色
17。命根色


(七)食色
18。食素/營養


  
  
  眼淨色(cakkhupasàda)是其中之一,它是位於視網膜裡的淨色,對光與顏色敏感,以及作為眼識的依處色與門。耳淨色(sotapasàda)是在耳洞裡:「在一個狀如手指膠片,長著許多細小褐色毛之處」;它是對聲音敏感的淨色,以及作為耳識的依處色與門。鼻淨色(ghànapasàda)位於鼻孔裡,對氣味敏感。舌淨色(jivhàpasàda)散置於舌頭上,對味道敏感。身淨色(kàyapasàda)散置於全身,有如浸透棉花的液體一般;它對樱X敏感。
  眼淨色的特相是準備讓色所緣撞擊的四大元素之淨(透明性),或緣生於色愛(r?pata?hà,欲見色所緣)的業生四大元素之淨;作用是取色所緣為目標;現起是作為眼識的依處;近因是緣生於色愛的業生四大元素(即同一粒色聚裡的四大)。對耳、鼻、舌、身淨色的特相等亦可以此類推。
  (三)境色(gocarar?pa)是五根所緣之外境,它們作為與之相符的根識的所緣緣。當知樱壥怯傻亟纭⒒鸾缗c風界三種元素組成。根據《阿毗達摩論》,屬於黏性的水界並不包括在樱壷畠取n伾绕渌姆N境色是屬於所造色。
  整體來說,境色的特相是撞擊淨色;作用是作為根識的目標;現起是作為根識之境;近因是四大元素。
  (四)性根色(bhàvar?pa)有女根色與男根色兩種。這兩根各自的特相是女性與男性。它們各自的作用是顯示「她是女性」及「他是男性」;各自的現起是女與男特有的色身、特徵、行為及工作之因。(近因是同一粒色聚裡的業生四大元素。)97
  (五)心色(hadayar?pa):關於心所依處(hadaya… vatthu),見第三章、節二十。心所依處的特相是提供意界和意識界依止或支持的色法(見第三章、節廿一);作用是作為此二界的依處;現起是支撐此二界;(近因是同一粒色聚裡的業生四大元素。)它位於心臟裡的血,受四大元素所支助,以及由命根色所維持。
  (六)命根(j?vitindriya):屬於遍一切心心所的命根是維持名法的命根;在此的命根則是維持色法的命根。「命」被稱為「根」是因為它控制與它俱生之法。命根的特相是維持在住時的俱生色法;作用是使到它們發生;現起是維持這些色法存在;近因是當被維持的四大元素。
  (七)段食(kaba??kàràhàra)的特相是食物裡的營養或食素(ojà);作用是維持色身;現起是滋養身體;(近因是必須受到它滋養的處色。)
  這十八種色法:至此所列舉的十八種色法整體被稱為「有自性色」(sabhàvar?pa),因為它們每一種都有各自的特性,例如地界的硬等等;它們被稱為「有相色」(salakkha?ar?pa)因為它們都有無常、苦、無我三相;被稱為「完成色」(nipphannar?pa)因為它們直接由業等諸緣造成;被稱為「色色」(r?par?pa)因為它們擁有色法的特徵,即遭受破壞;被稱為思惟色(sammasanar?pa)因為它們是觀智觀照三相的目標。
節四:詳述:不完成色
  8。  ?kàsadhàtu paricchedar?pa§ nàma。
  9。 Kàyavi¤¤atti vac?vi¤¤atti vi¤¤attir?pa§ nàma。
  10。 R?passa lahutà; mudutà; kamma¤¤atà; vi¤¤attidvaya§ vikàrar?pa§ nàma。
  11。 R?passa upacayo; santati; jaratà; aniccatà lakkha?a… r?pa§ nàma。 Jàtir?pam eva pan'ettha upacayasantati… nàmena pavuccati。
  八、空界名為限制色。
  九、身表與語表名為表色。
  十、色輕快性、色柔軟性、色適業性及兩種表色名為變化色。
  十一、色積集、色相續、色老性及色無常性名為相色。在此,積集與相續是指色法的生(時)。
節四之助讀說明
  不完成色:從第八至第十一組的色法被稱為「不完成色」(anipphannar?pa),因為它們不是由四種色法之因(見節九至十四)直接造成,而只是完成色的素伲
  (八)、空界(àkàsadhàtu):於《阿毗達摩論》,空界並不只是指空間,而是諸色聚之間的空隙,令人能夠辨識它們為個別的個體。空界的特相是劃定色(聚)的界限;作用是顯示色(聚)的邊際;現起是色(聚)的界限或(色聚之間的)孔隙;近因是應被區劃的色(聚)。
