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 >

第216节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第216节

小说: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耄Ш陔s染依他起相中之清淨自體相者。生滅心,所以名一切法生滅及生滅因緣與生
滅相者。一切法中舉水言之,水自體具有清明融通等德相,在顯現位曰法身;在為波
浪等依他起相所耄Р囟贿z失位,曰如來藏;依此水之自體相所變起之波浪等相,曰

生滅心;水與波浪或冰或湯等等直下不二真實常如之濕體,曰真如。此真如不唯無生
滅之起盡,亦復無耄э@之轉變,故不得言依真如有生滅心。如來藏雖亦無生滅之起盡
,而可有耄э@之轉變,故得言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譬如不應曰依濕故有波浪,但應
曰依水故有波浪也。然今亦不曰依法身故有生滅心而但曰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者,尤
有深意:蓋如來藏本以名耄Ц苍谝浪鹣嘀兄泽w相者,故言如來藏雖但指耄Ф达@
之自體相,而彼能耄Ц泊巳鐏聿刈泽w相之生滅心依他起相亦即與之同時而著;不同言
法身則與能顯此法身自體相之一切波羅密功德同時而著也。言如來藏,雖但指不生滅
之自體相,而生滅之依他起相亦即與之同時而著,故可見但是同時分別出性淨之自體
相與業染之依他起相,而指業染之依他起相為依性淨之自體相而起耳。知此、則本覺
本不覺之義明甚,斷不致翹心妄執如來藏為未有無明前之另一時期,而生『後時何故
忽起無明』之疑也。觀此、又可見此說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者,其立言之善,無以復
加!

二、生滅心何故要依如來藏而有乎  生滅心是依他起相,本無自存之體。所云依
他起者,謂依如來藏及無明所起,譬如波浪依水、依風而起。無明亦為助緣,而親依
之轉變而起之本因端在如來藏而已;猶波浪所親依之自體端在乎水。故生滅心必要依
如來藏而有。
八  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黎耶識說
一、不生不滅何指耶  不耄Р伙@與耄э@和合,非一非異,名為如來藏。不耄Р伙@
何指?指真如體。耄э@何指?指自體德相,故非一;然自體德相由之耄Ф皇е
,體即真如,真如所本來具有不可離滅之法即自體德相,故非異。此不耄Р伙@之真如
,及不耄Р伙@與耄э@和合非一非異之如來藏,二皆此中所云之不生不滅。
二、生滅何指耶  前七轉識心心所、所變、所緣諸法,與第八識所受熏、所持種
、所感報、所變現之諸法,皆此中所指之生滅也。
三、如何和合耶  本是一法,據義分之乃成真如、如來藏之不生不滅與八識生滅

。此一法者,有時謂之眾生心,有時謂之一心,今在此處則謂之阿黎耶識。據彼二義
,在此一法在義不相即,而在法又不相離,是故謂之和合。
四、如何非一非異耶  此為生滅,彼為不生不滅,故非一。全水在波浪時,滅去
波浪不但無水亦復無濕,非濕則無水,非水則無波,義尤可知,故非異。依他起法皆
和合相,和合相義,法爾如是,不即不離、非一非異故。
五、何義名為阿黎耶識耶  阿黎耶此云藏,有能藏、所藏、我愛執藏之三義。成
唯識論等多就我愛執藏以名此識,故其義稍狹。此論多就能藏以名此識,能藏通於異
生、如來,故其義最寬;與成唯識論等所云根本識、阿陀那識同義。此中真如、如來
藏、阿黎耶三位,雖不離不異而皆能盡收一切法,然其內容之深溑c外延之廣狹,亦
殊不即不一。茲作圖以表之如下:


何義名為阿黎耶識耶

外延以真如為最廣,內容以阿黎耶識為最深。就大乘以辨之:則真如、為大乘非
大乘之通體,如來藏、為大乘之自體相,阿黎耶識、則為大乘自體相用。從另一式觀
之,又可為圖如下:


何義名為阿黎耶識耶另一式

於此三位相為比對,就其各各特勝之一點以觀之:則真如者、大乘之體大,如來
藏者、大乘之相大,阿黎耶識者、大乘之用大,又大乘之乘也。

六、阿黎耶識有始終乎  阿黎耶識無始無終而可有一分有終。此義如何?以本來
唯是此阿黎耶識,就此阿黎耶識內究之,而知有在耄Ф娠@之不生不滅自體相,則謂
之如來藏。就此阿黎耶識外發之而為三細、六麤以及前七心心所法所變所緣諸法,則
謂之心生滅。不問為心生滅、為阿黎耶識、為如來藏之一切法,一一直下無耄o顯、
無生無滅之真實常如體性,則謂之真如。此阿黎耶識之所以無始無終也。以悟真如故
究竟得顯如來藏自體實相,而阿黎耶識一分和合染相永滅不有。此阿黎耶識之所以可
有一分有終也。然此中真如、如來藏、阿黎耶識之分別,皆就原來位──凡夫位──
以言之耳。若就究竟位──佛位──以言之,則常寂光真如、圓明自在如來藏、無垢
清淨藏識、皆以名『如來法身』而無二無二分者也。如來法界藏身之量,正同凡夫阿
黎耶識之量,具足自體相用。不過藏識是生滅牽轉晦昧雜染之相,而法身是常寂自在
圓明清淨之相而已。
九  阿黎耶識有覺義不覺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說

阿黎耶識即眾生心,故雖說生滅門,而仍具真如、生滅之二門。展轉遞降言之,
一根、一塵、一聲、一色、無不即眾生心全個,亦無不具真如、生滅二門。蓋動起即
生滅,而靜止即真如。一切法一法,一法一切法,無乎不當無乎不然者也。而阿黎耶
識者,即一切法之根本依也。其具有真如、生滅之二門,自不待辨。今剋就此識自身
於真如及生滅之特著者以言之,即覺與不覺是也。覺義、不覺義,論自分釋。於此今
有疑者二:
一、有覺不覺義能攝能生一切法  為此識有覺不覺二義故,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
耶?為此識所有之覺與不覺,各各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耶?此有二說:一、謂論中但
言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不言二種義各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故直以此
識有二種義故,故曰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耳。二、謂剋就義相言之,此識有覺義故,
能攝一切生一切出世間常樂真淨之法;此識有不覺義故,能攝一切生一切世間無常苦
空無實不淨之法;是以此識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若就展轉言之,依始覺故說有本覺

,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而起始覺,依始覺故而同本覺;此則不覺待覺,覺待
不覺,二義相有,亦復相無。以相無故,各能展轉攝一切法無欠無餘;以相有故,各
能展轉生一切法無欠無餘。後文顯示染淨互相熏習起一切染淨法,義尤可證。故此二
說,後說為優。
二、能攝能生之別  何故雙言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不單言能攝、亦不單言能生
?若能攝與能生義各有殊,則其所殊者又安在耶?答曰:不生不滅自體相法,離生滅
相,離因果相,故在真如如來藏雖復為一切法所不能外,而但應言能攝而不得言能生
。於一切法不能外於真如如來藏者,一一無不離生滅相、離因果相故。獨在依他所起
一切功能業用之法,乃得有果生因滅、因滅果生之事,可言其能生所生之相。此識為
一切法種子識,能生一切法,乃是其唯一無二之功能,故於此處特表出之。真如但體
,如來藏但自體相,故但能攝。阿黎耶識是自體相用,以有用故,故亦能生。今引大
涅槃經以分別一切法生不生義如下:


          ┌真如…………………………不生不生。
          │                                雖為他法依之以生
          │如來藏………………………生不生。
          │                                ,而在自為不生。
一切法一心┤藏識…………………………不生生、生生、生不生。
          │
          │意意識………………………生生、生不生。
          │
          └前五識………………………生生。

一0  所言覺義者說
此論所說藏識覺義一章,字句精圓,關節深耄АN鋈≌撐模酝ㄘ炛
一、第一義覺  直示覺之當體,體即如來平等法身。換言之,即是真如如來藏耳
。覺之當體即是真如,而此真如遍為覺不覺等一切法之當體,故曰平等法身,亦曰本
來平等同一覺故。在此第一義覺,絕不帶本覺、本不覺、始覺、究竟覺等對待假相,
彼等對待假相,皆依此立。
二、相對相待有本覺不覺始覺  此等對待假相,一一皆依第一義覺安立,一一當