  (九)表色(vi¤¤attir?pa):巴利文vi¤¤atti(表)是指把自己的思想、感受與態度表達給他人知道的方法。有兩種表達的方法,即:身表(kàyavi¤¤atti)及語表(vac?vi¤¤atti)。前者是心生風界的特別作用,使到身體移動以表達自己的意念。後者是心生地界的特別作用,使到能夠發出聲音以表達自己的意志。這兩種都有表達意念的作用。它們各自的現起是身體轉動及言語之因;各自的近因是心生風界與心生地界。
  (十)變化色(vikàrar?pa):這類色法是完成色的特別呈現方式。它包括了上述兩種表色,以及色輕快性、色柔軟性、色適業性三種色法。
  當中,色輕快性(r?passa lahutà)的特相是不遲鈍;作用是去除色法的沉重;現起是色法輕快地生起及變易;近因是輕快的色。
  色柔軟性(r?passa mudutà)的特相是不僵硬;作用是去除色法的僵硬性;現起是不對抗身體的一切作業;近因是柔軟的色。
  色適業性(r?passa kamma¤¤atà)的特相是適合身體作業的適業性;作用是去除(由於風界不平衡而造成的)不適業性;現起是色法不軟弱;近因是適業的色。
  (十一)相色(lakkha?ar?pa):這類有四種色法。當中,色積集(r?passa upacaya)與色相續(r?passa santati)都是指色法的「生」(jàti,生時)。它們之間的差別是:前者是起初或開始時的色相續流之生起;後者是色相續流隨後不斷地再生起。例如:在結生時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與心色十法聚的生起是色積集,(而在五根具足之後)這些色聚的生起是色相續。
  色積集的特相是開始建立(或成長至諸根具足);作用是令色法開始生起;現起是起始或完成的狀態;近因是生起之色法。
  色相續的特相是(在諸根具足之後,真實色法)持續不斷地生起;作用是連續地結合;現起是不間斷;近因是當被繫結的色法。
  色老性(r?passa jaratà)的特相是色法成熟與老化;作用是導致壞滅;現起是雖然還洠У咽バ滦裕唤蚴钦谒ダ系纳ā
  色無常性(r?passa aniccatà)的特相是色法完全壞滅;作用是令到色法消失;現起是色法滅盡;近因是滅盡的色法。
節五:二十八種色
  Iti ekàdasavidham p'eta§ r?pa§ a??hav?satividha§ hoti sar?pavasena。 Katha§?
  Bh?tappasàdavisayà bhàvo hadayam icc'api
  J?vitàhàrar?pehi a??hàrasavidha§ tathà。
  Paricchedo ca vi¤¤atti vikàro lakkha?an ti ca 
  Anipphannà dasa cà ti a??hav?savidha§ bhave。
  如是依據各自的特性,十一類色法可分別為二十八種色。如何(是二十八)?
  元素、淨色、境色、性根、心色、命根色與段食是十八種完成色。
  限制(空界)、表色、變化色與相色是十種不完成色。如此一共有二十八種色。
Ayam ettha r?pasamuddeso。
於此,這是色法的列舉。
色之分別
(r?pavibhàga)
節六:一種
  Sabba¤ ca pan'eta§ r?pa§ ahetuka§; sappaccaya§; sàsava§; sa?khata§; lokiya§; kàmàvacara§; anàramma?am; appahàtabbam evà ti ekavidham pi ajjhattikabàhiràdivasena bahudhà bheda§ gacchati。
  於此,一切色是一種,因為它們都是:無因(無根)、有緣、有漏、有為、世間、屬於欲界、無所緣、非當斷。
節六之助讀說明
  一切色是一種:一切色都是無因,因為它們不與善、不善或無記因相應,只有名法才會與因相應。一切色都是「有緣」,因為它們依靠四因(之一)生起(見節九)。色法是「有漏」,因為它可以成為四種漏的目標(見第七章、節三)。它是「有為」與「世間」,因為洠в腥魏紊軌虺轿迦√N的世間。一切色法是欲界:雖然在色地裡也有色法,但色法依本性是屬於欲界,因為它是欲欲的目標。色法是「無所緣」的,因為它不能像名法一般識知所緣。它是「非當斷」的,因為它不能像煩惱一般被四出世間道斷除。
節七:多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