體即是第一義覺。而其對待安立次第,列為五層:

甲  依第一義覺立本覺……………………依此法身說名本覺

                非第一義覺可
乙  本覺對始覺說            …………何以故本覺義者對始覺說
                對之說本覺故

                始覺起修對治
丙  以始覺同本覺            …………以始覺者即同本覺
                不覺究竟異故

                始覺之所
丁  依本覺有不覺        ………………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
                覺者即此

                始覺之所
戊  依不覺有始覺        ………………依不覺故說有始覺
                起者以此

三、依始覺覺心源不覺心源立究竟覺非究竟覺  甲、三乘內凡覺念滅相位:如凡
夫人(能覺人),覺知前念起惡故(所覺法),能止後念令其不起(覺之效):雖復
名覺,即是不覺故(覺有限)。乙、小乘拢蟪速t覺念異相位:如二乘觀智初發意菩
薩等(能覺人),覺於念異(所覺法),念無異相;以捨麤分別執著故(覺之效),
名相似覺(覺有限)。丙、大乘拢X念住相位:如法身菩薩等(能覺人),覺於念住
(所覺法),念無住相;以離分別麤念相故(覺之效),名隨分覺(覺有限)。丁、

大乘佛果覺念生相位:如菩薩地盡(能覺人),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所
覺法),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覺之效),名究竟覺(
覺無限)。是故修多羅說:若有眾生觀無念者,則為向佛智故(引經證成)。此中示
修行佛法人,從麤至細由溔肷钪疂u進次序,簡明之極。復以能觀無念即為向佛智故
,則漸次即無漸次,而覺覺當體直顯第一義真覺。
四、本覺不覺始覺究竟覺本來平等同一覺  生住異滅四相,皆因不覺有妄念故,
依妄念所假立之妄相。覺之究竟無不覺故。唯覺無念;念且自無,依念所立初起及終
滅等假相,尚何能有?譬如石女兒且自無,安有石女兒之生年及死月哉!圓覺離念;
念且自無,念上初起相自更不可得。無初起故無念,無念故無不覺,故但有本覺,不
得有不覺。不覺故有妄念,念妄故有假相。假相名為眾生,眾生居在妄念。眾生居在
妄念之內,猶吾人今居在宇宙之內。既居其內,豈能得其初始?故本來是無始無明不
覺,亦不得有本覺。然妄念實本無,得如實知,則知依妄念所立之生住異滅四相,以

等是無念故,等是無相。等故無各各之『異有時』,及一一之『自立處』。無念故無
初起,無初起故無起念之不覺及覺初起之究竟覺。無念故無前念滅,無前念滅故無覺
前念滅之始覺,無始覺故無對始覺說之本覺。然復以無念故,本來平等同一真覺。
五、始覺斷不覺究竟本覺隨之成二種德相  一、智淨相:始覺斷不覺究竟時,所
顯之自性清淨心,即如來藏自體相之出障圓明也。二、不思議業相:始覺斷不覺究竟
時所生之妙用,即轉八識成四智之大乘用也。合之、即是大乘自體相用,亦曰如來法
身自體用相。
六、覺體覺自體相用  一者、與虛空等如實空鏡,喻第一義覺真如體。二者、與
虛空等如實不空因熏習鏡,喻覺自體相如來藏。三者、與虛空等不空法出離鏡,喻覺
自體相出障圓明佛果法身。四者、與虛空等緣熏習鏡,喻覺自體相用出障圓明自在佛
果法身大用。第一、通於因果凡拢惿鐏怼⒂星闊o情、有形無形、一切法皆平等
一性,無異生性、無佛性之佛性。第二、確指有情眾生,在於因位正因覺性。第三、

第四、確指果位之法身菩薩分覺及如來大圓滿覺。第三、亦是因位菩薩了因覺性。第
四、亦為異生菩薩緣因覺性。第三、第四、亦同前說覺之智淨相及覺之不思議業相。
上來六層所言覺義,洵無上甚深微妙圓滿之法門哉!其要唯在直下純覺遺念。
一一  所言不覺義者說
一、第一義不覺  論云:『所言不覺義者,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
有其念』。非曰不知,特是知不如實。非不知故本覺,不如實知故本不覺。非不知是
知,不如實知亦是知,故本覺、本不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